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城春花開早 減碳意遲遲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972/web/ 

◆  韓少將 該考慮兩個道歉
◆  大學面試重交流 別背答案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城春花開早 減碳意遲遲
◆  台電 別為基隆珊瑚蓋墳場
◆  邁向淨零 開放民間微電網
◆  類火車累旅客 人在北東冏途
◆  3謬誤 台鐵淪政治公司化犧牲品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城春花開早 減碳意遲遲


2022-04-25 03:22  聯合報 /   魏國彥(作者為台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研究發展協會執行長)
聯合國警告,地球暖化相關風險高於預期。(美聯社)



南宋劉克莊(一一八七至一二六九)的詩:「洛陽三月花似錦,多少功夫織得成」。當年的三月,說的是農曆,也就是現在的四月份。換句話說,八百多年前的四月天,洛陽城內外繁花似錦,春光明媚。然而,這個景況已經變了,北半球的開花期普遍提早,因為地球暖化了。

最好的證據來自日本京都,歷代文人與花匠記錄了野櫻花的開花日期,從公元八一二年開始一直累積到今天,剛好有一千兩百一十年。早年的數據較零散,但看得出來,每年野櫻初開花的日期約在年頭算來的第九十天與一二○天之間擺盪,也就是在四月份。公元一六○○年開始,全球進入「小冰期」,野櫻開花的首日呈現延後的態勢,有個別的年份甚至遲到五月份才開花。近一百廿年,我們看到明顯的提早趨勢,公元一九○○年開始,開花首日平均在第一○七天,從一九五○到一九八四年,所謂「歷史大加速」以來,開花首日平均降為第一百天,從一九八五到二○二○年,平均首日降到九十六天。簡單歸納:千年以來,日本京都的野櫻花開花日平均提早了十天,而以近卅五年的提前更顯著。

這個植物花開的物候現象也記錄在其他城市:中國北京城的櫻花近兩百年的花開首日也以三級跳的形式不斷提前,從第一百天提前到第九十天。英國南部的橡樹開花日提前更多,早了十五天;瑞士日內瓦的櫻花提前了十三天。這些地方多數都有溫度計的長期記錄,顯示一月到三月氣溫從一八○○年到今天不斷上升,以京都為例,從平均三點五攝氏度升高到七點二度,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二八五ppm,而二○二二年已經高達四一三ppm,硬是比工業革命前高了四十五個百分點,溫室效應導致氣溫升溫。

京都議定書是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在日本京都市的國立京都國際會館所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第三次會議(COP3)所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回復到一九九○的水準。這個議定書已於二○二○年正式失效,到今天世人還在為全球暖化的真實性與危機爭辯,日本京都的櫻花有知,應會在春風中訕笑!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花也知道,一年過一年,紛紛早發,「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少了冬雪,多了春花,看似愜意,實含危機。春城花開早,是全球變遷的鐵證,也是全球暖化的警鐘。杜甫詩:「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我們看著四月的花色,心裡要清楚,風雲已變色,天地有危機。














韓少將 該考慮兩個道歉


2022-04-25 03:22  聯合報 /   尤英夫/律師(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批示同意特赦前國軍少將韓豫平及士官張淯森。韓豫平受訪時,高興地出示剛拿到的法務部特赦證明。記者吳亮賢/攝影


前國軍少將韓豫平被判貪汙重罪四年六月有期徒刑並宣告褫奪公權,蔡總統認情節具特殊性,情輕法重,允堪憫恕。為平衡過苛刑責對其人身自由及退休權益處罰依赦免法第三條後段之規定,於日前均予特赦韓少將及士官張淯森,使兩人罪刑之宣告均無效,以濟司法之窮

特赦消息一傳出,大多數人皆予認可。的確培養一位將軍不易,僅因挪用二千多元加菜金就被重判,甚至剝奪其終身俸,顯然過苛,難符國民正當法律感情,我們贊同加以特赦。尤其在被特赦後,韓少將強調,他是一個備役軍人,在還給他清白之身後,國家有需要時,會義無反顧接受徵召前往戰場,隨時奉獻生命給國家。令人尊重與感動,確是一位愛國軍人

不過,在恭喜韓少將之際,我們認為韓少將也許可以再考慮是否:

一、對涉案的其他人道歉:該案涉及之軍人不只上述兩人,還有參辦室陳某經緩起訴確定。另外,花蓮地方法院刑庭法官依職權告發劉中將等四人亦屬貪汙共犯不過花蓮高分院法官卻說,是否具有共同正犯關係之證據未臻明確)。除被控貪汙罪之外,又涉及偽造及行使文書不實餐敘人員名冊等)之部分,明顯有罪。誠如判決所說本案都是因為討好長官,而不顧幕僚齊聲反對頑持己見而引起,似乎應該道歉。

二、對國人道歉:判決說,身為國軍重要高階將領,長期受國家栽培,理應謹慎廉潔,恪遵相關法令,明知國軍近年來對於「依法行政」、「公款法用」等原則之宣導不遺餘力, 尤其「整飭軍紀、弊絕風清」向為國軍持續要求之重點工作,身為花防部長官,本應以高道德標準自持,力行崇法務實,竟為求表現,無視國軍忠誠軍風之要求,踩踏紅線,詐取本應獎勵演習有功官兵之加菜金支應民人餐費,帶壞軍紀、打擊士氣,有損國軍將官形象。因此本文認為似乎也應該對國人道歉才對。

韓少將的案件曲曲折折,如果仔細研讀,是個值得眾人討論案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告訴國軍,現代不同了,軍中文化是不高過法律的















大學面試重交流 別背答案


2022-04-25 03:22  聯合報 /   彭金隆/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台北市)
大學申請入學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學申請入學甄試二階段面談即將開始,我想以下對話應該會在各大學推甄教室不斷出現。「陳子豪同學(化名)歡迎來參加本系甄試,請你做一分鐘自我介紹…」,「各位教授好!我的名字叫陳子豪…」。根據我參與多年甄試經驗,十之八九的高中生就是這樣開始自我介紹的。我發現大部分學生一聽到要請他自我介紹,立刻難掩欣喜之色(自認猜中題目),然後就聽不到教授已經叫出他的名字,便自顧自開始說起反覆練習不知多少次的內容,這寶貴的幾分鐘,原本是與教授雙向溝通的好機會,卻常變成只想盡快把背誦內容傾瀉的單向抒發,有點可惜!

常常有機會去高中分享如何推甄與面試,發現高中端教導高中生應對面試的方法有些是要調整的。由於專業領域不同,各系取才標準各有千秋,除熟悉的商學領域外,也不敢妄言我的看法一定正確,但高中生或許可以參考一下。

首先,不要把面試認為是考試(雖然它的確是)而只是面談,學生常不解「面談」與「面試」的差別。如果認定是考試,自然會聯想到標準答案,一旦當場想不出標準答案就會緊張導致失常。若想成是「面談」,會覺得只是去跟長輩聊天,聊天自然沒有標準答案的羈絆,只有想法的交流,目的是讓對方多了解自己,當然比考試輕鬆許多。能想通這點,有好表現機率常會大增。

第二件事我想提醒同學,面談當然要準備但不要用準「背」,背誦的答案沒有生命與光彩,對聽整天的教授是一個折磨。有些題目出現機率很高,如自我介紹、選擇動機與對未來規畫等,你猜得到的,對手都會準備教授也知道,例如選醫學院動機總是親人生病,選財金系則是家人投資失利,資料千篇一律從學校網站摘錄,說服力自然大減。

基本功除盡量強化與面談相關科系的資訊外,如果能找到實際就讀此系的學長姐請教細節會更好。實際上教授的提問變化莫測很難準備,許多準備只是讓你安心而已。我會建議不妨就把面談看成是自我了解的過程,仔細想想我是怎麼樣一個人,十八歲不會有什麼豐富的人生資歷,大部分教授並不會苛求,但年輕人的想法與觀點是豐沛的,這或許才是教授想知道的關鍵。

盡量以真實自我回答問題,臉上自然煥發自信光彩,如果只是暫時偽裝曲迎附和,反而擔心破綻更顯侷促。教授要的不見得是真正的答案,更想知道你面對難題的考慮點及如何脫困,總之面談當然要準備,但不要用背的,好好了解自己,會是最好的應變方法!

你有多久沒跟長輩好好聊天了?經驗告訴我,能自然自信跟長輩對談的年輕人,面談會很有優勢,不妨找機會多跟長輩溝通交談,一方面聯絡感情,也是應對面談很好的訓練!加油!















台電 別為基隆珊瑚蓋墳場


2022-04-25 03:22  聯合報 /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學系教授(基隆市)


外媒報導,繼花蓮與墾丁海岸大量珊瑚白化之後,為挽救珊瑚礁棲地,台灣建立了「珊瑚礁醫院」及珊瑚基因組數據庫,力圖復育。

歸納珊瑚礁生態系的重要性包括: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岸線、維持漁業資源、吸引觀光客。此外,珊瑚礁還可望成為救命的重要醫藥資產。例如珊瑚可提供製造新藥,用以治療皰疹及癌症;外科醫生也已使用珊瑚來替換骨頭。

儘管如此,位在基隆的台電協和燃油電廠因將轉型天然氣發電,擬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預計填海造陸十八公頃,將活埋七萬株珊瑚。

照說為協和電廠規畫天然氣接收站,就應將諸如浮動接氣站及利用運轉多年的深澳油港搭配深澳電廠廠址,列為優先評估採納選項。至於威脅海洋生態與環境的填海造陸,則應擺在最後。

近年來各國政府急於確保能源安全,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在全世界維持穩健成長。尤其受俄烏戰事影響,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都計畫採用浮動接氣站,作為北溪二號海下管路的替代方案。其中德國已決定在十年內投資卅億歐元,建立四座浮動接氣站。

香港正進行以浮動接氣站,對其合計六點二GW的兩座發電廠供應天然氣。作此選擇,最主要在於傳統的陸基設施建設耗資高得多,加上對社會造成衝擊以致拖長工期。

不像目前協和電廠所規畫的填海造陸接氣站需用到大範圍土地,浮動式可在船上進行液化天然氣使用前的各項加工,接著將再氣化的天然氣,直接送到電廠使用。如此不僅減輕對海岸棲地的傷害,也可大幅降低對社會的衝擊。

對於台灣而言,更重要的是,由於浮動接氣的多元特性,其未來可配合台灣各電廠實際需要,移至不同位置彈性搭配使用。未來當電廠壽終除役時,還可免除拆解結構體的成本。

卅幾年前墾丁珊瑚白化,核三廠的冷卻熱排水被認定為殺手。後來經排水擴散設施等改善,以及從各方向研究,我們得以進一步了解如海岸開發、侵蝕等,才是珊瑚大魔王殺手。

卅多年來,台灣一直有許多人努力保育珊瑚等生物,然而如今掌權者竟大力推動,不惜摧毀得來不易的成果,任憑大肆開闢珊瑚礁墳場的政策。剛享受到桃園藻礁公投成果美味,看在其他方案更有利於國際顏面和能源轉型進展的分上,基隆的珊瑚礁,就放過了吧!












邁向淨零 開放民間微電網


2022-04-25 03:22  聯合報 /   許志義/中華大學特聘教授、台電前獨董(台中市)


分散式能源/電網是多次大停電後,政府及台電經常提到的政策轉型。前者是指分散在各地各角落,小規模之綠電設施(創能)、電池系統或電動車(儲能)、需量反應(節能),搭配燃料電池/輕柴油發電機等,形成所謂的虛擬電廠/另類電業。這種本質上以推展「綠能」為目的之分散式能源,在台灣雖剛起步,但在先進國家早已蔚為風潮,其電業法規都需因此而重新修訂。

後者是指智慧綠能微電網有效聚合各種異質性分散式能源的營運模式,也是整體電網韌性與靈活性的重要關鍵,被定位為淨零排放(智慧社區)及再生能源極大化的殺手級應用。惟其面臨之挑戰實非同小可!

面對多個社區型或區域型之微電網群集,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中央大電網之間,如何落實無縫支援、互通有無之「共贏」關係,誠非易事!尤其針對電表前端,且由不同營運商所掌控之多重微電網群集整體市場運作,先進國家仍在探索中。

通常微電網綠能比率皆甚高,但因即產即銷、自給自足,能極大化利用在地綠電,效能較高、風險有限;更重要的,也因此減少間歇性太陽光電與風電過剩而大量併入中央電網。在此情況下,可穩健電網韌性。這正是台電「穩供」亟需「轉型」之關鍵!

微電網因位於配電系統,又具「孤島運轉」獨立功能,可有效降低對高壓輸電設備依賴,避開大停電波及風險;同時去除居民抗爭「鄰避設施」的社會成本,實應推展。

由於微電網先進技術與商業模式正快速發展,眾多利害關係人中最重要者,仍是電力公用事業及政府管制機構。通常,離島地區或特定用途(如偏鄉救災、國安軍事等)之微電網,傳統電業為善盡供電義務之法令遵循,相對較獲重視。

為達二○五○淨零碳排,主政者不妨參考先進國慣用的「監理沙盒」實驗,開放社區型電表前端之微電網,發揮民間創意,再據以修訂妥適政策,搭配電力交易機制,讓市場誘因引導資源配置,無需長久依賴補助而達「淨零」。














類火車累旅客 人在北東冏途


2022-04-25 03:21  聯合報 /   黃國將/大學兼任講師(台東市)
台灣鐵路工會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將衝擊當日旅運。台鐵表示已協調「類火車」等補足。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鐵工會發起勞動節不加班運動,五一當天台鐵列車面臨全面停駛的窘境。交通部首度推出「類火車」的臨時客運疏運措施,總計有十條路線,其中台北到台東的車程約需七小時左右。「類火車」的臨時客運雖然可行,但可以想見長途列車在連續假期停駛,「累」的一定是旅客,不是火車!以下就筆者往返北東卅年的經驗,分析當天可能發生的窘況。

一、「類火車」僅停靠大站轉乘不便:「類火車」客運號稱以區間車票價吸引民眾搭乘,但疏運時停靠的都是各鄉鎮公所所在地的大站,一般台鐵區間列車會停靠的偏遠小站,根本不會停靠。這讓要利用火車在大站下車,再轉乘區間車到小站的旅客,將無法順利抵達目的地,徒增不便。

二、北花、花東路線間轉乘耗時費力:一般旅客要從台北搭火車到台東,一定會選擇直達台東的班次,通常最快近四小時。但此次「類火車」臨時客運,以交通部內部預估,從台北出發到花蓮,再由花蓮轉乘到台東,旅行時間至少六到七小時。這還不算在花蓮等待接駁車,繼續往台東的候車時間。萬一錯過或擠不上車,又要多花時間拖著行李等待。

三、疏運方案運能嚴重不足:花蓮到台東間「類火車」客運每日僅能發五十班車,約載送二千人。現行台鐵每日從台北往台東的班次達十三班,不計加班車、站票約可運送六千五百位旅客,這裡面不包含花東各鄉鎮間的短途旅客。試問「類火車」客運是否應該要考慮機動增開班車,以應付運送旅客的基本座位數需求,避免拖延長程旅客等待的轉乘時間。

四、北東間路廊容量不足恐怕塞爆:從台北到台東最快路徑僅有國五及台九線、台十一線省道可選擇。要從台北上國五抵達頭城,就要面臨塞車一次的困境,更何況蘇澳花蓮間的蘇花改沿途都是南北各單線車道。連續假期國五、蘇花路廊早已塞成大停車場,花東間各景點也不遑多讓,現在又要容納「類火車」客運通過,無疑雪上加霜。玉里以南省道南北各只有單線車道,以筆者自己連續假期開車的經驗,單趟至少八小時,交通部所說的北東七小時旅程,恐怕只是紙上談兵。

五、車內飲食及群聚防疫問題:「類火車」客運是租用遊覽車營運,長途旅客在車上難免需要飲食與上廁所。近日疫情中多個旅行團群聚的案例歷歷在目,這措施勢必又是疫情爆發升溫下的一大隱患,何況旅客會在中途不斷上下車,將來疫調相當困難。因此要如何做好防疫措施避免群聚感染,將會是很大的挑戰。

蘇揆呼籲台鐵工會要以旅客為考量,然而台鐵工會堅持的不加班運動也有其論述,且接下來還會持續發動端午、中秋、國慶等連假不加班。無論台鐵公司化的結果如何,東部交通不便是事實,對於花東偏鄉居民而言,已是最慘的輸家。建議政府應當未雨綢繆超前部署,推出北東、北花間「類火車」飛機航班、海運、計程車等多元替代運輸方案。也期待政府、台鐵工會拿出誠意與智慧解決難題,給花東人一條能順利回家的路。否則「類」的是火車,但「累」的是旅客!














3謬誤 台鐵淪政治公司化犧牲品


2022-04-25 03:21  聯合報 /   
黃民仁/交通部前技監、鐵路局前副局長
陳鴻麟/鐵路局專案工程處前處長
不滿政府強推公司化,台鐵工會發動「五一合法休假」,交通部明將宣布疏運配套措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一勞動節,鐵路工會決定發起全員休假,國人皆知這是軟性罷工。走到必須玉石俱焚兩敗俱傷的這一步,令人痛心!

部長一再呼籲台鐵工會三思,我們領令三思結果確信:公司化乃是改革台鐵必然的趨勢,我們非常認同;卻也同時得出交通部現今推動公司化的三大謬誤,不知道交通部是否願意傾聽?

第一個是次序錯誤。台鐵之所以重大事故頻傳,根本原因就是整個系統可靠度偏低,脆弱的台鐵禁不起折騰,才一千公里的鐵路線就有超過二百個工地、四七三個平交道。過去政府投資數千億建設鐵路,採用的標準卻是卅年前規格,而執行中鐵路建設仍沿襲這個標準,怎麼可能期待台鐵的體質變好呢?

公司化不會讓台鐵的體質變強,目前的做法是政府投資愈多,台鐵愈弱(例如各縣市鐵路立體化工程);提升鐵路建設安全標準,才是當務之急

第二個是方法錯誤。有市場才有公司;日本鐵道公司經營高、中、低速軌道運輸,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所以能存活,但還是活得很辛苦。看看日本鐵道公司新幹線賺錢在來線賠錢,便能明白,可在日本那是同屬一家公司啊!

反觀我們交通部的軌道運輸政策切割成三塊高速運輸給台灣高鐵,低速的給捷運,不上不下的中速度運輸留給台鐵這三家公司系統不相容、採購不一樣、營運不同調,如何經營

此外,公司化最大優勢自主權,可採外包制、可引進新技術,可以更有彈性的將有限人力集中在重要核心業務上。可是現在外包廠商在哪裏?新產品新技術在哪裏?答案是:都沒有!

供應商及市場都需要培養,這個事情更急,須得先做。因為市場規模太小,過去台鐵努力推行的外包制,成效不彰,如果政府能積極介入輔導,整合三個鐵路系統,讓相關的產業鏈更完備,則公司化可行性會更高,阻力更小。現在只想著自己成立一家公司,而不去思考這家公司的上下游供應商,這家公司能活下來嗎?

第三個是目標錯誤公司化達成目標手段,不是目標。那目標是什麼?安全可靠大眾化軌道運輸系統。將一家存活都成問題的公司,設定為將來會有盈餘,股票還可以上市分享員工,這個能行嗎?引起員工的抗爭,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如果能夠思考先改善其體質,提升系統可靠性,國人對營運品質滿意,員工有信心,公司化豈不水到渠成。

而現在的做法是先設定一個不可能的目標,再來溝通協調,致使員工人心惶惶,爆出離職潮,能力佳、條件好的人更有機會另謀生路,留下老弱殘兵,加速反淘汰,使未來的公司存活更加困難。

總結這三大謬誤,若沒有及時改弦易轍,則不但台鐵淪為政治公司化犧牲品,國家也將會為公司化失敗付出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