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向離島偏鄉的教師們致敬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8553/web/ 

◆  勇敢改革 別讓救火英雄折翼
◆  消防專業 不該由政治任命
◆  工安地獄…消防的悲歌
◆  萊豬、核食、混蛋 別聽河馬的意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向離島偏鄉的教師們致敬
◆  為護理加薪 設基金籌財源
◆  中醫系增額 請教育部深思
◆  結構失衡 陸青失業蓋牌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向離島偏鄉的教師們致敬


2023-09-26 01:13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無需罐頭遊具,即使只是一個水泥涵管的藝術創作,也得以是部落孩童們的遊戲天堂。(花蓮崇德)郭瓊瑩/攝
梨山/花蓮部落小小學需要的不是冷氣,而是同理心與關懷熱忱。郭瓊瑩/攝
新北的濂洞國小亦只有九位學生,但自校長到工友均全力投入讓昔時礦工社區有溫情。郭瓊瑩/攝
馬祖的學校窗外打開就是美麗海景,但教室內可能是師與生一對一。郭瓊瑩/攝
迷你小小學儘管全校僅有六位學生,但老師依然用心引導學生參與馬祖藝術季,啟發其藝術潛能。郭瓊瑩/攝
山區部落孩童有各種天賦亟待有心的教師之細膩引導與啟發。郭瓊瑩/攝


依內政部與教育部統計資料,少子化、高齡化社會衝擊似乎比國人想像的更快速、更不可測。

少子化全球已開發國家趨勢高齡化更是因醫療與人類福祉提升之正向趨勢。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數據,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全年新生兒人數僅十三萬八,九八六人創歷史新低

曾親訪離島小學,全校只有六名學生,有九位行政人員,但見一年級有一位學生、六年級有三位,而其間有的年級是掛零。若依教育成本換算,這樣的小學早該廢校或整併。惟若親訪台灣各偏鄉離島的環境,當有所感,每關掉一個小學,也就是逼迫該社區住民再遠離家鄉之不得不選擇…。

不只離島,新北市的沿海山區小學,亦見只有九位學生,但這些學校風景優美,若沒有那些具教育熱忱使命感的老師們堅守,這些學校早已不存在。當我們被班班有冷氣的都會型思考誤導後,幾乎很難想像在梨山、在南竿、在玉里…那些小學何其純樸、何其優美惟卻面臨當今社經變遷挑戰,「」一個小學容易,活化一個讓年輕族群生根之社區卻很難

這是雙面刃之抉擇,絕非用「數字成本」KPI 得以換算的,畢竟教育是國本,而深耕小學教育投資更是不可推卸國家重任

我們不想有太多空心化及隔代教養之社區存在。惟抽絲剝繭其所以會成為國家「財政」之負擔,難道只是當地地緣環境之問題?

今日都會區諸多菁英家庭主張在家學習或送小孩往鄉下之菁英私校就讀,而這兩極光譜間仍存在都市核心區高密度之學校,以及鄉野迷你小小學,期能有交流平台。

亦見多數離島沒有新潮設備與硬體環境之中小學,其快樂學習的孩子,終日與大自然相處互動。面對今日種種挑戰與必須突破之困境,拋開本位主義,即便是全球百大之特優教授,都不得不向那些願意駐留離島、偏鄉部落,守護個位數學生受教權的老師們所付出的一切而感動敬佩。

畢竟,教育不應只是供需市場片面呈現,若未思考對全球環境與人文變遷趨勢前瞻擘劃,則任何層級之教育體制終將淪為現實資本主義之階段性工具

平心而論,身為大學教授,但面對那些願意奉獻青春駐居偏鄉離島學校之教師們,我的腦中沒有 SSCI 論文,沒有任何偉大研究計畫之聯想。它反射回來的是一位馬祖中學校長的一句話:「我在家鄉母校工作一輩子,正因為本島都會區輪調制度,沒有人願意來,但我們心甘情願陪伴著孩子。」

城與鄉的差距永遠難以形容,難以平順縫補。值此教師節前夕,似乎吾人仍應再溫習「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古聖賢之教誨,也祈對代課老師們均能有平等、正義、客觀之價值回饋。

謹此,向所有最僻弱環境、離島偏鄉之教師們致敬。 















勇敢改革 別讓救火英雄折翼


2023-09-26 01:14  聯合報/ 熊光華/台北市消防局前局長(桃園市)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明揚國際公司廠房爆炸,釀4名消防員殉職、11名警義消輕重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屏東明揚公司發生火警爆炸,造成十人死亡,一○七人受傷。當各界關注、改革聲浪蜂擁而至,尤其是造成四位消防人員殉職、十人受傷,更是社會大眾所關注。從一○二年起近十年重大火警殉職消防人員共有十二案卅一人,其中以桃園新屋保齡球館及敬鵬公司火警,造成各六名消防人員最多。

近日來各方檢討及建議內容包括:消防單位第一時間的救災操作、消防機關人力不足、搶救災裝備不足、案發廠商儲放危險化學物質資訊不足,甚至有民間團體要求政府應推動「警消機關組工會」等等。不可否認這些都是造成遺憾的部分因素,也是未來政府部門、民間企業及社會大眾必須努力改善的事項。

然揆諸各種災害或是悲劇發生有其遠因及近因;以火災為例,起因包括「可燃物」、「助燃物」及「人類錯誤行為(含意外及蓄意)」,若是能有效控制此三者即可防患未然,吾人稱之為「火災預防」。反之,一旦起燃火勢逐漸擴大,吾人必須掌握時間,透過及時啟動的「積極性火災防護手段」及「消極性火災防護手段」予以控制進而撲滅。此即所謂「消防安全整體策略」,亦是國內建築及消防法規之精神所在,包括各種消防設備(施)之硬體、防火管理教育訓練之軟體等「多重防禦手段」的安全作為,不可不謂周延。但何以火災仍層出不窮?

凡涉及「安全」事務,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均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消防「安全」有三種:一、法定安全(即是最基本安全);二、絕對安全(指零事故、零傷亡、零財損);三、可接受安全(指關係人可合理接受的安全)。而你、我、官員、專家及市民大眾所講的「安全」,是否指同一概念,必須釐清,否則雞同鴨講。

「安全」的反面就是「危害」,而「危害」的產生是機率問題;所以「安全管理目標」能否達標,也就是機率問題。關鍵在於如何從「火災預防」開始,確實落實各項軟硬體的準備工作,降低火災發生機率。尤更重要的是,企業及社會大眾不能只是以符合「法規要求(最基本的安全)」為滿足,否則就有可能發生「合法(規)建築物」不一定安全的情況。

例如,國內許多像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因投資金額極為龐大,均有投保高額的火災意外保險;而許多保險公司或是再保公司,均要求投保企業須引入國際高標的風險管理及損害管控標準(例如 FM、UL,其要求遠超過國內消防、建築、環保標準)。除設計、施工須依其準則,更在營運階段不定期、不預知情形下,派遣極專業人士到廠稽核其安全及損害管控作業是否落實。此作法是在不計代價,追求企業的「類」絕對安全。

展望未來,除提升消防救災操作技能、增補合理消防人力、盡速補足搶救災裝備、研訂更符合實際需求且有效的消防安全規範、跨部會整合檢視並聯合稽查各種危險化學物質資訊、強化橫向聯繫和共同應變機制、強化民眾各種防救災意識等短、中、長程改善外,筆者建議因應「策略性對策」如下:

軟硬(體)互補無漏網;多重防禦弭災害;公私合作創雙贏;活用科技增效能;友軍(例如保險業者)助伴力量大;風險管理控災害;生命安全無價寶;安全文化深度植根。

願有識之士集眾人智慧,為國人打造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得慰歷年重大火災死者在天之靈!














消防專業 不該由政治任命


2023-09-26 01:18  聯合報/ 周威廷/國道公路警察局前局長(新北市)
屏東縣消防局長許美雪(右)被外界質疑專業不足,引發下台聲浪,縣長周春米表示會做決定。圖/報系資料照


慟!屏東縣四名警消救災殉職。警消正式名稱為「消防警察」,身為警察的一分子,我們感同身受;尤其想起曾看過已「炭化」的警消遺體,那是何等不堪又何等尊貴的大體,更是椎心刺骨!

哀悼之餘,有人說裝備不足、人員不夠(屏東配比為一比一三○○);其實,追根究柢就是經費問題!猶憶民國八十九年嘉義發生「八掌溪事件」,大家透過電視畫面,眼睜睜看著罹難者被洪水吞噬,舉國譁然。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堃辭職負責,隨之下台的消防署長講了一句委屈又經典的話:「我連個消防局長都派不了」,廿三年過去了,現在能派得了嗎?

誰都知道各縣市消防局長,均隨不同政黨之縣市長當選而更迭,此謂之「政治任命」;無怪乎此次屏東縣消防局長「口誤」後,大家才「突然」發覺沒有消防專業,居然也可以幹上八年的消防局長。原因無他,縣市消防局的預算均由地方政府編列,錢都我出當然官由我派,專業與否自然不比忠誠度重要。至於警消的編制員額只是參考,因此預算員額、充實裝備、訓練經費等,自然也視各縣市經費之寬窘與首長之重視而有不同之編列,悲劇的發生其來有自。

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市長,也是警察出身的內行人;既然自詡曾任警政署長、警大校長,許多警消人員為你學生,在默哀及捐出廿萬元之餘,是否該為警察、消防弟兄說句公道話?承諾當選後將通盤考量警政、消防預算劃歸中央編列,期能達到真正一元化。如此既能避免地方牽扯,裝備、訓練齊一,亦可使得警政、消防更加專業。此外,對如此危勞,僥倖不死幹到退休的警察、消防弟兄,被「年金改革」不當刪減的退休金,亦應一併承諾予以回復。如果都做不到,那就請支持警察、消防弟兄成立工會,讓長期以來受到政府輕視的警、消自己來爭取應有的權益吧!












工安地獄…消防的悲歌


2023-09-26 01:16  聯合報/ 邱鈺詔/消防局科員、第一線救災人員(彰縣溪湖)
明揚國際工安意外釀成重大死傷,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會在跨單位檢討後做後續處罰。記者邱德祥/攝影


十死、逾百傷的工安災害,看到的滿滿是消防的困境。一個國家對公共安全議題的重視度,居然僅能靠傷亡數與消防人員殉職,才能喚起民意的關注和主政者的重視,才得以推進一點點,何其可悲。

綜觀現在的氛圍,組工會、補人力、汰裝備、退避權等,用意良善。但過於強調消防本體的強化,就能降低搶救過程的風險嗎?

不在現場的人質疑現場的消防人員為什麼要入室?不在現場的人質疑現場的指揮官為什麼沒有掌握危險物品資訊?不在現場的人質疑現場為什麼不使用退避權?因為現場裡面還有民眾待救!因為現場裡面還沒有惡劣到無法進去!因為救人是消防人員刻在骨子裡的基因!

易地而處,平心論之,內部多人待救的火場,還沒惡劣到無法進入,若我是隊員也會入室;若我是指揮官,也會下達人命搜救的戰術。即使人力夠多、裝備再精良,也不能避免爆炸的危害。所以事件關鍵點在爆炸的危害,而非消防救災。

一定規模以上的工廠,要有防減災的觀念及作為,而非僅限於消防法規的局限;建構空間的安全性,才能保護到大多數的人,包括救災的消防員。

災害不發生,是預防;災害發生局限在一定範圍,是減災。防減災的責任,企業主責無旁貸。













萊豬、核食、混蛋 別聽河馬的意見


2023-09-26 01:19  聯合報/ 謝明瑞/淡江大學金融所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筆者曾撰文說明在國內的當代領袖人物中,能把恩庇理論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者,唯蔡政府爾;同時也說明,為何自認為品德清高的馬總統會引發同黨的大加撻伐,以及其吝於與同黨分享權力的做法,而讓國民黨失去政權,至今仍無法恢復大有為政黨的原因無他,因為大多數的追隨者都聽從「河馬」的意見,因為河馬(HIPPO,Highest-Paid People's Opinion)的意見永遠是對的。然而現實社會真的是如此嗎?

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喬納森.羅森堡與艾立克.施密特合寫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首次披露谷歌如何顛覆傳統的工商管理模式,建立獨樹一幟的管理哲學,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是「別聽河馬的意見」。這裡的「河馬」指的是公司領導。在公司裡很少有人敢於對自己的領導正面提出反駁意見,只有創意精英才敢冒著被「河馬」踩死的風險,捍衛公司產品的品質和聲譽。

現實社會中,歐美認為每個人各展所長、各施其能、自食其力,是國家社會進步的動力中國講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忠於領導,國家才能富強東方人要聽君王或老闆的話,西方人則是若您有才華,別聽「河馬」的意見。但要不要聽河馬的話,東西社會各有不同解讀

若以當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食安問題為例,國人被再三蒙蔽卻無法抗拒的食安問題不勝枚舉,較重要者有三:進口萊豬、魚蝦核食、混蛋充斥。這期間,政務官信誓旦旦地再三呼籲食安無虞,唯問題爆發後卻推諉再三,因為錯誤不在官府,因為官員只是聽命行事。然而,貴為部長應有專業判斷力,造成這麼嚴重的風波,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事實真相?真的不瞭解高端疫苗與超思混蛋背後龐大利益?真的不知道背後受益者

其實他們心知肚明,但為何他們都不願和盤托出,而願意以一人之力對抗全民之疑問?因為四維不張,士大夫無恥,這與中國人根深柢固的「忠君」心態有關在中國人的社會中,因為感恩而願為提攜者做任何事情拒絕恩人要求,或對恩人持不同的意見,在中國人的社會中,真的是千難萬難特別是有些「河馬」會以國家利益作糖衣,包裝實則以私利為主的政策,再論功行賞被提拔政務官即使知道也難以拒絕

在台灣,懂得拒絕「河馬」意見的政務官才是國家棟梁。然而,如果您被提攜為主張美國萊豬兼日本魚蝦核食可進口的「萊核主委」,又被提拔續任土耳其、巴西、台灣雞蛋混合食用的「混蛋部長」,在高官厚祿因勢利導下,請問您會拒絕河馬的意見嗎?
















為護理加薪 設基金籌財源


2023-09-26 00:53  聯合報/ 邱慧洳/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護理師暨律師(台北市)
護理人員薪資增幅是否能起到護理人員留任之作用,令人懷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一三年度健保總額日前進行協商,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全國聯合會之代表,為護理人員爭取到廿億之健保預算,擬用來為護理人員加薪,增加護理人員留任率,此為護士荒久旱後之甘霖。然可惜的是,若將此廿億元平均分配至為數約十一萬名護理人員之醫療機構場域,每名護理人員每月僅增加一千五百元之薪資,增幅杯水車薪,是否能起到護理人員留任之作用,令人懷疑。

政府想為護理人員加薪之美意值得肯定,但應對加薪之財源再多做一點努力。筆者獻一計:依長期照顧服務法第十五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為充實長照人力資源,應設置特種基金,而基金來源包括遺產稅及贈與稅、菸酒稅、政府預算撥充、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以及基金孳息收入。

有了此筆基金挹注,長照服務之推動才能長長久久。同理,為了充實護理人員人力進而解決護士荒,護理人員法應增訂類似長期照顧服務法第十五條規定之條文

或問,為何開闢財源以充實人力僅獨厚護理人員?我國不只有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規定所設立之長照服務發展基金,政府對重大健康照護事項均設有基金加以推動,例如藥害救濟基金(依藥害救濟法設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依傳染病防治法設立)、食品安全保護基金(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設立)等等不勝枚舉之基金。護理人員嚴重短缺致醫院關床,病人求醫無門,此等醫療崩壞之問題,難道不夠重大到值得政府設立基金來加以因應嗎?













中醫系增額 請教育部深思


2023-09-26 00:50  聯合報/ 葉慧昌/中西醫師(台中市)
陽明交通大學以「外加名額」通過申設中醫系,基層中醫師擔憂突破每年365名的總量管制。記者鄒尚謙/攝影


目前每年中醫招生總額控制在三六五人,但是陽明交通大學卻以外加名額通過申請中醫系,中興大學、嘉義大學也擬增設學士後中醫系。這將是中醫界的悲劇。

教育部通過的理由是中醫多在基層診所,僅少數在醫院,為培育醫院臨床、科學研究及生技產業人才而准予成立。其實,中醫師僅少數在醫院,是因為醫院沒有廣設中醫部;至於研究人才培育應在研究所。韓國釜山大學當初成立韓醫學系也是以培育醫師科學家為由,但畢業生至今從沒有真正投入醫師科學家工作者。

基層醫師、各縣市代表的意見都是:人力過飽和,不宜增額。以目前中醫系師生比、負責醫師訓練計畫容額不足,加上中醫人力飽和,真的沒有增系條件。有人認為應從其他學校透過「中醫教育評鑑」移撥名額再行招生,但以筆者在中醫系任教卅年,深諳第一線教學現況;目前各私校師資、設備已臻完善,國立大學草創期間絕難比擬。所以,釜底抽薪的方法是,根本不要新增中醫系。

未來若每年再多一百人投入職場,中醫將進入「戰國時代」;醫師為生存推銷自費藥丸、不重視療效者將層出不窮,受害的會是民眾。為了中醫永續發展,教育部應有長遠規畫。幾年前廣設大學,如今一間間倒閉,殷鑒不遠!















結構失衡 陸青失業蓋牌


2023-09-26 00:49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國企系副教授(台北市)
大陸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福建省宣布將「優化調整」約10%院校科系,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中新社


因青年失業率達百分之二十一的新聞發布,而讓中國大陸的統計當局陷入長考,應否重新設計問卷、修正變數定義等的檢討;暫停青年失業統計的發布,所謂蓋牌,以及緊急處置背後的真實現象,瞬間成為眾所關切的焦點。

總體環境氣氛低迷,今年還有約一千二百萬名大學和技術學院生畢業;到底中國大陸的經濟未來與就業創造,還會糟到哪呢?

經濟學者林毅夫認為在日本發生的停滯性通縮,將近三十年的失落,主因在於面對美國的政策打壓,而導致日本放棄發展一度曾領先的晶片產業。他認為,「就像美國限制華為不能發展5G手機一樣」;並不是房地產泡沫化,才導致日本的經濟停滯

有趣的是,數據顯示八月份工業生產、零售總額、固定資產的投資形成,年比和增速均有增長。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青年就業已出現明顯改善;服務業正加快恢復中,有利於吸納勞動就業。不過,中國大陸的就業壓力仍存在,經濟結構性的矛盾突出。

就這個態勢來解讀,那麼林毅夫就中日發展路徑異同處,其成因的切入處,也是有效的政策解方了。

比對先進國家在每年七、八月份的年休,假期結束後的消費購買,尤其在耐久財的採購與家庭裝修等,服務性勞動需求自然下降,也拉低了對大陸出口的需求。尤有甚者,晚近將經貿活動與國安考量連結,所謂的中美脫鉤,雖然自從今年的G7會議以來,拜登政府改口聲稱只為了去風險去依賴

青年失業問題瞬間暴增,就另一方面,部分沿海城市以爭搶高教人才為由,像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公布的《北京市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工作管理辦法》,紛紛鬆綁外地畢業生的設籍、待業與購屋資格等管理辦法。供給,自然要大於需求。

此刻面對科技的爆發進展、貿易管制的擴大與全球經濟,無論在通膨隱憂、金融動盪與財政惡化,鋪天蓋地而來的壓力均難以逃避。何況中美為首的地緣對峙和政治動員,也仍未見緩和!

種種的負面因素影響下,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高學歷都會青年。

就以兩岸青年就業特性來做對比,台灣三十歲以下年輕人約七成是在服務業工作;就中,批發、零售與教育服務類,約占四分之一青年就業。反觀,大陸則僅有不到五成的年輕人是在服務業工作!

更何況中國大陸在網路商務與服務自動化發展神速,高教青年的失業問題,自然有在地域的集中化和競爭受限上的雙重打擊。據悉,包括阿里巴巴、淘寶和天貓,在官方微信帳號公布將擴大徵才;工作崗位則分布在杭州和上海等六個城市。

究其實,數位化與網路商務的全面推動,雖可鼓勵「千人創業、萬眾創新」的想像;只是在這樣的電商規模下,從倉儲配送到經銷層級的扁平化,只會造成資本取得、利潤分配與就業定位的高度集中!

林毅夫相信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有在數碼經濟做「彎道超車」的優勢。不過,證諸西方經驗與台灣青年就業特性,去就業集中反向操作也有必要,這包括:高教人力的城鄉流動、工作性質的再定義,與如何重建富含人文氣息的經銷網與通路鏈

無論政策部門、教育機關與大型雇主,在能力養成、工作設計與職缺提供的根本期待上,都有義務一同規畫和找尋適當的切入點;這也是解決此一長期、結構性問題的必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