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5: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4:有志者事竟成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3:別做神戶牛排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2:說禮貌的話 講讚美的話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1:你愛的是什麼?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1:你愛的是什麼?
2023-12-06 14:5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你愛的是什麼? 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越南人有句玩笑話,如果有女孩子對你說:「我愛你的人,我愛你的美,我愛你的心」,不要立刻心花怒放,一副飄飄然的樣子。其實她說的是:「我愛你的人民幣,我愛你的美金,我愛你的新台幣」。
金錢與愛情
如果對方是真的愛你的人品、美貌及一顆赤誠的心,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為了你的錢,那就問題大了。當金錢消失的時候,感情也不見了。再者,錢多了,雖然可滿足許多慾望,但這些物質享受都有經濟學上講的「邊際效用遞減率」的現象,錢的意義就變得不重要了。如果你沒有別的方法抓住對方的心,婚姻就容易發生困難。
有位漂亮女孩嫁入豪門,大家都說這是「郎財女貌」。凡事用金錢為基礎,不但買名車與豪宅,鑽戒珠寶也應有盡有。初期覺得十分幸福,但日子久了,這些物質享受就變得不那麼令人興奮了; 總不能滿手戴滿鑽戒,也不可能同時住好幾幢豪宅。
丈夫管理龐大企業,經年累月工作又工作;夫妻因而相聚少,話更談不到幾句。甚至由於丈夫工作勞累,夫妻性愛也力不從心。
物質與心靈法則
妻子為了滿足心靈的空虛,於是去學繪畫,和年輕的老師很談得來;畫有進步,與老師的感情也在進步。她並且以財力、人力支援老師開畫展,兩情相悅,紅杏乃出牆。先生戴了綠帽子,面子掛不住,只好離婚。
令先生不解的是,他這麼有錢,又是好幾家企業的董事長,怎麼輸給一個窮畫家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人的需要不僅只有物質,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滿足。現在很多有錢人並不快樂,原因是心靈空虛。年齡漸長,眼睛一閉時,這些榮華富貴,都是一場夢。
有位知名女歌星也是嫁入豪門,享受富足的物質生活,但不幸丈夫企業經營不善而倒閉,歌星妻子還得替丈夫還債達十餘年之久。結婚如果主要因素是錢,當失去金錢時,婚姻也就到了盡頭。還好這對夫妻結婚時,並不是只看到對方的美貌或金錢,同時丈夫感謝妻子的付出,婚姻在困難中,尚能勉強維繫。
別相信愛能感化人
有位號稱台灣大美人的女性,嫁了一位文采及口才俱佳的男士。但是這位男士脾氣暴躁出名,辯才無礙,人人怕他。大美人嫁過去,大家都覺得有點擔心,不久兩人果然離婚了。周圍朋友問大美人,難道不曉得這位才子脾氣很糟糕嗎?她說,本以為結婚後可以用愛感化他。
女方這樣想,實在是太天真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一個人的個性,談何容易。我有位大學同學,在學校時就喜歡批評別人,自吹自擂;還誇口很多事他一出面就擺平。畢業三十年後,見面還是老樣子,對他服務機關的人及事都批評一番,幸虧有他才得以解決,否則就會出亂子。
回家後我對太太說,看到這位同學,三十年來的性格居然一絲不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真是有道理。
愛不是同情
還有位女孩子嫁給一位曾患小兒痲痺,行動不便的男士;女孩子認為我不嫌你的殘疾,下嫁給你,先生定會感恩加倍愛她。可是先生剛好是自卑感很深的人,他認為太太全家都看不起他。有次吵架,先生說:「妳們全家看來看去,不都是看我這條腿不爽嗎?」太太委屈含冤,欲哭無淚。有沒有殘疾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卑的性格著實影響著婚姻。
所以不管男女,婚前一定要睜大眼睛,慎選有良好性格的人為伴侶,寄望婚後改變對方,除非兩個人都信了上帝。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2:說禮貌的話 講讚美的話
2023-12-07 15:0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品德教育是學校敎育的重要一環。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品德教育是學校敎育的重要一環,其中一項是「説禮貌話」。簡單説,就是希望學生能彼此打招呼、並向師長及來賓問好。這看起來很容易,卻需二、三年的時間,才能形成風氣。
我有一次到中學演講,校長陪我參觀校園,多數學生視校長為陌生人,我故意問校長「學生知道你是校長嗎?」校長説:「應該知道。」我是在暗示他,怎麼教學生的?學生見到師長,竟不會打招呼。有的學校的學生會跟師長問好,校園氣氛就很不一樣。
禮貌與讚美的訓練
有次我去一所學校演講,散會後與校長邊走邊聊,遇到學生,學生會説:「校長好!院長好!」我覺得很窩心,很自然的聯想到,這所學校、校長、老師及學生都是有水準的,都是可愛的。校長説:「今天你來演講,大家知道你是監察院院長,就直呼你的職銜,不知道的,學生就會説:『校長好,來賓好。』」
學生只是説了句禮貌話,外人對學校的印象就大為改觀。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從小就要教育他們説禮貌話,跟別人打招呼,使之成為習慣。
我在外面常常碰到認識我的人,跟我打招呼,我會揮著手回禮,並説:「您好,加油!」 有時碰到帶小孩的,父母會對孩子説:「叫王爺爺好」。有的孩子會問好,有的就是不叫,瞪著你,就是不開口,弄得父母很尷尬,只好趕快轉移話題。父母平時如果沒有注意教導孩子説禮貌話,卻希望孩子有禮貌,那是不容易的。
有天我在林口一家餐廳吃自助餐,遇到一對夫妻帶了兩個孩子在用餐,我誇讚孩子長得好漂亮。父親趕快跟孩子説:「站起來跟王爺爺説謝謝。」孩子很聽話的站起來,説:「謝謝王爺爺」。我頓時覺得,這對夫妻很懂得教養之道。
孩子學會讚美別人
後來趁孩子去拿菜時,我特別過去告訴這對夫妻,很欣賞你們教養孩子的方法,從小就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我説:「你們也可以告訴孩子,今天表現不錯,王爺爺特別來稱讚她們,藉機給孩子一點鼓勵。」其實我跑去讚揚父母,也是藉機給父母一點鼓勵,這樣他們會做得更好。因為人都喜歡被讚美,讚美是將人推向成功的絕妙武器,善於稱讚別人的人,人際關係通常會好很多。
因此,如何讓孩子學會讚美別人,也是父母的責任。有個父親要求讀小學的兒子,每天在學校都要對人説—句讚美或感謝的話。剛開始,好像找不到那麼多可稱讚的事或感謝的人,但只要不停的學習,就會有説不完的讚美與感恩。
不開口的丈夫
國人比較保守、內斂,不大善於表達內心的情感,説讚美或感恩的話,會有些不自在。例如,許多作丈夫的,明知太太今天打扮得很典雅,甚至知道太太正在等待他的讚美,但丈夫就是説不出口。職業婦女,一根蠟燭兩頭燒,很是辛苦,先生如果適時説幾句感謝的話,太太的勞苦重擔就會消失大半,可是先生就是開不了口,這都是因為欠缺練習。
有個讀國中的孩子,經常被父親責罵,有天,孩子終於忍不住哭了,很傷心的説:「我在爸爸眼裡,好像從來就沒做過一件對的事。」我想,我們管教孩子,也要賞罰分明。孩子做錯了,要指正:做對了,應該給予讚美和鼓勵。一味的責罵,等於有罰無賞,這絕不是管教之道。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3:別做神戶牛排
2023-12-12 12:44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別做神戶牛排。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太太能幹、漂亮、愛乾淨,先生卻有外遇,外遇的女人條件還比自己差,太太知道後氣得半死。後來,太太冷靜下來,想想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看似忠厚的先生發生外遇,發現自己也有責任。
愛吃魚不愛吃牛排
神戶牛排世界有名。據說日本人對神戶牛的飼養極為細緻,要讓牛喝啤酒,吃維他命,聽音樂;牛舍還有空調,並且定期幫牛隻按摩,這樣才能長出極品牛肉。神戶牛排雖然好得不得了,但是有人根本不吃牛排,再好吃對不吃的人也沒有用。
男人不知神戶牛排的名貴嗎?男人都不識貨嗎?其實,男人像隻貓,喜歡吃魚,但是有的太太是神戶牛排,貓消化不了,就容易發生自己偷腥找魚吃的事。
英國戴安娜王妃,十九歲嫁給大她十二歲的查理王子。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10 月戴安娜接受媒體訪問時,承認自己與馬術教練有染;女王隨即要求王子與她離婚。
卡蜜拉完勝戴安娜
當然在此之前,査理王子早已與其舊情人卡蜜拉有來往。卡蜜拉當時是有夫之婦,大査理一歲。從年紀及外貌來看,卡蜜拉顯然不能與戴安娜相比。但是在情場上,戴安娜卻徹徹底底是卡蜜拉的手下敗將。
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6月4日,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為希臘前國王康士坦丁舉行六十歲慶生會時,接見了卡蜜拉。査理王子欣喜又感激,由此可見査理王子對卡蜜拉的愛情不是隨便的。英《鏡報》社論說:「女王咬緊牙關,會見造成其子婚姻破裂的女人。」後來王子終與卡蜜拉結婚,卡蜜拉榮獲王妃頭銜。
一般人都為一位將繼承王位的人,捨漂亮的戴安娜就卡蜜拉,不得其解。其實這不難瞭解,因為査理是貓,卡蜜拉是魚,戴安娜是神戶牛排,王子喜歡誰不是很清楚了嗎?
王子成了神戶牛排
民國七十年(1981年)為査理及戴安娜證婚的主教倫希說:「査理王子需要真正能溝通及交談的伴侶;戴安娜年輕漂亮但任性。」言下之意, 戴安娜不是王子所期盼的人。
相反的,有時候女人像貓,男人卻是神戶牛排;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丈夫英俊、能幹又有錢,太太卻活得不快樂,甚至紅杏出牆的道理。就像戴安娜,身為王妃,多麼顯貴,為什麼會與馬術教練有外遇呢?
這不是因為査理王子失去了王子身分,而是因為王子這時變成了神戶牛排,而戴安娜卻是隻餓貓,馬術教練則剛好是條魚。有位企業大老闆,家財百億,但是終日忙於事業,少有家庭生活,妻子的物質生活豐盛,有自己專用的司機及車子。後來妻子居然跟司機外遇了,先生實在想不通,他怎麼會比不過一個司機。其實道理極為簡單,因為太太是貓,先生卻是神戶牛排,司機則是魚,貓跟誰跑不就很清楚了嗎?
婚姻如何持久
有位白手起家的生意人,十幾年的拼鬥下企業資產開始以億為單位,最後股票上市了,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有位小公務員,賣命工作,甚獲長官喜愛,從六職等小職員,一直升到政務官,他算得上是成功的公務員。但就夫妻關係來說,他們原先都是貓喜歡的魚,但是慢慢的,魚從水裡爬上陸地,漸漸變成了神戶牛,婚姻開始亮紅燈。
人生雖應努力奮發,追求卓越,但一定不要忘記家庭,更不能忽略配偶的感受。
要婚姻美滿,白頭到老,不是一味的講究各自條件優越。優越條件不是美滿婚姻的保障,相互的需要、瞭解與安慰,婚姻才能溫暖持久。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4:有志者事竟成
2023-12-13 15:23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向神禱告:「主啊!我決定要緊緊跟隨你,求你幫助我,平安度過每一關,尋得自由」。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有次北一女中有兩班同學到監察院訪問,我勉勵她們,一定要有高尚的人生觀,否則成績再好也算不了什麼。國家精英如果沒有崇高理想,滿腦子只有世俗的名利,只想如何讓自己將來的日子過得富裕一些。那麼,這個國家沒有希望,這些人也不配被稱為國家精英,頂多只是一群會讀書的人而巳。
小孩有大志
幾百年前,以色列的一個猶太村莊,有個家庭非常貧窮,父親死時沒錢買棺材,大家隨便用幾塊木板釘了一口棺木,從棺材的縫隙中還可以看見遺體。
家人雇了兩個醉漢,用板車把棺木拉到山上去埋葬。醉漢漫不經心的拉車,以致車子向山下滑落,撞到一棵大樹後才停下來,棺木裂開,屍體曝露在外。經過的人,都皺著眉頭或捏著鼻子,快步離開,並大嘆真是好可憐。這時,有個年約十歲的男孩在場,男孩拍著胸脯説:「我長大後,絕不容許這樣的事發生!」
男孩長大了,擔任該市市長,凡貧窮而付不出喪葬費的人,一律由政府負責料理後事,前文所提的那種慘事,真的在該市絕跡。小男孩有志氣、有理想,這是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女黑奴得利自由
美國的黑奴尚未被解放前,過著沒有自由的非人生活。有位名叫哈莉特的女黑奴,從主人家逃走。別人告訴她,只要逃到賓州,就能獲得自由,因為賓州是主張解放黑奴的。她白天躲在樹林裡,晚上行路,千辛萬苦徒步走了九十哩,終於逃到了賓州。她大喊:「我自由了!」摸摸自己的手,看看是不是幻境。
哈莉特説:「每樣東西都覆上了榮光,變得那麼美好。陽光由樹梢照下來,好像遍地都灑滿了碎金。」獲得自由的興奮之情,使她久久不能自己。但是她又想到,雖然自己自由了,可是還有許多苦難的同胞,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滲生活,便做了一個了不起的決定。
她決定重回逃出來的地方,帶領其他被奴役的同胞,投奔自由。這樣不停的來回,終其一生,總計帶領了三百多位奴隸來到自由之地。美國馬里蘭州各處都張貼通緝哈莉特的海報,逮到她(無論死活)的人,均可獲四萬美元獎金。
歷險中求主護佑
一個平凡的女奴,做了很不平凡的事。如果我們是她,能像她這樣的無私、大愛、勇敢嗎?大概很難吧!這就是我勉勵一女中同學的,要有高尚的人生觀。哈莉特每次帶人在逃跑的路上,都向神禱告:「主啊!我決定要緊緊跟隨你,求你幫助我,平安度過每一關,尋得自由」。上帝聽了她的禱告,帶領黑奴投奔自由,從未遇險,她活到九十三歲才榮歸天家。
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在其後另一位出使西域的班超,也是赫赫有名的。班超出使西域時已四十歲,在西域三十一年,由於他的智勇雙全,終使西域大小五十餘國歸漢。但是班超年輕時家貧,以替人抄寫文件,賺點小錢為生,對這樣無聊的生涯十分感慨。有一天,他將抄寫的筆猛力丟在地上説:「大丈夫若做不出別的大事,也當像張騫一樣,到邊疆去為國家立功才是!」
班超由於先立下了大志,終至改變人生。當班超發豪語時,別的抄寫員都取笑他,那些取笑他的人因為缺乏大志,終其一生仍是窮困的抄寫員。
我們每個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非凡的成就,成為大家感佩的對象,從小就灌輸孩子高尚的人生觀,就有機會讓孩子卓爾不群。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15: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
2023-12-15 15:1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 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過生日的經驗,小孩及年輕人習慣叫「過生日」,年長者則叫「做壽」。小孩子過生日,切蛋糕、收禮物,老年人則要擺桌大宴賓客。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過生日,究竟有什麼好大肆慶祝的呢?
母親受難日
我們常説,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輩子為我們辛苦的開始。我出生在安徽合肥,抗戰時,舉家逃到一個窮困的山城,現稱金寨縣的地方。聽家母説,當時生產哪有什麼助產士,連俗稱的接生婆都沒有,都是臨時請年長的鄰居來幫忙。等孩子生下來,大家才去找剪刀來剪臍帶,剪刀有沒有消毒,根本沒人管。
很多鄉下孩子生下來,不到一個星期,就因為病毒感染死了,被稱為「七天風」。家母經常説,我們家生的三個孩子居然都平安無事,真是感謝神的恩典。
所以,當我們過生日的時候,應該要向母親感恩,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不是我們自己!
現在孩子們慶祝生日的風氣很盛行,不但要蛋糕、要禮物,還要挑名牌的,另外請同學及朋友一起來慶生,開生日 party。慶生時,受邀的小朋友必須帶禮物來送壽星,壽星的父母也要準備禮物回送小朋友。結果所費不貲。這還不打緊,小朋友們還會互相比較禮物的貴重與否,使得禮物的價碼愈來愈高。這是什麼教育?無形中養成孩子奢華的心態,簡直糟透了。
大肆召開生日趴
美國也曾經這樣,家長都很怕孩子要開生日 party,不但要準備餐點、禮物、有些家庭還會去有游泳池的飯店開 party, 飯店的氣派程度又會被拿來做比較。孩子小,家長要開車接送,家裡如果有幾個孩子,就要辦好幾次生日 party。這種壞風氣,在美國媒體上,曾經熱烈討論過,大家認為此風不可長,且期期以為不可。
道種時髦事,流行的很快,不但台灣有,大陸偏遠城市居然也有。有次我去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洽辦慈善的事,親眼看到一個約十歲大的小女孩,在我住的旅館開生日 party,旅館門口還有告示牌指引賓客。
有次一間教會舉辦母親節活動,邀我參加,其中有一段節目是放映母親生產的過程,以及母親餵奶的影片,主要目的在讓孩子瞭解,母親的辛勞與無私付出,從而能孝順父母。我覺得這間教會倒是蠻用心,滿有創意的。
生日向母親感恩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好的品德必須講愛,而愛的教育要從孝道開始。如果一個人連生養他的父母都不孝順,然後説他多麼愛國家、愛入民,絕對是騙人的。孝順父母要先改變孩子過生日的觀念。
生日的主角是母親,因此過生日時,不只是吃吃喝喝,而是要向母親表示感恩,孩子過生日的形式要改,大人過生日的陋習更要改,否則無以為孩子做榜樣,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的觀念,就很難灌輸給孩子。例如,父母自己過生日時,也不要慶祝,而要帶著子女,一起向自己父母行感恩之禮。讓孩了清楚的知道,母親才是生日的主角,是對孩子品德教育重要的起步,父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