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薛承泰/接送小孩好像在打一場仗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接送小孩好像在打一場仗
◆  黃介正/美選孰勝 與我何干?
◆  施振榮/數位時代音樂著作權應有新思維
◆  葉銀華/建立公益檢舉制度的必要性
◆  趙春山/國慶演說談兩岸: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

◆  楊志良/人類能否超脫?
◆  馬凱/凝神諦聽巨變逼近的腳步
◆  洪蘭/年輕時不流的汗 年老時變淚流出
◆  盛治仁/祝美國民主早日康復
◆  周行一/川普的病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方祖涵/職業棒球與大法官

◆  王健壯/當大法官變成轉型正義對象
◆  陳亮恭/優雅轉身間的憂愁
◆  王文華/要想到多細,才能賺26億美元?
◆  陳立恆/瘋狂的算計.真實的苦難








薛承泰/接送小孩好像在打一場仗


2020-10-16 03:22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上下學時間,父母在校門口接送幼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看電視播出,父母開車接送幼兒,臨停幼兒園門口網線引發衝突。至於小學門口,由於停車空間不足,上下學時造成道路壅塞及違停現象,更常見。君不見,特別在都會區,每到上下學,家長好似參加搶灘作戰,這是許多父母的噩夢。

首先,父母上下班時間難以配合接送孩子,即便夫妻分工可以接送,總會因偶發事件來不及,這時「心急如焚」四個字就是剛好。其次,就算是可以準時接送,開車家長怕找不到地方停,好不容易找到,擔心被拍照又怕小孩找不到;沒開車的,小孩須在車陣中穿梭,險象環生。

有哪個教育部長敢宣示,不論幼兒園或小學門口都不會成「戰場」?台灣少子化速度快,幼兒與小學生逐年減少,照理說,都會區接送亂象應有所改善才對;遑論實施學區制已有年,何以仍需接送呢?是治安惡化、交通混亂、還是家長不放心,因為只有一個寶貝,這些問題沒解決,年輕人哪敢生育?

想起半個多世紀前讀小學,上下學需走半小時。當年生育率高,兄弟姊妹可一起上學,加上鄰居一路浩浩蕩蕩,甚至在路上打鬧也是常有的事。進入五、六年級,為了補習延後放學,當時很少有路燈,尤其冬天,路上已是漆黑一片,每走一段路就會少幾個同伴,最後總是孤伶伶衝回家。當年父母生活上自顧不暇,能讓一組籃球隊孩子有飯吃已不容易了,接送孩子是很奢侈的。

光是生育率下降,就改變了整個教育生態過去超過萬人小學,如老松與秀朗國小,如今剩下幾位學生呢?值得注意的,最近幾年生育率猛跌,今年確定生不如死」,開啟人口負成長之路,出生數與結婚對數還會創歷史新低

根據國發會最近人口推估,民國149年(二○六○年)人口總數為一,八一四萬,四十年間將減少五百四十三萬人,這還不打緊,老人占比會從十六%升高到四十%。如果那時兩岸關係仍劍拔弩張,因年輕人不足,六十歲說不定也需教召。

最近蔡政府決定未來四年內,將現行每月兩千五百元育兒津貼提高到五千元,讓國家一起養;津貼加碼固可減輕部分父母經濟負擔,問題是這些父母是否會因此多生一個孩子呢?可以讓尚未婚育年輕人心動嗎?

筆者認為,如果要加碼,更應該增加第二胎的補助,但這只是社福效果,未必能帶動婚育。長期而言,生活環境的改善對婚育較有幫助。試想,住屋窗外有片綠地,老人有地方休憩,小孩可以開心奔跑,夫妻可以優閒步出屋外,還有守望相助的鄰里關係。在台灣,除了高級社區之外,大概只有大學校園符合此條件了

政府應展現魄力,恢復社區的友善性與安全性,不要讓上下學成為家長負擔,成為孩童的風險!此外,也不妨思考從大學的閒置空間做起,增設廉價宿舍給已婚學生;只要夫妻一方是學生即可申請有眷宿舍,這不僅可減輕住宿負擔,也能享有優質的校園(生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