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可能再次被拒WHA門外

◆  【專家之眼】蔡政府農業政策死當
◆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可能再次被拒WHA門外

◆  【專家之眼】今年G7外長會議打台灣牌?
◆  【專家之眼】從東協美國高峰會 看印太經濟戰略前景
◆  【專家之眼】30年期房貸就是房價推手
◆  【專家之眼】小馬可仕當選總統,南海定時炸彈移除
◆  【專家之眼】戰爭機率升高下的蔡政府手足失措?
◆  【專家之眼】北約東擴—實力提升抑或負擔增加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可能再次被拒WHA門外


2022-05-20 13:48  聯合報/   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未邀請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新華社


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即將於5月22日到28日舉行,台灣尚未接到邀請,外交部因此「痛批」世界衛生組織(WHO)「未能秉持中立、專業原則 」、「再度拒絕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WHA,外交部深表不滿與遺憾」。

WHO 具會員國身分的13個台灣友邦,已經向 WHO 秘書處完成「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提案,並要求以「補充項目」(supplementary item)列入本屆 WHA 全會議程,在尚未定案前,外交部先撂下重話,是否預知我國確定不能參加本屆 WHA,先對國人打預防針?果真如此,那又何必再由衛福部次長組世衛行動團赴日內瓦,徒然浪費公帑?

當然,到時候真被拒於 WHA 門外,世衛行動團也許可以做做大外宣,再轉內銷成大內宣;可能再把罪責歸咎於中共的阻撓,也可免於被批評參加國際組織努力不夠,以及自有疫情以來口罩外交、疫苗外交、篩劑外交都沒有奏功的卸責。

台灣被拒於世衛大會之外,源頭當然是民進黨的仇中反中政策,導致兩岸關係嚴峻,中共的阻撓,在預料之中,而因此引起國人對大陸不滿極其自然,但民進黨政府就沒有政治責任?屢屢被拒於 WHA 門外,陳時中不該因此而下台嗎?

國際社會極其現實,縱使台灣在2年來新冠疫情肆虐中,表現良好而因此得參加 WHA;何況,去年5月疫情開始嚴重時,民眾排隊買口罩之亂下,政府還能拿口罩去送給別的國家做口罩外交;而在疫苗十分短缺下,已淪為疫苗乞丐,政府起初還阻撓民間企業及團體向外採購及捐贈疫苗給國家,這種疫苗短缺之亂還能沾沾自喜為疫苗模範生!更糟的是拿多數國人不要打的台灣疫苗去做疫苗外交,試問這樣子的「模範生」即使沒有中共的打壓,進得了 WHA 的大門嗎?

等到 Omicron 大流行,單日確診數居世界第一名,國人買不到快篩試劑,才發現政府早拿走 1,500 萬劑送給別國去做篩劑外交。兩年前疫情開始嚴重時,聯合國及 WHO 就不斷呼籲防疫資源的運用應該注意平等及人道原則;也就是說行有餘力的國家應該幫助那些比較沒有防疫資源的國家。其實也是在説必須照顧好自己國民,若有餘力再去幫助他國人民。

民進黨政府是在照顧不好自己民眾時,反而為了防疫模範生的虛名,展開防疫外交。這種手法其實是違反世界衛生組織的原則,豈會博得他國的支持而獲得參加世衛大會的門票?

尤其在防疫措施上,台灣初期能成功,得力於形同「封島阻絕病毒於境外,以及民眾自動配合戴口罩,減少流動,加上所有業者願意配合暫停營業,得以阻止病毒散播。

但這次自4月中旬以來,Omicron 開始流行,預計5月下旬會達到高峰,而自5月1日至今確診人數已經破百萬,染疫人數及死亡人數快速攀高,陳時中猶在對發出警語的人斥責為「危言聳聽」,這不是傲慢自大,什麼才是傲慢自大?

其實 Omicron 及其變種,對於人們的威脅,WHO 早在今年1月19日就發出警訊,WHO 説:1、Omicron 沒有 Delta 凶悍,但不應該就認為它是輕微及溫和的。2、Omicron 仍然對健康有高風險性,不必然是低住院率,而現有醫療量能也不見得能負荷。3、疫苗對 Omicron 的感染只是提供保護力,但不必然能對抗它。4、沒有打疫苗的人 Omicron 帶給他們的風險最高。5、Omicron 比流感危險,不可以把它等同於流感。6、感染過新冠的人,仍會被感染。7、追加第三劑或第四劑可以防止 Omicron  導致的重症。8、戴口罩仍然是防範 Omicron 傳播的有效方式。9、Omicron 之後新冠疫情的終止仍無法預期,可能遙遙無期。

讀者可以回顧自4月以來,衛福部長及中央指揮中心,所説出來的話和 WHO 的警訊有多少是一致的?筆者在本專欄曾以疑問句方式,提醒為人父母者寧可把 Omicron 視為大魔王,之後也有醫界出來呼籲 Omicron 是虎姑婆,這些警覺性提醒難道都是陳時中口中的危言聳聽,會引起恐慌嗎?那 WHO 上述的9大警訊,民進黨政府難道認為是假新聞?

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要和國際接軌,卻連 WHO 提供的資訊都不肯參考一下,被拒於 WHA 毫不意外。而此時此刻也該請阿中部長下台一鞠躬了!









【專家之眼】蔡政府農業政策死當


2022-05-20 13:53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政府陸續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與日本福食進口,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又到了520,該好好檢討執政邁入第六年蔡政府的政策。筆者以為其中又以農業最讓人失望,農委會無力解決各項問題,只會砸錢攏絡受影響者。以下舉其犖犖大者:

第一,水果外銷崩盤:我國水果出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兩岸關係惡化後,大陸先在去年2月以檢疫為由,暫緩對台灣鳳梨的輸入;去年9月再以檢出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為由,暫停上述釋迦與蓮霧進口。今年1至4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金額年增率僅鳳梨一項因增加外銷日本以及去年基期較低(已較前年衰退34.3%)下,還能維持持平;釋迦及蓮霧分別驟減 86.1%93.4%。農委會卻還在宣稱出口日本等國成效斐然,且《日本經濟新聞》卻認為台灣鳳梨已供過於求,價格不斷下跌,預估5月起進口量可能會下降。

第二,開放美萊豬與日福食,台豬卻無法出口:在政府全力護航下,政府陸續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與日本核食等有安全疑慮的產品進口。我國曾為全球第二大豬肉出口國,民國 86 年(1997年)爆發口蹄疫後出口受挫,所幸民國 109 年(2020年)6月16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定,台灣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生鮮豬肉已可重啟外銷。然美日二國卻仍對我豬肉進口設限。開放美萊豬與日福食,台美 BTA 與印太經濟架構無望,日本主導的 CPTPP 亦沒進展也就算了,農委會還不敢要求兩國同步開放台豬。

第三,雞蛋、鴨肉、雞肉啥都缺:我國畜禽產品產量多且穩定,多數產品可以滿足國內的主要需求。不料民國 108 年(2019年)就爆發雞蛋短缺與價格暴漲事件,監察院要求農委會就產銷失衡事件進行檢討,並建立監控機制。惟今年初仍陸續爆發缺雞蛋、鴨肉、雞肉的事件,至今仍未解決。

第四,忽視糧食通膨與短缺問題: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糧食供應不穩定,各種糧食價格紛紛大漲,二月底俄羅斯與烏克蘭二個糧食與化肥生產大國爆發衝突,讓糧價飆漲,近期還發生印尼禁棕櫚油出口與印度也禁止小麥出口等事件,糧食不僅價格高昂,還可能無法取得。這對糧食自給率不斷下滑的我國(民國 109 年(2020年)僅剩下31.75%),直接面臨糧食危機的威脅,並間接影響畜牧業的飼料(如玉米)供應。相較於各國積極搶糧,大舉提高庫存,農委會仍十分淡定,只能確保半年內的黃豆、小麥、玉米不缺。

第五,縱容違章農地工廠:我國許多農地長期遭非法占用,民進黨政府於民國 108 年(2019年)6月27日強行三讀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案,補辦臨時登記工廠的期限大幅延後8年,至民國 105 年(2016年)5月20日,平白讓這8年間違法占用農地的工廠也能納入輔導之列。並喊出「全面納管就地輔導」,將達成「拚經濟、顧環保、守農地目標今年319納管大限已經屆至,尚有數萬家違法工廠未納管,本應立即停止供電、供水與拆除,卻仍縱容其持續汙染土地,危害糧食生產與生態環境。

第六、再生能源建設衝擊農漁業發展:我國全力推動風電與太陽光電建設,立意雖佳卻因選址不當,進而危害農漁業發展。如在原有的魚場上興建海上風場,導致現有的流刺網與拖網漁業將無法運作;不少太陽能板設立在生態區,破壞農地、森林與生態區;埤塘與魚塭大舉設立光電場,影響養殖漁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蔡政府的農業諸多政策實在讓人失望,無力解決水果與豬肉出口困境;還讓雞蛋等產品長期短缺,無法因應未來的糧食危機;並且放任農地工廠侵占農地,以及默許再生能源建設在農業與漁業區內…。就連眼前的農業問題不但無法解決,反治絲益棼,遑論農業的永續發展。

這樣的難看施政成績,只能死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