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氫能 須兼顧成本與能源多樣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死抱著細節和心結,藍白浪費了最後一會
◆  聯合報黑白集/另類「三軍協同」
◆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氫能 須兼顧成本與能源多樣化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氫能 須兼顧成本與能源多樣化


2023-11-24 00:53  經濟日報/ 社論
台電與中研院合作研發「去碳燃氫」技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在第一任任期前,曾前往瞭解氫能車在台灣發展的情況,這是她與氫能的第一類接觸。在蔡總統的首任任期中,她的綠能政策風電和太陽能為主,氫能並不在她的視野中。這樣的情況,隨著全球邁向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目標而有了根本改變氫能已是蔡政府鎖定不可或缺零碳主角

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是要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前達到綠能占比20%的目標,目前尚未到民國一一四年(2025),但已確定無法達標。政府的解釋是,因為總用電量分母比預期還大,因此20%的目標無法達成,這件事的另一面就是當前我國的綠能發展可能已見瓶頸,如果不在風電與太陽能光電之外另找路徑,綠能占比就無法進一步提升。蔡總統日前參觀台電與中研院合作研發「去碳燃氫技術,很可能就是蔡總統卸任前推動氫能起手式

跟其他國家一樣,怎麼降低發電碳排,是邁向淨零的必答題。依國發會公布的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路徑,除了極大化綠能占比外,就是要建構零碳電力系統,並搭配碳捕捉、碳封存等方式,讓民國一三九年(2050)時我國有最高70%的再生能源,另有9%到12%的氫能,剩下的火力發電碳捕捉與封存等方式,達到淨零目標。中研院與台電開發去碳燃氫,就是要推動降低電力能源去碳化

目前國際間電力能源的去碳化,混氫燃燒已具商用的條件,國內興達電廠展開天然氣混合氫氣燃燒發電測試,藉此降低碳排。去碳燃氫是藉由裂解天然氣方式產生氫氣與固態碳,再將氫氣投入天然氣發電機組混燒發電。去碳燃氫的好處是,產出氫氣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伴隨產出的固態碳黑可以轉用於其他工業使用,如果裂解天然氣能源是來自於再生能源,這樣的氫氣就可視為綠氫

政府重視去碳燃氫發展,除了著眼於這是國際認可藍氫或綠氫,最重要的是現有的天然氣發電廠原本就有天然氣輸送管線,可以就近推動設立去碳燃氫生產線免除氫能運送與儲存困難。然而,世上沒有完美的能源解決方案,去碳燃氫有上述這麼多優點,但要推動成為氫能來源的主力,眼前還有兩大困難要克服:一是成本,二是能源分散

中研院與台電認為,現有去碳燃氫技術,若將出售碳黑的收入計算,氫能收入的成本仍大於產製成本能源界普遍認為這樣的預估太過樂觀,且混燒氫能的技術還待提升,目前商轉中的燃氣機組最高僅能混燒30%的氫,將進一步拉升已屬中高價位的天然氣發電成本。再者,依靠裂解天然氣裂解氫能,可能進一步加劇進口天然氣需求,不利我能源的多元化,這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邁向淨零目標來看,發展氫能是正確選擇,但怎麼實踐則是另一個關鍵。本報社論之前曾提到,全球發展氫能最積極的國家日本,並非這一、兩年才開始投入研究,而是累積了數十年的技術研究、認證與投入,並實際驗證從澳洲進口氫能,開始推動興建氫能接收站,其他包括發電機組混氫測試、氫能車的開發、加氫站的設立等,都遠遠走在我國前面。另一個鄰國南韓發展氫能的速度也加快,在政府支持下,頗有後發先至的態勢。

回過頭來看台灣,目前連第四、第五與第六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立都困難重重,在完善天然氣供應一事上都還跌跌撞撞,另一邊政府卻宣示要大力發展去碳燃氫,兩者豈不矛盾?另一個更重要的是氫氣供應鏈設立,國內不論是自產或進口,目前從法規到硬體的配合上仍處於起步的階段。氫能發展比風電與太陽能光電的進入門檻更高,政府必須先做好基本功,切莫想要一次到位。











聯合報黑白集/另類「三軍協同


2023-11-24 02:59  聯合報/ 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視察成功嶺。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蔡總統昨天前往台中成功嶺視導國軍為恢復一年兵役所作的準備。總統和隨行記者看到的,當然是萬事皆備,就等著義務役男入營報到。如此,兵源不足問題便迎刃而解。

但事實恐非如此美好。真正情況是:國軍恢復徵兵,人力荒反而更嚴重

恢復徵兵的主因是敵情日增,國軍須擴充戰力。例如,守備旅幾乎加倍,後備單位也大幅充實。這些單位雖以義務役為主,仍需志願役職業軍人擔任幹部領導。換言之,義務役重回部隊,完全不代表志願役需求降低。

尤其,政府為減少選票反彈,大幅提升義務役薪資福利,志願役的誘因相對下降。未來基層同時存在義務役與志願役部隊管理將更棘手。這些,都足以造成軍中幹部短缺問題進一步惡化。由此暴露的更核心問題是,面對中國大陸成為區域霸權,我方想要單靠建軍競賽與之抗衡,愈來愈力不從心。

對蔡總統來說,未來國軍人力或國家安全是否開天窗,都是繼任者的問題。府方當務之急,是要求國防部頻繁安排總統帶媒體到軍中參訪,幫民眾溫習「靠山」印象;活動結束後,「順便」就近替綠營參選同志站台。上周高雄造艦開工,本周成功嶺視導,下周空軍官校飛行訓練指揮部改為司令部直轄,都要總統親自加持。陸海空場子齊備堪稱另類軍種協同













聯合報社論/死抱著細節和心結,藍白浪費了最後一會


2023-11-24 02:59  聯合報/ 社論
藍白合會談,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起)、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進入君悅飯店會場後,五人一同合影。記者林俊良/攝影


藍白合協商起伏不定,在最後關頭由獨立參選的郭台銘邀約協商,留下峰迴路轉的想像。郭台銘在登記前一刻明白勢不可為,決定轉身扮演「桶箍」;但侯柯郭三人昨天的君悅夜會,在馬英九見證下,卻因為各方對討論形式及主題缺乏共識,幾無任何可見進展,即因會議主持人胡亂插嘴,讓與會者拂袖而去。「藍白合」至此畫上句點,在野陣營只能各自登山,各打野戰。

到了登記最後一刻,藍白合「共推總統候選人」還無法喬定,讓廣大選民大失所望。事實上,當時間已然窮盡,雙方還願意坐下來談,即表示大家都仍不放棄最後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參與者若繼續拘泥於合作細節,或者抱著彼此恩怨過節不放,哪裡成得了大事?必須要問的是,雙方是不是仍然抱著「下架民進黨」的共同目標,是不是可以找到共同合作空間;萬一草草破局,雙方是不是在「明天過後」仍能昂然面對選民?否則,毫無章法協商任意翻案共識,只是在浪費時間,成就不了彼此想要的目標。

回顧「藍白合」的波折,幾度近乎成局,旋又破局,及至十一月十八日的「民調共識」被推翻,幾已確定雙方將「各走各的路」。這次,侯友宜致電邀郭台銘扮演「桶箍」,郭台銘則聯繫柯文哲力促「三方會談」,使「在野大聯盟」再度出現希望。但這「最後的期待」好事多磨,三方拉鋸半天,才確定由馬英九、朱立倫、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銘等人進行「多方會談」;到了會場,扮演公親的郭台銘另主張進行「三方會談」,而侯友宜又堅持討論「六項共識」,並拒絕闢室密商,最後只能破局收場。

國民黨的總統初選提名,藍營和郭台銘種下心結;在「藍白合」協商,兩黨人馬和藍白陣營內部又積累了不少歧見與怨言。其中原因,一是侯友宜、柯文哲或郭台銘本來就彼此互信不強,難免認為是自己受到委屈;經由左右親信的渲染,甚至將對方妖魔化。二是談到政黨合作,難免有本位主義和自身政治權力和實力的考量,往往堅不讓步。三則是各自陣營都存在「鷹派」人士,不樂見合作成局。多種因素交戰下,才讓局勢走到此一境地,直到登記最後一天還在作無效的協商。

從昨天的「君悅夜會」看,不難看出現場完全不是一個能協商的環境。侯友宜堅持要討論六項共識,希望協商能回到早先侯柯會談的架構,參與會談的各方都應該了解,有大志的政治人物,應該放眼彼此更開闊的共同未來,要讓出空間給對手,才能使對方心悅誠服靠攏。郭台銘作為會商安排者,在場地安排上固然煞費苦心,但議案和流程卻是且走且戰;在眾多媒體轉播下,注定難以進行。尤其其會議主持人粗暴發言打斷與會者談話,無論如何是極度失禮且不及格的表現。至於柯文哲有何寶貴合作意見,則尚來不及在會上提出,即告散場了。

討論了那麼久的「藍白合」,以這種不歡而散結局收場令人扼腕。郭台銘曾兩度背棄對藍軍的初選承諾,讓藍營對他芥蒂甚深;這次他願意扮演「桶箍」,原本備受期待。問題在,郭台銘和柯文哲連日密商,使藍營對其「公親」角色存疑;但三方會晤尚未切入正題即告散會,也太令人錯愕。台灣政治人物之不善醞釀、營造及協商,讓歷史性的跨黨合作功敗垂成,民眾除了遺憾,還是遺憾。

撕毀承諾容易,推翻協商不難,惡言批評更是暢快。但等到選舉結果揭曉的一刻,才知道誰笑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