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台積的憂慮 政府不能袖手旁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7030/web/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把國家從黨私化帶向「派系化」
◆  聯合報黑白集/高官救股急,誰管庶民飢
◆  經濟日報社論/台積的憂慮 政府不能袖手旁觀






經濟日報社論/台積的憂慮 政府不能袖手旁觀


2022-07-06 03:36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積電。路透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近日股價大跌,引起股民與政府緊張,但是真正讓台積電憂慮的是兩件事,其一是美國晶片法案遲遲未通過,讓美國廠的補貼沒有辦法到位;二是擴廠計畫遭到耽誤,南韓三星搶購光刻機等半導體設備,讓台積電恐被三星超車,失去領先地位。

美國拜登政府為振興半導體產業推出的「晶片法案」,規模高達520億美元,是美國、台灣、南韓半導體業者興建新廠、擴產的希望,各家業者都希望法案趕緊通過,補助金額到位,讓蓋廠、招募人才計畫順利執行,但是此法卻卡在兩黨的惡鬥之中,躺在國會將近一年。

在擱置的一年中,各國爭相提出優惠措施,印度、日本和南韓都針對振興半導體業,快速通過多達數百億美元的優惠稅率、補貼方案,歐盟也即將完成自己的晶片法案,規模將達 300-500億美元,中國大陸也針對半導體業延長稅收、關稅豁免等措施。

眼看美國期中選舉即將來到,到時如果民主黨淪為少數,夜長夢多,所以半導體業者、拜登政府官員正力促國會針對「晶片法案」達成最後共識,希望在8月國會休會前順利過關。部分業者還強勢施壓,英特爾就延遲俄亥俄州新廠動土儀式執行長基辛格甚至警告,若國會仍懸而未決,打算優先在歐洲建廠,但台積電現在已經破土開始建廠,箭在弦上,進退兩難。

台積電的第二個憂慮則是,在將來的擴產計畫中,半導體的相關設備如極紫外光EUV)設備等,供不應求。隨著三星、美光、德儀及大陸廠商也加入擴廠行列,讓半導體設備交期拉長,一般設備交貨期長達十到14個月。台積電的勁敵三星,為了在奈米製程超車,甚至首創讓 EUV機台直接運到三星工廠內組裝,就是為了確保拿到先進製程關鍵設備,並縮短交貨期

受到來自三星和英特爾分食設備訂單的影響,台積電緊張了,近期再度派遣高層飛往美國和日本緊盯半導體設備出貨進度,凸顯半導體設備交期拉長的情況似乎比先前更嚴重。

台積電原規劃民國 110-112 年(2021年到2023年)要斥資超過千億美元擴產計畫擴廠地點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大陸南京及台灣中科、新竹及高雄六個地區,如果受影響,擴廠進度將會落後。

台積電五個月來的股價,已由 680元直跌至 450元,原因不是擴廠不順,反而是半導體市場反轉,從民國 111 年(2022年)開始,半導體需求出現下降的跡象,但代工廠的產能擴張在民國 113-114 年(2024-2025年)達到高峰,因此有人擔心,等台積電大幅擴廠之後,景氣已經過去,民國 113 年(2024年)全球代工市場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

但是台積電自己則憂慮,競爭優勢不再,尤其是現在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在企業的層次,必須政府出手協助,尤其南韓政府近日動作頻頻,加強與美國產業合作戰略,更是值得我們提高警覺。拜登日前訪問南韓,一下飛機就直奔三星半導體工廠,目的就是在彰顯美日韓三方半導體聯盟,藉此強化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韌性及國家安全,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隨後也飛抵南韓,與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會面,引發各界猜測兩強合作的背後,是否有美國政府支持。

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出手,窮盡與美方已有的經貿管道,爭取公平競爭的平台;尤其是台積電自從創辦人張忠謀退休之後,這幾年與政府的關係愈來愈好,外界甚至質疑甘願自己成為民進黨政府運用的棋子,譬如配合政府外交,投資明知道會虧本的亞利桑那廠。

企業與政府良性互動,本是無可厚非,現在碰到需要政府出面,政府也應該責無旁貸,不能袖手旁觀,以爭取台灣整體的經濟利益。台灣只有一個台積電,台積電在台灣經濟所占比重實在太大,「大到不能倒」。









聯合報黑白集/高官救股急,誰管庶民飢


2022-07-06 04:36  聯合報/   黑白集
台股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通膨拉警報,台股急驚風,景氣明顯走衰。蔡政府看不到百姓受苦,卻先集氣救股市。副閣揆沈榮津帶頭喊話不要賣股,叫大家逢低進場;金管會揚言「捉禿鷹」,防散戶小白恐慌拋股。這些,是睜眼說瞎話。外資賣超台股高居亞股之冠,導致第二季下修三千點;戳破蔡總統「經濟廿年最好」神話的,是外資,而非股市名嘴。

台股與美股高度連動,當美國升息打通膨,經濟衰退,華爾街熊出沒,台股怎可能偏安?尤其,科技股因砍單去庫存而大跌,半導體板塊成重災區,台積電 ADR 遭拋售,台股怎躲得過護國神山的土石流?

財經官員哄散戶進場,唱好基本面,絕口不提國際情勢。但碰到能源推漲萬物時,就推稱通膨是全球問題,怪塞港、怪俄烏戰爭,找好理由先躺平。政院救股市跑第一,打通膨便推三阻四,好個會做事。

蔡政府把炒股當成拚經濟。但台股總市值佔 GDP 逾二○○%,美股才一五五%,簡言之,台股泡沫大過華爾街。蔡政府獨厚半導體,其他產業則已成「半倒體」,難撐大盤及就業。當股市泡沫破掉,官員仍看不見收入不敷一天三餐的底層庶民。

蔡總統沒兌現分配正義,卻達成史詩級的貧富差距,高達一百四十九倍。政院用盡全力護盤,只為顧選情;但躺平治通膨,只會使貧富差距越治越高。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把國家從黨私化帶向「派系化」


2022-07-06 04:36  聯合報/   社論
2022九合一大選將於11月26日登場,各黨陸續決定各縣市長提名人選。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縣市長提名已大致底定,無論雙北人選最後誰勝出,終歸無法跳脫「蔡英文意志」的牢籠。縱觀整個提名作業,「英系」是最大贏家;尤其六都提名人,若非英系、即是親英人馬。這樣的布局,從民進黨的角度看,在為「後蔡英文時代」的權力交替鞏固基礎,無可置疑。但從台灣民主的角度看,卻是繼國家遭「黨私化」把持之後,進一步向「派系化」墜落,是可悲的發展。

蔡英文總統六年多前取得執政權,是承載著許多人的託付和期待而來,當時她用「三個謙卑」自許,矢言擔起改革責任,「不會整碗捧去」。但執政不到一年,傲慢心態迅即籠罩綠營,謙卑便再也沒有回來過。此後,整個國家機器即被當成民進黨的私產,無論人事官位的授受、財政經費的揮霍、建設資源的分配,完全根據「民進黨利益中心原則」辦理。諷刺的是,陳水扁任內尚且在乎外界觀感,聲稱要當「全民總統」;蔡英文任內則完全失去「全民」之理念,眼裡只剩自己的政黨和「死忠的」選民。

這些年,人們看到國家的五權架構日漸歪斜,權力的制衡設計幾近廢弛。包括:立法院變成行政院的橡皮圖章,占過半席次的綠委完全失去個人意志及理想;監察院成為執政黨的附隨組織兼打手,再離譜的官箴問題也引不起監委嚴正關注;司法院奉承政治旨意行事,大法官失去客觀獨立釋憲的功能,不少檢調機構甚至自甘扮演政治打手。更嚴重的是,行政院在缺乏瞻矚的閣揆蘇貞昌帶領下,一味以宣傳作秀為能事,非僅不能解決各種社會經濟能源議題,反而用遮掩補貼等手法讓這些議題轉為地下化和長期化。

從最近的一些決策,即可看到國家資源如何被蔡政府當成執政黨的資源濫用,完全黨政不分。例如,行政院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申請七月一日上路,原本五十七億的金額提高為三百億元,目的除在爭取五十萬戶年輕租屋族的選票,還將發放日期定在臨近選舉的十月三日,政策買票就是可以這麼直接。再如,針對疫情而來的五十五億元國旅振興方案,早在五月就定案,卻要到九月才分兩階段上路,實施期間正好橫跨十一月的選舉,就是要一萬多家業者、七萬多名受惠旅客最有感。很多民宿業者感嘆,明明現在就活不下去,政府卻寧可讓他們多挨餓四個月。

除了資源的濫用,蔡政府對公權力運用的私相授受,也到了令人不忍卒睹的地步。最近,在內政部長徐國勇與警政署長陳家欽的互咬風波中,徐國勇在反駁時,對自己的人事主導權說了一句大白話:「我的東西,我還喬?」看到沒有,內政部長的警察人事權,已被徐國勇「私有化」了,變成他的「東西」。試想,這些年來,蔡總統分派政府職位時,難道不是也抱著這樣的心態,才能把一些充滿私心的任命當成理所當然?把公職當成執政者的「私有財產」,等於把「公共責任」從執政意識中剝除;到了這種地步,還是民主政治嗎?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句話已漸漸在台灣退化的政治中獲得印證。當年陳水扁的腐化,表現在他對家族資產的極力聚斂上,然而當時黨內正直的聲音仍未全然消失。今天蔡英文的腐化,表現在她對民主及國家機器的剝削,任用庸才以便聽命於己,民進黨的「一言堂化」達到高峰,政治舞台上活躍的是各色跳樑小丑。蔡英文曾不斷用文青語言打造開明形象,竟衰變至此,她自己也沒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