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推展機器人理財 強化資管競爭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066/web/ 

◆  聯合報黑白集/蘇內閣和疫苗的怪事
◆  聯合報社論/一案三查:蔡崇義是「進化版」陳師孟
◆  經濟日報社論/推展機器人理財 強化資管競爭力








經濟日報社論/推展機器人理財 強化資管競爭力


2021-03-24 00:1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也促使社會大眾金融投資更加仰賴數位平台,因而加速了機器人理財的發展。機器人理財一般又被稱為智能投資」,即「將人工智慧導入傳統理財的顧問服務,依照金融消費者的風險屬性及投資需求,利用演算法模型計算後,提供金融消費者適合個人的交易策略及投資組合。目前世界幾個成功發展機器人理財的國家,主要商業模式多為採取機器人理財(平台)加投資顧問(人),可說是利用數位平台來實現普惠金融的一種工具。

機器人理財發展迄今約13年,根據德國市調公司 Statista 預估,民國 110 年(2021年)機器人理財的資產管理規模將突破2兆美元,民國 114 年(2025年)更將達約4.79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0%,成長速度驚人。以民國 108 年(2019年)為例,機器人理財所管理的資產規模約1.5兆美元,其中美國約占了77%、中國大陸占18%、歐洲地區占3%,其它地區則占了2%。

反觀台灣,機器人理財的推展相對緩慢,自民國 106 年(2017年)6月金管會開放機器人理財業務以來,初期乏人問津,直到[ˊ國 108 年(2019年)底才有九家業者開辦,累積投資人數3萬多人,資產規模約新台幣10.3億元。民國 109 年(2020年)呈現大幅度成長,累積投資人數8萬多人,資產規模約25億元,但相較全球民國 109 年(2020年)機器人理財所管理的資產規模,仍顯得微不足道。機器人理財在台灣不但有極大的成長空間,也是後疫時代提升台灣資產管理競爭力的一大利器。

加速發展機器人理財有助提升台灣資產管理的競爭力。首先,金管會正加速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機器人理財正是金融科技創新的一環;同時,金管會民國 109 年(2020年)9月發布資本市場藍圖,也規劃推動投信投顧業科技化發展,因此國內投信投顧業應加速推動機器人理財,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在管理業務上的競爭力,亦可響應主管機關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政策。

其次,機器人理財為「利用演算法模型計算後向金融消費者提供之適合個人的交易策略及投資組合」,因此可以讓每個人在理財過程中享受到 VIP 般的尊榮,加上台灣儲蓄率高且散戶及小資族充斥,極適合發展機器人理財。其三,民國 109 年(2020年)10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邁開台灣朝向智能投資的新進展,亦提供了未來台灣進一步發展機器人理財所需的養分。

除了這些有利發展條件,要讓機器人理財在台灣加速發展,仍須主管機關大幅鬆綁相關法規及限制,例如現行的機器人理財「投資組合自動再平衡機制」就侷限頗多。在機器人理財中,所謂「投資組合再平衡機制」指的是,當投資人投資組合各資產的「實際權重」偏離「目標權重」時,投資人必須重新調整各類資產的權重,以確保投資組合內各資產的權重符合目標權重。這在機器人理財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若是限制太多,將不利長期績效提升及業務的推動。

再者,全權委託業務的規範應可再加以簡化,同時必須考慮降低進入門檻金額,讓機器人理財有更多的操作空間,以利相關業務發展。另外還要呼籲國內投信投顧業者,應勇於投入資源並招募人才來推動機器人理財的業務,提升其資產管理的競爭力。

綜合上述,在後疫時代人們除了透過數位型態消費,投資大眾的金融投資也變得更加仰賴數位平台,再觀諸全球機器人理財所管理資產規模的高速成長,台灣在後疫時代的「天時」、市場環境的「地利」及主管機關支持的「人和」下,相信正是推展機器人理財的最佳契機,不但可藉以提升台灣資產管理的競爭力,並可讓台灣在全球資產管理業務占有一席之地。










聯合報社論/一案三查:蔡崇義是「進化版」陳師孟


2021-03-24 00:5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監察委員蔡崇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涉及浩鼎案,受到彈劾及申誡處分,本屆監委竟以一案三查的方式為他洗白,認定翁啟惠無財產申報不實,也未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此舉,不僅自己打臉監院威信,也把監察機構當成鬥爭場域。監院不惜自毀形象,許多人或許以為是因翁啟惠「後台」強大;但剖析脈絡,關鍵在監察院出現了「進化版」的陳師孟。

翁啟惠在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五月因捲入浩鼎案請辭中研院長,次年監察院通過對他彈劾,並移送公懲會。民國 108年(二○一九年),公懲會以他未據實申報財產,亦未揭露職務可能的利益衝突,判他申誡但在公懲會判決申誡前數月,士林地院判決翁啟惠貪汙案無罪監委蔡崇義即以此為由,展開對翁啟惠連串洗白

去年在蔡崇義主導下,監院提出了對浩鼎案的「第二版」調查報告,指責檢方辦案違反客觀性及偵查不公開原則,要求法務部檢討。蔡崇義還聲稱,翁啟惠原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因浩鼎案遭到調查,使得諾貝爾獎委員來台喊卡,更導致台灣技術移轉案銳減。近日,蔡崇義再主導提出「第三版」調查報告,稱翁啟惠並無財產申報不實;其目的,顯在促公懲會撤銷對翁啟惠的申誡。但是,刑事無罪不代表沒有行政責任,蔡崇義不懂嗎

檢視蔡崇義處理案件之爭議,即可知這次「一案三辦」不是唯一奇案。前年他和監委高涌誠受前綠委段宜康之託,調查檢察官陳隆翔偵辦之曲棍球案」;不由分說,即以辦案有瑕疵為由將陳隆翔彈劾。但經司法院職權法庭審理,認為陳隆翔未違反程序,判決他不予懲戒;高涌誠和蔡崇義不滿之下,隨即揚言將聲請再審。為此,陳隆翔公布了兩監委約談他的錄音譯文,對話中兩人不僅態度隨便,且語帶威嚇,令人咋舌。

根據那項譯文,蔡崇義告訴陳隆翔:「我老實告訴你,我真的沒有看卷;因為他(高涌誠)臨時找我,我也是剛才才看起訴書。」蔡崇義和高涌誠以「違反辦案程序為由彈劾了陳隆翔檢察官,但自己行使監察權,卻是連相關卷宗也不看,這種邏輯說得通嗎?兩人還脅迫陳隆翔,如果不幫他們設想解決的辦法,接下來,就會查辦地檢署長官的責任。如此赤裸裸的脅迫,是御史大夫行徑嗎?

蔡崇義調查曲棍球案,是幫民進黨派系人物出氣;調查其他案件,也一樣藍綠立場分明。在蔡政府「卡管」期間曾出任四十多天教育部長的吳茂昆,因任職東華大學校長期間發生私設公司並廉售專利的倫理事件,違反利益迴避,遭到監院調查。在十幾名審查監委一致投票通過彈劾後,蔡崇義卻領銜和其他數位監委對調查結果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吳茂昆僅涉違法兼職,並無圖利,並公開指責主導監委高鳳仙欺騙。當時,此舉被形容是開出「窩裡反」第一槍。如今蔡崇義「一案三查」主導為翁啟惠洗白,此刻監院已是綠家天下,誰與爭鋒

蔡總統首任提名監委陳師孟,未上任即宣稱其立場將「辦藍不辦綠」,引起各界物議。陳師孟去年初辭去監委,但觀察監院成色,蔡崇義等人其實就是「進化版」的陳師孟們,他們不宣稱自己將看顏色辦案,卻直接付諸行動,手法更高明而曲折。凡是綠營被監院彈劾的,他們幫忙洗白,如翁啟惠及吳茂昆;辦了綠營人物的司法官,則遭到他們彈劾報復,如陳隆翔。

蔡崇義的作法,除罔顧監院威信,更直接威脅司法獨立與正義。蔡總統和監察院長陳菊都沒看到嗎










聯合報黑白集/蘇內閣和疫苗的怪事


2021-03-24 01:0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率先施打AZ疫苗。圖/行政院提供


台灣終於開打新冠疫苗,時間不僅落在四小龍之末,更排在全球倒數。這麼難看的時刻,蘇貞昌仍不忘搶頭香,硬要在台大醫院上班前接種「全台第一針」。據稱,蘇揆挨針是為安民心,怪的是,他作秀還關門不讓媒體拍攝,引起民眾質疑他「打假針」。

蘇內閣不只打針搞神袐,對這批疫苗的來歷,也搞得高深莫測。不論是否韓國轉賣,效期逾半已是事實,至於下批何時到港,仍在未定之天。解封無期,蘇揆挨針秀竟還能吹出一大串台灣第一,「台灣第一針」果然藥到忘形。

疫苗一苗難求,疫苗黑箱更難探究。在野黨要求成立調閱小組,蘇內閣怒稱會害台灣買不到疫苗,綠委則批藍營會洩密助中共打壓。但是,連破局的東洋案也不說嗎?若有人想發國難財,難道不該揪出來?

國際市場,疫苗價格透明外交部金援巴拉圭買疫苗,就大膽做外交秀,為何不怕對岸打壓?陳時中倒是該說清楚,是否在水貨市場搶貨,否則怎如此見不得光?

陳時中搞疫苗政治績效遠勝採購,不時替國產疫苗放利多,幫自己打光股價飆速研發進度卻有如天壤。為淡化關門打針效應,他竟斗膽替蔡總統預約注射,府方回應「若研發成功,會以行動支持」,他旋即改稱個人意見。總統聖明,洞察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