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勇於罵人搶戲,部長豈敢不認錯?
◆ 聯合報黑白集/稅制返祖的悲哀
◆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制裁能否阻止俄國野心?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制裁能否阻止俄國野心?
2022-01-02 00:3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烏克蘭軍隊在烏俄邊境枕戈待旦,嚴防俄羅斯軍隊突襲。(法新社)
最近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邊界的緊張情勢在升高,最新衛星圖像顯示,幾周以來,俄羅斯持續在克里米亞和烏東邊界集結軍隊十餘萬,並設立野戰醫院與油料管線,以便讓俄軍能長期進行戰備,緊張情勢一觸即發,美方情報單位更研判,普亭有意在近期越界入侵。
目前應對俄羅斯有三類反應:波羅地海與中東歐國家,因為之前曾受過蘇聯統治與宰制,反應最為強烈,要求北約必須以牙還牙,軍事支援烏克蘭,甚至不惜派兵助戰;西歐國家則擔心戰爭真的會爆發,殃及池魚,烏克蘭要求要加入北約,則期期以為不可,認為這是對俄羅斯的挑釁。
美國的反應則較耐人尋味,一方面拜登總統強調,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美國並沒有義務為了保護烏克蘭使用武力,但另一方面在與普亭視訊峰會上,警告俄羅斯,如果入侵烏克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
不用軍事施壓,改用經濟制裁,這是美國近年來常採用的手段,對古巴、北韓與伊朗都做過,這是因調派軍隊,常達不到預期施壓目的,反而容易引發衝突,不如貿易或金融制裁。
不過在民國 103 年(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時,歐美已經對俄國的能源、銀行與國防部門,實施過經濟制裁,俄羅斯則禁止歐盟的農產品進口做為報復,效果似乎不是太大,死豬不怕開水燙,這次的制裁必須要讓俄羅斯有感才行。
在預案中,最嚴厲的,莫過於切斷俄羅斯與 SWIFT(美元支付交換系統)的聯繫,美國因是美元發行國,除了威脅退出,還可以接管設在維吉尼亞的數據中心,對於 SWIFT 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民國 107 年(2018年)對付伊朗,就曾經使用過這個手段,當年讓伊朗損失了近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和三分之一的對外貿易額。
SWIFT 是以美元為交易媒介的交換系統,全世界共有1.1萬家銀行、200個國家加入,這個系統其實就是跨國交易的國際支付平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基本都是在 SWIFT 系統上匯款,切斷俄國與 SWIFT 聯繫,可謂斬斷了俄羅斯未來與西方各國貿易與投資的通道。
但這不是沒有副作用的,首先,牽連過大,俄羅斯是歐盟第五大貿易夥伴,歐洲有500多億俄羅斯債權,德國與俄羅斯貿易量尤其大,不見得會贊成,而且要有效,必須所有國家都要協同一致,美國必須祭出「次級制裁」,用以對付不聽美國號令的國家,這恐怕會激起盟國反彈。其次,這將逼俄羅斯轉往其他替代系統,俄羅斯自己有 SPFS 系統,但是更大的是中國的 CIPS 系統,現在規模雖然僅是 SWIFT 的10%,但正在急起直追,俄羅斯如果加入中國系統,將如虎添翼,事實上,自民國 104 年(2015年)以來,中俄之間的貿易,以美元計價的部分,已從90%降至50%以下,長此以往,可能削弱美元的金融霸權,這絕非美國樂見。
除了軍事手段之外,俄羅斯也有自己的經濟手段;從今年秋天開始,俄羅斯就不斷以各種理由減少或中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俄國12月21日再次無預警切斷了運補歐洲天然氣的「亞馬爾–歐洲輸氣管」,這讓已進入嚴冬用氣高峰的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飆漲 800%。
對中國大陸來說,現在的烏東危機,當然是未來台海衝突的預演,不過對付俄羅斯,尚且投鼠忌器,擔心會對世界經濟的衝擊,以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所佔的量體,西方要以 SWIFT 對付中國,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可想而知。
美國使用 SWIFT 為經濟制裁武器,俄羅斯則以減供能源作為回應,在國際上,由於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經濟制裁也越來越成為懲罰工具,但是切斷經貿往來,對敵方有害,但同時也會傷及己方,是兩敗俱傷之局,沒有人樂見。
聯合報黑白集/稅制返祖的悲哀
2022-01-02 00:2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理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陳長文(圖)對立法院修法通過,政府烏龍稅單限制民眾要求返還年限一事,批評是大開民主倒車。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底總統公布修正稅捐稽徵法部分條文,廢掉政府課錯稅保證必退的「陳長文條款」。僅為區區數億元不惜修法「返祖」,讓人民代政府背鍋,真是立法史上恥辱的一頁。
政府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天經地義;若政府誤課卻找理由不退還民眾,就是耍無賴。立法院民國 97 年(二○○八年)通過「陳長文條款」的進步意義,即在於明確告訴政府犯錯就要負責;同時更彰顯立法、行政權力分立的可貴,不容政府予取予求。
可嘆的是,這次走回頭路廢掉「陳長文條款」,竟仍是行政機關主張;而更離譜的是,雖有立委表達反對意見,立院卻在一黨獨大下幾乎照單全收,淪為行政院橡皮圖章,朝野均難辭其咎。
蔡政府走回頭路的理由,主要是基於法律安定性,因此參照民法將政府錯課無期限退稅限縮為十五年。乍看有理,實則返祖思維上身。因為,百年前立的民法請求權時效規定,主要是考量資料保存難度及查證社會成本,認為若請求權永久存在將阻礙社會經濟發展;但如今早已進入數位時代,政府認錯退稅對社經秩序與發展有何阻礙?
蔡政府「稅制返祖」,幾乎被全民忽視,背後呈現的是政府卸責耍無賴、立委熱中口水戰而輕民生,社會則被淺薄娛樂化訊息淹沒的集體麻痺。台灣民主法治發展至此,何其悲哀!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勇於罵人搶戲,部長豈敢不認錯?
2022-01-02 00:2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本報資料照片
閣揆蘇貞昌重掌政院三年,政務偏差光怪陸離的現象層出不窮,但從來只有硬拗,鮮見蘇院長「主動積極,面對問題,知道認錯」。去年年終行政院會,蘇貞昌卻肯定部長們「知道認錯」,一時讓人錯愕。
不過,正如立委形容的,蘇貞昌指的是部長們都知道向院長認錯,不敢在蘇面前據理力爭,以致蘇內閣越來越獨斷偏狹,雖然施恩給惠政策不斷,但諸多爭議懸而未決,更看不到解決台灣發展根本問題的政策。蘇貞昌卻洋洋得意表示「有政府,會做事」,這種哏圖內閣的作風,正是將台灣帶入新險境的根源。
蘇貞昌的領導風格就是震怒立威。他或者到醫院痛批院長不知停車位數量,或者到學校責怪教育處不知校內種什麼樹,或者赴機場怒罵關務署檢不出非洲豬瘟。他表演震怒,不是為解決問題,而是為表現「治軍嚴格」。大家可以問問,蘇貞昌大發雷霆之後,公家單位停車難改善了嗎?校園環保教育提升了嗎?海關檢驗政策問題解決了嗎?如果答案是以上皆非,蘇院長知道認錯嗎?
除了震怒秀,蘇貞昌還會藉機作拔官秀。當初以治安不佳為由,連拔高雄、台南兩警局局長,卻拔不掉高雄「慶記之都」惡名,治安未見改善,駭人刑案、酒駕悲劇不斷發生,也未見蘇揆怒顏再現。反倒是內政部長徐國勇的「球棒實名制」新招,面對問題硬拗功力直逼院長;或許這就是蘇揆口中部長「知道認錯」的表現。
蘇貞昌對行政院依法應召開的食安、科技、永續、社福、治安等各種會報,一向不感興趣,直到在野黨立委指責後,才應卯式地草草舉行。殊不知,類似政策所以要跨部會研議,正因這些問題需要宏觀部署、協調解決。
但蘇貞昌專好速食見效的哏圖政策,例如力推名不副實但可以加碼連環秀的五倍券,就是不碰疫後中低階層生活難關困境;提出不會有人敢反對的「班班有冷氣」,就是不談各校能源利用合理化議題。至於迫在眉睫的能源配比問題,蘇揆除厲言警告台電「不准再跳電」外,那裡在乎台電基層扛不了的電載壓力?
蘇貞昌還從外銷訂單、投資占比到失業率,在數字裡編出「3個21的奇蹟」,大秀拚經濟成績單,卻不提慘澹經營甚至關門閉戶的市況,滿街都是素珠(售租)紅字條。蘇揆又大曬「加薪、減稅、增福利」哏圖,但高房價高租金下的低薪青年,直接躺平,不婚不育,他們可曾進入蘇揆眼底?
唯一讓蘇貞昌感到「慚愧」的是,兒童死亡率數倍於日韓和 OECD 國家。少子女化是重大國安問題,台灣馬上要面對社會、經濟、教育、國防等危機,「願意面對問題」的蘇內閣到底做了什麼?連新生兒都顧不好,還好意思和人民說「有政府,請放心」?
蘇貞昌確曾為幾件事道過歉,例如三一一破口造成染疫死亡遽增和東奧選手搭經濟艙等事件,蘇揆都有道歉;但前者是天怒人怨,後者是總統副總統都道歉,行政院長豈能不表態。然而說要道歉負責,其實口惠而實不至,政府並未從這些事件學到教訓,防疫政策仍然每日一變,體育政策也未見周全檢討。
問題在於,蘇院長勇於罵人搶戲,卻閃避應負責任。就像當初疫情初發,怎樣也不敢挑起防疫指揮官責任,口罩供給搞得民眾怨聲載道,疫苗也準備不好,只能靠國際救援和民間自力救濟度過危機。這樣的閣揆,還好意思說部長「知道認錯」,堪稱年度最諷刺的政治笑話,也是蘇內閣又一超越前人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