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勿以惡小而為之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0823/web/ 

◆  平板好玩好學 消弭數位落差
◆  刺槍術無用? 刀彈並用 淬礪軍魂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勿以惡小而為之
◆  反核潮退了 蔡總統知道嗎
◆  事業廢棄物去化難 奢談鼓勵投資
◆  華山論劍東西較勁 台灣奉陪
◆  台應加速有害漁業補貼退場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勿以惡小而為之


2021-11-30 03:41  聯合報 /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泰爾(Sylvanus Thayer; 1785-1872)。圖/林一平繪



最近收到學校資訊學院的簡訊,教授針對一個議題,議論紛紛。原因是臨時校務會議通過有關學生獎懲辦法的提案,將來學生考試作弊有分輕微和嚴重的情節,至於要如何區分,校方沒有給出準則。一位教授說,過去在資訊學院考試作弊只有唯一標準,現在改成這種條款,我們以後就準備跟作弊學生爭論怎麼樣子作弊是輕微、怎麼樣子作弊是重大了。真的是很可笑!原來這就是我們的大學教育,quite a pity。

另一位教授說,去年期末考中有兩位外系學生用手機作弊,助教當場抓到,要求他們在答題本左下方「作弊需被記大過一支」的警語處簽名以示承認。事後上簽到校方學生獎懲委員會,將這兩位作弊學生記大過一支處分。其中一位學生坦承作弊,記一支大過結案;另一個學生翻案堅持他沒有作弊,還說在答題本左下方的作弊需被處分的警語處簽名,不代表他有作弊。

獎懲委員會的兩位學生代表質問教授:「是否考試前已經有明確說明考試時不可使用手機?否則考試程序並不完備。」教授受到學生代表這樣質詢後,百感交集,心想任教廿一年,每次期中、期末考前從不需做如此聲明,難道考試前沒做「考試時不可使用手機」的聲明,學生就可以在考試時使用手機作弊嗎?

教授熱烈的討論,讓我想起禪宗的一則公案。西元八○六至八二○年間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慕名拜訪鳥窠道林禪師。白居易問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白居易的大哉問,竟得到這麼平常的答案,啞然失笑說:「三歲小孩也知曉這個道理啊。」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言下之意,這個道理三歲孩童都會說,可惜許多八十歲的老翁做不到。資訊學院教授討論考試作弊,亦是如此

臨時校務會議的決議,讓我感慨。劉備逝世前告誡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號稱培養仁心仁術的學生,難道要教他們考試作弊可以分輕重?未來他們如何對待病人?

泰爾(Sylvanus Thayer;1785-1872)擔任西點軍校校長時約束軍校生不准欺騙,成為軍校生榮譽準則(Cadet Honor Code):「軍校生不可撒謊、欺騙、偷竊,也不可容忍做這些壞事的人。」西點軍校對於考試作弊,的確有輕重之別,情節嚴重退學、主動坦承錯誤,處以留級半年或一年「留校察看」,如有再犯校規之舉,將被立即退學。當年陽明創院韓偉院長西點軍校 Cadet Honor Code 創建陽明榮譽制度培育對病人負責的未來醫師,韓院長對考試作弊也是零容忍














平板好玩好學 消弭數位落差


2021-11-30 04:06  聯合報 /   吳俊育/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新竹市)
行政院昨拋出「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將補助全國中小學1至12年級偏校每生1台、非偏校每6班1台。圖為學生上課使用平板。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部近日宣布將投入二百億經費,達成「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目標。筆者觀察此次「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除了強化軟硬體鋪設,更強調完備數位教材內容、教師與學生數位增能與大數據學習回饋檢核等重點工作。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全球中小學教育多透過數位工具延續教與學,讓學生停課不停學。數位時代下,筆者認為每位學生均應該有均等機會接觸數位科技。教育部此舉可消弭數位落差現象,落實教育公平。因此,相較於限制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工具,筆者認為更應結合各界力量,一同攜手增能學生,讓這一群國家的未來希望具備合宜數位使用知能、正向態度與自主學習素養,勇敢地面對 AI 世代的跨域挑戰,這才是我們產業創新永續發展制勝關鍵

此項政策也受到大眾的極度關注,部分來自教師及家長的疑慮在於憂心學生使用數位工具後,是否造成數位分心媒體多工等狀況。所引用的國內外研究指出,使用平板等數位載具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負向影響,其中亦部分引述了筆者的數位分心研究。筆者同意若在毫無控管與足夠自我調整能力的狀態下,數位分心將對學習產生負向影響,但是此些結論都是在沒有學習輔助教師指引學生增能的設定下所得結果,實不應簡化推論成數位載具無助或有害學生學習。

更多的國內外教育研究顯示,中小學生在使用科技模擬、線上合作,或利用適性提示等學習介入後,可有效促發學生批判思考內容整合,顯著提升學科學習表現與高層次閱讀理解等等效益。筆者的課室研究也發現,在學生線上搜尋時提供適當的筆記架構,或是單純的讓學生製作無結構的手寫筆記,都能有效減少數位分心與提升學生的線上學習成效。

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將運用教育大數據技術,在確保個人隱私等使用規範下,透過學習分析協助學生提升學習成效,教師更能切實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適性化的教學。筆者期待這樣寶貴的教學與實踐,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好好地利用數位工具,不只好玩,更能好好學習,也期望各界一起合作與監督此政策的推動。














刺槍術無用? 刀彈並用 淬礪軍魂


2021-11-30 04:05  聯合報 /   張博智/退役上校(高雄市)
陸軍司令部將對全軍開始推廣刺槍訓練。圖/取自陸軍影片



聯合報報導陸軍推動體能戰技的「新」作風之後,立即引發各界關注與討論,其中持正面看法的頗多,但也有不少喝「倒彩」的人。綜合負面評價的意見,不出︰什麼時代呢,還在搞刺槍?高科技戰爭的年代,還需要近戰肉搏嗎?其中也有來自軍中官兵的「靠北」,他們不是反對,而是怕時間不夠用或排擠到專業訓練的比重。

我是一直以來主張軍隊必須推展體能戰技的人,軍旅廿八年如是,退伍十幾年來亦然。在此,我不想為陸軍這項政策辯護,只想說說我所參與及看到的回應與成效。

就在十月上旬,接獲陸軍司令部的邀請,要我前往為刺槍術示範部隊輔導。這段期間,我曾四度北上,每次兩天授課。有機會將我四十幾年的經驗分享傳承,當然是我的榮幸,但讓我最感窩心的是參訓官兵的榮譽感、使命感,他們士氣高昂、情緒高漲,全心全意投入訓練,不以為苦,樂在其中,一個月之後,擔綱示範,獲得滿堂喝采。從這個組訓與示範的過程中,讓我發現部隊的士氣因為任務而增強,戰志因為訓練而勃發,訓練的效果不只是體能大幅提升、戰技更加精湛,而是團隊精神與戰鬥意志的淬礪奮發。

訓練是戰力的泉源,士氣是軍隊的靈魂。體能戰技訓練雖然看似在現代化高科技戰爭中「微不足道」,但缺少這一「味」必將乏味,甚至走味。

體能支撐戰技,戰技支撐戰鬥,戰鬥支撐戰術,戰術支撐戰略;略、術、鬥、技、體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以體能戰技奠基,其後才有鬥、術、略的穩定發展。就我的體認,現代化的軍隊不能「頭重腳輕」只求高來高去—這也是軍隊逐漸流失的核心—反而更要強化扎根,憑藉練力、練技,進而練心、練膽,才能凝聚向心、提振士氣、增強戰志,形塑堅韌的戰鬥體,勇於面對艱難的挑戰。所以,陸軍在增強現代化作戰職能之外,推動體能戰技訓練,毋寧是在鞏固戰略基礎工程。

刺槍術,之所以常被誤認為「無用」,只因多年來流於形式整齊動作一致。這次示範著重的是應用刺槍與對刺,簡言之,刺槍術已回歸其實用、實戰性。軍人持槍、用槍,故需專精射擊並精熟刺槍戰技,才能「刀彈並用」「人槍一體」,持槍卻不練刺槍,猶如有槍不練射擊。甚者,失去一舉練力、練技、練膽、練心、練氣、練魂的利基與契機。

強化體能戰技,不必曠日廢時,也不應排斥其他軍事專業訓練,關鍵是提升幹部與師資職能素養,提升訓練效能,所以陸軍同時在做的是加強軍士官養成教育與體育師資培訓進修。

軍隊歷經數度的組織改造精實,如今已趨於底定,此時正是致力訓練之際。陸軍司令徐上將在歷任司令的經營與擘畫的良好基礎之上,宣示並推動基礎戰力之扎根拓展,但願全軍一心、軍民同心支持與鼓勵。更盼陸軍在銳意訓練興革之後,展示精實戰力堅強戰力於國人面前,以安軍心民心!













反核潮退了 蔡總統知道嗎


2021-11-30 03:35  聯合報 /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中市)
氣候危機可能給核能帶來新生機。美聯社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日前在格拉斯哥閉幕,台灣社會對此興趣缺缺。即使非會員國,我們要知道:它的後續發展其實攸關國家與人民的切身利益。

廢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對於台灣人來說,「非核家園」卻不是人間天堂。空汙惡化是國民能夠感受的明顯後果。從中長期看,非核能源的供應不穩定性會導致缺電。更糟的是,對化石能源(石油、煤炭與瓦斯發電)的高度倚賴將讓我們面臨國際孤立。

今年三月十一日正逢福島核災十周年,當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嗅出大環境的變化,所以在「福島的教訓」封面故事中大膽主張「核能應妥善管理而非放棄」。其後加拿大、德國等地傳出攝氏五十度高溫與洪水摧毀全鎮的噩耗,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全球氣候逼近臨界點,再不大幅減碳,後果會是萬劫不復。因為憂心忡忡,那個曾經如過街老鼠的核能變成了人類救星。在 COP26 的鼓舞下,上上期「經濟學人」以一篇社論與兩篇報導(英美出現護核新思維倡議:核能會讓對抗環境變遷之戰更好打!以法國為首的十個會員國不久前聯合向歐盟執委會提案,將核能列為綠色能源,拜登的能源部長則在 COP26 上宣稱核能是減碳的「重要工具」。

德國雖然不在其中,但是這一反核堡壘早已出現嚴重龜裂。以敢言著稱的前國會議員伯斯巴赫不久前就說:現存六座核電廠將在今、明年底分兩批除役,它們的發電量是全部風力站的一半,彌補只能靠進口核電與增加燃煤發電。德國電價已是全歐,甚至全球最高。如果國會現在才辯論核能去留,決議必然迥異於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知名評論家史坦嘉特更在「焦點週刊」上寫:德國政治史上的最大失策恐怕要數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六月的國會廢核決議了。他呼籲:我們需要能源政策的大辯論!隨著電價的持續攀升與國內天災事件的增加,即使綠黨即將執政,土產核能會不會如期終結,恐怕還是未知數。

德國廢核對台灣的反核運動有著推波助瀾之功,那邊潮退了,我們要跟著轉向嗎?反核陣營當然會說:不!台灣位在地震帶,核電廠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然而,對於世界主流民意來說,這是地區性災難,無法與氣候變遷這種全球性災難相提並論。編織無核美夢容易,卻難擋國際大勢所趨。事實是,台灣的人均排碳量位居世界前段班,以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為例,我們是十一點八公噸(現在必然更多)。對岸與印度是排碳大國,但是人均是七點七一點八公噸。這兩國的不合作主義讓環保人士深惡痛絕,可是那裡畢竟人丁眾多啊!

總統蔡英文在本月初表示:「台灣應被納入因應國際氣候危機行動。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和國際夥伴共同實踐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排放目標。」口氣很大,但是連德國都要靠法國核能了,台灣憑什麼呢?卅年何其漫長,屆時地球或許早就完蛋了,說這話對得起下一代嗎?當多數國家都決心盡速減碳時,必須付出代價的他們不會放過不守規矩的非會員小國家,對出口商品課徵重稅僅是其一。至於攝氏五十度高溫降臨此地的可能性更不在話下。民進黨的無限量排碳政策遲早會讓台灣遭到報應。
















事業廢棄物去化難 奢談鼓勵投資


2021-11-30 04:04  聯合報 /   張國輝/社會工作(台中市)
台中文山焚化廠。圖/台中市環保局提供



報載事業廢棄物全台逃竄。坦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央與地方如果不能合作,將掀起一場垃圾大戰。

以台中工業區來說,近年來區內千餘家工廠的事業廢棄物因文山焚化廠老舊面臨停爐,加上烏日、后里焚化廠以民生的家庭垃圾為主,台中市十八座工業區的事業廢棄物去化十分吃緊。而台中工業區以工廠家數居全國六十八家工業區的龍頭,各縣市工業區將台中視為指標,近年垃圾清運突然備受矚目,因為工業區的垃圾一旦清運困難,勢將影響產業的發展。

一位曾擔任工業區社團的理事長公開說,台中工業區與文山焚化廠毗鄰,文山焚化廠設立之初,對鄰近五個里訂有回饋計畫,依行政區域台中工業區均在回饋範圍內,但工業區的廠商自始就沒有要求政府回饋,如今因清運費節節飆漲,為降低費用,工業區廠商僅要求比照台南採工廠的民生垃圾與製造過程所產出的事業廢棄物分離,以降低清運費;結果不但沒有被接受,最近連廠區的垃圾清運也發生困難。他質疑,政府連工業區的垃圾清運都有困難,要如何鼓勵廠商投資呢?

目前工廠要解決部分難題,就是將工廠辦公室的紙張、員工的餐盒,拜託員工自行帶回家依生活垃圾處理,工廠經過製造過程的事業廢棄物再交由清運業者。

在事業廢棄物引發大新聞後,環保署竟然要地方政府打包、掩埋,這是罔顧土地中毒的外行話,讓人對職司環保的官署十分訝異,有這樣的官署也難怪全國會陷入垃圾大戰的邊緣。

廿年前曾有廠商有意集資設立事業廢棄物的專屬焚化廠,但面臨土地取得及殘渣處理,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主管單位願意協助,如今在事業廢棄物去化產生困難下所掀起的垃圾問題,政府應嚴肅以對,否則地狹人稠的台灣將淪為垃圾島。















華山論劍東西較勁 台灣奉陪


2021-11-30 03:42  聯合報 /   王之相/南開科技大學副教授(南投市)
拜習視訊峰會。法新社



太平洋彼岸的高峰會,我們不能缺席,是因為拜登仍是老大。

一山不容二虎,老大想要重新領導西方派,壓制東方派老大的氣焰,順勢也挫一挫東方崛起的銳氣,除了召開武林同盟大會之外,下一步就該是下戰帖;看來,一場華山論劍已在所難免,媒體和網路都把目光集中在台灣,台灣看起來也布置得差不多了。

氣勢上,美國幫欲修理東方派,勢必要先從道德上擊鼓攻之;帝國主義的帽子若戴得太高了,拜登的江湖號召恐怕後繼無力。但為難的是,一陣刀光劍影之後,東方派若損失慘重,搞不好反而會贏來同情,或者情勢被迫從「點到為止」發展成全面的武林風暴,則縱火難收的拜登反而會失去道德的制高點。

反過來,若是美國幫損失慘重,情況將更嚴重,非但武林盟主的地位將岌岌可危,拜登本人可能連美國幫幫主都扛不住。想來想去,唯一可以讓東方派和美國幫不致損失慘重,而又可讓拜登幫主重啟一片天的安全策略,就是讓台灣損失慘重。

台灣的損失慘重,帳一定是算在東方派頭上,東方派從此難以做人。台灣的損失慘重,也必將是台灣認同政治的大利多,似也不違反其本意。東方派無法讓美國幫損失慘重,面子鐵定掛不住,習幫主的大位同樣坐不住;唯一解套的路,算一算也只有讓台灣損失慘重,幫史也才寫得下去。諸緣俱足,看來是天意如此

台灣以超前部署聞名於江湖,我們的幫主又很有學問,難得東西雙方的馳馬試劍,我們奉陪。

















台應加速有害漁業補貼退場


2021-11-30 03:38  聯合報 /   葉于瑄/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台北市)
過度捕撈是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圖/基市府提供



在接下來的四天裡,世界貿易組織(WTO)有望終於產出一份終止有害漁業補貼的協定。這份協定是超過廿年談判的結晶,也與台灣息息相關,因為台灣是全球前十大有害漁業補貼提供國之一。這份協定不僅對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更呼應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大會 COP26 決議,將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

過度捕撈是對海洋生物多樣性最大威脅,而過度捕撈關鍵驅動力就是有害漁業補貼。各國政府長期以來透過補貼來增進船隊捕撈產能,船隻因而得以在海上停留更久的時間並到更遠的地方捕魚,進而鼓勵了過度捕撈,甚至非法捕魚;因此,這些補貼被視為有害補貼,而漁船用油補貼是其中最關鍵的項目之一。儘管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魚種,因長期捕撈其族群數量已低於可永續捕撈的水準,嚴重危害到開發中國家眾多以魚類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仰賴漁業為生的人民,各國政府每年仍提供約二二○億美元有害補貼,台灣更是位居全球前十大有害漁業補貼國之列。

在剛落幕的 COP26 中,化石燃料補貼退場是諸多媒體聚焦的重大決議。燃燒化石燃料是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主因,而補貼的存在讓化石燃料低於實際成本、進而導致大量燃燒和碳排放;在希望達到淨零排放的國際共識下,《格拉斯哥氣候協定》成為首度提到化石燃料補貼的氣候文件。回到國內,有鑒於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已造成全球性的人權危機,目前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也將研擬化石燃料補貼之替代方案列為「氣候變遷與人權」的行動項目。然而,攤開明年度預算書,仍可赫然看見漁業署編列了超過十億的漁業用油補貼

目前 WTO 的談判文件中,已直接點名漁業用油補貼會導致過度捕撈,一旦消除有害補貼協定通過,各國便需要加速補貼轉型,以因應相關規範。然而目前仍看不到漁業署對於占年度總預算十三%用油補貼,提出任何具體的退場計畫,或在預算書中針對降低漁船碳排放有任何作為,此舉不僅對於台灣的減碳決心有所減損,更會危及產業未來在國際經貿處境改變下的適應能力。

終止有害漁業補貼不僅有助於魚類群體復甦、減緩氣候變遷惡化,更是在全球邁向永續發展浪潮下,台灣漁業維持競爭力勢在必行的轉型,政府應盡快因應,以保護環境、經濟及氣候危機下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