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詹文男/蓬勃發展中的懶人經濟

◆  詹文男/蓬勃發展中的懶人經濟
◆  徐遵慈/賴政府應準備川普2.0備案
◆  陳國樑/財劃法修正的道德危機







詹文男/蓬勃發展中的懶人經濟


2024-05-25 00:52  聯合報/ 詹文男(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大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前陣子好友老張很感慨的分享,說其愈來愈跟不上這個時代了。我很好奇,老張說,有天晚上大約快半夜,兒子小張在客廳吆喝,大家想不想喝可樂啊?有人要請喝可樂,當然樂於附和。緊接著,就看著小張拿起手機滑呀滑,點啊點的在叫外送。

老張教訓小張說,廿四小時的麥當勞就在家對面,過條馬路走過去就可以買了,還叫外送,這會不會太誇張?沒想到小張說:「這是在活絡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啊!」老張無奈的說,沒想到共享經濟這麼深植人心,連懶得出門背後都還有這麼「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理由

無獨有偶,有次邀請一位官員到 EMBA 課堂上分享政府的數位政策與相關推動計畫,這位也是爸爸的官員也提到,他兒子有次要買晚餐,也是叫外送,而那家餐廳就在他們家樓下。

這些現象有人稱之為「指尖經濟」,亦即一指搞定消費者食衣住行育樂生活中的大小事,這也沒錯。但筆者總覺得或許從人性的角度及消費者需求來解析,將之稱為「懶人經濟」更為恰當。

在現今這匆忙焦慮、凡事講求快速的社會,人們對效率和便利性的追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懶人經濟於焉興起這種經濟的核心概念在於「簡單、便捷、省時」,希望讓消費者用最少的精力和時間,就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外送服務就是懶人經濟最典型的模式,不論是食物、生活用品、旅行交通及居家清潔,都能透過手機簡單下單,節省了購物和等待的時間。這樣的模式不僅讓消費者得到便利,也為餐廳和零售商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事實上,懶人經濟的現象不僅止於外送;幫忙排隊買票、醫院掛號,甚至家庭和辦公室的智慧化,從燈光感測、智能空調、掃地機器人到智慧家電,都可以運用智慧手機、數位助理來遙控,甚至幫助你安排日程、解答問題,大幅提高了消費者的生活方便和工作效率,當然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不過,雖然懶人經濟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基本需求或瑣碎事項上,企業也因為這種消費模式而有更多創新和發展的空間,但懶人經濟也帶來了一些重大的挑戰。

首先,過度依賴科技和服務,可能會降低人們的自理能力,甚至產生一定程度的社交隔閡。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現在若沒有手機,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也不會做,甚至路也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其次,這種現象有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因為只有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才能享受到這種「便捷」,可能造成相對的剝奪感。最後,懶人經濟也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與負擔,例如為了外送品質或保溫而過度包裝、增加交通流量而提高碳排放等。因此,如何在便利性及不利影響中求取平衡,正考驗著整個社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