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洪蘭/棉花糖實驗新啟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棉花糖實驗新啟示
◆  林中斌/以色列最大港交中國
◆  黃介正/「辜汪上海會晤」廿年

◆  葉銀華/大陸經濟怎麼了?
◆  薛承泰/兒虐尤烈於恐攻
◆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  楊志良/選民易冷
◆  周行一/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  嚴震生/實至名歸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蘇起/美國會來救嗎?

◆  王健壯/監委得不到大法官的關愛眼神
◆  施振榮/財團法人法 衝擊財團法人業務推展
◆  馬凱/兩岸賽局 誰能勝出?
◆  盛治仁/別把子女成就 當自己的桂冠
◆  劉維公/一座生病的城市
◆  沈呂巡/從諮議引起「滋議」說起
◆  范疇/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







洪蘭/棉花糖實驗新啟示


2018-10-16 23:37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人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環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不比基因來得小。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們一向知道環境會影響人的行為,但是直到最近才知道它是透過潛意識不自覺在改變我們
史丹佛大學曾有個很有名的棉花糖實驗,研究者告訴八十名幼兒園小朋友:現在吃,你有一顆糖,如果等十五分鐘我回來後,你再吃,你有二顆糖。結果發現有些孩子可以抑制自己的慾望,有些不行。那些可以等待的孩子,十年後的學業成績和人際關係都比較好
這個實驗被專家學者廣泛的引用了五十年,一直到最近,加州大學爾灣校區的研究者重做了一次這個實驗,才發現當初的解釋可能不對。
新實驗做了九百名不同種族文化背景和社經地位的孩子,在控制了父母的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和教養方式之後,發現環境和教養資源才是決定一個孩子吃不吃糖最主要的原因
原來那些能夠忍住不吃的孩子都是家境比較富裕的孩子,棉花糖在美國是一種很便宜的糖,人們常在烤肉或營火會時,用樹枝串起來烤來吃。家境好的孩子對這種糖可能不是很在意,所以暫時不吃也罷。但窮人家的孩子有糖吃就很高興了,尤其他過去的經驗可能是馬上吃是我的,等一下,糖就會被別人吃掉。他很了解手上一隻鳥勝過樹上二隻鳥,所以他會先吃。實驗者所觀察到的可能跟他的自制力沒有關係,卻跟他生存環境給的教訓有關係
動物界也有這種例子靈長類的黑猩猩和巴諾布猿(bonobo)是兩百萬年前才分家的近親。實驗者把二隻巴諾布猿關在不同的籠子裡,但中間有窗戶相通。實驗者給一隻巴諾布猿五個堅果,但沒有給牠工具去敲開來吃;另一隻巴諾布猿則有二個工具卻沒有任何堅果。結果有堅果的巴諾布猿會分一些給另一隻,另一隻卻不會把工具分給牠。
同樣情況換成黑猩猩時,就不一樣了。黑猩猩不肯分享食物,卻會分享工具。
如果只從表面來看,我們可能下錯結論,但是如果了解牠們在非洲大草原的生活情形,就了解為什麼了
巴諾布猿生活的環境食物豐富,牠不在乎少一、二顆堅果,所以牠會分給別人,但因為不需要使用工具就有得吃,牠不知道那些工具是幹什麼的,就不會去理它;黑猩猩的生態環境食物稀少,牠們要很辛苦覓食才能吃飽肚子,因此牠不會把堅果分給別人,但是黑猩猩會用樹枝去鉤白螞蟻出來吃,會用石頭敲堅果,取果仁出來吃,所以牠們會分享工具。這兩種猿雖然基因上很相似,但生活的環境不同,生存的壓力使牠們演化出不同的社會行為來因此對行為的解釋必須把生活環境的因素考慮進去,結論才會正確
人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環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比過去以為的大,人不能挑父母,所以無法生而平等,但是人可以透過後天的分享使資源平等,因為只有在相同立足點上的競爭,才是真正的公平競爭,才是文明社會真正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