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李清志/提前退休的理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成熟的社會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  李清志/提前退休的理由
◆  方祖涵/運動故事裡的文化底蘊
◆  陳立恆/沒有問責,何以談民主?
◆  辛翠玲/金磚貨幣體系的願景與現實
◆  王正方/悟空惡戰二郎神
◆  魏國彥/淹水,怪雨還是怪河?
◆  陳力俊/美台高教互為參照









李清志/提前退休的理由


2024-10-06 04:45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有人說:「你退休了,是不是閒閒沒事做,每天睡到飽?」

我跟他說:「其實我每天都很忙!提早退休不是為了休息,而是為了給自己更多時間,做想做的事情。」

最近我提早退休,離開我教了卅多年的大學校園。當年我廿八歲從美國回來就在大學任教,如今幾十年過去,感覺人生一瞬。有人問我,退休時間還未到,幹嘛提早退休?再撐個幾年可以領更多薪水,何樂而不為?

其實我很早就常常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想到在舊約詩篇中,摩西向神禱告:「求你指教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我就想,如果我的人生只能活到八十歲,那麼現在所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可能只有廿多年,而且前十年可能還健康有活力,後面十年就可能被病痛老化所困,所以這前十年可說是我僅存非常珍貴的時光,我寧願少賺幾年的薪水提早退休,等於是花幾百萬買回我珍貴的人生。

年輕時「時間就是金錢」,我們努力工作用時間去換取金錢;但現在對我而言時間不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因為在人生下半場,用再多的錢也買不到更多的時間。

坂本龍一的書名《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出自電影「遮蔽的天空」裡的台詞,由貝托魯奇導演、坂本龍一配樂。電影最後說到「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到達,所以會把生命當成一座永不乾枯的井」,事實上,生命是會結束的,但是大部分的人不喜歡談死亡,不願意去面對人生有限的事實。「數算自己的日子」讓我們正視生命的現實,才能更積極地去過每一天的生活。

美國史丹福長壽中心主任、心理學家卡斯登森研究指出:「當人們知道未來的時日有限,他們會活得比較快樂,因為他們會更珍惜每一天。」

我人生的前廿八年都在讀書裝備自己,第二個廿八年都在教書寫書。我原本計畫五十六歲退休,從此進入第三人生,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後來又遇到 Covid-19 疫情來襲,計畫被擱置,一直到後疫情時代,終於可以如願退休。

關於提早退休,我其實是熱愛教學的,這也是當年選擇教職的原因。雖然熱愛教學,但我也是個喜愛自由、討厭體制的人,無法忍受現在教育單位沒有意義的開會、填表格、評鑑、積點數等等行政作業,我認為這些事其實是在浪費我的生命;學校做這些事的出發點只是給當局看的,滿足教育當局的官僚作業需要,並非真正從教學的角度來思考。

教育當局那些繁複冗長的程序與規定,限制了教學的創意與自由;美其名是改善教學品質,事實上卻是消滅教師的教學熱情。面對愈來愈多教學上的干擾,我不擅於溝通,也不喜歡跟體制戰鬥,卻可以選擇離開體制。

Learning to Love Midlife》的作者康雷在書中曾說:「中年是內省的好時機,是從靜止走向自由的旅程」,因為到了這個年紀,人們更認識自己,解自己的真實需要,因此可以不再虛偽,不再戴著面具,可以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的抉擇,因此人生的幸福感才會愈來愈高。

提早退休讓我感覺從捆鎖中解脫,可以不再開無謂的會議,不用填寫無聊的網路表格,也不用再被官僚體制所綑綁,可以自由自在地做我想做的事;即使不在學校教書,我依然可以藉著書寫、演講,甚至廣播、自媒體進行建築教育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不再受體制的干涉,不再浪費我的生命,我成了真正的自由人

















李清志/成熟的社會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2024-10-06 03:07  聯合報/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隱藏在迪化街老宅內的AKA CAFE,原本是大稻埕郭家的老宅。圖/李清志提供


最近「民國一一三年(2024)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揭曉,看到許多優秀的老建築再利用的案例,感覺台北這座城市愈來愈成熟,也愈來愈有韻味

其實老房子、老街區,一直都是城市吸引外國觀光客重要的資產,因為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文化特色都存在於老建築裡,如果全部拆除更新,這座城市就沒什麼特色可言了

過去我們的城市喜歡誇耀我們有新的大樓與新的建設,對於舊的建築以及老舊街區棄之如敝屣,就像是年輕小屁孩只喜歡新潮的事物,不懂得欣賞老舊事物。事實上,成熟的人才會懂得欣賞老東西,會喜歡骨董物件、以及老傢俱、老房子一座城市懂得珍惜保有老建築,才是成熟社會的表現

「老屋新生大獎」是由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所主辦,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很多人都以為「都更處」的工作就是拆房子蓋大樓,事實上,他們的職責工作還包括城市老舊建築的整建與維護「老屋新生大獎」就是為了推動城市老房子的整建與維護,並且重新再利用,為老建築注入新生命,重新綻放街區昔日的榮耀

今年「老屋新生大獎」選出三件「評審團大獎」,包括大稻埕的 AKA CAFE、玉成戲院錄音室,以及北一女中光復樓,可說是種類非常多元與豐富。隱藏在迪化街老宅內的 AKA CAFE,是大稻埕郭家的老宅,過去隱藏在內部無人聞問,甚至被包覆鐵皮,充作倉庫使用,沒有人注意這棟老宅的價值與美好。直到建築科班出身的 Neo 看出這座建築的珍貴之處,他租下這棟建築,整修維護,讓這座老宅猶如「和氏璧」般,重現光輝與榮耀;Neo 不只是重修老屋而已,更希望藉著引進精緻的文化活動,讓人感受到昔日大稻埕光輝時期的美好

南港舊玉成戲院,已經歇業多年,美國錄音師 Andy 苦於台灣缺乏大型錄音室,樂團無法同步錄音,因此將老戲院改造成錄音室,成為台灣少數可以讓整個樂團一同錄音的空間。北一女光復樓則是在校友們及建築師的努力下,用最高規格整修這座古蹟,讓老建築可以重現昔日的光榮,並且繼續乘載千萬校友們的回憶。

「老屋新生大獎」也選出「BEST 10」的作品,BOVEN 雜誌圖書館、昭和浪漫洗濯屋、森3 sunsun-museum、河神的丸子、老布莊的共生、城市舞台,以及萬座曉劇場,都是以設計點亮社區,創造出與社區的共生及連結陽明交大內的 BEATA、杉遍野·隨野家、沿岸3.0等作品,則是創造出城市的新價值,帶來新的生活模式與永續的可能

另外本屆還特別頒發「整建維護特別獎」給恩寓公寓電梯增建及外牆整建,強調跨世代共居與老公寓的自發性整建維護

這些得獎作品的經營規畫者,不僅是有設計創意而已,你可以感受到他們都對老建築充滿強烈的愛與熱情!老宅整修如果只是修復建築硬體,充其量只是創造了沒有靈魂的「殭屍建築」,唯有對老建築的愛,以及歷史文化的熱情,為它注入新的文化生命力,才能讓老建築重新展現活力與榮耀

這次「老屋新生大獎」作品的多元豐富,讓我們知道老建築再利用,不是只能開咖啡店,其實是有多種的可能性,並且可以帶動老舊社區的重新繁榮。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看到台北這座城市已經逐漸成為一座成熟的都市,市民們不會只是著迷於新建築與新大樓,反而喜歡在生活中去細細品味老建築的韻味與風采;我相信這樣的城市會愈來愈有自己的特色與魅力,同時也會吸引更多觀光客來到這座城市,愛上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