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治仁/牆人.眼人.態度落差
.黃介正/G20峰會前的美中關係
.嚴震生/七七抗戰80周年,再思當年國際關係
.蘇蘅/MOD風波 中華電該學到什麼
.方祖涵/激化的對立 消逝的靈魂
.劉維公/大學改革從學分開始 工作坊可以不只是輔助
.羅智成/流沙或流水—尋找執政的正當性
.王健壯/當審議民主碰上代議民主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朱宗慶/過程的價值
.葉丙成/台灣好教學,改變亞洲課堂風貌!
.王文華/「休耕」,為了「深耕」
.嚴震生/技術官僚:瀕臨絕種的動物
.葉銀華/台灣股市的問題在哪裡?
.李清志/橋下大叔的城市改造
周行一/手腦並用 技職與高教應無不同
2017-07-10 02:49 聯合報 周行一
教育應該強調「動腦」與「動手」並重,讓學生適性發展。圖為公東高工木工課堂實作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一個人要活的好,必須所有的器官都能協調運作,如果只動腦不動手,什麼事情都做不到。要吃飯,就必須動手把食物送到口裡,這個簡單的道理,在我們的教育裡卻被忽略了。大家強調動腦比動手重要,在中小學教育裡,背誦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動手只是為了加強背誦的效果,導致連數學都是以手寫練習解題方法為學習重點。
我們學英文也是動腦而已,老師教文法給學生背起來,學生背單字應付考試,甚至用記憶來學習發音,變成大多數學生不會聽說讀寫。用耳朵聽而且用嘴與人對話是學習講話最好的方式,用手寫才能學會寫作,用眼睛讀很多書才真正會閱讀,可是我們的教育強調「懂」,天真的以為「知道」就足夠了,學生能把老師的教學成果以考試的方式呈現就證明學生「會」了。
在台灣,大家的印象是強調動「手」的歸類成技職體系,強調動「腦」的是一般高等教育,甚至誤以為動手的價值比較低,動腦的工作比較高尚,但是,我們做哪一件事情不需要手腦並用?重點是工作的附加價值是否比較夠高,而非動手與動腦的相對程度。動手的人如果也動腦,結果一定比較好,外科醫師是這樣,汽車修理技師也是一樣;動腦的人如果也動手效果才會好,學術大師腦裡的理論必須經過很多次手寫修訂後,才可能成為巨著。只理解不實作的知識價值低,因為無法轉換成有用的結果;只動手不理解的技能價值也低,因為工作的改善可能性低。
真正決定所得高低的是工作的被需求度、難易程度以及稀少性,應該要與是否接受「技職」或「非技職」教育無關。我的汽車修理技師非常能幹,他手腦並用,培養兩個女兒到美國深造毫無困難;我在美國教書時,系主任告誡我,要避免很會評論別人的論文,卻不動手寫出自己的論文。這個世界裡懂得手腦並用的人可以一直順應潮流,改善自己的能力,我們的教育目標就應該是訓練手腦並用的人才。
世界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的英文名字是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跟台灣很多科技大學的英文名稱很接近,很少人會認為MIT是一個技職體系的大學,其實它只是一個重視工程與科技理論與應用的大學,畢業生的待遇很高,因為在職場裡能夠手腦並用,表現得非常好。美國並沒有把大學硬性區分成技職或高教大學,每個大學都強調手腦並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強調動手做調研、寫報告,工程與科技領域強調運用工具在實驗室裡動手創作,學生畢業後按志趣與能力就業,大學不為學生區分將來的職業性質,而在提供適性發展的環境。在同一個大學裡有比較像我們技職體系的科系與學院,也有像高教體系內的領域,例如普渡大學就是這樣。
為了避免大學畢業生「不好用」,台灣社會已經體認「手腦並用」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把高教與技職的區別先消除,讓每個大學都強調手腦並用,幫助學生適性發展,重點在於畢業生是否有能力愈做愈好,而非以大學分類導引學生的就業管道。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