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529/web/◆ 聯合報社論/笑港股落後,但台青薪水何時追上香港?
◆ 聯合報黑白集/這種法官,你放心犯罪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需要更有效減碳的政策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需要更有效減碳的政策
2023-12-14 03:16 經濟日報/ 社論
第28次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28)發布全球碳預算報告,2023年各國燃燒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達368億噸,創下歷史新高。 特派記者林奐成/攝影
第28次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28)發布全球碳預算報告,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各國燃燒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達368億噸,創下歷史新高,比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增加1.1%,使控制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1.5℃,變得更加困難。此現象反映出全球的政府、企業在減碳排放的態度,還停留在口頭支持,但卻不情願提出有效減碳排放政策與措施。
另一方面,根據我國政府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8月發布的國家版自願檢視報告,其中包括人均有害事業廢棄物比例偏高、碳足跡認證不足及溫室氣體減量等三指標都未達標。同時,德國看守等獨立機構公布的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退步四名,在67個國家排名第61名。「溫室氣體排放」是台灣表現最差的項目,位居倒數第四名,在人均碳排放、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減碳目標都被評為「非常差」。台灣的人均碳排放約為每年12噸,是全球平均的兩倍以上,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減碳目標僅達成24%也落後許多國家。「能源使用」項目台灣排第57名,在人均能源用量及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節能目標也是「非常差」。
台灣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今年1月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將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設定為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既然台灣已經將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淨零排放列為政策目標,就得每年認真檢討減碳成效。根據環境部規定當企業有廠區或事業之年總碳排放量達2.5萬噸者(稱為排碳大戶),須至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公布碳排放量。從民國一○四年至一一一年(2015年到2022年),直接排放量(範疇一)並沒有很大的變動;但是間接排放量(範疇二、用電排放)則有較大幅的增加,使得民國一一○年、 一一年(2021、2022)的碳排放總量又接近民國一○六、一○七年(2017、2018年)的高峰值。
調整發電結構與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是實現淨零排放的兩大重要機制。如同上述對排碳大戶的分析,台灣要達到大幅度降低碳排、甚至長期達到淨零目標,最先要解決的是發電結構,亦即要大幅提高清潔能源的占比。清潔能源,又稱低碳能源,主要是再生能源與核能。就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全球電力能源結構,全球化石燃料發電比例為60.9%、核能占9.2%、再生能源29.9%,因此清潔能源發電占比為39.1%。台灣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清潔能源發電占比16.5%,全球排名132;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下,清潔能源只能靠再生能源,經濟部預估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底才有望達成發電占比20%目標。反觀韓國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清潔能源發電占比為37%,且於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初規劃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核能發電比率32.4%,其次依序是天然氣22.9%、再生能源21.6%、燃煤19.7%。
台灣能源政策受以下因素的限制:電價便宜、電力供給要穩定、非核家園,現今又多了一個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排放目標。我們呼籲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應朝向「清潔能源」邁進,包括:再生能源與核能,並加大對碳移除技術的投入,方能為淨零排放奠下良好基礎。
其次,要達到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建議政府應提出搭配碳排放配額之碳排放交易制度,列明製造部門(特別是高排碳企業)每年要減少排放的目標,亦即給予碳排配額;並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讓未達成配額者,須付出成本購買碳排放權。然而,台灣並未採行搭配碳排放配額的碳排放交易制度,而採自願性碳權交易制度,其減碳效果著實令人擔心。
在全球推動淨零排放的趨勢下,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如果沒辦法配合國際趨勢減碳,未來出口品有可能會被課徵高額的碳關稅。因此政府有必要制訂明確的減碳路徑,並學習相關國家的作法以增強減碳效果,否則台灣的廠商將在國際貿易受到阻礙,也有可能無法取得國際大廠的訂單。
聯合報黑白集/這種法官,你放心犯罪
2023-12-14 02:42 聯合報/ 黑白集
台南地檢署追查一起泰達幣詐騙案,向台南地院聲押禁見11名被告,全被法官駁回,引起檢警議論。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南地檢署破獲一個「泰達幣」詐騙集團,逮捕十一人,聲請羈押。但案件送進台南地院,法官卻覺得是小事一樁,當即裁定全部無保釋放。裁定一出,不僅檢警憤怒,民眾也全都火了。網民並嘲諷:「是有黨證嗎?」
近幾年,台灣的詐騙案一直在「你抓、我放」的輪迴中不斷惡化,這個案件正是最典型寫照。檢警苦心布線、迅雷逮人,但最後都敵不過法院的輕輕縱放,一切努力化為流水。至於民眾的金錢損失,或詐騙的猖獗,似皆不放在法官心上。
檢察官這次聲請羈押,主要是在現場查獲集團首腦的「教戰守則」,教導詐騙成員如何應對司法,有串證之虞。但台南地院的法官大人卻認為,站在「公司經營」的立場,考量長期營運順利,要求「職員」之間學會謹慎應對,是合情合理的事,因此將人全部無保釋放。有這麼體貼的法官,你還能不安心犯罪嗎?
荒謬的是,分明面對的是個詐騙案,法官卻當成他們是「公司經營」,把犯罪者看成「公司職員」。依此邏輯,那詐團首腦不就是「公司董事長」,是社會賢達?
蔡英文一再高呼司法改革,但除了不斷放進自己人馬,卻距離人民和正義越來越遠。台灣詐騙集團行騙天下,不是沒原因的:政府拋棄了廉恥,法官丟棄了正義,不法之徒簡直就活在犯罪樂園。
聯合報社論/笑港股落後,但台青薪水何時追上香港?
2023-12-14 02:47 聯合報/ 社論
《最低工資法》三讀通過,但讓草案膠著了4年半的參採指標,幾乎隻字未動。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學舌股市老師的「台股超越港股」論調,吹噓過去七年選對人,台灣經濟正在「走大運」。他說,台灣不能再走依賴中國的老路,否則會像香港。但以近日《最低工資法》的立法看,這個拖了八年的法案不僅了無新意、也無實質助益;蔡政府只能在「最低工資」上打轉,卻無法幫助廣大青年擺脫低薪困境,台灣經濟到底走什麼「大運」?
蔡政府近年多次調高基本工資,但扣除通貨膨脹,勞工根本無感。台灣貧富越來越不均,政府一味著墨「最低工資」,卻無法從經濟結構和雇用條件上幫薪資族爭取更佳待遇,基本上只是「應付主義」。即使不說這是當資本家的幫凶,但蔡政府把「相對剝奪感」合理化,把半數年輕族群卡在納稅門檻之外,覺得很光榮嗎?若台灣經濟在走大運,為何年輕世代卻是在走霉運?
檢視「台股超越港股」的說法,這不過是股市名嘴的示好之詞,賴清德竟將之奉為圭臬,自詡蔡政府過去八年治理如何不得了,根本太過膚淺。說穿了,所謂「台股超越港股」,不過是近期的「指數」略微領先,這是新興市場基期較淺之故。若要說「超越」,印度股市指數前天上升至七萬點,而其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高達三.九八九兆美元,正式超越香港的三.九八四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七大股市」,這才是真正的「超越」。台股市值目前僅一.七兆美元,尚不及港股市值的一半,自誇「超越」,簡直是井蛙笑天鵝。
港股因與陸股連動,今年受大陸經濟疲軟影響,一路滑坡。從國際籌資能力來看,受全球經濟疲弱、地緣政治及美國升息影響,今年是廿年來低谷;但是,仍有逾百家在排隊申請首募。英國智庫發行的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穩居第四,台北排名六十三,較前年退步八名。依賴清德的邏輯,台北的退步,是否代表蔡總統治國輸給沒主權的香港?
撇開股市不談,僅比較港、台兩地薪資,台灣受薪階級其實是望塵莫及,這與兩地的經濟本質有關。香港今年經濟受大陸拖累,統計全體月薪中位數約合八.四萬元台幣;比起台灣的中位數四.三萬元,仍領先近倍。此外,香港廿五到卅四歲年輕族群,月薪中位數近八.六萬元台幣,而台灣廿五到廿九歲青年則不及三.五萬元。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再比較一下港、台兩地的基本工資。台灣目前的最低基本工資是二六,四○○元,明年起將增為二七,四七○元。香港今年也修改了《僱傭條例》,規定僱主記錄僱員總工時的每月金額上限由一五,三○○港幣提高為一六,三○○港幣,約合六五,八五二元台幣。這個金額,約為台灣明年基本工資二七,四七○元的二.四倍。台灣年輕人聽了,不會覺得羨慕嗎?
賴清德對香港乃至國際經濟的無知,令人無言。而他對台灣經濟「走大運」的浮誇,則讓人不敢置信。他真的以為,只要自己當上總統,所有房價高漲、出口衰退、投資不振、年輕族群低薪無望的問題,都會自動解決嗎?
台港經濟發展軌跡不同,但都與大陸息息相關。兩岸三地都碰到經濟瓶頸,尤其年輕人窮忙的世代困境,都是共同課題。賴清德胡說台股超車港股,只為衝反中聲量,為無法改善兩岸經貿關係打預防針。但數字會說話,台股超車港股是假,台青薪資遠遠落後港青是真,基本工資一比便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