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詹文男/大智若愚vs.大愚若智

◆  詹文男/大智若愚vs.大愚若智
◆  彭金隆/願保險市場 也能快雪時晴






詹文男/大智若愚vs.大愚若智


2023-02-10 00:53  聯合報/ 詹文男(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老張最近參加一個討論「智慧型隨身產品未來趨勢」座談會,各方辯論激烈,有針對產品規格論述,如螢幕應摔不破、輕薄、省電、透明,甚至要可捲、可折疊,也有針對技術應是5G還是6G為主流爭執不下。顯然各界對產品本身長的樣子,及需要什麼硬體配備比較關心,對於拿這些產品來做什麼,倒是較少著墨。

老張發言有點另類,說實在的,跟討論會主調不太搭嘎。老張首先詢問主辦單位到底要討論什麼?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若無法對「智慧型」這個名詞有清楚定義,討論任何產品是沒什麼意義的。

尤其,現在所有的產品都宣稱智慧型,智慧型手表、智慧型手環、智慧型佛珠、智慧型保溫杯…等,令人眼花撩亂。到底什麼才是「智慧型」產品?是產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智慧?還是需要使用者有足夠智慧才能操作這個產品的智慧?以目前的狀況看來,現在很多號稱智慧型產品都是自己很有智慧,讓許多自認為不夠智慧的消費者卻步不前,因此也限制了產品的普及性。這很多都是關在實驗室裡研發人員技術至上心態所造成的現象。

老張跟我說,他小時候有一個很有名的電視廣告,非常傳神的傳達了「智慧」的概念。這個廣告是在宣傳一款自動照相機,公司宣稱「它傻瓜,你聰明」。事實上這產品並不傻瓜,反而是很有智慧,它讓很多過去對相機很多按鈕及功能一籌莫展的傻瓜,也可輕易使用,你若選它,表示你很聰明,產品因而大受歡迎。

這個案例提示我們,產品的智慧就應像為人處事的態度一般,應把握「大智若愚」的精神,思考把許多智慧的功能,以很簡易的方式來呈現,讓像我這種所謂的「大愚若智」的消費者不用發揮其智慧就可流暢使用,這才是產品設計及功能的最高境界。

民國九十六年(二○○七年) Apple 首次推出 iPhone 手機,某種程度上是實現了這樣的理想,可以讓消費者直覺的來使用。許多對資通訊科技較為陌生的老人家一上手就無法放下,其吸引力就在於人性化介面。尤其是不需要多層次操作,就可以輕易的找到所要的應用軟體或資訊。且畫面簡潔單純不會讓人敬而遠之,這也是其所以造成風潮關鍵要素之一。

舉例言,老張媽媽已八十好幾,過去手機只用來接聽與撥打,其他功能都沒用到,也不會用。自從換了手機後,全家上下,除了養的那隻拉不拉多狗,天天都收到她噓寒問暖訊息也開始用手機聽音樂且練歌,行動支付買東西,與過去使用手機的行為與方式完全不同,產品真的改變了行為

因此,產品要暢銷,酷炫的功能及太智慧的設計不一定會受到青睞,反而透過簡單的介面及使用方式才是成功的關鍵。不僅是產品,這樣的觀念對於政府提供的各種數位化便民服務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