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調薪真能解決缺工問題?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社論..西班牙與加泰隆尼亞對撞,百姓遭殃
.聯合報黑白集.官員好大,立委好怕
.經濟日報社論.調薪真能解決缺工問題?







經濟/調薪真能解決缺工問題?


2017-10-29 02:4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大聲呼籲,政府明年給軍公教人員加薪3%,現在台灣的經濟表現非常好,希望企業界跟進給員工加薪,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就業,也同時解決缺工問題。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黃威彬/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大聲呼籲,政府明年給軍公教人員加薪3%,現在台灣的經濟表現非常好,希望企業界跟進給員工加薪,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就業,也同時解決缺工問題。其實台灣的平均薪資已經十多年沒有上漲,而且,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2.11%,明年可能也只會略高而已,不能算好。在台灣經濟表現並不突出的情況下,要說服企業加薪並不容易。
同時,缺工問題是否真是低薪所造成,在因果關係上還需要深入探討;如果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那麼企業加薪並無法解決缺工問題。也就是說,當企業面對嚴重的「五缺」問題時,政府若想要協助企業解決,必須先把病因找出來,然後再對症下藥,而不能只是用想當然爾的方式,認為只要提高薪資,人們就願意工作,就可以解決缺工的問題。問題當然不會這麼簡單。
長久以來,台灣的就業市場存在著幾個很特別的現象:第一,失業率很低,尤其最近以來失業率一直下降,現在維持在3.7%左右;第二,當失業率降低,表示工人不足,因此薪資應該要上升,但是我們看到近20年來,台灣的名目薪資上漲很少,實質薪資甚至出現負成長。以軍公教人員的薪資來說,從2001年到現在只調過三次,每次3%,加上明年再調3%,18年共上調12%。扣除每年約1%左右的通貨膨脹率,其實軍公教人員的實質薪資是負成長的。其他私部門勞工的情況也很類似;第三,失業率很低,但是缺工問題卻一直存在,尤其是技術性工人更為缺乏。也就是說,台灣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技術工人,卻不容易找到。當大多數的就業屬於非技術工人的工作,其薪資比較低,自然就會拉低整個產業的平均薪資,這才是造成低薪的最主要原因。
有兩個很重要的數據可以佐證,其中之一是外籍勞工人數由2013年的48.9萬人,快速增加到2017年9月的66.7萬人,其中絕大多數屬於非技術工人。另外,非典工作者(包括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的人數,由2012年的55.9萬人大幅增加到2016年的79.2萬人,這些人的工作絕大多數都屬於非技術性工作,其薪資也是偏低的。
上述兩種工作者人數增加超過40萬人,應該占這幾年新增工作的絕大多數,由於其平均薪資較低,當然拉低了整體水準。
如果整個社會中所增加的工作都屬於這些非技術性且低生產力的工作,如何期待企業去提高他們的薪資?經濟學基本理論告訴我們,企業對於生產要素(包括勞工與土地)的需求屬於衍生性需求,也就是,企業會去僱用員工是因為他們需要員工生產產品來賺錢,如果企業生產產品的利潤很高,他們支付員工的薪水就會比較高;反之,如果企業無法賺取利潤,也就無法支付較高的薪資。換句話說,員工薪資的高低決定於他們的生產力,生產力高的員工就可以領較高的薪資;生產力較低的員工當然只能領較低的薪資。
所以,要調高員工薪資的最好政策,就是協助企業擴大賺錢的機會,讓他們可以享有更大的市場,有更多的顧客,只要企業有錢可賺,自然就會提高薪資,爭取更優秀的員工。當台灣的經濟一直停滯不前,而且國外的市場一直打不開,企業無法賺取更多利潤,當然很難支付較高的薪資。而現在政府只想一廂情願的要求企業提高薪資,卻無法協助開拓更大的市場,企業又如何去支付更高的薪資?
所以,我們建議政府,首先必須更大幅度的協助企業打開國際市場,包括推動兩岸經貿、新南向政策及參與國際經濟整合;其次,政府應該更大幅度的開放技術勞工進口,讓企業更容易取得技術性工人,這才是提升台灣薪資最根本的方法。

聯合/官員好大,立委好怕


2017-10-29 00:16 聯合報  黑白集

駐德代表謝志偉在柏林慶祝國慶,但紅布條的德文卻沒有註明是中華民國生日。 圖/國民黨立委楊鎮浯辦公室提供



駐德代表謝志偉在德國主持國慶酒會,橫幅德文慶祝「一個民主政體」的生日,爭議未息,又傳外館新進人員假冒留學生打電話批評騷擾國會議員。民進黨二度執政,閣員侮辱立委,連菜鳥外交官眼裡也沒有立委了!
依立委楊鎮浯的質詢,這名自稱留學生者,認為立委問政使用他與謝志偉的合照侵犯其肖像權,數度打電話到楊的辦公室,口氣惡劣要求撤照片;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坦言確是外館新進人員,當事人事後懊悔,吳並三度致歉。
但事件背後還有幾個問題值得討論。如果這名外館人員認為肖像權被侵害屬於私事,那就要問,難道他不是領著納稅人的錢的外交官?難道那不是在我國外館舉辦的國慶活動?外交部要不要查一查他有沒有假公濟私用外館設備打越洋電話向立委抗議?
如果是執行公務,那外交部更該給個交代。依公務員服務法,公務員應依法律命令執行職務,未得長官許可不得發表有關職務談話,更應誠實不得驕恣。真好奇「留學生」要立委下架照片算那門子公務?而謝志偉在這起離譜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又作了什麼處置?
其實比起立委徐榛蔚被李永得嗆聲諷「徐太后」,楊鎮浯的際遇還好啦。立委受辱討公道,閣揆只說「到此為止」,菜鳥官員當然有樣學樣。
漠視法令,是比立委被騷擾更嚴重的事。然而「這個國家」從來就忽視此點,如今演變成「官員好大,立委好怕」的亂象,也只是剛剛好而已。

聯合/西班牙與加泰隆尼亞對撞,百姓遭殃


2017-10-29 00:19 聯合報 社論

加泰隆尼亞獨派民眾在議會通過獨立宣言提案後,歡聲雷動。 美聯社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交鋒瞬息萬變。搶在西班牙參議院討論「接管」前,加泰隆尼亞議會先一步作出了「獨立」的宣示;但數小時後,參議院隨即通過了「解散」加泰隆尼亞自治政府的決議,並宣布十二月進行議會改選。對加泰隆尼亞的獨立派而言,中央的鐵腕並不足懼;真正棘手的是,國際社會並不支持他們獨立,那才是阻擋獨立大夢的高牆。
加泰隆尼亞未在公投後立即宣布獨立,主要顧慮有四:一是公投投票率僅四成二,正當性並不充分;二是希藉此與中央政府談判,即使獨立不成,也要取得更好的自治待遇;三是西方主要國家均不支持加泰隆尼亞片面獨立,歐盟甚至聲明,它若獨立則必須退出歐元區;四是不少企業為此紛紛遷出巴塞隆納,恐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然而,西班牙總理拉霍伊的態度十分強硬,立即援引憲法一五五條要收回加泰地區自治權,並始終拒絕與獨派人士對話。如此一來,加泰隆尼亞希望與馬德里談判的期待便落空了。
加泰隆尼亞議會驟然宣布獨立,也正是形勢所迫:參議院正在開會討論是否授權中央接管加泰隆尼亞,下一步就是解散加泰議會,並限期改選。既然馬上要被解散,這屆議會與其坐等投降,不如乾脆放手一搏先行宣布「獨立」,搶先立下一個政治里程碑。至於後續發展如何,就只能且戰且走。
國際社會並不是不同情加泰隆尼亞追求獨立的願望,但是,根據西班牙憲法、根據公投法理、根據該地區的形勢,加泰隆尼亞此刻以非法途徑宣布獨立,對於西班牙的穩定乃至歐洲的團結都會造成極大的衝擊。這點,可能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前主席普伊格蒙特在發動這場獨立之戰前,未曾仔細考慮的因素。
近日就有西方專家指出,加泰隆尼亞的情勢一旦失控,即可能觸發另一場「西班牙內戰」,若巴斯克、加利西亞、瓦倫西亞等自治區紛紛尋求獨立,將如同廿年前南斯拉夫的分裂,造成十幾萬人喪生的慘劇。此話聽來危言聳聽,卻非虛言。當初南斯拉夫的分裂,就是從最富裕的斯洛維尼亞率先宣布獨立引發,它迅即成功獨立;但後來在波士尼亞等地因宗教、種族歧異引發的仇恨屠殺,則是血流遍地,讓人不敢直視。如果西班牙因分離主義爆發暴力或流血衝突,戰火、難民勢將四溢及鄰近國家,南歐、西歐都將受到波及,歐盟即難有寧日。
相對於加泰隆尼亞不順遂的獨立之路,在世界另一隅的中東,庫德族的獨立夢更是坎坷。九月間,伊拉克的庫德族以九成二通過獨立公投,且投票率高達七成五。但伊拉克認為公投違憲,政府軍立刻發動閃電行動,迅速攻下庫德族占領的石油大城基爾庫克,讓庫德族痛失財政支柱。庫德族領袖承認,繼續鬥爭無法帶來勝利,卻可能導致伊拉克社會的不安與混亂,因而同意「凍結」公投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庫德族獨立的態度,也反映了其搖擺的特質。在需要伊拉克和敍利亞庫德族民兵幫忙對抗伊斯蘭國(IS)時,美國採取的是懷柔政策,默許庫德族攻城掠地,壯大自己。但當IS勢力節節敗退,該地區的情勢漸漸穩定,美國對庫德族的態度便改為制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擔心庫德族獨立將引發新的軍事衝突,危及這個地區的穩定,二方面是美國更需要當地政府的合作。這是美國慣用的兩手策略,永遠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優先。
有人把獨立的追求比喻為生產的「陣痛」,事實上,能夠經由陣痛順利分娩的新國家,其實很少。多數時候,是社會歷經一次又一次的陣痛,卻始終難產,活在其間的人民則飽受煎熬。就像加泰隆尼亞這次的衝刺,其實嚴重撕裂了西班牙人民的感情,這道傷口恐怕久久都難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