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友善環境農業新解方


◆  網路攻訐 撕裂師生關係
◆  經濟制裁應有法制SOP
◆  原來不缺電和反攻大陸一樣無望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友善環境農業新解方
◆  親權紛爭解答:完整包容的愛
◆  指示用藥退出健保 不會沒藥用
◆  自動撒水 終結倉儲火災
◆  被烏克蘭點名表態 國際品牌的市場文化困境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友善環境農業新解方


2022-03-15 04:04  聯合報 /   魏國彥(作者為台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研究發展協會執行長)
農糧署近年也推出「友善環境農業資材補助」,農友選購經認證推薦的農藥與肥料,每公頃最高可獲得2.8萬元補助。本報資料照片



學者體檢地球系統的安危,認為「基因多樣性的喪失」與「磷氮元素循環的失序」已超過「行星邊界」,處於高度風險。這二失(喪失與失序)與五十多年來的農業作為有關:人類大量開闢山林野地而種植少數農作物並大量繁殖,先殘害了物種多樣性;各農作物的選種優化也使該物種內部的基因多樣性消失,失去環境適應彈性。此外,大量使用農藥殺死病蟲害,連帶誤殺其他生物,原野裡的蝴蝶、青蛙與老鷹種類與數量不斷短少。最後,為了農業增產,人造的氮肥與磷肥大量進入地球生地化循環,完全打亂原來生地化循環的流量與節奏。

農業改良與耕作一方面餵飽地球上眾多人口,另一方面卻也對環境造成難以回復的危害,如何兼顧「生產、生態、生活、生命」四生並進成為難題,因為有結構性的對立—農民將本求利,追逐利潤最大化的種種作為不免對於大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如何將「生態環境」這種公眾利益的外部價值內部化成為資源經濟學的重大挑戰。我國農政單位從三十五年前開始推廣「有機農業」,至今種植面積僅占全國農耕地的百分之二。農糧署近年也推出「友善環境農業資材補助」,農友選購經認證推薦的農藥與肥料,每公頃最高可獲得二萬八千元補助。

這種以增進生態服務功能的補助通常分為兩類:(一)行為型補助,(二)結果型補助。農糧署施行的「資材補助」屬於前者;而國內推廣有機農業甚力的「慈心基金會」引進的「多方參與式查證系統」可歸為後者。前者行政成本較低,送者大方,受者實惠。可是,當缺乏實際成果驗證時則容易淪為收買農民、嘉惠特定對象的撒錢機制,施政者承擔巨大道德風險。事實上,多篇實證研究指出歐盟施行的行為型補助方式效果欠佳,除了上述道德風險因素外,還有「一體適用」的僵直性問題,因為資材補助雖有科學根據卻仍未能因地制宜、對症下藥,因而呼籲改革制度,轉化以專家系統進行成果查證而進行補助。

成果查證牽涉到「監測、報告、驗證」,需要嚴謹的程序、細密的測量與公正公開的第三方認證,實行起來有其難度,目前國內碳權認證與碳交易也面臨類似的挑戰。我認為,建立模式進行成果推導、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專家系統、導入區塊鏈技術將成解方;資訊時代的新技術將帶來友善農業的新曙光。














網路攻訐 撕裂師生關係


2022-03-15 04:00  聯合報 /   孔令信/教(台北市)
台中一中師生上音樂課爆發口角,引發社會關注。記者林佩均/攝影


台中一中的學生在上音樂課時和老師對嗆事件,從課堂經營層面來說是雙輸;從教育目標看,師生衝突的出現,師生間明顯有強烈誤解,誤解引爆對嗆,對嗆更撕裂了彼此的關係與互信,結果是讓這堂課的教育目標負面呈現。

教師負有教導學生的職責,因此當學生的報告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時,重點就是重新說明這份作業的用意,讓學生了解後,請他們重做再報告。千萬不可把學生的作業拿來羞辱或調侃。再者,學生態度不佳,正需要輔導,提醒比直嗆他們要來得有效。別忘了在教育現場,就是要因應學生的情況而調整你的情緒與話題,如此才有可能創造雙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將過程用手機錄下,老師一度阻擋錄影,學生最後還是把這段對嗆過程PO上網,引起媒體報導,成功創造了社會討論議題。相形之下,在網路上,這位老師明顯成了「被撻伐」主角。過去的教學負評也被「起底」。在網路她成了眾矢之的。

學校的處理是對師生進行輔導,藉此協調以期化解師生之間的誤解,重建師生之間的互信。這是對的。然而網路上針對這位老師的無情攻擊,所造成的傷害與影響顯然是無法彌補的。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的教育現場已經嚴重受到社會與政治上的網路一四五○攻擊效應影響,負面攻訐導致師生關係撕裂,教長和教育部官員可曾看到?

蔡政府可曾思考,如果從大學到中小學,學生只要不滿或不爽老師上課內容,就錄下對話與場景,公諸網路;甚至藉著不滿而對老師進行人身攻擊(包括對老師的體態、表達方式等有所影射與攻訐),如網軍對於政治對手的抹黑操作一樣,這樣還需要老師來教育與提醒學生什麼是真相、什麼是真正的價值嗎?

公共議題的討論就是要參與者以理性與全盤性的思考來對談,從對話過程了解這個議題對於公眾的影響,藉此尋求大多數的共識而進行有效的調整/改善。因此公共議題的論辯,最重要還是能否充分與多元討論,絕不是一味用政治操作誤導大眾。如今教育現場出現了這樣的複製現象,這是蔡政府想要的教育典範嗎?















經濟制裁應有法制SOP


2022-03-15 03:55  聯合報 /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蔡政府在俄烏衝突中高調跟進國際制裁俄羅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俄羅斯將台灣列名不友善國家及地區。烏克蘭副總理又呼籲華碩電腦退出俄國市場,引發國人對蔡政府在俄烏衝突中高調跟進國際制裁,是否產生副作用的疑慮。

暫不計算制裁與反制間的實際得失,倘單就衝突於二月廿四日發生,廿五日蔡總統隨即公開宣布加入制裁,加上媒體陸續披露了我銀行壽險業對俄曝險逾千億、向俄採購燃煤發電量大、科技廠與貿易商恐收嘸貨款等事實經過來看,讓人不禁懷疑:制裁決策是否過於倉促武斷?又若自始選擇中立,我廠商能否豁免牽連?

從法的角度,經濟制裁畢竟係基於特定政治目的,臨時以行政公權力干預本屬民間商業交易的貿易活動,必然造成關係人不確定的經濟損失。是除國安、外交、民生考量外,相關裁量處斷,或應遵守以下法治原則,並完備程序正義,以避免風險:

一、依法行政:關於制裁法源依據,貿易法第六條一項五款固規定,有國際條約、協定、聯合國決議或國際合作需要時,主管機關得暫停特定國家或地區或特定貨品之輸出入。另為確保國家安全,履行國際合作及協定,非經許可,不得輸出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同法第十三條一項亦著有明文。

按王美花部長立院答詢,此番我禁止半導體輸俄,似為兩法併行。若此,對於何謂確保國安?何謂履行國際條約、協定或國際合作需要?尤其是台灣未參與協商簽署的國際條約、協定,例如王援引之《瓦聖納協定》,何以有必要履行?經濟部均應清楚界定,俾授權明確。在報請行政院核定禁止或管制與俄貿易時,更應依第六條五項規定,於發布之日起一個月內送請立法院追認,以利民意監督。

二、符合比例原則:局勢演變至今,顯見僅單向盤點台、俄間積體電路出口金額與貿易量,遽而評估制裁結果影響不大,已然失準。既然制裁是手段,目的係官方宣稱所謂遏阻局勢惡化、和平解決爭端,與善盡國際社會成員責任,或若干人認為的加深與美、日等同盟關係,則我當局有義務清楚解釋交代:制裁手段對於達成上述目的有何必要與助益?此舉是否對國內損害程度最小?達成目的利益是否確定大於手段造成的損害?

三、事前聽證與事後補償救濟:制裁或反制一旦上路,不僅高科技,恐亦無辜波及其他產業。是建議相關單位補辦公聽會,徵詢各界學者專家及相關業者意見,同時超前部署產業受害調查及補償救濟方案。

古訓云:「智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烏、俄大戰正酣,遠在千里之外,小國寡民的台灣卻因冒進盲動,遭烏、俄相繼點名,「成功」躋身國際社會,甚至有人沾沾自喜。實不知是幸耶?禍耶?













原來不缺電和反攻大陸一樣無望


2022-03-15 03:03  聯合報 /   鄭文炫/無業(新竹市)
季青漫畫


日前立委蔣萬安質詢蘇揆能否承諾不再大停電,蘇揆不答而反擊說:「你祖父說要反攻大陸,到現在還沒反攻大陸」。蘇揆說錯了,應為蔣萬安的曾祖父,至於其祖父已知反攻無望,轉而致力建設台灣。蘇揆也說對了,以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要不再大停電,的確無望。

一九五七年八月《自由中國》半月刊登出殷海光寫的社論「反攻大陸問題」,最先公開點破「短期內」要反攻大陸不可能。當局誣其散布「反攻無望論」,民間也有非難斥責。次月,他以社論「關於『反攻大陸問題』的問題」,回應攻擊意見。

雖是六十多年前之文,如把標的代為蔡政府二○二五非核家園願望,仍有不少可資借鏡之處。

「官方言論還是口頭強硬,說得異常肯定,滿有把握的樣子。」「民間的想法似乎隨著歲月之增加而與官方的說法距離日遠了。」去年遠見雜誌報導指出,逾半民眾對「二○二五再生能源占比兩成」的目標沒信心。面對缺電、限電問題,認為政府該採取的因應措施,最多人選「重啟核能」。

「打了官腔,也不見得就有辦法。目前流行的這一套虛矯的言詞,真是自娛娛人!自欺欺人!」他駁斥官方言論不長進,仍是一貫的「戴帽子」作風,誣其意在扯垮政府,為共匪張目。綠營對付批評言論,動用所豢養的網軍打擊,指控附和中共、中共同路人。其心態和手法直追老蔣時期。

不缺電和反攻大陸兩者畢竟本質不同,一個是主觀的不願為,一個是客觀的不能。而如殷海光所說:「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靠以科學知識與科學技術為依據的穩健的步驟,不應是『如願的想法』,迷茫之情,狂熱之氣。」否則打賭再多雞排都枉然。或如蔡英文曾對李遠哲透露的真心話,到時候她已不在位,那是下一代的事。













親權紛爭解答:完整包容的愛


2022-03-15 04:30  聯合報 /   王昌國/家事庭法官(嘉義市)
離婚官司親權紛爭如何認定「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何認定「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舊民法第一○八九條規定父權優先,絕大多數由父親取得親權,該條文於民國八十三年經大法官釋字第三六五號宣告違憲,立法院於八十五年修正通過以「子女最佳利益」做為標準。

剛開始法院多採用幼兒從母原則,將親權判給母親,此招致諸多批評,例如認為男性不會照顧小孩是嚴重偏見,且可能會固化傳統性別的刻板印象等。為避免前述缺失,法院陸續引進如共同監護、主要照顧者、繼續性(變動最小)等原則,雖可謂百花齊放,兼容並蓄,但卻有令人眼花撩亂、莫衷一是之感,甚至可能造成判決難以預測,缺乏法的安定性等問題。

一○一年家事事件法通過,擴大法院的調查權限,並得運用如親職教育、諮商、程序監理人等資源,另未成年子女的意願得予保密等,有學者指出家事法官因而成為資源的整合者,應協助當事人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又因爭奪、拐帶子女等情形時有所聞,立法院於一○二年修法增訂「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俗稱善意父母或避免先搶先贏條款,以利運用。

台大黃詩淳、師大邵軒磊教授的實證分析研究,發現法院以「子女主要照顧者」、「子女意願」、「親子互動」這三項為最主要的影響因子,且經濟狀況不再具有重要性等結果,可見法院的判準趨於一致。又家事法院的重心從調查證據,逐漸轉向強化調解功能,並特別看重父母是否能積極促成會面交往及協力合作等面向,畢竟孩子不是戰利品,親權訴訟本不該淪為全有全無的輸贏結果。

從王力宏與李靚蕾到近日義大利商人與詹姓空姐的親權紛爭,大家都不捨陷於風暴中的孩子。電影「婚姻故事」有這樣一句台詞:「刑事律師看到壞人善良的一面,離婚律師看到好人醜陋的一面」;離異的父母理當思忖再三,孩子需要的與想要的並不總是一致,或許完整包容的愛就是答案。












指示用藥退出健保 不會沒藥用


2022-03-15 04:24  聯合報 /   劉亮君/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高雄市)
部分指示用藥研擬取消健保給付。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底健保署與醫藥界代表開會討論指示用藥如何逐步退出健保,最終獲得共識,同意將使用人數五千人以下的品項列為第一波檢討對象,這是健保財務改革的正確方向。

健保資源有限,不可能給付所有藥品,僅能給付迫切、必要的藥品,故醫藥先進國家在給付上都恪守「藥品分級原則」。在此原則下,依藥性及副作用將藥品區分為三級,從強至弱分別為處方藥、指示用藥與成藥;指示用藥的藥性較溫和、副作用較不嚴重,通常是為了緩解不適症狀,而藥局無須處方,即可自行販售指示藥品,並指導民眾服用,許多舒緩咳嗽、鼻塞、喉嚨痛症狀之藥品都屬於此類。

《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指示藥品不列入健保給付」正是體現「藥品分級」精神。然而至今仍有九百多項指示藥品違法給付,每年約花費健保十七億元,已間接排擠新藥給付空間。藥師公會也深知必須循序漸進,故也支持依藥品使用人數分階段處理。

民眾完全無須擔憂健保不給付後會「沒藥用」,因為不論健保有無給付,醫師都可開立處方,差別僅在於是否需自費購買;目前指示用藥的健保給付價格偏低,並不會對民眾產生過大的財務衝擊。另本次僅檢討使用人數在五千以下的藥品,大多數民眾也非在影響範圍內,若判斷屬療效及副作用較強的的必要藥品,藥師公會也將協助推動轉類為處方用藥,納入健保給付。

民眾自費購買指示用藥,每人多花數十元,就能讓數十元投入罕病療程、新藥、重症等醫療或藥品給付,最終將透過眾人的力量,讓最多數人得以恢復健康。













自動撒水 終結倉儲火災


2022-03-15 04:22  聯合報 /   盧守謙/大仁科大火災鑑定中心主任(台中市)
家樂福楊梅物流中心昨發生火警,火勢在倉庫內相當猛烈,消防局出動大量車輛與人員搶救。記者陳正興/攝影



桃園家樂福楊梅物流中心大火,畫面驚悚,再度顯露出近日來國內工業廠房一旦火災,往往就全面陷入火海;我們能用什麼方法來防止悲劇一再重演呢?不妨參考歐美國家作法。

工業廠房從火災學角度而言,具相當高密度火載量,場所空間挑高應用,使其具備充沛氧氣容量,立體燃燒時能自由對流加劇。假使在大規模跨距空間使用,就難以有效性防火區劃隔間,且在鐵皮鋼骨之結構問題上,恐因屋頂高溫軟化塌陷,也難以使消防人員進行內部深入救災。因此,在歐美國家策略上,此類場所即獨鍾自動撒水設備,於火勢初起時自動啟動噴灑冷卻,擁有非常高滅火成功率。

而這項技術卻早自於一八一二年,當時英國在天花板預設配管(管道上等距離穿孔),一旦火災可以在建築物外打開水道閥門,透過管道輸送水量,噴灑火勢燃燒位置。之後不久,持續發生大型家具廠燒毀,更發明改良了自動撒水頭,透過火災高溫使低熔點金屬融化,而自動噴出水源,使火勢延燒受阻,而擴大應用於各地。

反觀國內消防法規,卻對工廠(丁)類未見有如此之自動撒水設備要求,而類似倉儲場所也要達到七百平方公尺,且樓層高度十公尺以上之高架儲存倉庫,法規才會要求設置。

今日大多數建築物火災原因是電氣或人類行為使用不慎等,在不能改變人們行為時,只能設計自動撒水設備去控制這些不良行為的結果,而其已有一世紀多經驗歷史,對於火災防護遠比其他工具更具效益性。

此事件之後,深盼相關主管機關尊重災例的教訓、檢討改進現有法規的傳統思維模式,修正法規,要求丁類或倉儲場所設置自動撒水設備;因為自動撒水設備可明顯限縮火災波及範圍與程度,符合情境需求,使業者追求營運產能不中斷前提下,達到更安全永續經營之投資目標。













被烏克蘭點名表態 國際品牌的市場文化困境


2022-03-15 03:56  聯合報 /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烏克蘭副總理費多羅夫呼籲華碩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列。路透


近期因為俄烏戰爭的問題,不少國際品牌都相繼表態,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尤其是歐美品牌更是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必須做出放棄特定市場的承諾,還是仍然堅持商業與議題分離的態度。而特別在品牌文化中,強調美國文化、人道關懷及社會責任的品牌,多半都先選擇站在主流立場的一邊。

本來以為遠在天邊的國內電腦品牌,卻被烏方直接點名,希望能表態,可見只要走進國際市場的品牌,遇到了全球性的議題時,不論來源國為何,都很難置身事外。但是對於企業本身來說,要進入一個距離遙遠的國家,打入市場的成本與費用何其龐大,若是資源雄厚的品牌,或許仍有重新回去的機會,但是若資源本來就不多,甚至可能就此無法再進入該市場。

在全球化的風潮下,越能被消費者熟悉的來源國品牌,在建構組織文化時越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我們國內對從二戰時期至今,眾多的電影、商品甚至是教育的教材及學習的語言,首先就是受美國文化的影響最深,再來就是日本文化。因此可以發現,國內消費者偏好的汽車品牌、家電品牌、動漫品牌,甚至食品飲料品牌,幾乎都是以日系和美系為大宗。

有的品牌認為要打進國際市場,只要取個外國名字或是假裝外國公司,但沒有真實的文化內涵是無法解決文化差異與溝通問題的。就算創造一個品牌故事包裝,但若沒有實質內涵,等到想推上國際時就也很難被當地人理解和認同。但是同樣越是有強烈特定文化的品牌,就更會在面對議題時,被國際消費者檢視。

以美系品牌來說,很多因為一戰、二戰的愛國主義,以及社會氛圍所支持的品牌,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與國家立場一致;而歐系的國際品牌,因為自己文化中強調家庭美好、社會責任,則必須考慮現在的戰爭情勢,可能與自己的形象有所衝突而表態。但回歸企業的角度,國際品牌在許多國家都有產品的銷售及門市,這時的選擇更是希望保住多數的生意。

事實上,不論是美國的迪士尼、日本的航海王這類的創意產業品牌,還是麥當勞、可口可樂及IKEA等零售餐飲業,都不可能完全在沒有特定的背景文化之下,能夠被其他的國家或市場接受。也因此當我們回頭突然發現,俄方除了國家本身,其實多數企業品牌也對我們,甚至是許多國家都相對陌生。

對於國內品牌,在這時候是否應該回應烏方的立場,跟許多國際品牌方向一致,還是繼續保住原有市場,關鍵就在於該品牌對於未來,希望用什麼品牌文化來讓國際的消費者認識或理解。或許我們可以發現,國內的品牌其實早已走到國際,甚至也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但是在這個時刻,要怎麼做出選擇確實是很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