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之眼】民眾必須知道總統候選人不是撒謊的無賴
◆ 【專家之眼】為何再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今之學者為人
【專家之眼】民眾必須知道總統候選人不是撒謊的無賴
2024-01-01 08:00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
萬里故居違建風波引發爭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昨晚前往中山區民生公園,為立委候選人謝佩芬站台。記者曾原信/攝影
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的萬里故居風波,引起各界廣泛的討論。雖然諸多爭點有待釐清,但不爭的事實是,地上供住宅使用的建物,未依法申報稅籍,明確逃漏房屋稅。一般人非租稅專業,因無心過失或一時便宜行事,而涉及稅務違章,並非以詐術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不過是補稅受罰,若一再矯飾辯解、混淆視聽,恐將後悔莫及,尤其是政治人物。
1973年11月17日,在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世界所舉辦的全美「新聞編輯協會」年會記者會上,當時已深陷水門案醜聞、被形容為神色略帶「緊張」的美國第37位總統理查•尼克森,在回應記者問及在第一任總統期間,以捐贈管道,規避個人所得稅的流言時,面對在場400多位高階媒體工作者以及即時轉播的電視鏡頭,鏗鏘有力、豪氣地說道:
「…因為民眾必須知道,自己的總統是否是個無賴?我不是個無賴!我擁有的一切,都是應得的。」
尼克森的回答,不僅讓現場記者們全部目瞪口呆,電視機前的美國視聽大眾,也一定都懷疑耳朵究竟聽到了什麼。
話纔說完不到一年,1974年8月9日早晨,在即將因水門案遭國會彈劾的前夕,尼克森與夫人緩緩走出白宮接待貴賓使用的南門,在草坪搭上總統專用直升機,從此一去不返,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主動請辭的總統。「我不是個無賴!」這句話,何其地諷刺,成為尼克森終其餘生,怎麼也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迪士尼世界的記者會後,尼克森公布了自1969年擔任總統開始、至1972年間,每年的所得稅申報資料;美國國稅局也對尼克森的申報情形進行查核,開單補稅外並加計利息。尼克森公布總統任期內所得稅申報資料的作法,意外地開啟了一個美國政治上的「慣例」。
繼任尼克森的福特總統於1976年競選時,自行公布其所得稅申報的「摘要」(所得總額、所得淨額、主要扣除項目與金額,以及所繳納稅額等),後續則從卡特總統(第39位)到歐巴馬總統(第44位)更是自願公布了總統在任期間,每年「完整」的所得稅申報資料。
更早一點,在1967年11月,與尼克森角逐1968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密西根州州長喬治•羅姆尼,一口氣公布了過往12年(1955至1966年)個人所得稅申報資料,雖然羅姆尼最後敗給了尼克森,但創下了總統參選人於競選期間,主動揭露報稅情形的傳統。
40多年來,這項美國總統參選人與在位總統公布報稅資料的政治慣例與傳統,被行事與決策風格迥異的川普打破;在選前與2017至2020年主掌白宮期間,川普以各種理由拖延公布所得稅申報資料。
民主黨在2019年奪回眾院控制權後,開始向美國財政部索取川普稅務資料,川普則是使出漫長的訴訟策略,不斷地抵抗;直到美國最高法院在2022年11月22日確定駁回川普拒絕提交所得稅申報資料的上訴,事態急轉直下。11月30日,美國國稅局將川普於2013至2018共6個年度的所得稅申報資料,提交眾議院歲入委員會;12月20日委員會決議公布川普所得稅申報資料。
12月30日,川普所得稅申報資料總算正式攤在陽光下,證實了長久以來,川普善於利用虧損以及踩在紅線邊緣,透過各種租稅規畫伎倆,僅繳納了極少、甚至沒有繳稅的不堪情事。
現任總統拜登,則延續了總統參選人與在位總統公布報稅資料的政治典範。根據白宮新聞稿,2023年4月18日,美國所得稅結算申報的死線,拜登公布與夫人2022年度所得稅申報稅表。
【專家之眼】為何再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今之學者為人
2024-01-01 07:34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第一位出生台灣的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去年5月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舉辦「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論壇」。本報資料照
從1949年至今,台灣總共產生過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分別是在美國出生,但是在台灣接受教育,而於1976年得到物理獎的丁肇中,以及在1986年得到化學獎的李遠哲,此後至今,快四十年了,就再也沒有人拿到過諾貝爾獎。
丁肇中、李遠哲都經歷過被污名化的聯考的洗禮、所謂的「填鴨式教育」、當時的物質條件也遠遠比不上現在,為什麼台灣在教改之後、在富裕之後、在所謂的「大學自治」之後,反而產生不了諾貝爾獎得主呢?我以為最大的原因,那就是為學的動機不再純粹,也就是孔子說的:「今之學者為人」,教改後的學風與丁肇中的時代早已天差地別。
什麼是「今之學者為人」?國學大師錢穆說:「孔門『不薄』為人之學」,並把「今之學者為人」翻譯成「今之學者,是為人而學的」,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孔子當然「薄」為人之學。所謂的「為人之學」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名利、肉體感官、掌聲、權力欲而做學問,試問,這樣的學者,有機會能在學術上有大發現嗎?如果連在學術上都不能有大發現,更何況談論諾貝爾獎呢?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今天台灣學界的墮落呢?根本原因就是政治力的魔掌深入了大學校園,不管是在用人上面、上課內容、教材取捨、包括全英語授課,都是從一己之私出發,美其名「愛台灣」、「競爭力」。
每句話、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每個冠冕堂皇的口號背後,無不是精緻的算計。學者汲汲營營,看風向、攀關係、結黨營私,校園早已經不是校園,而變成了官場、立法院和總統府。在這樣的學風之下,有幾個人能靜靜地做學問?一心做學問都不一定能得到諾貝爾獎,何況,深陷於名利泥淖之中!
除了政治力介入校園之外,另一個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是:用錯了方法。政府為了「讓世界看見台灣」,想盡辦法驅策老師前進。有用嗎?徒勞無功。
如何驅策?胡蘿蔔加大棒。先說大棒。台大植物所張姓副教授在實驗室內自殺,原因之一就是升等壓力。每個老師都要承受升等壓力,在壓力之下,只能培養出平凡的論文,培養不出好的研究,更別想要有諾貝爾獎等級的作品。因此,大棒對於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鐵定是無效的,只能製造出無數的論文垃圾,污染了地球,加速地球暖化。
胡蘿蔔就有用嗎?我們的胡蘿蔔還不夠多嗎?是不是打水漂了呢?政府為了打造諾貝爾獎得主,先是祭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一期2006-2011年500億,第二期2011-2016年又是500億;2017年再追加59億),接著又祭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期5年850億,第二期5年970億,人民的納稅錢是這樣花的嗎?
此外,還有琳瑯滿目的「攬才」計畫:玉山學者計畫、學術攻頂計畫(獲選學者每名可獲得1-2億台幣)、哥倫布計畫、愛因斯坦培植計畫、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產生了效果了嗎?想知道效果,請看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誰在胡說八道?哈佛校長與台大校長之別》。個人很懷疑,這些錢究竟是真正用來獎勵優秀學者,還是收買和綁樁特定人呢?
事實上,政府的獎勵起到了反效果,原因是這一獎勵只會誘導學者一心想著如何獲得獎勵,而不是好好做研究,這一動機本身就是背離學術的本質,而必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學術發現,自然也就離諾貝爾獎越來越遠。
絕大部分的人以為,諾貝爾獎得主是能用錢打造出來的,不然,政府何必每年花那麼多錢?而又有無數的學者汲汲於申請獎勵呢?事實上,沒有錢也能產生諾貝爾獎得主,只要不計名利,沉湎其中,這不是唱高調,而是常態,看一看丁肇中、普朗克(Max Planck)、居禮夫人、…,他們都不是為了錢做研究,就是愛上而已,他們根本不需要被獎勵,就會自動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