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灣品牌升級 刻不容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729/web/

◆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又從工具箱裡掏出了台獨道具
◆  聯合報黑白集/陳其邁示範不對稱戰爭
◆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灣品牌升級 刻不容緩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灣品牌升級 刻不容緩


2018-10-18 00: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Interband公司公布了2018年全球百大品牌,美國就占了49家,前十大品牌美國更囊獲八家,其中世界前五大品牌均為美國企業,顯見美國在品牌創造價值仍居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排名第一的蘋果(Apple),品牌價值已超過2,000億美元,蘋果已成為智慧商品的代名詞特別是排名前四名的蘋果、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及微軟(Microsoft),每一企業均為數位經濟時代下新科技及創新商業模式的代表,成長率均達兩位數,表現非常出色
由Interband的結果可以看出,品牌並不全是西方國家的專利,韓國三星(Samsung)排名年年攀升,目前已是世界第六,亞洲第一品牌,品牌價值幾乎已達600億美元。日本、韓國也分別有八家及三家進入百大;過去經常被視為山寨與廉價代名詞的中國大陸,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語,也有一家華為上榜
建立品牌並非一定要依賴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只有大國企業獨享的情形;小國的企業若能掌握趨勢及消費者脈動,勇於創新突破,也能孕育出國際品牌,此可由荷蘭、瑞士、瑞典及丹麥也有企業進入百大品牌得到驗證
台灣過去充分利用本身製造優勢,並掌握區域特性,將製造全球化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創造了台灣經濟成長的高峰。然而由於台灣是以生產中間產品為主,大多以代工模式切入國際供應鏈。長於降低成本,但不擅於創造價值;精於單品生產,但欠缺系統整合能力;重視製造但卻疏於行銷主要是配合客戶需求製造產品,卻缺乏由最終端消費者需求,創新求變推出新產品。整體大環境不利建構品牌,使得台灣在推動品牌成效有限,一直找不出具體亮點;品牌一直不是台灣創造附加價值的重要元素,品牌全球化更是遙不可及
國際百大品牌行業分布中,製造業是以汽車、奢侈精品,以及西方食品為主,服務業則是以金融業為主,均非台灣擅長的領域;另外也有許多品牌則是以數位軟體為載具,並搭配新科技及創新的營運模式,更非台灣之所長
打造世界品牌,一直是政府多年來的重點政策。台灣也一直希望可以打造以全球消費者為重心的品牌文化,並能有產品擠入全球百大品牌;但是除了宏達電(hTC)曾經曇花一現在百大出現過一次,再也沒有台灣品牌上榜,而且與國際品牌差距愈來愈遠。例如今年調查結果世界第一百大品牌價值為42.1億美元,是台灣第一品牌華碩價值16.8億美元的2.5倍,較去年的2.3倍為高;而且此差距近年來不斷擴大,台灣品牌國際化之路,走得非常艱辛
但是打造國際品牌並非馬上可以立竿見影,需要企業長時間的深耕經營,政府持續的支持,以及配套措施的到位,包括國家形象的建立,以及明確的市場定位;特別是在人才培育方面,更需要向下扎根,並由教育體系著手但是在此方面,迄今進展有限,不但高教體系欠缺完整品牌、行銷與創新項目規劃,相關領域的師資更是匱乏,何以能培育出優質的人才?這是台灣未來必須首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政府目前產業政策,例如5+2產業,無論是以製造為核心,或是由製造所衍生的軟硬結合,仍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此外,政府目前也較偏重在個別產業的發展,欠缺產業間橫向的連繫,也缺乏跨領域創新的翻轉,更不利品牌文化的建立
品牌創新已是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軸,重要性已超越以往追求效率及降低成本的成長模式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平平,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創新驅動的成長因子,仍停留在效率及成本面的模式。台灣經濟成長要重返榮景,在品牌之路上絕對不能缺席。







聯合報黑白集/陳其邁示範不對稱戰爭


2018-10-17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全力為高市長參選人陳其邁衝刺,大型造勢活動一場接一場。 記者楊濡嘉/攝影



韓國瑜在高雄的氣勢愈打愈好,攻破綠營基本盤,還有民進黨員不惜被開除也要前來助陣。相形之下,原本「斯文競選」的陳其邁卻亂了手腳,不僅拉開場面請來中央「大咖」助陣,還擺出「律師團」的陣容伺候,要強力對付韓國瑜的網路「義勇軍」。
陳其邁現在示範的,是一場「不對稱戰爭」;只不過,綠營這回扮演的是「以大吃小」的一方。韓國瑜那邊是單槍匹馬,光桿競選;連競選總部都沒設立,出入不過滷肉飯、礦泉水,就憑兩隻腳勤快地跑。而陳其邁這邊陣仗愈擺愈大,先發動九名綠委在國會對韓國瑜輪番砲轟,又拉來十名綠委共同擔任總幹事,然後是蔡英文、陳菊領軍的中央助選團前來辦了造勢晚會,動員的遊覽車停滿周邊。
最特別的是,陳其邁陣營還組織了「律師團」,多位律師一字排開,光陣容就很嚇人。這些律師一現身即羅列韓營種種罪狀,包括影片涉嫌抄襲變造、文宣涉及偽造,乃至支持者使用「海外帳號」云云。如此一來,不僅把網民的自發行為全部算在韓國瑜頭上,更把網路「義勇軍」抹黑成「暗黑軍團」。這態勢,彷彿民進黨沒養過網軍似的
高雄市選情固然激烈,但區區地方選舉卻發動如此不對稱的「威嚇戰」,其效果未必成正比,反而凸顯自己愛霸凌尤其,對韓國瑜的妻女發動人身肉搜,令人反感
不是說提名「西瓜」都會當選,陳其邁到底在緊張什麼?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又從工具箱裡掏出了台獨道具


2018-10-17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喜樂島聯盟」(見圖)周末將舉辦「反併吞正名公投」遊行,民進黨決定同日和本土社團在高雄舉辦「反併吞、護台灣」遊行,呼應喜樂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獨派的「喜樂島聯盟」周末將舉辦「反併吞正名公投」遊行,民進黨上月下令禁止黨內公職人員參加,顯示有意切割但近日因高雄選情告急,民進黨改變主意,決定同日和本土社團在高雄舉辦「反併吞、護台灣」的遊行,呼應喜樂島的活動從「不准參加」到「南北呼應」,民進黨的轉變除顯示高雄選情不太樂觀,也說明蔡總統和獨派之間欲語還休的取予關係
民進黨上月之所以下令不准參加「喜樂島聯盟」的活動,主要是認為選舉在即,為了擴大爭取支持,必須與綠營極端的台獨勢力保持距離,以免嚇走中間選民經濟選民如今,眼看著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選情告急,民進黨不得不再把「台獨牌」從工具箱裡拿出來,要利用「反中」訴求來拉攏及鞏固高雄的綠色基本盤,也向獨派示好及謝罪
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與深綠獨派這種可親可疏、可合可棄的關係,具有高度的政治工具性在需要號召全國人民團結及拚經濟民生的時候,獨派就被視為不利安定的「票房毒藥」,必須收進工具箱裡藏起來但在民進黨執政情勢嚴峻、大失民心的時候,台獨牌又被當成「救命仙丹」,拿來號召「反中」為綠營止血救急蔡政府先前對「喜樂島聯盟」活動的全力壓縮,是基於年底選情需要;但此刻陳其邁的高雄選情告急,民進黨立刻急轉彎配合同步造勢,這是「因制宜」及「因制宜」
蔡總統執政後,陸續向獨派釋出不少資源,不少獨派人士都分得一杯羹,並得以出入君側蔡英文此舉,主要當然意在安撫,以換取獨派繼續在側翼相挺。包括蔡英文提名陳師孟出任監委等人事任命,都是對獨派和扁系的妥協;相對而言,卻也使得政府形象大受損傷。事實上,兩年多來,隨著蔡英文執政滿意度的下滑,她能給予獨派的恩寵或小惠,都逐漸失去了餘裕。一方面,是民眾對蔡英文感到不滿,認為她偏歧的兩岸政策已造成民生經濟的傷害;另一方面,則是獨派不滿她「維持現狀」的基調,並利用其侷促處境加緊勒索。如此一來,蔡英文原以為可以左手拉著獨派、右手安撫民眾,但這種兩邊討好的如意算盤,現在卻兩面落空了。
以高雄目前的情勢看,民進黨呼應台獨活動舉辦「反併吞、護台灣」遊行,究竟能有多少效應,其實還很難說原因是,韓國瑜主打的是高雄又老又窮的「經濟牌」,向新世代「北漂青年」提出呼喚,希望能重振高雄經濟。但民進黨發動「反併吞」遊行,打的是傳統「恐嚇牌」的老招;就算能號召出深綠支持者的老靈魂,對於高雄的未來其實助益無多。現實上,高雄面對的是廿年治理失效的衰退,這和對岸的併吞威嚇絲毫無關;民進黨故技重施,再施放一次迷魂藥,但許多高雄民眾也許已對此產生了免疫能力。
更多民眾想問的是:蔡英文以全民總統之尊,為何不斷受到獨派的掣肘及裹脅,以致兩岸政策及許多內政走進無法迴旋的窄巷?原因之一,是蔡英文從來沒有真正的以「全民總統」自居,她的許多施政都在撕裂國家,圖利民進黨,所以很多政策始終無法取得中間選民及反獨民眾的支持。原因之二,蔡總統執政常常流於投機和曖昧,缺乏真正的理想;也因此,每逢碰壁,就只能回頭求助台獨,看深綠的臉色。
無獨有偶,蔡英文近日特意參加獨派大老辜寬敏創辦的高爾夫邀請賽開幕式,兩人牽手談笑,換得辜寬敏改稱蔡英文「連任也很好」。對於後遺症不小的「東奧正名公投」,中選會毫無懸念地通過了,把忐忑留給運動選手。至於陳水扁,則利用獨派的掩護不斷踐踏中監的紅線,蔡總統也能裝作看不見。正當選情告急,蔡英文此刻需要台獨牌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