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拜登控險下的台海平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拜登控險下的台海平衡
◆  關注美中經貿是否緩解
◆  AI伊甸園 應該有法定禁果
◆  水下考古 政府應邁大步
◆  追求淨零 政府務必誠實
◆  給一個機會染綠?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拜登控險下的台海平衡


2023-11-18 00:59  聯合報/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習近平和拜登說,美方應停止武裝台灣,支持「 中國和平統一」。引發討論。(美聯社)


APEC前的拜習會結束後,許多習近平與拜登的意圖與立場,隨著兩人場外互動與場內資訊陸續揭露,美中台三方的現況變得更清晰了。

大的脈絡來看,習近平「暫時」願意進入拜登的衝突控管計畫,與美國在遊戲規則內競爭而非在局外衝突。對拜登來說,最大的成功莫過於習願意回復美中軍事熱線,這是去年在峇里島兩人第一次實體會議時習近平不願意接受的。另一方面,當習要求拜登提出具體方案反台獨,拜登卻充耳不聞。同時,拜登在會後記者會又稱習近平為「獨裁者」一次,儘管此舉引起中國外交部不指名的批評,但習人還在舊金山,美中氣氛良好,中共情緒也就壓了下來。更有趣的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拜習會後公開對外說,美軍對台的軍援將繼續,拜習會不改變既定方向。

習與拜會面時,坐在習旁邊的「戰狼一號」王毅應該有許多感觸,至少從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開始,中共對於川普政府的各種反擊,不管在口頭上、在貿易上、在外交制裁上,不但未見成效,甚至還被美國斷了晶片供應鏈。在南海、在東北亞,美軍不斷加強與菲日韓等盟友關係,並加大圍堵解放軍的力道。而中國國內更是因為封控搞到外資跑光、房價腰斬、消費疲弱,年輕人不但回家啃老,連小孩都不想生了。第三任看似黨政軍已穩抓的習,在秦剛、李尚福遭免職、李克強離奇心臟病發死亡後,足見習近平在黨內、在經濟再到外交與國防上的各種困境。無怪乎「誠實老人」拜登多次說,他不覺得面臨經濟問題的中共有能耐打台灣。這一整個脈絡看下來,可以推論習近平剩下的選項,就是再回到和平崛起韜光養晦一點,友善一點,先從美國開始,再到跟鄰國對話。事實上,習近平也在APEC會場會晤日相岸田,雙方都同意要解決核汙水問題,儘管方案不明,但氣氛比之前好上太多。

這次拜習會對台灣來說最寶貴的資訊,就是習近平親口說,不管針對民國一一六年、一二四年(二○二七年、二○三五年)解放軍要打台灣,這事「沒人跟我報告」,習還說對台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儘管我們不應將這回應全然當真,但字裡行間所傳遞出來的和平訊息,不只講給美國聽,更有可能講給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的台灣人聽。既然過去中共在台灣選舉期間的文攻武嚇幫不了想幫的政黨,反而幫了討厭的政黨當選,是否這次乾脆就用軟的試試看?拜登多次指出「中共攻台機率低」,就像去年二月中拜登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幾天前,曾警告戰爭就要爆發一樣,誠實老人的話一次次被證明。也說明了美國國安國防體系情資判斷精準

在拜登控險之下,目前台海的新安全平衡以三因素撐起:台灣不宣布法理台獨、美國不企圖改變中共治理、中共理解打台灣等於打美國,代價將相當慘重。但拜習會後雙方根本性歧異仍多,明年台美接續大選,對中共的刺激因素才要開始,美中關係又變酸的可能性極大。











關注美中經貿是否緩解


2023-11-18 00:57  聯合報/ 王國臣/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
圖為拜習會結束、習近平要上車時,拜登與習近平再度握手。(歐新社)


習近平於十四日至十七日會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並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雙邊元首會談。由於中共最高領導人甫創下缺席二十大工業國集團(G20)峰會的先例,故先前推估近期拜習再會的機率頗低。也因此,習近平本次訪美格外備受關注。

習近平的重大轉折,很可能肇因於中國大陸經濟急遽下行,希冀緩和大國經貿關係。目前北京當局面臨消費、投資與出口三大成長引擎全面熄火,且深陷債務風暴尤其是,第三季外人直接投資(FDI)首次出現淨流出。拜登在會談前夕點明此問題,且將盡顯強硬姿態迫使中共讓步

諸多例證顯露美方的優勢地位。華府先否決習近平於會前晚宴美商的提議,再於APEC議場上指摘中國大陸經濟脅迫與輸出產能過剩。華府更取得一系列談判成果,含括發表「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限制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遏制毒品芬太尼,以及恢復軍事溝通。

中國大陸則藉由緊急自美進口三百萬噸大豆、加開雙邊定期直飛客運航班、重啟波音客機,以及商務部長王文濤接見美光科技總裁等善意,換取擴大兩國教育、青年、文化、體育與工商界的交流。北京當局的深層目的,為希冀美方鬆綁經貿與科技管制,以期專注處理內部經濟問題。

拜習會更聚焦台灣議題。白宮除重申「一中政策」與不支持台灣獨立,尚附加樂見台灣民主發展,且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拜登更警告,北京當局勿干預台灣總統大選,且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台海和平。習近平的保守回應:沒有迫切武力犯台的計畫,或可緩釋外商投資台灣地緣政治風險

唯拜習會無法扭轉美中競爭本質會議時間由預定的四小時,折半為兩小時,且兩國依舊沒有發表聯合聲明。此外,當記者問及雙邊「互信」時,習近平選擇沉默以對,拜登則坦言信任需要核實。特別是,習近平更將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的)太平洋兩大國,提升到當前的全球兩大國;暗中較勁的意味濃厚。

兩國更朝自我實現式的脫鉤方向前進。拜登厲行「小院高牆」(high fence and small yard戰略,且小院攸關國安的關鍵技術面積持續擴增,而圍牆各種規範不斷堆高。習近平則依托軍工系,力推「新型舉國體制」攻克關鍵技術;這直接逾越華府的三道紅線:政府補貼國有企業軍事關連實體

綜合上述,此次拜習會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涵,唯一共識是「承諾繼續對話」。唯習近平給足拜登面子,故其允諾幫助陷入困境中國大陸經濟。據此,白宮很可能撤銷部分對陸加徵關稅,並將若干陸資企業,移除出口管制與未經核實清單,這是觀察美中經貿關係重要指標














AI伊甸園 應該有法定禁果


2023-11-18 00:55   聯合報/ 楊哲銘/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醫務管理學系教授(台北市)
人工智能(AI)。 路透


甫落幕的中美高峰會談,雙方領袖同意需要經由政府對話處理先進AI(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凸顯AI的影響層面既深且廣。

十一月九日,美國好萊塢才剛結束史上最長的編劇罷工潮,在長達一一八天談判中,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規範生成式AI對編劇的影響。最後達成的協議中,勞資雙方同意單純AI產生的文本不能引用為劇本的來源、不能因為使用AI而減少編劇的人力或減少編劇的報酬、保留挑戰使用編劇作品來訓練AI的法律權利。

電腦程式到底要發展到什麼狀態才算是AI?最常被引用的就是英國數學家圖靈在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代提出的「圖靈測試」,圖靈測試的基本假設是如果電腦可以反應、回應、互動如人類,就是跟人類一樣的人工智能。圖靈測試包含設計一些情境讓人跟電腦互動,如果人都無法分辨互動者是人還是電腦,這個電腦程式就算通過圖靈測試。最近很熱門的生成式AI,都號稱通過了圖靈測試。

AI的快速發展對人類是福是禍?今年以來,AI相關股票都是大漲,好像人類的未來因為AI而一片光明。但是福兮禍所倚,AI不可能只有百利而無一害,否則好萊塢編劇也不會這麼擔心。十一月初英國召開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會後發布了共同宣言,指出AI的前沿應用有潛在災難性風險,應該要有跨國的合作來規畫出依風險程度制定的政策及法律管制架構。

前沿AI到底有何災難性的風險?我們能想像的多半來自科幻電影科幻電影中常提到「機器人三法則」,這是廿世紀中葉的科幻作家 Isaac Asimov在小說中創造出來的:第一條、機器人不可以傷害人類;第二條、機器人必須遵從人類的指示,除非這個指示違反了第一法則;第三條、機器人可以保護自己,但不可以違反第一跟第二法則。有點抽象沒有具體情境,但至少禁止傷害人類。

AI的應用無遠弗屆充滿無限的可能前沿科技伊甸園,要立法正面表列允許的項目不可能,比較可行的應該是考慮負面表列禁止AI執行的項目。科學發明不一定見容於人類社會,例如我國人工生殖法第十六條規定有八款禁止執行技術,禁止以無性生殖方式進行人工生殖,也就是複製人援引類推,雖然目前以AI發展的醫療輔助決策系統如雨後春筍,但是否應該立法禁止AI做跟人類生命有關醫療決定

或許有人認為伊甸園有上帝的禁果,亞當跟夏娃還不是吃了?愈禁愈糟。往好處想,亞當跟夏娃至少想了好一陣子才偷嘗禁果。雖然法律沒有辦法完全避免人類啟動自我毀滅的可能,可是畫定禁區,至少警惕人們不要輕舉妄動三思而後行












水下考古 政府應邁大步


2023-11-18 00:03  聯合報/ 邱文彥/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第五屆亞太地區水下文化資產會議十一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南韓光州召開。台灣共有學者及民間代表十二人自行籌款参加和發表論文。遺憾的是,我國文化主管機關卻未派員參加此一區域盛會,殊為可惜。

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南韓漁民在西南方新安海域撈獲古瓷。南韓政府高度重視,隨即結合海軍,由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三年(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四年)間,開始進行第一期新安沉船水下考古發掘,不僅將船骸打撈上來,也出水大量的陶瓷、金屬、漆工藝品等總計兩萬兩千多件,另外還有數以百萬枚歷代銅錢計廿八噸木材一千多根船體構件五百多塊等珍貴文物。嗣經考證,該船為元代貿易船

為強化研究與展示,南韓政府於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在木浦設立水下文物保存研究所,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成立國家海洋博物館,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再設立「國家海洋文化財研究所」,該所不但主辦本次大會,也是全球知名水下考古重鎮陸續拓展調研工作。迄今,南韓已探勘三百六十處遺址打撈十五艘古代沉船,出水逾萬件文物。

我國在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制定「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但八年來該法仍有多項重要內容尚未落實。例如,適度公開水下文化資產資料、普及各級學校教育、設立或指定保存研究專責機構、劃設保護區和開放水中觀覽等,均有待具體積極作為。

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水下遺產公約」及我國法律均有規定,水下文化資產應以現地保存」為原則。但聯合國方面已達成決議,修訂現地保存意義,以免各國過於保守,反而任令重要資產遭致破壞。我國水下文資法也敘明,現保存「得以列冊管理、劃設保護區或其他適當保存方式為之。」文資出水也有例外之規定。因此,評估水中資產價值擇優出水及劃設保護區,應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設若無所作為,普查结果僅知遺址分布概況,不足以贏得廣泛關注與支持。未能打撈出水,則後續的保存、修復、展示或教育,將無所依託。

僅靠少數殘碗破片,恐難以成立具有規模和吸引力的國家級水下文化資產博物館,在行政院或立法院要爭取經費,也不易有說服力。南韓木浦新安沉船博物館大陸廣東南海一號博物館,應可佐證。

近十年來,文化部文資局雖委託臧振華院士在台灣周邊海域發現逾百個目標點,列册管理六處沉船。政府大力推動離岸風場,已有若干發現。但較之此次國際會議各國紛紛發表調研成果,我國政府實過於保守

台灣如果不重視水下文資既有基礎,無法大步向前推動相關工作,恐將在國際場合逐漸失去光芒。














追求淨零 政府務必誠實


2023-11-18 00:02  聯合報/ 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台北市)
蔡總統出席中研院及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圖/總統府提供


日前蔡總統出席中研院及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時表示,能源科技創新將是台灣邁向淨零關鍵重申台灣推動氫氣發電決心

這是典型強調去碳、而非去化石燃料的論述,正如年底聯合國氣候大會主席、全球石油與天然氣巨頭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執行長賈柏所說:「不要過度『幻想』以清潔能源替代,世界需要化石能源」,是在為化石燃料留一條路,與淨零大相逕庭。

如不細究,真會誤認氫氣是潔淨、零碳的理想燃料,忽略從全生命周期觀點,氫氣的製造原料、生產、銷售運送到發電廠的過程,存在許多定義模糊、甚至是可能增加排碳環節過度美化這項「試驗技術誤導民眾以為這是台電興達電廠混氫五%發電示範計畫主要氫氣來源,更有漂綠之嫌

事實上,日前中研院發表的僅為六五瓩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與預計明年混氫發電興達電廠燃氣機組一三○萬瓩,裝置容量相差兩萬倍;其研發系統直接產製天然氣與氫氣特定比例可達十%)之「混合氣體」,和興達電廠規畫氫氣槽車裝載純氫」,再於混和槽混合天然氣的程序不同,操作難度極高。而一般實驗多使用高純度甲烷,易控制熱裂解催化劑的表現,控制產製氣體混氫比例,這也跟發電廠使用天然氣成分易受不同產地影響的情況不同。

至於向民間氣體公司採購的裂解天然氣藍氫有多環保?是否如同其聲稱,使用「碳捕捉再利用及儲存技術捕捉高達七成以上經過壓縮冷凝處理加以儲存」。儲存在哪邊?恐怕也要細究。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近期研究警告,只要天然氣開採過程有一%洩漏,就會完全抵銷藍氫所帶來的減碳效益,而美國、加拿大實測洩漏率二%藍氫減碳效益存有很大疑義;英國政府委託研究更指出,液體氫氣槽車運輸每日洩漏十三點二%氣體槽車每趟洩漏○點六六%,氫氣洩漏會破壞空氣中的羥基自由基OH間接加劇暖化,這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評估,也缺少氫洩漏量測工具

過度渲染去碳技術極高道德與經濟風險,當洩漏問題重視處理時,曾以為的減碳效益將不復存在,更會嚴重分散可釜底抽薪的「去化石燃料」努力。蔡總統只看到猶如煙花般氫氣燃燒時那段美好時光,而忽略全生命周期視野下的風險,這樣容易被誤導,且無助於實質淨零,更不是誠實的政府














給一個機會染綠?


2023-11-18 00:01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NCC外觀。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文化部曾在立院專題報告指出:公廣集團公共化媒體體系,製播符合多元社會發展之優質內容為目標,並落實文化平權。但日前華視(隸屬公廣集團)YouTube頻道卻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引發批評。NCC回應,網路內容非廣電法規範,尊重電視事業及公廣集團營運自主。

華視延攬大量三立人馬,已引人注目;其網路頻道播放立場偏綠政論節目,被質疑可想而知。公廣集團中立在哪裡?難道成了側翼?此事,不僅公視董事徐瑞希質疑社會大眾無法認同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中天被NCC撤照,當時NCC主委陳耀祥說,「給公廣集團一個機會」,盼讓華視進駐五十二台。如今回頭看,既諷刺又沉痛,是「給一個機會染綠」?

監督政府的媒體遭撤照,排除異己、寒蟬效應,這種令人側目的大事,NCC都不在乎社會觀感;華視網路頻道播放立場偏頗的政論節目,NCC也搬出法規撇得一乾二淨。

前幾年有促轉會高層表示,「這個(侯友宜參選新北市長)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還表示,「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總統大選如火如荼,侯友宜是參選人之一,側翼打手不會放過操作的機會。東廠、西廠都已走入歷史,促轉會心嚮往之NCC不惶多讓,那公廣集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