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國學貸豁免 看台灣政策考量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8750/web/ 

◆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丟下的防疫攤子,王必勝果然扛不起
◆  聯合報黑白集/女王的數位部
◆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國學貸豁免 看台灣政策考量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國學貸豁免 看台灣政策考量


2022-09-06 03:45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圖/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8月24日宣布,擬對聯邦助學貸款債務人進行大赦。只要個人年所得低於每年12.5萬美元,可豁免1萬美元,而中低收入積欠派爾助學金者,更可豁免2萬美元。美國學貸大赦雖是拜登的競選政見,但一般認為可能助長通膨,現在實施很明顯的是選舉考量

美國學貸豁免政策學貸緩繳政策更優惠。聯邦政府自民國一O九年(2020年)3月起,即允許貸款人緩繳學貸。搭配學貸豁免政策,聯邦政府除擬延長緩繳期限至今年12月外並擬訂定個人可支配所得的5%,為每月繳本息的上限。據估計,緩繳政策每年耗費聯邦政府600億美元。

學貸占美國家計單位債務的10%,為僅次於房貸的的第二大債務。目前美國占總人口13.6%的4,500萬人積欠1.6兆美元聯邦學貸平均每人積欠3.6萬美元。除了最高所得約 200萬的貸款人無法獲得豁免外,聯邦政府未來十年須花費 3,000億美元以上,補助其餘4,300萬人;其中,1,500萬人積欠金額少於1萬美元以及500萬人積欠1萬至2萬美元,可完全獲得豁免

學費漲幅高於家戶所得漲幅,是美國民眾積欠學貸以及出現高違約率的主因。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時,美國私立大學一年學費2,000美元為家戶所得中位數1.3萬美元的15.4%。相對地,到了民國一O七年(2018年)時,此三數字分別為3.47萬美元、6.3萬美元以及55.1%。由於民眾接受高等教育後的投資報酬率不如預期,導致目前學貸違約率高達16%

目前美國女性平均學貸高過男性,而非裔平均學貸(每人5.3萬美元)也高於其他人種。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代開始流行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們投資高等教育可獲得未來薪資提升的預期利益只要此利益超過投資期間包括學、雜費以及無法工作的損失,這兩項成本加總時,人們才會進行投資。然而,基於下列兩項因素,投資回收可能不如預期。首先,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中指出,在做生涯規劃時,人們往往過度樂觀,且在年輕時此傾向更明顯。其次,和其他貸款不同,聯邦學貸對申請人幾乎來者不拒;貸款人既不需提供扺押品,也不會因性別、人種或就讀科系的預期展望而受到差別待遇。其中,女性(相較男性)以及非裔(相較其他人種)更可能因就讀非專業技術科系,而無法償還學貸。

拜登的學貸豁免政策,造成下列三項影響:首先,學貸豁免屬從天而降的意外之財,因而和薪資所得相比,被豁免者有更高誘因立即消費,從而惡化通膨。其次,學貸豁免相對懲罰已繳完學貸者,以及未接受高等教育者,從而造成逆向所得重分配。美國目前25-34歲的民眾,約有四成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家庭收入最高及最低的40%分別欠下近60%以及不到20%的學貸。最後,適齡上大學的學生,預期學貸豁免日後會重現,因而更有誘因上大學,從而提高大學學費。

回到台灣,目前我國私立大學學費平均每人國民所得13.7%,遠低於美國的51.2%,因此,我國學貸的規模也遠低於美國。今年3月的資料顯示,我國有84萬人(占總人口的3.6%)積欠學貸1,673億元,平均每人積欠20.7萬元再加上目前的學貸利率為1.275%,甚至低於央行的重貼現率1.5%因而違約率僅有 0.5%

目前我國 25-34 歲的民眾接受高等教育者有64.7%,且以相當寬鬆的條件(家庭年所得120萬元以下),通過學貸的申請。因此,學貸低利率政策,造成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對較富裕民眾,卻獲得補貼。

美國的學貸豁免與我國的學貸低利率政策,對民眾消費意願所得重分配產生類似影響。不過,兩國政府都是選舉考量;民主黨是希望獲得年輕選民支持,以贏得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而民進黨則是企圖在11月地方選舉取勝











聯合報黑白集/女王的數位部


2022-09-06 05:19  聯合報/   黑白集
數位發展部已在8月27日正式掛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很難想像,一個員額超過六百人、預算超過二百億的中央部會,竟連部長都說不清楚它的主要職權。這樣的荒謬劇,就發生在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網路被稱為「虛擬世界」,難道數位部也成了「虛擬部會」?

數位部下轄六司二署其名稱多半不知所云。例如「韌性建設」、「民主網路」、「多元創新三個司,究竟職司何事,令人摸不著頭腦。「民主網路司」底下,還設有「多元宇宙科」;不禁讓人懷疑,蔡政府是否科幻電影看太多,連個正常名稱都懶得想?

數位部長唐鳳解釋,實際斷句應為多・元宇宙」;對此,民眾則越聽越迷糊。這顯示,數位部是蔡政府的急就章根本沒想清楚設立目的更非為了加強政府數位運作而設。由於有個「民主網路司」,數位部更被諷刺為小說「一九八四」裡職司宣傳和思想管理的「真理部」。

數位部無論是真理部,或網軍指揮部,或是專為唐鳳打造的「數位大玩具」,都有脈絡可尋。說穿了,在「民主」、「韌性」、「多元宇宙」等酷炫的包裝下,又由 IT 大臣唐鳳掌舵,這根本就是個華而不實機構

正如「國王的新衣」寓言,不管宣傳得多神奇,國王沒穿衣服終究是事實。「女王的數位部」亦是如此,剝掉奇幻形容和名詞包裝,數位部的醜態只有國王不自知












聯合報社論/陳時中丟下的防疫攤子,王必勝果然扛不起


2022-09-06 05:19  聯合報/   社論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圖/指揮中心提供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連續六天確診人數超過三萬人,較前一周增加近三成,將朝四萬邁進。不僅如此,九月三日,全台確診死亡人數突破一萬人。同一天,前指揮官陳時中則在台北市鬧出「馬桶」與「偷窺」的笑話,讓許多民眾覺得不堪。陳時中利用他指揮防疫賺得的光環在政壇尋求轉進,結果也可能兩頭落空其參選未必順遂國家防疫則漏洞處處。蔡總統這個算盤打得太輕率

陳時中能否調整其人設,取決於他個人的心態。他在衛福部長任內許多令人難以下嚥決策,也要看他能否誠懇釋疑,或仍在推三阻四隱瞞真相。無論如何,陳時中參選是否順利,並不是我們關切的事。人們更在意的是,新一波疫情再起,指揮官王必勝能否勝任防疫重任;更重要的是,台灣走向防疫解封回歸正常的部署,蔡政府到底用不用心?

以目前的情況看,王必勝的防疫指揮,顯然難以獲得掌聲。就主觀條件而言,王必勝沒有陳時中那麼愛裝腔作勢應對問題也比較直接不會故弄玄虛,這是優點。但就客觀條件看,王必勝以「副署長」身分擔任指揮官,層級較低不易調動其他部會資源配合。加上他曾有外遇道德爭議卻破格受到提拔,這在同儕會議中也可能難獲尊重。更糟的是,蔡政府的三千寵愛集中在陳時中,指揮官易手後,中央只顧選舉,根本不將心力放在防疫王必勝只能自己單打獨鬥

事實上,Omicron 的 BA.5 變異株將掀起新一波疫情,是一個多月前即預見的事;然而,指揮中心根本未做準備。直到三天前確診數突破三萬衛福部才核准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應對顯然慢了三拍。尤其,這些疫苗只是針對 BA.1 而備,外界質疑未對症下藥,效果可能欠佳。再者,現在才匆匆核准,俟進口到能讓國人施打,已經是九月底的事。這段期間,勢必又增添數十萬人確診。政府服務人民效率如此低落,讓人三嘆!

五月中疫情狂燒時,蔡英文安慰大家,「台灣正處於回歸正常生活的關鍵時刻」,要求民眾給予防疫團隊最大的支持。六月中,她又呼籲大家繼續團結,「共同邁向疫後生活」。如今,除了陳時中順利脫離防疫工作落跑去參選,對民眾而言,總統說好的「正常生活」和「疫後生活」都在哪裡?

近期最受詬病的防疫問題,主要發生在桃園機場;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相關部署完全與現實脫節我國邊境管制及隔離措施陸續放寬每周入境人數限制已放寬至五萬人許多兩年不曾返台的國人,及急於返台復學的境外生,都趁此際入境。未料,卻傳出因收卡電腦設備不足篩檢程序繁複防疫計程車太少的問題導致民怨連連。其中,有人為口水快篩排了兩小時的隊,有人花三小時等防疫計程車;這種景象,像是一個標榜超前部署」、「為民服務」政府的表現嗎?一個如此效率低落國門機場,連讓國人順利返家都做不到奢談什麼國際形象和正常生活

王必勝扛不起陳時中丟下的攤子,並不令人意外。陳時中擔任指揮官時,整個政府都在幫他抬轎,一心一意要把他捧紅;換上王必勝後,所有抬轎者都已跑光,他單槍匹馬能如何?矛盾的是,蔡政府五月間就想把新冠肺炎「降級為第四類傳染病,以減低居隔人數及醫療負擔;但陳時中順利脫身後此事也就作罷了。畢竟,保留著目前的傳染病等級,蔡政府才能多編六百多億防疫預算,多好用的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