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台灣能如願出席第七十五屆世界衛生大會嗎?

◆  【專家之眼】為政以德,科學防疫,更不該入民於罪
◆  【專家之眼】台灣能如願出席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嗎?

◆  【專家之眼】蔡政府忙改國號稱非法 何時團結國家?
◆  【專家之眼】台灣真心只換得美國絕情「類挺台」
◆  【專家之眼】拜登的民意支持度為何低落?
◆  【專家之眼】蔡政府防疫打假球?
◆  【專家之眼】澳英美聯盟啟動挺台機制?







【專家之眼】台灣能如願出席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嗎?


2022-05-06 09:22  聯合報 /   宋燕輝/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
世界衛生大會開會在即,台灣還在努力爭取參加大會的邀請函。新華社



僅剩不到三週,台灣還在努力爭取參加第七十五屆世界衛生大會(WHA)的邀請函。會成功嗎?上月初,美國務院副國務卿麥肯伊會晤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時要求支持台灣成為 WHA 觀察員。WHO 秘書長會低頭埋單嗎?

十幾天前,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25票贊成、0票反對,壓倒性票數通過,指示美國務卿制定策略,協助台灣重新獲得 WHA 觀察員身分。此法案之提出已非新鮮事,歷屆美國國會都有類似挺台法案的提出。

民國 98 年(2009年),台灣得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 大陸翻譯為「中國台北」)的名稱和觀察員身分參加 WHA,主要原因不是美國政府和其他友台國家的支持,更不是美國國會相關法案的通過,而是兩岸關係基於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的政治基礎有所改善,且在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達成諒解

民國 105 年(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北京以附加「一中原則」此政治條件方式釋出善意」,同意 WHO 以「中華台北」的名稱和觀察員身分邀請台灣參加 WHA。衛福部部長林奏延WHA 致詞時自稱中華臺北」,時任行政院長林全表示:「衛福部長林奏延以中華臺北名稱演說,雖不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

但自民國 106 年(2017年)至今,蔡政府堅決不承認一中原則」,也否認九二共識」之存在導致台灣連續五年無法參加 WHA

基於美國挺台力度加大,國際社會其他成員和相關組織或會議也紛紛表態挺台,再加上疫情和俄烏戰爭國際情勢政治格局的影響,似乎台灣有望參加即將日內瓦舉行第75屆WHA。如果有人真的這麼認為,那麼可能就是在狀況外了。

台灣要順利加入 WHO 和出席 WHA,以及 WHO 幹事長要做出發給台灣邀請涵的決定受以下三個因素制約:一、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及《世界衛生大會第25.1號決議》的重新解釋;二、當前緊繃兩岸關係獲得紓解;三、兩岸就台灣參加 WHA 達成諒解。

就《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及《世界衛生大會第25.1號決議》之重新解讀而言,近一、兩年來,台灣外交部、陸委會、駐外使館代表處等不斷向國際社會表明,強調聯大決議第2758號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未提及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更未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體系代表台灣。此種解釋影響 WHA 第25.1號決議之法律依據正當性

依上述的新解讀,2,340萬台灣人民有權參與聯合國與國際體系相關組織,此包括 WHO。遺憾的是,目前聯合國和 WHO 內部政治決策環境仍未發展到足以改變排除台灣參加聯合國體系下專門機構的外交立場。WHO 之法律顧問也不會改變有關上述兩個決議所持之法律見解。

第二,當前兩岸關係不但沒有紓緩跡象,反而是愈繃愈緊。美國行政、立法及軍方高層人士相繼訪台,台美關係愈走愈近,似乎正朝向北京所劃紅線進一步邁進。早在民國 106 年(2017年),中國大陸就已經打消與執政的民進黨進行對話談判念頭

去年,大陸外交部表示:「民進黨上台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台灣參加世衛大會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北京強調「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方不能同意台灣參加今年世衛大會。」此立場至今不但沒變,反而更加強硬。北京認為台灣申請參加 WHA,以及美國大力相挺是「政治操作」、「以疫謀獨」,因此絕不會同意 WHO 邀請台灣與會的。

前面兩個因素綁在一起來看,可以確定的是,兩岸就台灣參加 WHA 要達成諒解是不可能的事。在欠缺此種諒解的前提下, WHO 幹事長很難發出邀請函。因此,台灣出席今年 WHA 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台灣醫界團體呼籲,公共衛生與政治應該分開。這是天真、不實際的看法。學過政治學的人都很清楚,政治是無所不在,而政治定義為「權威性價值分配」。WHO 與 WHA 當然與國際政治相關。

台灣是否加入 WHO 與被邀出席 WHA 係屬高階政治問題。誰有權做出最終權威性決定呢?不是美國、不是歐盟、不是友台國家或組織,而是依循 WHO 和 WHA 決策體系,以及包括中國大陸和所有會員國在內利害關係人參與所做出的決定。

台灣要順利加入 WHO 和參加 WHA 僅依賴美國或少數歐美國家或組織是無法帶來「質變與量變」的結果。此政治困境下,兩岸恢復對話改善關係應該才是台灣重返聯合國體系和出席 WHA 的「芝麻開門」。










【專家之眼】為政以德,科學防疫,更不該入民於罪


2022-05-06 09:30  聯合報 /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疫情升溫,家中有長輩、慢性病史與孩童的家人,一會兒有學校預防停課,一會兒隔離防疫和規定又有新改變,鬧得人心惶惶。記者劉學聖/攝影



從清明時節以迄,伴隨省親、祭祖和旅遊足跡,新冠疫情在地理的擴散,是由北台灣轉到花東地區和中南部;確診人數更是屢創新高,從四月初七日平均,三百餘人,一路暴增到如今,單日即有三萬餘人

究其實,新冠疫情在北台灣的感染滾動速度,遠比起二月底、三月初的在日本東京都,還要快上一倍半。以台北市政府設置七大公費篩檢站,其每日採檢人數約四千名上下;然陽性檢出率卻是連番三級跳,從十天前的不到一成五、過去這一個周末的49.2%,到五月四日已高達83.5%,相當駭人。

不僅各地的醫療負載量暴增;但凡家中有長輩、慢性病史與孩童的家人,再面對一會兒有學校預防停課,一會兒隔離防疫和規定又有新改變,更鬧得是人心惶惶。同一時間,地方衛生單位更因著隔離單發放數量通知送達混亂系統轉換熟稔和追蹤篩檢管理負荷暴增之下,而不斷向中央主管機關請命,希望抓大放小,能將行政作業要求與流程,都大力簡化修正和放寬

然則,穩定人心的好方法,不外是備足醫療設施需用物資新開發藥物供應自信;以及能夠讓專業人士在第一時間,即能快速介入勇於承擔。這就跟過往曾經發生擠兌案最有效的安撫依舊是在金融機構全面金檢,和能有整桌整桌擺放,可以緊急兌現台幣現鈔塔

有趣的是,除了中央機關地方政府,因為資訊落差任務難度勞逸不均,因而對行政流程管理措施必要性產生見解歧異和有了再一次磨合需要。電視名嘴和國內外的領域專家,也紛紛獻策建言。於是預告政策放寬,已然是一日數變,從電子圍籬取消與否、口罩的使用時機、軟性封城可能條件,到開放邊境理由充分

誠然,像台北市內醫院病床使用,在扣除外縣市病患之後約為2%以上;但確診者住院率,較諸衛福部公布中、重症比率,竟然高出十倍餘!弄得台北市政府中央部會緊急研商重新擬定感染病患住院標準

民眾的自律心就醫習性社會責任感,也要同步提升。不過更多時候,困於生計終日奔波黎民百姓,既不知道政策修訂理由來龍去脈;更無法在輕易間,即能理解多如牛毛細節,又如何有高度自治精確遵守規定可能呢!

首先,客觀即時又充分貼近現況數據解讀,很有必要。正類似過往發生緊急金檢,能有這樣的事實梳理社會周知,才能贏得人民信服爭取長時間配合意願

像是某名嘴,卻將荳蔻年華的新冠感染和不幸死亡,歸在那59歲以下的死亡佔比,約佔全年死亡人數的25%;並且悉數以此來做成比對表格!究其實,20到24歲的女性死亡率,大約在萬分之5.7;而不是名嘴所用的59歲以下,0.18%,也就是萬分之18的死亡率。如此,等同於將荳蔻年華的一般死亡率,放置在約四倍高的風險群組內。

根據內政部109年的統計, 65歲以上死亡在12萬6,881人,占總死亡人數的73.3%;45-64歲,占21.2%。合計45歲以上死亡,占94.6%;也就是說,45歲以下的死亡發生,僅佔5.4%。名嘴以此方式來對照各年齡層的新冠死亡,即能得出年輕人新冠死亡概率,跟其他年齡層頗相近的解讀引導

安撫人心意見領袖固然是責無旁貸;然則,切割統計數列做成表格,還是要先能彰顯母體特性來做依歸原則;否則,年齡分層混雜太多訊息之下,徒然讓不幸事件的檢視,無緣得出具體意義必要後續防範

其次,往下經由自主快篩驗出的陽性通報,其及時與否和周知親密接觸者的正確性,在上傳app的功能和設計有限之下,公部門查驗介入已然無門,那就只能看當事人的修為了。

然而,甫發生有隔離滿七天的孩童,回到幼稚園上課卻被師長責罵的事件發生;這樣放任發展,只會讓新冠帶原者被標籤化,終將讓誠實申報的人屢受責難,甚至引發人際衝突社會風暴

再則,居家隔離所使用電子圍籬判讀誤差經常會發生。逢有錯誤發訊或真有違規的時候,地方警察除了知會當事人,還會到家裡做確認或是等待機會逮人;但警力治安維護才是本質執法開罰社會成本,不可謂不高啊。據悉這兩天,就會由中央跨部會主管地方政府重做討論值得期待

只是現階段快篩劑,供應還是不夠充裕;解隔人士,甚至期滿七天也沒收到防疫包。如此一來,居隔改為三加四,後四天可以走透透的美意,也無從落實如果沒有庫存快速補充,就算想要誠實以告的人,也沒得驗;馬上又可能取消電子圍籬,不再設防又沒快篩劑的提供,可當真要危機四伏了。

最後,台灣不是香港,並沒有太多轉口需要海港運輸;更何況外勞可以延長居留之下,以外籍人力遞補急迫性,其實有限。何況只要讓外籍學位生、科大學生跟高職生,可以拿高薪提早上崗,那麼電子科技廠的外勞需求,就能有效緩解的。反之,現下放寬邊境管制提議和高風險,則只會將防疫破口感染者治療成本悉數轉嫁給全民醫療人力去負擔

打了上半場好球的台灣,曾經頗自豪科技防疫,再再需要重作檢討、修正;而眼前看似高傳播感染率低死亡數據,也絕不能以此自滿,而要步步為營。尤其,現下上傳資料若有填報不實,還會有十五萬元罰款科技防疫管理失當設計不良,只會成為入民於罪電子蒐證搶錢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