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專家之眼】抗中保台必會捲土重來

◆  【專家之眼】抗中保台必會捲土重來
◆  【專家之眼】故宮豈能院長一人說了算?

◆  【專家之眼】深陷地緣政治風險的台積電
◆  【專家之眼】2024國民黨重回執政的5個挑戰
◆  【專家之眼】兵役延長採拖字訣 民進黨有保台誠意嗎?
◆  【專家之眼】歐盟領導人訪中的意義
◆  【專家之眼】孫曉雅對台政策丕變?







【專家之眼】抗中保台必會捲土重來


2022-12-10 08:33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 圖/路透社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順利落幕,除嘉義市長因候選人亡故延期投票外,整個政治盤式初步底定,但距離民國一一三年(2024)中央公職人員選舉只有十餘個月,不同政治勢力陣營各方人馬無不摩拳擦掌,看來很快就要開始熱身,準備拚搏下場選戰。

本次地方公職人員大選,儘管綠營到最後還是端出「抗中保台」當作最後王牌,但顯然是未能獲得預期反應,許多政治評論者都認為抗中保台牌已經被選民看透,未來選舉可能亦會失效。

但筆者卻認為本次打出抗中保台這張牌,僅是不合時宜搞錯舞台,明明地方選舉是素齋,卻從廚房端出紅燒蹄膀,所以才會遭人猛喝倒采,但是基於下列數個理由,等到中央公職人員選舉之政權保衛戰時,抗中保台必會捲土重來。

首先就是整個國際社會強權對抗大格局並無重大改變,儘管美國拜登政府不斷擺出願意與北京溝通對話姿態,但是許多根本性矛盾並無化解跡象。華盛頓諸多謀士並未放棄用台灣牌來對付中國大陸,因此為維持台北與北京繼續保持矛盾對立並且阻止雙方建立溝通協商管道運用代理人來繼續打出抗中保台牌恐怕還是個無法輕易改變之策略

其次是就中央公職人員層級之選舉來說,選民所關注焦點不僅是我國政治理水準是否良善更是隱然存在選擇委託何方具有統治權限之角力。所以對於兩岸關係來說,將是無法迴避之核心議題,但如何處理錯綜複雜之兩岸關係,綠營顯然無意去碰燙手山芋,選擇黑白分明簡化思維之抗中保台政治口號,其實相對上是有利政治動員與選舉票房

基於綠營獲得揮灑空間必須要靠國際強權撐腰,其亦必須仰賴國際社會聲援,才能營造其有效治理形象,因此繼續選擇與北京對抗,才能顯現出存在價值,所以抗中保台牌是個無法戒除之政治搖頭丸,更是呼應國際強權之壯膽興奮劑,除非國際強權與北京和解到某種程度,逼著綠營必須改善其與北京互動關係,否則綠營繼續迴避兩岸直接對話,利用抗中保台激怒北京,作為掩飾其並無膽識與北京過招之偽裝,其實亦是合理政治選項。

基於前述各項考量,抗中保台必然是會成為綠營應對民國一一三年(2024)中央公職人員選舉之選戰基調,但是國際強權是否會配合演出呢?誠然基本上絕對不能排除此等可能性,但近日多位政治評論者提到美國期中選舉後,眾議院議長將會換人,新任議長最被看好人選,應當是掌握眾議院席次多數共和黨麥卡錫眾議員

麥卡錫眾議員會不會在當選新任議長後,襲人故技出訪台灣,繼裴洛西訪台所掀起八月風暴後,再度掀起另波動盪風潮呢?確實是有許多政治觀察家如此認為,但若是認真思考,裴洛西訪台是打算要下任前之臨去秋波,而麥卡錫新人新政卻無法別出心裁,匠心獨具地拿出新招,只會依據裴洛西老舊套路照樣演出機率有多高?

美國政治人物最大忌諱就是無法走出新路,只能照著前人戲碼繼續演出,這對於政治生命與聲望來說,必將會是嚴重威脅。假若麥卡錫照著老路走,北京端出同樣戲碼,這對於麥卡錫來說,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其實從這個觀點來說,重複演出相同政治醜劇可能性恐怕不高

總而言之,兩岸關係是台灣不可能永遠迴避之議題,抗中保台是個沒有結果愚昧策略,不能挺起胸膛豎起腰桿來面對北京,這個死結永遠打不開。雖然抗中保台必然還會捲土重來,但是選民是否還會買單,就讓咱們睜眼看著明年要上場之政治大戲吧!










【專家之眼】故宮豈能院長一人說了算?


2022-12-10 08:03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右)上月到立法院備詢。本報資料照



近日一群文化界人士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行動,要求故宮尊重歷任院長留下的傳統,繼續簽訂蘭千山館文物的寄存合約。這是國內首次民眾自發搶救國寶社會行動頗具歷史意義

文化界憂心的是,倘若這批珍貴的文物離開故宮,而所有人無力保存,就很可能進入拍賣界,甚至輾轉流落海外,民眾就再也無緣在國內見到了。特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唐朝大書法家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及懷素小草千字文〉,若要指定為國寶,絕對綽綽有餘,一旦離開台灣,損失實不下於毀壞一級古蹟。

也許有人會質疑,蘭千文物係私人所有,外界無權干涉。確實,假如文物的主人堅持拿回,那麼大家都沒話說。但事實上,這是故宮片面的決定,更確切地說,是吳密察院長一人堅持退回寄存品。根據可靠消息,書畫文獻處所有同仁都希望續約,可是最後卻被院長打了回票,在合約快到期時,破天荒地行文請物主拿回,給對方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這就面臨了一個問題:院長憑什麼說不要就不要?尤其當故宮的專業人員從博物館專業的角度,都期期以為不可,院長卻在缺乏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執意專斷獨行,怎麼辦?

故宮從成立以來,便設立了理事會,議決重大事項。來台後,陸續更名為管理委員會指導委員會及指導會,委員由政府相關部門首長及藝文界、媒體界等社會賢達組成。舉凡重要的政策,諸如設置分院、國寶出國展覽,乃至像退回寄存品,這些影響深遠的事項,一定要交付指導會討論。

為什麼國內其他國立博物館都沒有委員會的組織,獨獨故宮有?這是因為它有七十萬件藏品,承載著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歴史,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寶庫也是世界人類共同珍貴遺產看守如此眾多無價之寶責任十分艱巨,如果僅由一人承擔,不僅壓力過大,風險也高。所以,指導會既有分散壓力與風險的功能,也有監督院長的作用。

可是,故宮卻在107年以指導會名為指導實係屬諮詢性質為由悄悄廢止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會設置要點」,使得國寶的存亡絕續皆繫於院長一人。早期的故宮院長,無論專業或操守皆無庸置疑,仍必須虛心接受指導會的建議;如今故宮院長既缺乏專業,也不尊重專業,操守更備受質疑,卻沒有一個委員會的組織來監督,於是,國寶便暴露在極度危險中。古瓷連續破損,已經讓國人警覺到非專業管理的弊端,如今要把寄存品全數退回,更是博物館界的大笑話。

在這場搶救蘭千國寶的行動中,很多人都希望吳密察下台,認為只要他離開院長之職,所有問題均可迎刃而解。可是誰能保證,下一位院長不會更離譜呢?所以治本之道應該恢復故宮指導委員會並將其規定納入故宮組織法以避免院長大權獨攬恣意橫行古物很脆弱,絕不能把它的安危隨意交給一個不懂得愛惜文化資產的外行人來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