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DRAM業臥薪嘗膽十年 走出新路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636/web/

◆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豪賭與民進黨的圍事政治
◆  聯合報黑白集/叫「已開發」太臉紅
◆  經濟日報社論/DRAM業臥薪嘗膽十年 走出新路







經濟日報社論/DRAM業臥薪嘗膽十年 走出新路


2018-10-17 01: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華邦電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投資的12吋晶圓廠10月初動土建廠,投資總額高達3,350億元,超過高科園區15年來的累計投資總額。這也是民國96年(2007年)DRAM價格崩盤及民國97年(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內睽違十年以上的記憶體晶圓廠投資案。
金融海嘯以來的十年間,是台灣記憶體產業失落的十年。記憶體的主要產品DRAM,民國97年(2008年)台廠的全球市占率還有20%,民國106年(2017年)第4季,台灣三大廠:南亞科、華邦電、力晶,加起來的全球市占率低於4%。在這失落的十年間,台灣DRAM廠與投資人皆血淚斑斑。力晶下市與茂德破產,讓投資人欲哭無淚。金融海嘯發生時,瑞晶擁有台灣最先進技術的DRAM廠,無奈日本技術母廠爾必達(Elpida)破產,最後被併入美光(Micron),連財力雄厚的台塑集團,也不堪DRAM虧損,而將旗下的華亞科售予美光
隨著民國103年(2014年)以後DRAM價格回穩,民國105年(2016年)後季季上揚,存活下來的台廠,這幾年獲利豐碩。除了華邦電外,轉型為晶圓代工的力晶,也在8月宣布將在竹科銅鑼園區投資2,780億元,興建二座12吋晶圓廠,第一期預計民國109年(2020年)動工,民國111年(2022年)投產。
然而失落的十年也是記憶體產業生聚教訓的十年,雖然現在台灣的DRAM廠已經無法看到韓國業界先進製程的車尾燈,但是如同近年全球邏輯IC晶圓代工的發展,三哥聯電及二哥格芯(Globalfoundries)先後宣布退出先進製程的競賽,這說明對於非技術領先群的半導體廠來說,與其把有限資源投入燒錢無底洞的製程「軍備競賽」,不如以既有製程創造穩定獲利的營運模式。
過去臥薪嘗膽的十年間,台灣DRAM企業完成三大轉型,讓產業界有了再起的條件。首先是台美產業結盟完成。美光已定位台灣據點為企業集團內的DRAM生產重鎮,規劃三分之二產能在台生產,並且自民國106年(2017年)起每年投資20億美元,用來提升製程技術及興建封測廠。因此儘管台灣廠商的全球市占率不高,但是算上美光旗下的台灣廠房,台灣是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DRAM生產製造基地,市占率有兩成以上換句話說,台灣的DRAM產業,加上上下游的封裝測試廠、產品設計公司等,有著完整的供應鏈,是創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再者,台灣DRAM業已有自主技術在金融海嘯前,台灣的DRAM生產技術依賴美國、德國與日本廠商海嘯後全球DRAM重整為韓國三星、海力士與美國美光三大集團,除非與這三大集團成為策略夥伴,否則將面對無法導入先進製程的技術困境。在此困境下,華邦電買下海嘯後破產德商奇夢達的46奈米製程技術,並在德商的基礎上,走上自主開發技術之路此次高雄的25奈米新廠,就是技術自主開發的成果。另外,儘管南亞科與美光策略聯盟,但是當美光授權20奈米技術給南亞科,卻只能應用於舊型產品的DDR3時,南亞科不甘願無法進入毛利最優的DDR4主流產品市場,選擇自行研發20奈米製程DDR4 DRAM,在去年底成功推出產品搶攻市場。
最後,台廠記取標準型DRAM產品景氣循環波動劇烈的教訓,金融海嘯後紛紛轉生產利基型DRAM,且近年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智慧家電等新資訊產品湧現,為利基型DRAM提供有利的生存空間。實務上,台廠能以DRAM的核心技術進行彈性生產,依照利基型與標準型DRAM的價格與客戶需求,進行生產調整,降低景氣循環風險,維持產能與利潤的最適化。
華邦電新DRAM晶圓廠投資,象徵台灣記憶體業慘淡經營十年後再起,儘管台廠已成功轉型為能自主研發技術、生產有彈性的利基型DRAM廠,能更有韌性面對產業循環波動,然而新的產業環境也是充滿挑戰。合肥睿力、福建晉華等DRAM廠,今年都已完成建廠、進入試產階段,今後大陸企業在中國政府的全面支援下,會對才走出失落十年的台廠產生有什麼樣的衝擊,希望政府單位能保持關注。








聯合報黑白集/叫「已開發」太臉紅


2018-10-16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世界貿易組織位於瑞士日內瓦的總部。 (路透)



「深澳換觀塘」案讓人看傻眼,僅僅此例,看出台灣環保理念、遵守法令、尊重專業的程度如何。結論是:台灣不折不扣仍是政治領軍,既無法治,也無制度化;那麼,自稱「已開發」不臉紅嗎?
台灣承諾以「已開發國家」定位參與WTO談判,看來彷彿身分標籤更上層樓,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政委鄧振中談起此事皆沾沾自喜。事實上,在WTO體系下,「開發中國家」享有特殊與差別待遇,「已開發國家」則代表更多的責任、守法義務、自由化政策,以及對國際社區的付出。
論自由化,現今台灣連簡體字出版物進口都趨嚴審論開放政策,看台灣對外籍人才、外籍配偶如何嚴苛刁難論法制化,上述「深澳換觀塘案」已說明一切,環評如同虛設,政治操作無所不在論國際意識,台灣選擇性地媚美媚日,嚴防西進,苛虐移工卻又撒錢外交……
檢視作為「已開發國家」的標準,台灣哪一項達標了?
不管哪一黨執政,都有政黨私利意圖,藍綠皆然。但民進黨二次執政以來,「完全執政,完全墮落」已不待言,更悲慘的是國家向上的企圖心「完全垮台」,連外交都變成內鬥籌碼例如東奧正名案,擺明了不惜犧牲年輕選手在國際舞台發光發亮的機會
台灣在最窮的時候,尚有台商拎著○○七手提箱全球趴趴走的高昂志氣而今自己掛上「已開發國家」招牌,國民自信心和國家光榮感又如何?真令人臉紅啊!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豪賭與民進黨的圍事政治


2018-10-16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備詢時宣布,停止興建深澳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賴清德以「觀塘換深澳」的交易,逼走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犧牲了環評制度的公信。不僅如此,他更以「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拋棄自己「乾淨的煤」和「北部電不夠」的宣示,同時要讓台中火力發電廠燃煤機組提前退場。為了拆解新北與台中兩大選舉爆點的引信,賴清德不惜以內閣信用為賭注,這場政治博弈著實「賭很大」。
讓人扼腕的,並不只是賴清德輕易推翻了自己的宣示;更令人駭異的是,蔡政府竟能拿自己言之鑿鑿的國家能源計畫當成民進黨的競選籌碼。三年前,蔡英文以「非核家園」的政見當選總統,二年多來她的政見東缺西漏,爭議重重,建構不起一個完整而安全的國家能源政綱。而今只為了一場地方選舉的盤算,蔡政府竟能將其發電計畫左割右切,意圖藉此澆熄民眾的怒火,以換取選票。這樣的執政黨,把國家政策當成自己的選舉資源任意揮霍,教人民如何能相信其領導?
日前詹順貴辭職時,環保署長李應元批評他「不顧江湖道義」;這種「狡兔死、走狗烹」的景象,道盡了為官者為民進黨政府賣命的險惡詹順貴為了蔡政府,不惜背棄環保律師的初衷,幫深澳電廠案環評強渡關山,最後黯然離開還被倒踢一腳。這究竟是誰不顧江湖道義?或者,民進黨的道義,是「只能我負你,不能你負我」?
被賴內閣出賣的,何止詹順貴行政院宣布停建深澳電廠前夕,能源局才發表新聞稿為該電廠辯護:「深澳電廠更新計畫完工後,可增加全國備用容量率二.八%,最重要的是改善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後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情況。」誰料,次日經濟部即稱大潭電廠的發電量足以取代深澳,讓能源局的說法迅即淪為「假新聞」。但若連能源局都無法掌握發電量,經濟部一夜之間讓電力規畫由不足變「有餘」,這是什麼「神發電」?
政策出爾反爾,需要的不是腦力,而是皮厚,更需要友軍幫忙圍事吶喊也因此,賴揆政策大轉彎根本說不清楚其間理路,綠營民代隨即跟著一片叫好,誇讚賴清德的魄力。若果真有魄力,那麼半年多前何必強行通過深澳案,惹得北台灣民眾怒目相視?在野黨又何需辛辛苦苦連署,發動「反深澳」、「反空汙」公投?半年前後,賴清德推深澳、又廢深澳,不論是先前思慮不清,或是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都嚴重浪費了社會資源,也把決策變成兒戲
賴清德廢深澳的戰略,被稱為「一桃救三市」,即犧牲桃園,以挽救新北、台中和高雄的選情不可忽略的是,其中還包括了同日宣布「退件」的「以核養綠」公投連署;此舉,需要的是中選會的完全配合,擺明了就是要擋下這項公投,使它無法併大選舉行沒見識過民進黨選舉操作手法的年輕世代,不能不仔細看看賴內閣這「一日三招」,布局綿密且深,黨各部門極力配合圍事,滴水不漏,由此可見一斑。
國家的能源政策可以一夕丕變,為了自己政黨的利益拿來祭旗,把專業評估拋在腦後,這其實是蔡政府執政以來司空見慣的戲碼在「完全執政、完全控制」的思維下,蔡政府將「統治權為黨服務」發揮到極致立法院成了百分之百的橡皮圖章,監察院成了為扁平反及反監察的機關,司法院則千方百計迴避自己的釋憲權,致力為執政黨護航。如此鋪天蓋地般的政治圍事與封殺,異議者連求問公道的縫隙都不可得,台灣哪裡有憲政民主之路可以倚託
為了保政權,救選票,民進黨政府已全然不在乎自己信用與顏面,更不在乎環保或電力。賴清德的「一桃救三市」純然是一場豪賭,押上了國家的能源安全,也賭上自己的理性。把政策玩到這種地步,執政者真的在乎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