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薛承泰/教育的遠見與素養在哪裡?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教育的遠見與素養在哪裡?
◆  馬凱/要過與通膨共存的日子
◆  蘇益仁/新冠疫情下看全球生醫產業賽局







薛承泰/教育的遠見與素養在哪裡?


2022-07-06 04:00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退休教授)
新北淡水的聖約翰科大近三年註冊率都未過半,財務狀況吃緊,預計將在一一二學年度停招部分學制。記者趙宥寧/攝影



近年來每年都傳出大專院校停招或倒閉,這是少子化衝擊的第一波,反映的是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九年快速下降的生育;如果不計外來與回流學生,未來七年每年還會減少四千名左右新生,一直到一一八年才會有喘息機會,這要感謝一百年至一○四年生育的回溫。

糟的是,一○五年之後生育又連降六年,平均每年降幅近一萬人,以最高七成五的高教淨在學率來計算,那麼,平均每年會減少約七千位大專新生。今年可能只有十四萬嬰兒誕生,一二八年的大專新生即低於十一萬人,以目前大專院校的數量來說,屆時一半就夠了!

最近《遠見》雜誌進行二○二一年大學排行榜評選,以「學生數三千人以上,且助理教授以上教師數一五○人以上」作為門檻,全台一三三所大專院校中,符合該門檻僅八十九所;亦即,有四十四所學校已陷入經營的困境,可能撐不過未來的七年。

其實,教育部要掌握各級學校規模的發展並不難,因為今年生的嬰兒,不就是兩年後進幼兒園,六年後進小學,…十八年後進大學,就是如此簡單而清楚。廿八年前會有「廣設高中大學」主張的出現,乃因六十五年至六十八年出生人數眾多(超過四十萬),在八十三年時,前者十八歲要考大學,後者十五歲考高中,家長們感受到「升學擠破頭」現象。可是,當時筆者即提出警告,「廣設高中大學」不可能讓當下的考生受惠,政策的影響應是在五年之後,且筆者已看到八十二年出生數較六十五年出生數少了十萬人,人口趨勢已說明了該主張必然失敗!

討好當下,缺乏遠見,是教育政策最大的悲哀!何況這是不算遠的「遠見」!「教育是百年大計」,即使不看「百年」,至少也該計畫未來的十年,根據人口趨勢來決定招生政策;此外,人口質量則是另一項挑戰。

提升人口質量尤需要教育,但質量的優劣並不容易判斷,通常依賴國際的評比,而近幾年來我國大學排名乏善可陳。雖然國人參加國際競賽經常傳來佳音,但這些優異的表現畢竟是個人也是少數,唯有整體質量的提升才是國力的根基。教育部不是不知道問題,而是錯置了資源。

例如,近年來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簡稱USR),強調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看似一項提升質量的作為。很遺憾,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真正的社會責任應從小就融入生活,主動關心家中的長輩、鄰居獨老、弱勢等,能為自家、社區、校園提供服務。

教育部一旦用人民納稅錢編列預算來獎勵,大學為獲得獎補助動員人力提方案並參與評比,學生則因修課到指定的場所來「實踐」社會責任,這不就是「工具與功利化」嗎?那天經費沒了,除了一本本報告,還剩下什麼?

古人強調「灑掃應對」為教育之始,過去學校則在門廊上高懸著「禮義廉恥」,這些「基本道理」曾幾何時被一批學者揚棄,卻轉身成為今日口中的「素養」?「素養」可以賦予新意但不應脫離基本道理,更不宜結合「學習歷程」作為升學的評比,這也會加速教育的 M 型化!

西方國家談了幾年的素養,領導人卻在他國開闢戰場,學生則把校園當作殺戮場所;在台灣,情況沒那麼糟,但總該思考從小本該培養的「素養」,是否已變成年輕人進大學、政治人物拿學位的「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