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881/web/◆ 聯合報社論/「綠能你不能」是人民胸口的一道傷
◆ 聯合報黑白集/「不辭立委」啟示錄
◆ 經濟日報社論/建構勞動力韌性的省思
經濟日報社論/建構勞動力韌性的省思
2022-11-22 04:09 經濟日報/ 社論
超低的生育率導致嚴重的少子化,讓台灣不可避免面臨勞動力老化且不足的困境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少子化所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似乎已從隱憂逐漸成為產業正在面臨的問題,使得缺工或缺人才的問題擴大,因此引進外籍人力以填補「不足」的呼聲日高,也成為政府規劃中的政策。事實上,積極引進外籍人力固然可解勞動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卻也不容忽視其對經濟發展造成的長期扭曲與不良影響,必須慎思。
當經濟體系出現供需失衡的狀態時,首要之務是透過市場的價格機能來調整以達均衡,這是最不會使資源錯置的方式;如果失衡問題持續存在,就要思考價格機能是否出現人為障礙並加以克服。市場運作最忌諱不問失衡原因,直接強加外力解決,因為這樣的方式固可解一時之急,卻會衍生更加棘手難解的長期結構性問題。
台灣缺工問題的原因之一在於有非常大規模的勞力密集產業,從一級到三級產業皆然。眾產業不但對勞動力需求殷切,也大量仰賴土地、水電等要素以創造獲利,對資源有限的台灣而言,自然很容易產生「五缺」問題。依據經濟原理,尊重市場運作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對於有限資源的競逐可成為廠商不斷進步的動力,有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健康的經濟成長。
只不過長期以來,基於對短期經濟成長數字的追尋,我們格外重視產值與出口表現,因此由政府帶頭努力打造低成本環境。如此一來,不但藉由市場力量優化產業的目標難達,業界仰賴政府的胃口也愈來愈大,展現出來的是我們固然有若干傲視全球的產業,卻也充斥許多競爭力不足、必須依賴低成本保護的產業。
在此背景下,如果仍是為了產值與經濟成長數字,直接以引進外籍人力來止渴,我們可以想見幾個可能的後果。一是整體產業勞力密集的特性將難以改變,長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只會更加嚴重;二是無法善用市場擇優汰劣的機能,只是把短期問題長期化,在資源無以為繼的未來製造出許多殭屍企業。
面對少子化衍生的勞動力「不足」,更積極的處理方式是經濟體系的內在調整,這包含了產業結構的轉變與人力素質的優化。當勞動力不足時,無論製造業或服務業,都需在市場機能的引導下,致力於減少勞動投入的生產或服務模式,尤其當所有產業都正面對數位轉型的挑戰之際,更是不可或缺。其次,政府應該引導產業轉型,發展較不依賴勞動投入的智慧化製造業與以知識為基礎的軟體服務業。蔡總統日前才又重申發展六大核心產業與高階製造業的經濟目標,我們可以確認包含運用 5G 與 AIoT 技術發展各種智慧應用、資安軟體產業及智慧製造都將是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只要能夠聚焦在這些利基產業及部分仍具競爭力的產業,而非對所有產業滿懷佛心的支持,就可解決大半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要解決各產業過於勞力密集的情形,有賴上述新產業的發展,但要發展新產業,就須有大量優質的高階人力。於是類似的問題應運而生─是否該直接引進外籍專業人才?其實邏輯是相同的,引進人才自有必要,但也得先反求諸己:我們真的已竭力培養高階人才了嗎?
近年來,台灣青年幾乎全面放棄深造取得博士學位這個人生規劃選項,而產業發展最被擔憂的問題之一就是國家幾乎沒有基礎科研作為長遠發展後盾。一個想要進步的國家面對的是一個沒有多少人想要深造的情境,問題之嚴重不言可喻,而這才是政府汲汲於引進外國人才之際,更應該積極面對的長遠結構性問題。
兩年多的疫情以來,我們常自豪於台灣經濟的「韌性」,但如果在勞動力與人才不足的問題上,總是寄希望於國外,我們實需擔心這個韌性能否長久維持。
聯合報黑白集/「不辭立委」啟示錄
2022-11-22 04:05 聯合報/ 黑白集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日前請辭立委,中選會罕見出示立法院公函說明。 記者曾吉松/攝影
這次縣市長選舉,立委參選者眾。是否在投票前請辭立委,考量因人而異;但比起不辭,請辭者至少多了「破釜沉舟」和「不戀棧」的氣魄。今年,卻出現「不辭立委」嘲諷「請辭立委」的景象,簡直精神錯亂。
四年前的選舉,十一位立委參選,共有四人請辭。今年有十位立委參選,但選戰到最後一周,僅蔣萬安一人辭職。民進黨計有七名立委參選,其中包括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黨中央卻直接定調:「都不會請辭」,讓人大開眼界。
可笑的是,對蔣萬安請辭酸言酸語的,正是「集體戀棧」的民進黨。「蔣孬孬」、「假動作」、「為了救選情」等口水直噴,彷彿請辭是犯了什麼天條。最荒謬的是鄭運鵬,竟說蔣萬安應該「參選第一天就辭立委」,才足以展現決心,渾然忘了自己是鄭孬孬。
這場鬧劇,中選會也粉墨登場,出示公文證明蔣萬安「雖於十日請辭,但辭職書十六日才送到中選會」。如此扮演民進黨「彈藥補給」角色,果然不負民眾對「忠犬會」的認知。
民進黨「五百步笑五十步」,對蔣萬安請辭吹毛求疵,無非要掩飾自己「全員不辭」的尷尬。民進黨七名參選立委,有六人在「非優勢選區」,毫無勝選把握,才是「全員不辭」的真相。從民進黨的色厲內荏,反推綠營選情,外界不難了解其中端倪。
聯合報社論/「綠能你不能」是人民胸口的一道傷
2022-11-22 04:09 聯合報/ 社論
面對「抗中保台」議題,蔣萬安表示,「民進黨談到兩岸問題,始終是綠能你不能,始終雙標」。記者林俊良/攝影
今年選舉,出現了與四年前相同的「討厭民進黨」氛圍。綠營候選人受到中央執政鴨霸的拖累,普遍選情下滑。所不同的是,四年前外界對蔡政府的批評,多半集中在雙標、硬幹與無能等問題。這次,人們琅琅上口的新口號則是「綠能你不能」。這句話,道盡了民進黨這六年半執政的惡質化,以及台灣民主受到的侵害。
「綠能你不能」一詞,準確地說,中間應加個逗號:「綠能,你不能。」意思是說,綠營的人可以這樣做,但你不行。這句話,點出幾個關鍵概念:第一,你必須是綠營「自己人」,才享有做某些事的特權;你若是「外人」,你就會被禁止或被制約。第二,這是「雙標黨」的再進化:民進黨原來只針對某些議題「選擇性」地採取雙標,但久而久之,「雙標」竟被內化至所有領域,民主、法治、倫理全被突破。第三,這意味綠營已成為台灣的新特權階級,可以為他人之所不能為,而且漸漸不再受到任何監督。
檢視民進黨的作為,這種「綠能你不能」的現象幾乎無所不在,在在刺痛人民的心。從遠的來說,例如:當年民進黨在野時,蔡英文寫下「藻礁永存」的承諾;如今她執政,卻執意在藻礁上興建三接。馬政府執政時,民進黨疾呼「禁用瘦肉精、拒吃毒豬牛」;如今執政,蔡總統即隻手開放萊豬,更鬆綁美牛。當年在野時,民進黨高呼「黨政軍退出校園」;如今,則直接將黨部活動開進大學校園,把學生會當成自己的側翼栽培。民進黨自由遊走在矛盾或相左的價值之間,似乎毫不覺得罣礙。
從近的來說,民進黨最近頻頻傳出黨政官員、警政要角與黑道在豪宅私人會館夜宴,並接受地下匯兌大亨招待酬酢,照片歷歷在目。出身天道盟的黃承國,不僅擔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甚至當上總統府國策顧問,不時安排蔡英文出席有黑道脈絡的宮廟祭典,並一再介入北市都更等案件,被譏「黑金治國」。與此同時,台灣治安卻急劇惡化,不少年輕人被販運至柬埔寨當成人質,全台各地竟都出現「台版柬埔寨」式的詐騙集團擄人事件,短短一周即掃蕩了上千詐騙犯。但蔡英文對政府的失職一無愧疚,最近她到各地輔選,竟還高唱「終結黑金」的口號。她不知道,「黑金」的牌銜已懸掛在民進黨門口了嗎?
這次選舉,出現「綠能你不能」的事例還包括:林智堅的雙論文抄襲,蔡英文不問黑白要全黨繼續力挺,然後發動全黨大打「抄襲」戰。因此,即使獲有康乃爾博士學位的張善政,竟連他在宏碁任職時的農委會委託報告都被拿出來亂打;高虹安在辛辛那提博士論文,引用自己在資策會任職時的論文,也一樣遭亂棒追打。而農委會和資策會,都自甘被民進黨當成政治追殺工具,醜態畢露。至於鄭文燦被檢舉碩士論文抄襲率達三成,桃園市府僅以一句「在合理範圍內引用」,即輕輕帶過。
「綠能你不能」,因為你永遠比不上民進黨鴨霸,比不上它大膽濫權。這些景象,老百姓看在眼裡,會心服嗎?最近民進黨又使出「抗中保台」慣技,抹黑對手「賣台」。未料鄭運鵬被挖出曾在大陸設立公司經商,還稱自己住在「中國台灣台北」,只落得「中國鵬」的封號。陳時中則被揪出曾赴陸交流,標榜「兩岸一家親」,這又算什麼「抗中 DNA」?
這次選舉,「綠能你不能」的氛圍籠罩,集中反映了民眾心中的怨怒。這不僅是人民胸口的一道傷,更是民進黨砍在台灣民主頭上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