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治仁/疫後缺工 別讓業者獨自面對
◆ 陳冲/三英戰呂布 親美還是疑美?
◆ 劉憶如/美國就業強勁帶來的負面訊息
◆ 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東南亞本幣結算合作趨勢觀察
盛治仁/疫後缺工 別讓業者獨自面對
2023-02-10 01:18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觀光局與國籍航空公司合作邀請來自12國、逾200位海外送客旅遊業者,於台灣燈會期間來台北賞燈,並前往多個縣市踩線。圖/觀光局提供
內政部長林右昌臉書發文,認為民進黨敗選最重要的政經和社會因素,是許多企業和人民生活受到疫情影響,又看到某些企業大賺錢和發放高額年終獎金等相對剝奪感,造成社會階層摩擦問題。「我們不能讓受災的中小企業主(特別是內需與服務產業)獨自面對問題與困境,我們要幫忙解決問題並創造希望」。身處疫情海嘯第一排的旅遊業從業人員,對這篇發文相當有感。
回顧近三年疫情,觀光旅遊業受創甚深,也最配合政府政策。我們是全球實施邊境管制時間最長國家之一,台北市五星級酒店疫情前客層,八十五%是外籍旅客,客人消失但租金和應發薪資未降,受到極大衝擊。配合防疫政策是應該的,就算辛苦大家也都努力支撐著。
由於我們在義大利也有飯店,更能直接感受到不同政策作法。義大利政府疫情期間,對於觀光旅遊業提供大量支持。例如對每位員工提供兩年基本工資約八成補貼,大量減輕業者壓力,也提高從業人員留在觀光業機率,降低疫後缺工問題。疫情期間房屋地價稅、垃圾稅、及地方商業稅都免徵,並提供商業租金六成補貼,還有政府背書的極低利貸款等措施。
相對來說,台灣補助主要來自薪資部分於民國一○九、一一○年(二○二○和二一年)大約提供每人三個月薪資四十%補助,每月上限兩萬元。我們理解國情不同,也不期待一樣的政策。但是比較失望的是,好不容易等到疫情緩解,卻又面臨缺工無法解決及政策卡關。只能自我設限訂門檻,不能接超出人力限制住房率。
現在缺工和過去有結構性差異。長期疫情下相關從業人員離開,許多也回不來了。另年輕人就業典範產生轉移,大量被吸引到例如外送業等感覺上相對自由排班行業,而不是需要固定時間甚至加班的工作。雖然薪資一直提升,但薪資並非造成缺工的單一因素。因此業者希望政府能夠適度開放外籍人士來台工作。
這就牽涉到老問題。主管單位制式反應是這樣恐怕會影響本國人就業機會。事實上,根據同業提供去年九月份一○四人力銀行資料顯示,餐飲服務和客房工作人員求職人數和職缺對應比分別是一:十二.三及一:十三.五,也就是說,平均求職者有超過十二個工作機會。
富比世雜誌最近報導指出一新趨勢,就是白領工作被大量裁員,而藍領工作則是缺工,這翻轉過去幾十年來狀況。還有一個面向,則是觀光旅遊業服務對象,包含來自各國旅客,如果服務人員也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是能提供更多元到位服務嗎?
開放外籍人士不是唯一解方,也不一定能解決觀光業缺工,還必須要全方位優化,包括薪資、福利、培訓、和工作成就感等面向。如擔心對本國勞工排擠,也可限量限時試辦,隨時調整。關鍵是心態。怕的是主管官員不了解或不在意業界真實面對的困難無動於衷,這就違背林部長「在疫情即將全面解封復甦的時刻,盡力集中資源大力幫忙,讓他們能夠趁機搭上經濟復甦列車,擺脫困境重新復業、振興起來,把疫情三年損失再賺回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