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10:你是開車先知?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9:我們都是聖誕老公公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8:好不好看問別人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7:功高不震主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6:自由的代價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6:自由的代價
2022-12-15 15:26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自由的代價。 示意圖(ingimage)
越南淪陷時,許多人乘船逃難。一艘漁船限載五十人,卻擠上一百人,船上燃油、糧食及水很快用盡,最後只能任船在海上漂流。突然發現遠方有船隻靠近,以為獲救了,但來的竟是海盜船,海盜上船打殺洗劫一空。這種被海盜洗劫的事,有時一條船會經歷好幾次。
妹妹被推下水
海盜有時會將船上人殺光,將船鑿沉,年輕女子則押走賣到色情場所牟利。有位輾轉逃到美國的年輕女子,回憶說,她的父母在戰爭中都已死亡,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妹妹乘船逃難。海盜們將船鑿沉,將兩個妹妹推到海裡,妹妹被撲通推下水,載浮載沉喊救命的情景,現在她只要一閉上眼睛仍會浮現。
有些女子被賣到私娼館,懷孕或得性病,慘不忍睹。據估計,當時海上逃難的越南難民,存活率僅50%。換言之,有一半的人在投奔自由的路上,喪失了生命,自由的代價何其高昂。
自由代價何其高
美國為解放黑奴問題發生南北戰爭,南方為農業需要,多雇用黑奴;北方發展工業,否定黑奴制度。四年的南北戰爭,死亡的士兵在六十萬人以上,最後四百萬黑奴是自由了,但這種自由的代價是六十萬士兵的寶貴生命換得的,自由的代價何其高。
有位年輕人在朋友慫恿下吸食安非他命,漸漸與毒品掛勾,甚至為了毒品去搶劫殺人,前後進出監獄有六次之多。每次獲釋時,他都立志戒毒,但就是戒不掉。最後他要求母親為他做一個鐵籠子,把自己關在裡面。然而當毒癮來時,仍然忍受不住,破籠而出,繼續吸毒。
重獲自由
這位年輕人在走投無路時,看到一張福音單,說福音可以戒毒,在半信半疑的心情下,他來到了台南福音戒毒村。終於把毒戒掉了,而且進入神學院,成了傳道人。他感慨的回憶說:「我自由了,脫離了毒品的捆綁,但回想過去這十幾年的墮落,自由的代價真是太高了。」
自由的享有,有時似乎是白白得來的,不覺珍貴,只有曾經喪失自由的人,才知自由的可貴,才知自由的代價何其高昂。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7:功高不震主
2022-12-15 15:29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新娘絕對不會找比她漂亮的人當伴娘。 示意圖(ingimage)
一對戀人在商討婚禮要請誰當伴娘時,遲遲無法決定,因為理想中的幾位人選,都被準新娘以不同的理由否决了。準新娘考慮的是甚麼呢?
找伴娘的考慮
其實準新娘有其難言之隱,因為幾位伴娘人選都長得比她漂亮。而新娘絕對不會找比她漂亮的人當伴娘,因為萬一全場焦點都集中在伴娘身上,甚至令新郎有娶錯人的遺憾,那麼,新娘子還有甚麼光彩可言呢?
有位名節目主持人,堅決反對另一位資淺主持人與他同台,說這位年輕人口齒欠清晰,態度欠穩重,與他的風格不同。其實這都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這位資淺主持人來勢洶洶,頗有超越、甚至是取而代之之勢,使他產生危機感。
我們常講功高震主,講的時候,多少有點是「功高」的人受到了委屈,「被震」的主有點小氣的感覺。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現今無論任何工作,想要成功都必須講求團隊合作,整個團隊去打拚才行。因此所有的首功都應加諸團隊領導人的身上,然後再由領導人分功下去,否則團隊運作就會有不良後遺症產生,終至事情無法圓滿成功。所以,良好的團隊根本不應該發生功高震主的事。
領導人的授權
首功為甚麼要記在領導人身上呢?有時明明是副手或部屬完成的事,功勞也要記在首長身上嗎?
從前有位部長很懂得授權,幾位次長幹得有聲有色,在媒體的渲染下,大有次長才是將才的味道。這位部長說了一句語重心長的話,「如果沒有我的授權和支持,他們能做得了這些事嗎?」
部長能授權、支持部屬達成任務,就是了不起的貢獻。現在民選行政首長,為了選票,事必躬親,為的就是怕部屬獨占光彩。結果團隊精神無法發揮,當然不能成就大事。
嫉才或功高震主都不是好事,但是如果有才能的人或是功高的人,經常讓他人產生危機壓力,他的命運也就好不到哪裡去。反之,如果能做到「有才不遭人嫉,功高又不震主」,那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8:好不好看問別人
2022-12-19 13:18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衣服好不好看要問別人,穿得舒不舒服則在自己。 示意圖(ingimage)
年輕人喜歡校園民歌,我聽起來好像在唸經一樣,沒有歌的韻味。而我喜歡的國語老歌,年輕人說有氣無力太沒勁了。我想這可能不僅是個人喜好問題,而是與年輕一代已有代溝。
好不好看問別人
有次去服裝店買牛仔褲,量褲長時,太太說現在流行長一點,褲腳管看起來要嘟嘟的,我則喜歡長度直直的到鞋面。我問店員哪種好看,她說嘟嘟的好看。我又問了兩位逛店的顧客,都說嘟嘟的好看。
最後,我決定褲長要嘟嘟的,因為衣服好不好看要問別人,穿得舒不舒服則在自己。
後來碰到很多事與人意見不同時,我就想到褲長嘟嘟的比較好看的經驗,而多聽多參考別人的意見。
我們基金會下設有一個音樂組織,名叫「以斯帖音樂家族」,由一群聲樂家及樂器演奏家所組成,水準很高。有次要到電視台演唱,我主張穿制服,像一個團體。但是他們卻不以為然,有位女團員甚至說,穿了制服就唱不出來了。
他們的意見我不以為然,但是想到褲長嘟嘟的經驗,我同意他們不穿制服。
博採眾議
個人的事,褲長是不是嘟嘟的,是小事;但處理國家大事,如果不能博採眾議,作最好的決定,影響就大了。
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報禁、黨禁,受人肯定;大陸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社會進步了,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大家歡喜。這些都是尊重民意,影響重大的好例子。
每個人因為背景的不同,想法認知很自然的會有差異,因此不能盡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要設身處地,換個立場看問題,常會有不同的答案。
尤其在曉得與別人背景有差異,或有代溝時,就更應該謙卑虛心,考慮別人的意見。
Horace Mann(賀拉斯·曼,被譽為「美國公立學校之父」) 說:「別人與你意見不同時,不要只想去搞別人的腦袋,要先搞自己的腦袋。」這句話值得大家經常放在心裡。多欣賞別人看法,是造就自己的良方。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09:我們都是聖誕老公公
2022-12-20 15:19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們都是聖誕老公公。 示意圖(ingimage)
關於聖誕老人,聖經上並無記載,相傳是在公元三百年前後,土耳其有位出生於荷蘭的主教尼古拉斯(Nicholas)。他非常關心貧窮的人,知道有人窮困時,就會偷偷的將救濟物品送給他們。
聖誕老人真有其人
尼古拉斯後來被羅馬皇帝迫害致死,後人尊稱他為聖人,在他名字前面加了個聖字,稱聖尼古拉斯(St. Nicholas)。這是荷蘭文,譯成英文就成了 Santa Claus,聖誕老人。
據說尼古拉斯曾搭救三位將被賣掉的少女,他將金子由窗外丟進少女的家,剛好丟到晾在壁爐上的一只襪子裡。所以後來每逢聖誕節,大人就將禮物放在孩子準備好的襪子裡。也有孩子在聖誕夜,將襪子掛在床頭,等待聖誕老人的禮物。
芬蘭有聖誕老人村
聖誕老人究竟出自哪個國家 ? 關於這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芬蘭的露凡尼美(Rovaniemi)被稱為聖誕老人的故鄉,在那裡有聖誕老人村,並有輪值的聖誕老人陪遊客照相。有年我和內人參加北歐旅行團時,曾有幸參觀了這個聖誕老人村,並與聖誕老人合影留念。
在芬蘭靠近北極圈的地方,有個聖誕老人專屬郵局,每年有四十萬封信及聖誕卡寄給聖誕老人。
你也可以是聖誕老人
其實聖誕老人究竟出自何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都可以成為聖誕老人。聖誕老人不一定要穿紅衣、戴紅帽,也並非只在聖誕節出現。凡是關心他人,肯與他人分享的人,就是他人的聖誕老人。一個有效率、有愛心的政府,讓人民有安和樂利的日子可過,這個政府就是聖誕老人。
以行公益慈善為志的專業機構,以及對公益慈善機構默默捐款的人,他們都是聖誕老人;比爾·蓋茲捐款一千億美元,德蕾莎修女終身服務垂死的病人,他們更是聖誕老人。
在聖誕節的前夕,讓我們時時關心他人、肯與他人分享,因為聖誕老人時時在,處處有,讓我們一起來成為聖誕老人吧!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10:你是開車先知?
2022-12-20 15:24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你是開車先知? 示意圖(ingimage)
台北交通之所以紊亂,是因為我們有很多紅綠燈先知者。紅燈還未變綠,他已預知將變綠,立刻衝過去。如果前車不是先知者,後面的先知就會按喇叭催促他。
後知後覺慘賠
台北交通雖然紊亂,但車禍並不如想象中多,為甚麼呢?因為經驗培養出另一批讓車先知者。前車雖然未打方向燈,但看它的樣子就知道它要變換車道了,腳趕快擺在剎車上等待,果不其然,它變換車道過來了。
台灣股市內線交易充斥,有人稱之為吃人市場。許多資訊不足的股票族,是市場上的盲目無知者,他們經常後知後覺,因此被套、殺,多數都賠得很慘。但是許多股市大戶,領導炒作,是股市的先知先覺,他們騎在後知後覺的股票族身上大賺鈔票。
醫生對病人來說,通常都是先知先覺者,病人多數是後知後覺者。但生同樣的病,吃同樣的藥,醫生生病好得卻比病人慢。因為醫生知道,藥的效力有幾分,病人不知,醫生說有效,病人就相信,這種信賴力,在治病上有很大的療效。所以先知的醫生,有時不見得比後知的病人,在醫療上更佔便宜。
不知反而快樂
有兩個癌症病患,住在同一間病房,一個對自己病情瞭若指掌,因為他的家族裡多人罹患此症,都是他一個個送走的,現在知道輪到他了,想到來日無多,終日以淚洗面。
另外一位則不知其有癌症,住院時仍大談其人生計畫,出院後要做哪些大事,直到病情惡化,依習俗要在家裡壽終正寢,將他移回家時,他還以為可以出院了。癌症雖讓他有病痛之苦,但精神上他始終是快樂有希望的。
這兩位癌症病患表現之所以不同,因為前者是先知先覺者,後面這一位則是不知不覺者。
人雖然可分為先知先覺者、不知不覺者、後知後覺者三種,但究竟何者較佳,未有定論,全因時、地、事而有不同。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