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真畢業.真畢典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655/web/ 

◆  藍白險勝 行政立法鬥爭加劇
◆  懲獨 陸重唱回歸祖國
◆  兩岸多接觸 或許跟想像不一樣
◆  韓中日峰會 已成美中角力場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真畢業.真畢典
◆  下個主戰場 爭取民間、學生支持
◆  公糧收購價調高 應謹慎評估
◆  補足裝備 讓我們放心救人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真畢業.真畢典


2024-05-29 04:46  聯合報/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畢業典禮也是生涯的重要開學典禮,建議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圖/張俊哲提供


我必須承認:如果可以拋開績效的壓力,在學校工作其實是件有趣的事。除了可以享受隨著四季變換的校園美景,每年還可以看到各式的「畢業季」布置,好似欣賞特有的「第五季」景觀。雖各系館的畢業裝飾難免有點粗糙俗氣,但它們早就融入爭相合影的人氣,呈現不完美之美,令人感到親切。

畢業季由「離情依依」演化至「人聲鼎沸」,其來有自。這和過去二十年來各大專院校所颳起的「撥穗之風」,息息相關。某些讀者可能還不知道,現在除了校級的大型畢業典禮(大畢典),幾乎每個系所還額外籌辦了小型的畢業典禮(小畢典,又稱撥穗典禮)。各單位都希望能透過撥帽穗的儀式感,來增強畢業生對系所的認同感,以利聯繫這些未來的系友。然而年輕的讀者們可能難以想像:早在三十年前,這類的小畢典幾乎不存在台灣!甚至連當年校級畢典的盛況,都遠不及近年大畢典的豪華排場。

我雖樂見畢業典禮蓬勃地發展,卻也為其時序的安排抱憂。據悉目前大多數身著學位袍、頭戴學位帽,坐在台下等著撥穗的同學,竟然還要在畢業典禮過後的一到兩週,參加期末考試;比例不低的碩博士生,甚至要在典禮結束後的一到兩個月,才會參加論文口試。換言之,現行的畢業典禮其實是場「準畢典」,或像是場提早慶功的派對。對那些不幸在期末考或學位考鎩羽而歸的同學來說,這場畢業慶典更帶有濃濃的諷刺味,情何以堪!

或許目前各校將畢業典禮提早至期末考前舉行,有其複雜的行政考量。我也曾問過幾位延畢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請教他們為何不明年再來參加大小畢典,讓自己更名實相符些?他們一致的回答都是:我只喜歡和我一起入學的同班同學拍畢業照,畢業典禮不過是個形式!我雖被同學們純真的同窗情誼說服,卻也訝異他們僅把畢業典禮視為拍照留影的場合。撇開撥穗典禮的意涵不談,個人以為:畢業即是真畢業,延畢就是真延畢,彼此很難畫上等號。

若現行體制暫時無法讓畢業典禮名實相符,個人倒鼓勵延畢的同學「袍照穿、帽照戴、緩進場、勤合照」,既可做個堂堂正正的延畢生,也能在畢典散會後和同期同學拍照留念,可謂有情有義,敢做敢當。我相信拒絕虛假的撥穗,將會在同學心中內化為坦蕩的自省力量;如此情操,一輩子都將受益無窮。

最後,我要向三十年前負責教育行政的前輩們致敬。在當年沒有網路的時代,他們竟然可讓我們在大學、碩士畢業的當天,充分體會到「如釋重負」和「有驚無險」的真實感。因為,成績單顯示我們可以畢業了!我真希望能再有機會向他們說聲謝謝。同時,我也相信在網路與電腦科技發達的今日,那些繁複的行政程序,應不是無解的難題。科技的力量,正在等待那顆決心。 











藍白險勝 行政立法鬥爭加劇


2024-05-29 04:46  聯合報/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台北市)
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晚間三讀通過,最後院會於凌晨12:00結束,稍早進行民進黨提案表決時,民進黨立委紛紛舉手。記者曾原信/攝影


歷經兩個禮拜的朝野攻防,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終於在藍白聯手下三讀通過。包括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進行,且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而規範官員不得反質詢的藐視國會罪,更訂定最高廿萬元的罰則。另外,人事同意權、聽證與調查權也都三讀。可想而知,這是總統賴清德上任後的第一場戰役,綠軍當然有不能輸的壓力,畢竟一輸,藍白聯軍便能藉法案制衡行政權,賴剛上任恐面臨「跛鴨」風險。

而面對「雙少數」總統賴清德堅持貫徹意志,想藉由議場外支持者與側翼力量,藉「國會濫權」做定位以形塑內外夾攻氛圍、迫使在野退讓的當下,藍白也有「再退一步、即無死所」的認知。若是沒能成功跨過這一步,就算有近六成民意反對的賴總統,亦能肆無忌憚的輾壓在野陣營。這場「零和」戰役,終於五月廿八日傍晚畫下句點,「藍白險勝、綠軍卻未大輸」,亦即藍白聯手雖以人數優勢完封綠軍,但綠軍似已啟動新一波攻勢。可預見的是,賴總統任期的朝野對峙與攻防,國內的政治情勢「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首先,從賴清德任命卓榮泰,並未考慮國會生態是藍加白過半的情況來說,埋下行政立法衝突的導火線。這次針對藍白聯手通過包括官員藐視國會等法案,行政院雖有權提請總統核可將法案退回覆議,但覆議茲事體大,若藍白聯手過半維持原案,行政院長即應接受該決議,卓揆真會將法案退回覆議嗎?或有懸念,畢竟覆議的勝率仍是藍白聯手較高。若藍白又在覆議中勝出,對卓榮泰的威信勢必造成衝擊。但問題是,賴清德的意志若凌駕卓榮泰的理性盤算,藉覆議再一次進行大規模動員,也未必全無可能,畢竟對這次立院外抗議群眾,賴清德是聲援與感謝,卓榮泰則期待「群眾不要集結」,態度迥異;卓作為賴任命的閣揆,大老闆若是戀「戰」,行政院站上攻擊發起線的可能性當然升高。

其次,釋憲絕對是民進黨團的必然之舉,畢竟在攻防的論述中,綠軍就直指改革法案是擴權、濫權、違憲。現在法案通過,若民進黨團不釋憲,那面子裡子豈不雙輸?況且監察院也認為立法院三讀通過之部分條文,未符憲法與大法官歷次解釋,程序也未臻完備,已「違反權力分立」。而大法官現今又全是前總統蔡英文派任,釋憲成功機率高,就算沒有百分百,好歹也能打掉幾個條文,立於不敗之地;只要大法官判定幾個條文違憲,綠軍便能進一步強攻藍白「違憲亂紀、違法濫權」來進行認知作戰,鼓動支持者再次集結公審在野黨。即便違反「當家不鬧事」的傳統邏輯,但只要不斷進行政治動員,掌握主場優勢後,不僅社會可能形成「沉默螺旋」效應,也能制約藍白的動員力道,未必沒機會反敗為勝。

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藍白立委雖能藉此與總統賴清德「近身肉搏」,但賴未必會在釋憲有結果前便順著藍白的意赴立法院報告。若賴硬是不去立法院,藍白又將如何?更遑論「總統依序即時回答」的條文還得就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等於又埋了衝突的伏筆;綠軍當然可能在協商過程中祭出新的攻防,展開焦土抗爭。

雖然藍白費盡洪荒之力將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也展現誠意在許多條文上和綠軍進行了妥協,但綠軍掌握行政與司法資源,為了讓賴清德施政順遂,勢必對藍白繼續鏖戰。險勝的藍白,如何才能有效面對綠軍的攻堅?嚴峻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懲獨 陸重唱回歸祖國


2024-05-29 05:01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五月天阿信提到「我們中國人嘛」引發歌迷熱議。圖/摘自臉書


「五月天」樂團在大陸開演唱會時,主唱阿信說了「我們中國人」,隨即和許多表達認同統一的台灣藝人同樣遭到台灣網民批判。面對台灣藝人被「要求」表態支持「一個中國」、「祖國統一」或「台灣回歸祖國」,總統賴清德表示「應該給予諒解和體諒」等。然而,此情形是民進黨及獨派長期洗腦的結果,使「中華民國人」也不敢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中共已重新唱起「回歸祖國」的老調,卻不容小覷。

我們把美利堅合眾國人稱為美國人、法蘭西共和國人稱法國人、大韓民國人稱為韓國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人稱為德國人,但「中華民國人」為什麼只能自稱「台灣人」?重要的原因之一,賴清德任行政院長時違憲實質廢除了福建省和台灣省。

金門還設有「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及「法務部調查局福建省調查處」,難道福建省現在是「台灣共和國」的一部分?而金門人也從福建人變成了「台灣人」?這些讓人腦筋打結的概念,正是洗腦有成的證明。

賴清德父親的墓碑上刻有「穎川」,這是記載賴姓祖源地的傳家「堂號」而「穎川」大致位於現今中國河南省境內,並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也是黃帝的出生地。此外,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的墓碑上則刻有「安溪」,這是福建省著名的產茶地。

先人碑上刻著「穎川」和「安溪」,目的是要子孫記得祖源地或從何處遷至台灣,而此也代表著血緣和文化源自於哪個地理區域。事實上,「中國」一詞也承載著這般意義下的「祖國」概念,未必僅指近代主權觀念中的國家。

賴清德雖無法抹滅先祖是祖國意義上的「中國人」,但卻積極引導台灣人否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賴清德當選後,擔任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的王毅,隨即在國外接受採訪時吹起了台灣「回歸祖國」的主旋律,意味了原「解決台灣問題」出現了質變。

英葡兩國歸還港澳主權,港澳是「回歸祖國」,中共要完成祖國完全統一還缺台灣這塊拼圖。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年)葉劍英提出國共談判基礎的「葉九條」中,雖也表述「台灣回歸祖國」的和平統一方針,但在兩岸開啟以九二共識為互信基礎的對等交流後,已沒印象中共對台提過「回歸祖國」。

現今台灣人大為改變也是中國人的認同,當權者更還積極「倚美謀獨」,致使兩岸共謀國家統一的前提,已經變質。

賴清德就職前後的五月天其實暗潮洶湧,因為賴清德雖仍「蔡規賴隨」走務實台獨路線,卻不若蔡尚且會「猶抱琵琶半遮面」。故而,中共新唱「回歸祖國」的老調,很可能是將加大懲獨力道的序曲。












兩岸多接觸 或許跟想像不一樣


2024-05-29 05:01  聯合報/ 喬萬祿/教育工作者(高雄市)


五月天主唱阿信在北京演唱會上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蔡依林在江西南昌開唱,向台下歌迷喊:「我們中國南昌…」

賴清德總統說,自己對於台灣的文化工作者在他人的屋簷下承受壓力感到非常不捨。台灣大批網友感覺被背叛,有更多人認為藝人為了人民幣跪舔至此,相當不屑。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一種簡單的可能:阿信、蔡依林,一路演出路途上碰到的都是友善熱情、同文同種的接待人員,在台上面對這麼多張真誠歌迷的臉,唱著的是用中國字譜成的歌,看著的是黑髮黃皮膚的人,一切都是那麼相同,因此就脫口而出「我們中國…」呢?沒有政治、沒有跪舔、沒有委屈,就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感動?

台灣人民之中,有很有禮貌的、很貼心的、很有公德心的、很聰明的,但是也有很自私的、很貪小便宜的、很沒有公德心的。同樣的,中國人民當中,也有很愛惜同胞、很關心彼此、很有文化水準、很嚮往開放自由的,甚至是對台灣很友善的。

沒有接觸,就容易形成偏見,而一旦接收到負面消息居多,偏執愈深、彼此惡意愈深,莫名其妙的誤會與爭執就會產生。

我們都經歷過類似的情況:第三方的傳話或放話往往扭曲了說話者真正的意涵。不接觸,就可能累積惡意螺旋,進入莫名其妙的對立;接觸過,才會了解彼此的處境,有理解、有同情、有支持。

有些美好,是我們自己想像的美好;有些醜惡,也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醜惡。台灣政府官員若僅憑著自己對對方的想像來應對兩岸關係,相當危險,也相當不負責任;台灣人民若僅憑著不全面的報導而形成對中國大陸人民的偏見,也將輸掉和平解決兩岸關係的一條途徑。

我們應該更公平、開放地認識中國,才有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韓中日峰會 已成美中角力場


2024-05-29 05:01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時隔四年五個月後舉行的第九屆韓中日三國峰會於二十七日在首爾落幕,韓國總統尹錫悅、中國國務總理李強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發表了三十八項聲明,從內容中充分可發現美國的影子。

尹錫悅在國內朝野政爭不斷上演中,希望透過此次會議獲得一些外交與經濟成果,包括韓中 FTA 第二階段協商和重啟中斷十三年之久的投資合作委員會議等。好像又回到了「安全靠美國,經濟依中國」的架構。

不同於歷屆聲明,韓日要加進去的「北韓完全廢核」字眼因中國反對,只好以「三全」方式以「地區內的和平與安定,韓半島廢核化及日本人被綁架問題」來滿足三方。韓國認為,中共仍然是北韓的頂柱。

北韓於會議前夕告知日本將於六月四日前發射衛星偵察機,提前於二十七日發射,不幸失敗收場。韓日都警告北韓,衛星偵察機如同洲際彈道飛彈,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

岸田文雄在會中提出「反對俄羅斯以武力侵犯烏克蘭」。這句話恰如尹錫悅在美韓高峰會談中講的「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無論如何,韓日都站在美國一方。

韓國本來希望李強能帶來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回訪首爾的訊息,然而只有一句問候而已。針對韓國國會議員來台參加賴總統就職典禮,中共外交部就立即約見韓駐中大使館公使表示不滿

看來中韓關係改善的希望頗多坎坷。諷刺的是,南韓反對黨利用國會第一大黨力量全力對付尹錫悅,不僅要調查尹錫悅夫人弊案,還要修憲縮短總統五年任期。尹錫悅剩下的三年恐怕日子難度過。











下個主戰場 爭取民間、學生支持


2024-05-29 04:46  聯合報/ 馮國豪/大學退休教師(屏縣潮州)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昨天已經三讀通過,預期民進黨將會透過釋憲、行政院覆議、提公民複決、罷免立委,甚至總統拒絕公布法案,但這些狀況都可能曠日廢時或引發更大爭議。筆者以為民進黨已經為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甚至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選舉做動員了,藍白兩黨要盡速走向下一個戰場—為爭取民間或學生支持早做準備。

當「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排入議程時,民進黨就很清楚自己處於人數劣勢,要透過表決阻擋幾乎是不可能,即使透過議事拖延戰,終究也敵不住藍白聯軍通過該法,因此綠營早已擬定幾個作法,一是透過行政院提「覆議」,但屆時立法委員超過二分之一維持原議,行政院還是要接受;二是透過向司法院提釋憲,但可能曠日廢時,更可能引發憲政危機。因此訴諸民意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在五月廿四日宣稱十萬人包圍立法院後,綠營就更有底氣,賴總統也適時透過臉書聲援群眾,這已經預告民進黨已經準備走向下一階段,透過選票贏回戰場。

民進黨要贏回立法院大概有三個階段,一是罷免部分立委,但這必須要立委就職一年後才能展開;二是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贏得地方選舉勝選,在不少藍營縣市長兩任任期屆滿及民眾黨可能參選的狀況下,這是很有可能的;三是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爭取賴總統連任,這是最有可能的,但也要避免藍白合。因此在立法院攻防的同時,分化藍白痕跡也處處可見。

五月十七日到廿八日民進黨為阻擋議事進行招數全出,但在藍白人數優勢與決心下,還是輕騎過關,但藍白兩黨切不可自滿和過度樂觀,筆者建議兩黨必須盡快整理整個議事過程做成懶人包對外說明,同時透過地方黨部或組織安排到地方說明,更重要的是走入校園,向年輕學子說明。

日前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指出,關於立院審議中的國會改革法案「藐視國會罪」,廿歲以上台灣人中,五成八贊成立法,二成九不贊成;這顯示民眾(包括年輕人)對國會改革還是支持的,到立法院前包圍的年輕群眾畢竟還是少數,藍白兩黨應該要盡速向他們說明真相。

民進黨深知自從柯文哲崛起、民眾黨成立,過去他們牢牢掌握的年輕選票已經大幅流失,透過國會改革案如果能分化藍白又能打擊民眾黨,讓年輕選票回流,讓民國一一五年(二○二六年)九合一選舉翻盤,更確保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勝選,將是一石三鳥的好謀略,藍白陣營應有所警覺。











公糧收購價調高 謹慎評估


2024-05-29 04:46  聯合報/ 陳方隅/大學教師(台北市)


立法院最近很熱鬧,不過有一個相對較少人注意的法案很可能很快就要通過,由國民黨提出,而且還有可能獲得部分綠委支持,卻是很值得我們好好再思考評估、不宜貿然實行的,就是關於稻米「公糧」收購價格提升,從每公斤廿六元調到卅四元。

公糧是指政府出資收購稻米並儲存起來,這是在尚未加入 WTO 的年代,用穀價干預的手段來保障稻農。然而,我國稻米的自給率接近百分之百(過去甚至有幾年超過百分之百),且由於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目前我國稻米生產已經生產過剩,且再怎麼推廣食農教育或稻米相關產品米穀粉都難以改變趨勢。若現在調漲公糧價格,第一個面對的問題是,將鼓勵農民擴大稻作面積或單位產量,屆時可能更加供過於求,造成糧食浪費。

第二個問題是財政的浪費。目前政府一年大概收卅萬公噸的公糧,每公斤調漲八元後,帳面上「至少」須多支出廿四億元。然而,調漲價錢還會刺激稻穀供給增加,例如民國一○○年(二○一一年)調漲三元的那次,原本農委會評估頂多增加十億元收購支出,但後來每年收購支出從四十億元暴漲至一百億元。這些收回來的公糧,因供過於求的關係,到最後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賣給飼料廠做飼料,造成公帑的大幅浪費。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監察委員尹祚芊與楊美鈴即曾針對財政負擔過大的公糧收購制度提出糾正,當時的農委會花了好幾年才讓公糧收購支出稍微降低。

第三個問題是惡化糧食的供應。因為種植水稻幾乎是自動化,不會有缺工問題,保價提高後會讓承租土地(如小地主大佃農)種植雜糧的地主收回改種水稻,導致大豆或玉米等作物面積減少。一方面加深台灣對進口大豆與玉米的依賴,不利糧食自給率的維持;二方面則更加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在乾旱頻傳的此刻,使農民所承擔的風險變得更大。

綜合上述,提高公糧價格可能會提升「部分」農民種稻收入,但也將會打擊多年以來穀物生產調節政策的努力與成效,墊高一般米價之餘,還會擠壓有機友善及轉作的發展,並讓農作受到氣候影響的風險加劇。因此,此一政策應由行政機關做出評估後再決定,不適合由立法院直接作成具有拘束力的決議。











補足裝備 讓我們放心救人


2024-05-29 04:46  聯合報/ 余念湘/消防分隊小隊長(桃園市)


每次重大火警只聽到追晉職階、從優撫恤,只有「今日公祭、明日忘記」,沒對問題癥結檢討改進

地下室火警的處置與建築物的特性相關,火勢熄滅後須緊接著排煙,若有做排煙,基層同仁就不會枉死。

大樓因為要求安靜,所以梯間通常採取密閉式空間,不易排煙;當大樓本身排煙機無法作動時,就應該由入室同仁進行無線電回報;如果回報受阻,就應該考慮退出火場,或架設無線電中繼站。

如果是我分配到八樓疏散民眾,到了二樓梯間卻伸手不見五指,就應該以無線電回報,申請導光索或排煙車支援。理論上,只要有消防人員在的地方都要設導光索,以利排除問題,有了自身安全才有能力救人。

火場安全管制與現場 PIT 救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希望政府能補足消防人員及其裝備,讓我們進入時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