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提防大國「經濟謀略」帶來衝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8708/web/ 

◆  聯合報社論/國防預算幾千億,卻不知如何應對無人機
◆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的馬桶演義
◆  經濟日報社論/提防大國「經濟謀略」帶來衝擊





經濟日報社論/提防大國「經濟謀略」帶來衝擊


2022-09-05 03:07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拜登16日已簽署通膨削減法案。歐新社



兩周前拜登總統簽署生效的美國「通膨削減法案」,民主黨跟美國民眾是贏家,南韓則是氣極敗壞;台灣雖無立即影響,但面對美國越發露骨的「經濟謀略」(Economic statecraft)作為,同樣須高度謹慎因應。

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包含將在能源生產投資、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工作方面投資 3,690億美元、注入640億美元讓「平價醫療法」補助措施延長至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來減少醫療支出,以及投入40億美元解決乾旱問題。另一個「夾帶過關」的重點是納入大型企業最低稅負制度針對年獲利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課徵最低15%的企業所得稅率亦即美國等在 OECD 國際組織推動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預計未來十年可額外增加 7,370 億美元稅收,因此可減少至少 3,000 億美元的預算赤字

坦白說,這個法案的名稱與內容明顯文不對題。這個支出規模為 4,300 億美元的法案,實際上是拜登 1.75兆美元的「重建美好未來政策縮水版而且只有減少赤字、降低醫療支出等少數內容跟削減通膨有關;若以前述的預算分配比重來命名,應該稱為「氣候變遷與最低稅負法案」。但這個名稱既難懂又沒賣點,對拜登民調、年底美國大選幫助都不夠,而民眾最關注的是通膨問題,因而出現這個牽強的名稱。

回歸法案影響,雖然在氣候變遷及減排領域主要推動的是對內增加能源投資順便降低對中國能源礦物依賴風險,但美國採取的作為對南韓、歐盟都直接造成衝擊

首先,鼓勵電動車發展是拜登競選政見,也有助於減排沒錯,但是本法採用的方式卻有爭議,因為美國民眾購買電動車可享有新車 7,500美元、二手車 4,500美元的稅額抵減,但必須是在北美美、加、墨進行最終組裝電動車才能申請。再者,北美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等關鍵零件,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起必須滿足 40%原產於美國美國的 FTA 夥伴國,到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時則需增加至80%

以上二個已經生效的要求意圖很直白:第一是要促使投資回流讓美國以及美國車廠大量布局的加、墨成為全球電動車生產重鎮,第二是要降低中國在電動車電池主導地位,讓電池及其他關鍵零組件供應鏈重組,改為「友邦生產」(Friend-shoring結構。然而北美電動車才有 7,500美元抵減的做法,不僅歧視問題明顯,而且無疑會扭曲目前不在北美生產的南韓及歐洲電動車的競爭地位。民國一一年(2022年)南韓現代集團南韓生產各款電動車於美國銷售排名第二僅次於北美製造的 Tesla;7,500美元抵減生效後,現代電動車的銷售立即出現崩盤危機,當然跳腳。不過美韓之間已有 FTA,因此重要零組件的限制尚無影響,然而歐盟跟美國沒有 FTA,會直接打擊到歐盟正要全力推動電池生產鏈,所以接下來歐盟研判也會開始有大動作。未來這些歧視性做法能否通過 WTO 規則檢驗,尚有變數

短期內,台灣在電動車市場利害關係不若南韓和歐盟直接,美國建設投資更可能帶來新的商機,因而削減通膨法案未引起太多關注,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台美經貿關係緊密,在技術及代工領域合作更是台灣經濟發展命脈。當美國不再將遵守規則、維護全球經貿秩序當成天職,有愈來愈多效法中國大陸經濟當工具來達成政治、戰略及外交目標的「經濟謀略作為,加上對岸的「經濟謀略」也更加多元頻繁,台商的經營成本增加不說,供應商及投資布局都要重新找到新的最佳組合。簡言之,台灣企業及政府都要立即以這個新世界為假想,展開風險評估因應布局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的馬桶演義


2022-09-05 03:05  聯合報/   黑白集
首都選戰3名參選人中,選民對陳時中「仇恨值」最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調顯示陳時中的仇恨值奪冠,阿中機靈地說,自己「可以調整人設」。最近他果然努力營造人設,他跳街舞、進同志酒吧、參加粉紅派對,搶攻年輕選票但仍遭民眾嫌惡,說他「形象包裝」很差。最令民眾感到品味欠佳的,莫過於他的「免治馬桶政見

陳時中登記參選後的第一碗「政策牛肉」,端出的是全市公廁要換成「免治馬桶」,以凸顯首都的「文明」。不僅如此,他在自己的宣傳片中軋上一角,竟從公廁隔間上方探出頭來;這景象,立馬遭譏像在上演「偷窺片」。其團隊一定也覺得「有傷大雅」,在噓聲中,趕緊修掉影片。

沒錯,公廁是文明的表徵。但公廁的文明重在清潔衛生維持,而不是豪華新穎,能讓人安心方便使用最重要。公廁裝免治馬桶並非陳時中首創,林智堅三年前就在新竹做過,但使用率不高,民眾不敢使用公廁的免治沖洗,擔心不潔。台北市兩萬多間公廁,你敢花大錢換,人們還不敢用呢!

陳時中指揮防疫時沒有太多成本效益概念,也不了解民間需求;因此高端價格超乎行情,快篩試劑同樣離譜。如今,他提出的馬桶政策,顯然就是一個沒用過公廁的人的突發奇想,難怪會遭市民恥笑

若說陳時中人設有什麼問題,應該是蔡英文挑人的眼光太獨特,才會讓他來挑戰市民口味












聯合報社論/國防預算幾千億,卻不知如何應對無人機


2022-09-05 03:02  聯合報/   社論
大陸的無人空拍機日前拍到我金門守軍崗哨的兩名士兵畫面。圖/取自大陸社群網站



國軍擊落一架大陸民用空拍機,蔡政府大內宣喧騰得好像空戰大捷,這樣的場景實在荒謬。但更荒謬的是,我們的國防預算已膨脹到五千八百多億,大陸無人機來了,國防部卻不知如何應對;拖了幾天,蔡英文總統終於下令反制並立獲美國背書。這也讓外界質疑,原來國防部要聽總統指令,總統要等白宮許可。經過大陸無人機實測,我們的國防自主國軍應處都落漆。

俄烏戰爭,無人機與電子戰大顯身手,勾勒出作戰新常態與戰爭新場景,各國均密切關注,從中學習。無人機侵擾金馬,當然不能輕忽;但比起戰場上殺手級無人機,這些大陸民用空拍機,恐怕連小菜都稱不上, 而且明明不難反制,國防部卻彷彿在打一場艱苦戰役。

蔡政府習慣把小事情搞得很大面對大事情反而退縮。就像中共軍演軍方連飛彈飛過領空都不敢聲張美國航母退避甚遠,蔡總統則只悶頭跑攤吃美食。俟對岸軍演結束,美艦才姍姍航過台海,蔡英文則豪氣下令反制大陸無人機。國軍應聲擊落空拍機,蔡政府隨即大傳捷報轉化成選舉紅利

無人機擾台半年,國防部束手無策國軍奉令不開第一槍避免觸發兩岸熱戰,這是對的;但無人機這類新型態侵擾,國防部未給應處準則和反制工具,官兵竟只能丟石頭反擊,荒謬而無奈。直到白宮示意無人機干擾可能成新常態」,總統始下令反制。國防部驅離無效便予擊落,處置正確,卻非最佳選項。原因是開槍可能造成誤傷,無人機掉落也可能傷及無辜;兩岸緊張還可能擦槍走火,甚至升高敵意。因此,技術干擾驅離或使之迫降,應是較理想作法。

但國防部未能及時提供適當有效的反制指引。很難想像,國防預算年年成長,軍購不斷膨脹,國軍只能撿石頭當武器;台灣號稱科技島,蔡政府還成立負有電磁頻譜偵蒐作戰任務資通電軍,國軍卻只能以原始工具反擊無人機。試想,若千百架無人機齊發而至,國軍如何應對?又如果無人機攜帶彈藥,國軍要平白受創嗎?國防部原說無人機反制系統明年配發外島,備受批評後,才急調干擾槍進駐,這又慢了三拍。

蔡英文下令國軍強力反制時,國軍弟兄其實已被訕笑了多日;連這種緊急因應,國防將領都要等總統下令嗎?蔡英文用創歷史新高國防預算表示對國軍支持,這解決了國軍的應變效能嗎?當蔡英文說要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卻被國軍無能應對無人機侵擾打臉;蔡政府的建軍方向、軍購選項與和應處作為都須聽令美國,我們的國防自主又在哪裡?當蔡英文要展現國家自我防衛決心時,許多人更期待的是兩岸和平發展

因此,大陸方面的回應,也令人失望。尤其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中國的無人機到中國的領土上去飛一飛,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但不要說台灣無人機,就是大陸無人機,能在大陸軍事要塞上隨便飛嗎?輕佻吃豆腐戰狼叫囂只會鼓動兩岸民間相互仇視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共對台報復軍演美中護欄被衝撞得搖搖欲墜,也開啟了這一波大陸無人機侵擾。其實如果兩岸關係穩定,就不致出現軍事挑釁民間玩家亦可約束;兩岸關係緊張,軍事挑釁常態化民間玩家也來搗蛋更增擦槍走火風險。民進黨高唱抗中保台,但揭開蔡政府的國防真相,除了嘴砲,什麼都沒準備好;原來比起曹興誠黑熊勇士和神射手,也高明不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