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立法防技術外流 台灣要追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724/web/ 

◆  聯合報社論/防疫、正義和前瞻皆破功,黯淡的五二○
◆  聯合報黑白集/朱立倫治絲益棼
◆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立法防技術外流 台灣要追上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立法防技術外流 台灣要追上


2022-05-20 01:39  經濟日報/   社論
日本政府重金禮聘台積電在熊本縣興建半導體廠。(本報系資料庫)



日本參議院在5月11日通過「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重點之一就在加強防止科技外流。而南韓也在今年1月通過「國家先端戰略產業競爭力強化特別法」(又稱「半導體特別法」), 7月起施行,除了給予半導體等先端產業優厚的政府支援外,也特列條款管制敏感科技民間企業工程師的出入境。日、韓政府振興科技產業並防止技術外流的專案立法,值得台灣參考。

日本的「經濟安保法」有四項特點。首先是強化供應鏈,降低依賴海外市場的風險。日本政府指定對產業發展與國民生活極為關鍵的半導體、稀土元素、蓄電池、醫療用品等為「特定重要物資」,除政府給予豐富的財政援助,也賦予政府對於相關企業的供應鏈、庫存狀況進行調查的權力。

在這樣強化供應鏈的邏輯下,日本政府重金禮聘台積電在熊本縣興建半導體廠,但同時日本官方也可以調查熊本廠供應鏈與庫存,由於熊本廠有使用日本官方資金,如果拒絕官方調查,日方可以依照「經濟安保法」進行懲處。

日本新法的第二個特點是確保基礎設施安全性。日本政府指定電力公司、鐵路、金融業等14個容易成為網路攻擊的基礎設施產業,在其導入管理與資訊系統時,必須跟政府報告購買規格、廠商與零件,如果政府覺得其採購易被網路攻擊或有機密流失的風險,可命令企業更動採購。此法規表面上是防護網路攻擊,但背後也有美中科技戰下,防止日企採買到讓美國會抗議中企產品的防火牆效果。

第三特點是產官學共同合作,開發最先端的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等新科技。政府依據各研究主題,成立「官民協議會」,邀請企業與大學參與,給予豐厚的援助津貼。日本官方支援產學技術開發,有其長久歷史,此新法的特別之處,是導入對民間人士的洩密罰則。

根據日本既有法律,在產官學的合作過程中,如果開發技術依據「秘密保護法」,被指定為「特定秘密」就必須遵守有刑責的保密義務。但是「特定機密」限定與國家安全保障有關,一般性產業技術恐怕難被指定。「經濟安保法」就是補足這個漏洞,參與政府援助計畫而洩密的產與學,最高可以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

南韓的「半導體特別法」,跟日本「經濟安保法」的基本精神一樣,是為了發展與保護國內科技產業,政府將會投入更多資源,但是也會管的更多。「半導體特別法」針對南韓企業在先進產業的投資、研發與人才獲得,給予各種破規格的優惠,但另一方面,南韓也建立高科技人才庫,來管制關鍵工程師的出入境,避免有「叛逃」他國企業的情況發生。

此次的「半導體特別法」,南韓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企業在徵求工程師同意之後,會建立核心技術工程師名單,提交給「産業通商資源部」,而該部會就可以依照此名單來監控關鍵工程師的出入境。雖然建立監控名單,有工程師個人意願為前提,但是在南韓講求服從性的企業文化下,工程師個人意願條款實際上也只是裝飾用。

過去兩年多因為疫情,國際間的人員自由移動被迫停止,這其實是有助於台灣企業防止技術外流海外。然而現在各國邁向後疫情,跨國移動逐漸恢復正常,會增加技術外流風險。就在這時,日本與南韓推出新的科技專法來保護國內科技與產業競爭力。台灣到現在尚未有防止技術外洩的科技專法,進度是落後日韓非常多了。但至少,在台灣邊境開放前,完成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訂,例如增加「經濟間諜罪」等,是不可拖延的急務。











聯合報黑白集/朱立倫治絲益棼


2022-05-20 01:28  聯合報/   黑白集
波波漫畫



朱立倫想必籌謀許久,挖出張善政,直接徵召參選桃園,堵死羅智強及其他有意角逐的人。就如黨內某人的放話,「將軍」,朱立倫或許真在心底喊了一聲。「朱羅記」終結篇冒出煙花般的效果,羅智強只能束手就擒,但其他地方眾將卻不服。

朱氏決策風格再度展露無遺。七年前換柱,七年後封羅,都是同一邏輯:誰違背主席意志,都得拉下馬。最大敗筆都是,但憑一己意志,不聽外界苦諫,機關算盡太聰明,卻把局面越攪越複雜。

張善政條件不差,如果下在羅智強心猿意馬之際,便是一著好棋。但羅智強遷了戶籍、魯明哲已鬆動、呂玉玲已宣布參選,再推張善政,就是治絲益棼,棋局大亂。大家固然都得稱臣,卻沒有人高興,因為這是密室飛來一筆,怎麼讓大家團結?

朱立倫這番精心布置,「」死的不是羅,而是他自己。一個月前,他說要以科學民調、地方協調決定人選。如今,他等於宣告:他的腦袋就是科學,而他通報馬、韓就是地方協調。他曾說,不論藍綠,從來都是在地人選;現在,張善政的在地情緣要從何談起?

桃園這一仗,說難不難,關鍵在於整合。只要整合好,現任民代不會比前閣揆差。但就像當年乾綱獨斷地換柱,把自己搞成票房毒藥,現在又搞突襲提名,把張善政變成奇兵。這套手路,還真似曾相識。













聯合報社論/防疫、正義和前瞻皆破功,黯淡的五二○


2022-05-20 01:38  聯合報/   社論
蔡英文總統就職6周年,面對防疫破功,未來挑戰仍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二○蔡英文總統就職六周年,全台確診人數正好飆破百萬,「新台灣模式」土崩瓦解,人民苦不堪言。防疫有成曾是蔡政府自得的政績,但禁不起現實檢驗,成為民進黨浮誇矯飾最大破口。近幾年,蔡總統靠著傲慢和權力集中呼風喚雨,卻屢讓國安、能源、食安和正義陷於險境;隨著防疫破功,所謂前瞻規畫和社會正義也一起露餡。任期僅剩兩年,蔡英文會設法補正嗎?

蔡政府兩年多來的防疫部署,非「缺」即「亂」,毫無章法。第一年缺口罩,第二年缺疫苗,第三年缺快篩劑和藥物,全賴民眾自求多福,也賠上不少無辜人命。這般亂象,政府居然還能自詡「超前部署」,並將陳時中吹捧成神級指揮官;總結一句,是完全忘了政府天職在「服務人民」,解決疑難。觀察當前狀況,醫療體系頻拉警報,地方防疫人員人仰馬翻,急診站頻傳民眾久候不治,指揮中心依然大權獨攬,對醫療院所及地方政府大打官腔。與此同時,卻是各種「綠色通道充斥,藥物試劑標案擠滿「綠友友」分肥,益發增加民眾的「被剝奪感」。

蔡英文是近年權力最大的總統,卻未能善用「完全執政」的優勢引領國家變革,反而導向黨同伐異的民粹領導,國家權力和行政資源用來「為執政黨服務」,讓民主倒退。兩度延任的促轉會,未能實現轉型正義及平撫歷史傷痕的目標,反而成為撕裂社會的鬥爭工具。在蔡總統任內,多少獨立機關如 NCC 及公廣集團皆淪為黨政尖兵,綠媒網軍操控言論風向,幾使公共論壇及異議言論無處立足,也扼殺社會理性空間。

除了政治氣候惡化,蔡總統信誓旦旦的司法改革,則因政治干預及政治任命接踵,傷害司法獨立的荒誕作為不斷上演,導致正義蕩然。此外,理應監督官箴的監察院也蹚入政治渾水,屢以政治力粗暴踐踏司法、檢調,越界侵權爭議不斷。最糟的是,憲法法庭不能持平為中央與地方權限公平仲裁,監察權、立法權、司法權一味望聞民進黨風向而跟著偏頗喧囂,而人們從未看到蔡總統居中矯枉,或要求各方節制。如此一來,只見機構濫權橫行,憲政制衡完全去作用。

在蔡英文大權獨攬下,行政團隊的失能無以矯正,許多政策都以撒幣補貼來化解民怨,掩飾失能。五、六年來,從前瞻建設、紓困計畫到三倍券、五倍券,乃至防疫經費與國防武器採購,全都以「特別預算舉債籌措;幾年下來已超過,為歷任政府所僅見。不僅債留子孫,也埋下財政敗壞伏筆

在國家資源錯置下,一些迫在眉睫的國安危機則遭忽略。例如,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危機日益嚴重,勞保基金即將破產,社會住宅不見成效,國際能源價格飆高、而國內油電價卻一再凍漲。這些,均暴露蔡政府的「短期投機」心態,無意面對國家社會的長期挑戰,一味用粉飾手法裝作問題並不存在。以電力問題為例,蔡總統可以假裝她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直到她安全下莊;但屆時,低電價還能維持嗎?更重要的是,台灣會有足夠充裕的電力供應民生及產業嗎?

蔡英文主政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大陸觀光客不再來台,兩岸各種交流逐漸中止,兩岸人民的敵意加深。但與此同時,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卻上升至四成二以上。如此失衡的兩岸關係,政治敵視經濟倚賴,對國家的發展是健康而可行的嗎?誰樂見到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五二○面對防疫破功,蔡英文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