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做大統籌稅款 解決分配難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黑白集/說好的防衛韌性呢?
◆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不和解,韓國瑜能越俎代庖嗎?
◆  經濟日報社論/做大統籌稅款 解決分配難題







經濟日報社論/做大統籌稅款 解決分配難題


2024-10-05 00:48  經濟日報/ 社論
財政部。 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政收支劃分法已長達25年未修正,早已不合時宜。藍白立院黨團於上會期提出修正草案,財政部則無動靜,立院於是決議,要求財政部在本會期開議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

財政部雖於8、9月初,召集22縣市討論財劃法修正事宜,但重點只放在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簡稱統籌稅款)的分配指標。兩次會議下來「進展有限」,僅財政努力及基本建設需求兩大類之細項分配指標「大致」獲致共識。至於「權重」,以及節流努力等建議指標,仍待整合。

眾所周知,財劃法修正難以取得共識,並非各地方人口、面積、經濟面的客觀差異,而是民國87年精省、修憲並修正財劃法後,出現了「垂直失衡」的問題,中央的淨收入占比驟增了15%。中央更「集錢」,導致地方更「患寡」,全部的地方政府變得入不敷出,地方自治倒退。因此,財政部找地方政府開會,只從分配指標著手,並未對症下藥。

事實上,立院6月的財劃法修正公聽會上,眾多學者專家認為應先解決垂直失衡的問題,再論地方政府之間的水平分配問題。16個縣市政府也都表示收入短缺,把統籌稅款的餅做大成了最大的共識。財政部的書面報告也指出,有十多個縣市即使將轄內徵起稅收全供自用,也不足支應歲出,因此贊同朝「擴大統籌稅款」規模的方向規劃。

如今財政部立場轉變,改以解決水平不均為優先,行政院長卓榮泰甚至說「不應為修法而修法,尋求共識最重要」,令人擔心賴政府任內財劃法永無修正之時。

其次,財政部解釋,中央政府在「精省」後,收入雖增加,但支出增加更多,且還承接省府的債務,並以補助款支持地方政府承接的業務,認為要中央歸還地方15%的收入並不合理。此種說法,從微觀角度、單一年度的絕對金額說明,實屬以偏概全。

依據主計總處的「各級政府淨收支表」,清楚地註明各級政府的收入淨額,是「已扣除各級政府彼此間補助、協助等重複收支數」,亦即財政部所指精省的收支增加、承接債務、補助地方等,都已反映。「淨結果就是, 87年的精省及修正財劃法,導致中央政府淨收入占比,由六成驟增為75%,並一直長期持續至今。因此,要求中央今後歸還多拿的淨收入給地方,只是回到87年財劃法修正前的狀態,實屬合情合理。

其次,財政部強調,財政收入劃分,應考慮中央與地方的事權(職責)與支出是否對應,如果僅釋放財源而不考慮責任的分配,會影響中央在國防、社福及重大建設的資金籌措,並可能排擠對地方的補助。

沒錯,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依據憲法第十章,國防、外交、國貿等涉外或全國一致性質者(例如全民健保、勞保、國保),屬於中央立法並執行事項,有全省、全縣一致性質者則為地方自治事務中央政府職權範圍,並未因87年精省而擴大或增加政務負擔,反而是自己擴張超過職權範圍的支出,編列高達2.5兆的特別預算,才該自我節制

因此,建議財劃法修正的方向,首應從地方最有共識的「改善垂直失衡」著手,將中央集錢的10%至15%,把統籌稅款的餅做大,補助款總額維持不變,則地方患寡的問題全面解決。每個地方政府收入都增加後,水平不均的分配就易獲共識,且可簡化為三、四個指標。例如,大餅的一定比例,按人均所得成反比方式,優先保障離島、農業縣再依人人平等的原則,按各地方政府人口數分配最後再考量各地方特殊因素,以小比例用於特殊調節















聯合報黑白集/說好的防衛韌性呢?


2024-10-05 04:50  聯合報/ 黑白集
總統府首場「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9月26日登場,由賴清德總統(左二)擔任召集人,聚焦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等五大主軸,宣示將在全台培養40萬民力。 圖/總統府提供


賴總統日前才誇稱,台灣將培育四十萬民兵,建立「全社會防衛韌性」,一副雄心壯志。沒想到,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遇到一個遲不登陸的颱風,全民就白白先放了兩天假。這樣的「防衛韌性」,賴清德滿意嗎?

放假是為了民眾安全,並沒有錯。但在無風無雨時,讓全民在家裡枯等起風,既是零生產力,也是零防禦力。遇颱則弱,如何禦台?再說,颱風會比戰爭可怕嗎?賴政府不怕把人民送上戰場,卻教導他們連小風小雨都要躲;這樣的政府若非太矯情,就是太矛盾了!

民眾喜歡放假,這是真實情緒企業主要付加倍的薪水,這是真實負擔如何在安全前提下調和雙方的利益,則是政府責任。但賴清德除了挑剔花蓮撤村,有想到自己的格局和責任嗎?更糟的是,氣象署不斷提供數據要各縣市停班停課,當事實與預測屢屢背道而馳,它卻依然故我照報不誤。卓內閣恐也私心慶幸,放假責任在地方,而不在自己。人民的意志被弱化,它在乎嗎?

七月凱米颱風,高雄放了四天假這次山陀兒,又放了四天。如此曠世神功,讓陳其邁刷出整排「帥哥」美譽。當放假掛帥,還有人問他治水、防災功過嗎?接下來,陳其邁繼續耍帥,各縣市繼續以他為師,賴清德繼續唱他的「防衛韌性」,看看台灣會漂向哪裡?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不和解,韓國瑜能越俎代庖嗎?


2024-10-05 04:45  聯合報/ 社論
「賴卓體制」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個領導人有不同施政風格最近的新聞關鍵詞,無論是「總統罵部長」、「總統電將官」、「賴清德逼問縣長」,全都指向賴總統御下的嚴厲性格,遠較蔡英文的「大小姐」作風肅殺。儘管官方百般辯解,但賴清德嚴厲威逼形象並非一天形成的,他除對在野黨、對中共不假辭色,對民進黨也事必躬親耳提面命,連立委出席率都要管,既要捉大,也不放小

閣揆卓榮泰就不同,他不像咆哮議場的蘇貞昌,也不像到處擺笑臉的陳建仁,總會說些不致出錯的「糊話」,當然也絕聽不到他個人的政治主張或決策方向。這種一硬一軟的「賴卓體制」,也符合賴清德凡事要下指導棋的風格。若卓榮泰問政稍有個人主張,賴卓之間恐怕難以避免衝突。正因為卓榮泰甘作太平宰相,「賴卓體制」也才能維持下去。

民進黨人對賴清德敢怒不敢言主要是看到了鄭文燦和柯文哲的下場。連當紅權貴都能一夕被拉下馬,哪個政治人物沒有一絲政商關係灰色地帶可被追究?賴清德執政百日,最鮮明的政績就是放手讓檢調肅貪打弊;儘管看超思進口蛋的偵辦,檢調對待朝野明顯有別,但賴清德何時會把追辦前朝紅線撤除,誰也不敢斷言行政體系看到檢調偵辦柯案的抄家式作風,公務員必然會試著在公文流程留檔自保,以免自己不慎被牽扯進司法風暴這種人人自危的氛圍,恐成為各級政府推動政務之障礙

當行政院不能果斷行事,各部會都在等賴總統「聖裁」,這樣的政府如何能有擔當及作為?行政院面對國會朝小野大的現實,總預算案想過關,仍不能不低頭。卓榮泰只好向立法院長韓國瑜送上「溫暖的咖啡」,請他代邀朝野共吃「和解飯」,期化解總預算僵局。

問題是,卓榮泰放低身段,不代表民進黨有意改善這段史上最差的朝野關係。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即將登場,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挾前基隆市長身分一路領軍帶風向,就是要頓挫藍營威風。國民黨也清楚,罷樑案是民進黨國會反攻的第一步,一旦此案過關,後續罷藍委的波瀾將如骨牌效應接踵而來。這是民進黨一向擅長惡鬥伎倆,想方設法從邊緣包抄瓦解對手,翻轉立院朝小野大劣勢藍白陣營若看不出這是一場政黨鬥爭的意志對決,就太愚昧了。

賴清德用司法把柯文哲送入牢裡,呼喚青鳥要在各地反制藍委,動員罷免謝國樑,在憲法法庭和藍白大打憲法官司,對立院通過的決議視為無物,隨便送出的總預算或人事案就要國會全部照單全收。如此霸道的施政風格,若光憑卓榮泰陪笑一回就能化解,而賴清德卻寸步不讓台灣的政局會有平順的時刻嗎?

立法院長職司調和鼎鼐,韓國瑜也是個習於講笑話送暖的人物;但他所能做的,也是幫朝野在各自立場上找到空間,使政務順利上路,而不是幫民進黨當和事佬排難解紛。直白地說,民進黨要找到順乎情理的治國之道,先得壓低自己一派高高在上的姿態,虛心聽從民意的指引,而不是把「和解宴」的成敗全都推到韓國瑜身上。

由於颱風作祟,朝野的和解飯延至下周舉行,這也讓雙方可各再沉澱幾天。在野黨監督執政黨是天經地義,少數政府向立院低頭也是天經地義;解鈴人還需繫鈴人,韓國瑜再溫暖神通,也不能替賴政府掌廚上菜。以民進黨追殺藍白之切,韓國瑜不像裴洛西在川普面前撕掉國情咨文已很客氣,他有何立場幫賴政府化解朝野僵局?請賴清德想想自己的責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