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1:少走冤枉路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5:危機意識是資產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4:偷嚐禁果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3:總統套房的迷思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2:流浪漢的曇花一現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1:少走冤枉路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1:少走冤枉路


2022-11-23 15:4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所以人不要怕失敗,因為失敗的經驗會告訴我們成功之道。 示意圖(ingimage)



日本科技廳設立了個「活用失敗知識研究會」的新單位,專門搜集失敗經驗,成立資料庫,成為知識資源。這個研究會是根據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六月一份研究報告建議成立的。

這份報告認為,新的知識及發現與技術的開發,是在不斷失敗的經驗上所取得的。將失敗過程中累積的經驗作為社會共有財產,是提高技術可靠性的有效手段。現在日本社會很喜歡討論這個問題,稱它為失敗學

失敗的經驗更有益
我們很喜歡聽別人講成功的經驗,可作為借鏡。但是別人失敗的經驗一樣對我們有益處。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成功的路,失敗經戰告訴我們如何避開錯誤的路,兩者都能幫助我們邁向成功。

從前開手排檔汽車,最怕上坡起步,因為油門與離合器的配合若未恰到好處,就會熄火。後來我就找了一條車輛來往較少的上坡道路,在那裡不斷的練習上坡起步,多次熄火後,終於找到竅門,以後遇到上坡起步的地方,就不再害怕了。

為解決問題而創新
英國人史蒂芬遜是個貧苦礦工兒子,看到工人費力地推礦車,於是發明了鐵軌運輸,其間經過無數次失敗,最後還是成功了。

美國人富爾敦發明輪船,幼時喜撐船到河裡釣魚,但總覺得太累,發現用腳踏板拍水船可自行,乃在船尾裝一旋轉輪用手搖船行

1803年造輪船試航失敗,1806年回到美國再造船,為帆船界的人反對,夜裡還偷偷的拆了他的船。但他鍥而不捨的對抗失敗,最後他仍然成功了。

減少冤枉路
人類的許多發明與進步,都是在不斷失敗經驗中所完成的,失敗經驗與成功經驗,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吸取別人失敗經驗,自己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國父孫中山先生說國家進步要迎頭趕上,就是要跳過別人的失敗經驗,快速前進。但是不瞭解別人的失敗經驗,又如何能跳過失敗邁向成功呢

吸取別人失敗經驗是重要的,但從自己的失敗中得經驗可能更加刻骨銘心。所以人不要怕失敗,因為失敗的經驗會告訴我們成功之道。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2:流浪漢的曇花一現


2022-11-24 14:5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流浪漢的曇花一現。 示意圖(ingimage)



我在《美國世界日報附贈的《世界週刊》上,看到一個流浪漢賭博的故事。大意是說,有個髒兮兮的流浪漢,進入拉斯維加斯一家賭場,守衛的人立刻跟著他,不曉得他要來幹甚麼。流浪漢在一張賭桌前坐下,從口袋裡拿出一張五百元的社會福利券要求下注。店員請示老闆後,准許他賭。

流浪漢進賭場
他的手氣一直很好,一晚贏了十五萬元,賭場上上下下都對他另眼看待,許多漂亮的服務生,都爭相來替他服務,希望獲得高額的小費。

連續幾天下來,他的手氣一直很好,最後共贏了兩百萬元,他搖身一變,成了穿著高級西服及名牌皮鞋,叼著菸斗,一副大爺紳士的模樣。原來,這個人從前家世不錯,只因嗜賭,輸光了家財才成為流浪漢,所以經衣裝整容後,又回復了一表人才的樣子。

可是從第五天以後,他的手氣開始轉壞,輸到最後只剩下二十萬元。老闆勸他不要再賭了,二十萬元可以在拉斯維加斯買個小房子,不必再過流浪漢生活。但是他不肯,最後終於輸得一文不名,繼續過其流浪漢生涯。

好景不常
這個流浪漢的好景只有幾天,真是曇花一現。流浪漢如此,我們一般人又如何呢?還不也是曇花一現嗎?人的一生,不論七十或八十歲,與宇宙的年歲來比,都只是短短的幾秒鐘而已,比曇花一現的時間還要短暫。

在老人院裡,有個老人問另外一個老人:「喂!人是不是真的會返老還童,要不然我現在為甚麼又包尿布了呢?」人在少年時,努力打拚,有如旭日東升;而至日正當中,是最好的光景;繼之日頭西下,常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最後太陽下沉,大地就是一片黑暗。我們的日子難道不也只是曇花一現嗎?

人生像曇花一現
聖經上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以到八十歲。但是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在這曇花一現如飛而去的日子裡,我們應該做些甚麼才是最有意義的呢?這是每個人都該深思的問題。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3:總統套房的迷思


2022-11-28 16:4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總統享有至高的權力,必須親賢臣,遠小人,時時以蒼生的福祉為念,當然更不能去羡慕總統套房一類的事。高級飯店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有家大旅館利用總統選舉大作廣告,發起猜獎活動,猜中誰當選總統,可免費住總統套房一夜,多人猜中則抽籤決定。總統套房平時打對折,每晚收費也要一萬元,因此大家都想去享受一下住總統套房的滋味,過過第一先生的癮。在總統套房照片的旁邊有行文字:「總統套房豪華又神秘,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想。」

很多人對當總統仍多少有些古代帝王思想,認為當總統非但可以有無上權威,且可有幾近神秘的豪華享受。

當總統的確有許多權力,但這些權力的賦與,是為治理國家,並不是讓個人舞弄權力,甚或營私舞弊。權力象徵著責任,權力愈大,責任亦愈重。

林肯當總統先禱告
美國林肯當選總統後,眾人正要開香檳慶賀的時候,林肯卻獨自躲在小房間裡,跪在國旗下面向神禱告,求神給他聰明智慧,來治理國家

總統當選時,就是責任到來時,應該時時以如何治理國家為念,腦筋裡想的是責任,不是榮華富貴,更不是甚麼總統套房。

想到總統套房,大家就會想到,總統是國家領袖,夫人是第一夫人,是不是總統及夫人,食衣住行都是第一的呢?很多人會說,大概是的,或者說必然是的。

蔣中正官邸並不高級
現在總統府經常開放供民眾參觀,大家發現總統辦公室顯然比不上大公司董事長辦公室的豪華氣派。先總統蔣公的多處官邸或行館開放後,大家更是驚訝,原來並不比自己的住家高級。

艾克頓公爵說:「權力趨向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總統享有至高的權力,是最容易腐化的人。必須親賢臣遠小人多用諫臣,少一些權力傲慢,時時以蒼生福祉為念,當然更不能去羡慕總統套房一類的事。

羨慕總統套房的人,不是虛榮就是有帝王思想,這種人不適合擁有權力,如果不幸擁有,那將是大家的災難。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約翰·愛默里克·愛德華·達爾伯格-阿克頓,第一代阿克頓男爵,KCVO
(英語: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1st Baron Acton,1834年1月10日-1902年6月19日),英國歷史學家、自由主義者,英文常簡稱「Lord Acton」(阿克頓勳爵)。


你的準則是不以評價他人的方式評價教皇和國王,並以善意假設他們不會做錯,我對此無法接受。如果存在任何假設,那將與權力的持有人相對立,他的權力愈發增加,其對立就愈發增加。必須以歷史責任彌補法律責任的缺失,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一定導致腐敗偉人幾乎從來都是壞人就算他們施加的是影響而不是權威。而當你以權威再加上腐敗的趨勢或必然,就更是如此。沒有比以下說法更為離經叛道,即職位會使擁有它的人變得聖潔。就是在這一點上,對天主教的否定和對自由主義的否定相通並一直持續,而且目的是可以通過學習來懂得如何使得其手段變得正當。
(I cannot accept your canon that we are to judge Pope and King unlike other men, with a favorable presumption that they did no wrong. If there is any presumption it is the other way against holders of power, increasing as the power increases. Historic responsibility has to make up for the want of legal responsibility.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Great men are almost always bad men, even when they exercise influence and not authority: still more when you superadd the tendency or the certainty of corruption by authority. There is no worse heresy than that the office sanctifies the holder of it. That is the point at which the negation of Catholicism and the negation of Liberalism meet and keep high festival, and the end learns to justify the means.)
——阿克頓1887年《致書信予曼德爾·克賴頓》(Letter to Archbishop Mandell Creighton,討論「自由與權力」)[1][2] 
上句出自阿克頓1887年《致書信予曼德爾·克賴頓》(Letter to Archbishop Mandell Creighton,討論「自由與權力」),亦為阿克頓最廣為人知的格言。晚年在劍橋大學講授法國大革命史,有集稿《法國大革命講稿》。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亨利·查爾斯·李(Henry C. Lea)指稱阿克頓的史學太過道德化,其著述被人譏為「阿克頓通諭」。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4:偷嚐禁果


2022-11-28 16:50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懷孕示意圖。 圖/ingimage



快遞公司小弟送東西來,我問他哪裡畢業,他說學歷只有國中。問他為甚麼不繼續唸書呢?他說,初中時就與女同學偷嚐禁果,奉子女之命結婚,生了兩個孩子。當兵的時候,妻子與他離婚了,現在孩子由祖母帶,自己出來賺錢養家。

我說,做快遞常要搶時間,勸他多小心。他說,幹這一行既危險又沒有前途,連老闆也都告訴他們,找到工作就走,不要留在這一行裡。

偷嘗禁果的代價
很多年輕人,在成熟度上、經濟上,都沒有能力結婚成家,但常常不得已奉子女之命結婚,太早開始了艱難困苦的生活。由於書尚未唸完,多半只能靠幹一些粗活賺點辛苦錢。自己一輩子辛苦,妻兒也跟著辛苦,為的都是那一剎那的興奮,偷嘗禁果所造成的代價真是昂貴。

有個朋友的孩子也是國中時,就與女朋友上了床,奉子女之命結婚。為了家庭生計,兩人都沒有辦法繼續升學,只有國中畢業,日子過得十分辛苦。

公婆經常責備媳婦,引誘他們的兒子,弄得兒子只有國中畢業,就要負擔家計,這麼辛苦。岳父母則罵女婿勾引他們的女兒,害她要過一輩子的苦日子。

複雜的三角關係
有個年輕人同時與兩個女孩子發生關係,更不幸地又都有了孩子,兩個女孩子都要求男的負起責任,與她們結婚。最後鬧到法院,雙方吵得不可開交,既無面子又無結果。人生尚未真正開始,就已鬧家庭糾紛,這種複雜的三角關係,兩個肚裡的孩子,將來要怎麼辦呢?

現在偷嚐禁果的範圍在擴大,年齡層在降低,有識之士莫不憂心忡忡。但是社會上情色無邊,處處充滿了色情的影子,年輕人受到了太多的挑逗,常陷於情不自禁中,為自己、為他人都留下了痛苦的未來。一剎那愉快的代價,是一輩子的痛苦,值得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95:危機意識是資產


2022-11-30 07:3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家庭窮困固然不幸,但它卻是一項動力,因為它讓我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過有尊嚴的日子。示意圖/ingimage



台灣在政壇上有很多名人,出身於師範學校。因為當年很多人家境貧困,家裡無力供應孩子唸書,許多優秀的子弟就去投考全公費的師範學校一切免費且有吃有住。這些人畢業後,一邊教書一邊存錢再考大學繼續深造,終至出人頭地。

家庭窮困固然不幸,但它卻是一項動力,因為它讓我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過有尊嚴的日子。這與富家子弟除了靠自身努力以外,尚有可依靠的心態是截然不同的。

漂亮女性的危機意識
外表漂亮的人,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漂亮的臉蛋、窈窕的身材,可以一輩子吃不完。憑著傲人的外貌,很容易當上影視明星節目主持人、模特兒或公關主任,然後還可以釣得金龜婿。這些漂亮女性的危機意識比較低,因為她們得天獨厚。可是當這些外在條件喪失時,她們就會一貧如洗

相反地,外貌較差,甚或有缺陷的人,他們清楚的知道必須努力再努力,別無他法。所以從前有人戲言,要找漂亮女朋友,應該到一些專科學校去找,知名大學美女會比較少,就是這個道理。

常存居安思危之念
我在擔任經濟部次長時,常有機會與美國官員及大學教授討論問題。當時美國有鉅額貿易逆差預算赤字問題,我問他們要怎麼辦?

他們說:「這些都不是大問題。美國地大物博,科技發達,各類人才都有,所以這些問題,還難不倒美國人。但美國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及人民都缺乏危機意識在國力日衰時,大家仍然洋洋得意,自以為了不起。」

所以無論是國家、公司或個人,都要有危機意識,即使是在最好的時候,也要常存居安思危之念。有了危機意識,人會隨時自我警惕自我努力。這樣非但不會自我頹廢,反而會日益提升危機意識是資產,人人都要想辦法擁有它。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