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名家觀點/開放銀行有限執照 助攻FinTech

名家觀點/開放銀行有限執照 助攻FinTech


2018-10-18 01:00 經濟日報  殷乃平(作者是政大金融系教授)

金管會研議開放有限執照,我個人認為,將有助於提升台灣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以及國際化程度,也可補足市場不足,健全市場發展,整體而言是好的方向。而未來若許多金融科技領域的業務准用有限執照,資安問題及消費者保護將會是關鍵
因應監理沙盒實驗成功後進入市場,金管會將研議開放有限執照,國內金融市場將呈現全新風貌。我認為,未來開放後,對於國際外商銀行而言,將可以增加台灣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以及國際化程度,至於影響層面如何,就要看最後開放程度及類別而定。
有限執照是選擇性的業務,簡單講就是目前業務的延伸,去針對某些特定業務開放執照。有人可能會擔心,台灣目前已經面臨銀行過度競爭(overbanking)的問題,此刻開放有限執照是否合適?
事實上我認為,有限執照的開放不但不會加劇銀行過度競爭的問題,反而可以補足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上的缺陷。
金管會在研議開放類別及範圍的時候,對於競爭較為激烈的市場業務,就不應開放有限執照;而針對國內金融市場發展較為遲緩,或是與國際脫軌的業務,如果能開放有限執照的話,就可與國際銜接,使金融市場發展更為靈活。
以台灣目前的銀行狀況來看,大多仍偏重在零售銀行(retail banking)業務,也就是一般商業銀行消費性業務,服務對象為中小企業及個人小戶,在批發銀行(wholesale banking)業務的發展仍有不足。
過去,我國開放工業銀行從事批發銀行業務,後來由於市場打不開,多改制為商業銀行。不過事實上,批發銀行的發展,對一個健全的金融市場而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批發銀行業務活躍起來,市場將會更加完整,才能有更雄厚的本錢可以站上國際舞台,與其他國家市場競爭。
因此,未來開放有限執照後,可望進一步補足批發銀行業務發展缺口,對於金融市場的穩健前行,是好事一樁。
未來開放有限執照後,報導指有不少科技業者興趣濃厚。我認為,這將會帶動傳統金融走入高科技環境,對於金融科技(FinTech)在實務上的落實,有十足幫助。
「FinTech」是現在相當熱門的名詞,業界討論得相當熱烈,但事實上,台灣目前距離真正的FinTech仍有一段距離,實務上的操作可說是非常不足,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未來開放有限執照,科技業參與部分金融業務,對於FinTech實務面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FinTech帶來的衝擊,業界也不得不慎,尤其網路銀行的經營理念與傳統銀行相去甚遠,科技在走,經營的觀念不能停滯不前。
此外,資訊安全的問題是全世界金融科技的惡夢,在駭客技術愈來愈先進的現代,資安與金融科技發展必須平行前進,不能只發展業務,忽略安全及消費者保護,法規對於消費者要有足夠的保障,必須跟上腳步、與時俱進。


殷乃平

為政大金融系教授。研究專長:金融制度、法規與銀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