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人人都能成為資料科學家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6573/web/ 

◆  綠色執政下的始亂與終棄
◆  疫情之下 綠還在拚選舉
◆  另一角度的柯文哲∕台灣民主只剩三個爛蘋果?
◆  當孩童成為新冠攻擊對象…
◆  從食物外送員降低肇事死傷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人人都能成為資料科學家
◆  封鎖古巴 拜登恐得不償失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人人都能成為資料科學家


2021-07-14 01:12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

雖然這種觀點有些激進,但在人工智慧(AI)的重要響徹天際,人工智慧的前提,是資料收集和透過機器學習應用和分析,所有公司都說很難聘請到資料科學家之時,這無疑是所有要採用AI來數位轉型公司的福音,專家無須外求,公司內部的員工稍微訓練一下就是專家。

很多公司主管忽略了自己組織中已存在的驚人人力資源,這些企業只要投入一點時間和金錢來教育員工的資料科學技能,就可培養資料科學家人才。在商業世界中資料科學家不僅要懂資料分析,更要了解那些資料是重要且有用的,公司內部實際操作的員工會更懂得這些資料,所以教會計師一些資料科學基礎,比教資料科學家會計學容易得多。

從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中獲得商業價值的最佳方式,就是將AI工具直接交到領域專家手中。哈佛商業評論一項研究發現,六十三%的公司依賴專門的資訊部門和資料科學團隊來提供資料分析和應用,但幾乎沒有一家公司表示對該解決方案感到滿意。「如果你不真正理解公司的資料,你就無法提出正確的問題,也就沒有正確的答案」。

正如約翰藍儂的一首歌名:權力歸於人民,公司應該將AI應用的權力歸於員工。許多公司害怕將AI這種看起來複雜的技術推向既存的內部員工,因為他們過於關注出現問題的風險。其實只有在少數情況下AI的模型需要有最佳答案,例如醫院中人命關天的系統,才需要確保這些AI應用是由資料科學家和機器學習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和領域專家密切協商後構建,其他AI系統或許一開始不是最好的,但可透過學習和調整逐漸最佳化。

教公司內部的領域專家建立自己的機器學習模型,也是避免部署AI的陷阱和道德問題的最佳方法之一,例如許多機器學習模型的一個問題是它們可能在資料中找到虛假的相關性,與對特定業務領域沒有任何深入了解的資料科學家相比,領域專家更有可能嗅出這些無意義的推論。

現在已有很多不需要寫程式的機器學習平台(No Code AI),這些平台允許非AI專家透過使用簡單視覺化界面或拖放選項來建立AI系統,拉近了資料科學家與非機器學習背景開發者的距離。雖然或許沒有一個平台可以滿足所有需求,但還是可以利用來快速建構模型或是產生資料集。此外這些工具可以讓機器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讓原本掌握資料但不懂AI的員工能快速進入AI的狀況,增加公司競爭力。











綠色執政下的始亂與終棄


2021-07-14 00:58  聯合報 /   劉昕蓉/待業(高雄市)
季青漫畫


始亂終棄,指「用情不專,違反承諾,未能妥善結束感情」,原本用於曾經親密的人際之間的用語,如今成了宣稱民主的執政黨對待四十、三十、二十歲年輕人的方式甚至是慣性,實屬諷刺而悲哀。

始亂,始於四月衛福部以「人道考量」之名,開放有需求的民眾預約自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當時是否真的是政府佛心來的超前部署,抑或只是避免疫苗滯銷終至過期的權宜之計,已無從考證,無論如何,政府曾經的此舉對於因留學計畫或工作環境需求而希望盡快接種疫苗的年輕人而言,是一番美意。即便後來疫情猛然爆發—或者僅僅是紙包不住火的自然發展—這群有需求的人們,依然信賴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稱的「原已預約接種之民眾,仍可依預約時間前往醫院接種自費疫苗」,而等候著進一步的通知。

然而在那之後呢?原先受理預約的醫療院所全面取消自費接種的預約,中央也從此對這群順利完成預約、距離自費挨一針只差臨門一腳的人民隻字不提,彷彿當初所謂的人道考量只是政府在當時低迷疫苗打氣下避免疫苗過期的「靈機一動」;而信以為真去預約的人們—很大一部分是正值奔波奮鬥年紀的年輕人—只是配合演出的演員。

本以為在陳時中部長提出「先廣再強」的疫苗接種策略以及逐漸建構的殘劑疫苗預約制度後,預約自費接種卻被無限期喊卡的這群人會被政府想起,然而,他們依然是死不完的別人家的孩子。

終棄,卻不會是年輕人被政府陷於不堪處境的終點。在我國目前實際取得疫苗數量遠遠不足的今天,不在政府心中任何一個接種順位上的多數年輕人,若再嚷嚷著要疫苗,恐怕要落得爭搶疫苗的罵名,於是多數年輕人是認命的。然而指揮中心卻在民間企業出手協助政府爭取到至少一千萬劑BNT疫苗後,以「如果到時只有BNT有十二至十八歲適應症,一定會保留給學生施打」這樣看似貼心、實則無異於在年輕人傷口上撒鹽的說詞,狠狠搧了年輕人一記耳光;此時年輕人若又嚷嚷著要疫苗,依然又落得爭搶疫苗的罵名,於是年輕人只能認命。

若是回過頭來看二○二○年那令民進黨風光一時的總統大選,對比於民進黨政府曾經宣稱的對年輕人的重視與照顧、對比於許多年輕人曾經深信的民進黨政府的宣揚和承諾,如今看來,竟更添「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涼。

即便指揮中心昨天一早開放年滿十八歲以上的民眾填寫疫苗施打意願,這樣看似終於想起年輕人的政策,在中央防疫策略難以捉摸—不論是疫苗到貨時點的不確定性,或者屆時預約接種仍以年齡順序為主、甚而可能又「滾動式調整」的插入新的優先群體—的現況下,年輕人看到的疫苗施打意願調查,依然如空中大餅,彷彿觸手可及,卻又遠在天邊。

蔡英文總統曾說:「不用太溫良恭儉讓」、「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在接連寫信到衛福部疾管署署長信箱、衛福部部長信箱與民進黨某立委信箱,卻始終杳無音訊之後,也許唯有投書報社,才更能接近「上達天聽」的音量吧!如果綠色執政還在乎年輕人,請給予我們一些善意。











疫情之下 綠還在拚選舉


2021-07-14 01:03  聯合報 /   鄭明德/台北城市科大企管系教授(新北市)
民進黨各派系積極準備並布局2022年選舉。本報系資料照


昨天五十、六十歲朋友紛紛收到新冠疫苗預約通知的簡訊,十八歲以上民眾也可上網進行疫苗意願登記。大量疫苗施打的節奏即將開啟。

但政治人物有他們關心的政治議題;選情在疫情下早就蠢蠢欲動。近日多數地方政府堅持餐廳不能內用,顯示出與中央政府不一致,就是標準地方選情的啟動。媒體進一步指出,民進黨內各派系已積極準備並布局二○二二年選舉,讓人理解到:民進黨派系已發動選舉機器,正蓄勢待發。

媒體報導,正國會擬推派立委蔡適應參選基隆市長,現任基隆市長林右昌轉戰台北市。不過觀察者認為,林右昌選台北市挑戰不小;若轉戰新北市,挑戰現任市長侯友宜可能比較適合。也有認為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可以挑戰侯友宜,但其他派系認為林佳龍因太魯閣號傷亡下台,對此有疑慮。

全民疫苗施打的節奏下,民進黨派系竟有自己的選舉節奏。建議府院黨應該壓制前述派系的選舉作為,以防疫及全民打疫苗為重,選舉思考及相關作為宜放緩。否則當人民看到愈來愈多選舉動作,絕對會怪罪總統與行政院長:疫情當下,為何還如此用力拚選舉?












當孩童成為新冠攻擊對象…


2021-07-14 01:08  聯合報 /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記者謝承恩/攝影


疫情指揮中心稱自五月九日至七月十日,初生到六歲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三三○人,其中五月廿三日到廿九日一周就有八十四人中鏢,占全國確診案例二點七%,直到最近仍有孩童病例零星發生,似乎孩童已成新冠病毒攻擊的新對象了。

資料顯示,孩童感染新冠病毒,臨床上幾乎常呈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極罕見重症或死亡病例。但如在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群聚感染,孩童常會將病毒帶入家庭,讓家中長輩老人陷於染疫風險之中。指揮中心對孩童染疫有何對策?有何部署呢?

冠狀病毒屬病毒侵入人類體內,首先會在呼吸系統器官的黏膜細胞內增殖,造成細胞壞死,出現臨床症狀,如發燒、咳嗽或下痢等。孩童呼吸道黏膜的代謝更新時間比成人快很多,而冠狀病毒最易感染老年細胞膜,加上成人,尤其上年紀的人痰多,呼吸道常呈酸性環境,最適病毒侵入增殖。在這兩種生理狀況下,可能就是新冠病毒幾乎都感染中壯年以上年紀發病的原因了。

根據去年三月下旬中國學者在國際期刊〈刺胳針〉發表一篇有關武漢地區最初疫情的報告,二○一九年十二月一日至二○二○年一月一日間確診的四十一例病患中,沒有孩童和青少年。此為新冠病毒原始株造成疫情的最早資料。隨後,一月廿五日北京一位九個月大嬰兒發病確診。接著陝西九歲童、山東兩歲童、廣東六歲童、北京四歲童等都被檢出感染該病毒,這些孩童都有武漢接觸史。而後德國和南韓傳出孩童本土性病例,感染自武漢返國的發病親人。三月三日中國海南一位三月齡嬰兒被親人感染發病,中國官方指稱孩童易感染本病。四日貴州有位一月齡女嬰感染發病。三月廿五日,中國官方宣布新冠確診者中有二一四三位孩童,其中一二五位重症,六成為五歲以下兒童。

筆者認為中國爆發新冠疫情初期的原始毒株,會造成孩童染疫發病的風險。目前台灣社區流行的變種Alpha株病毒,傳染力比原始株強,但其病原性並未改變,孩童仍是易感族群就不令人意外的了。

雖然今年六月世衛組織將中國科興滅活疫苗納入緊急使用清單,同月中國將其核准使用於三歲以上兒童,但安全性和保護力仍不明,而目前歐美尚無嬰幼童可用的新冠疫苗。筆者認為若要孩童免於染疫風險,則有賴準媽媽在懷孕中、後期施打現行疫苗,待生產後初乳中有高力價的IgA移行抗體,可讓哺乳幼童有一段長時間的保護能力,此也是保障孩童抵抗新冠感染的不二法門。

當孩童成為新冠攻擊主要對象,且造成重症比率高,甚至有死亡病例出現時,可能就涉及該病毒病原性的改變了。目前變種Delta株幾乎肆虐全球,取代Alpha株成為主流病毒,並有危害青少年以下年齡族群的趨勢,指揮中心的防疫措施是否應提早重新部署呢?













另一角度的柯文哲/台灣民主只剩三個爛蘋果?


2021-07-14 01:06  聯合報 /   陳揮文/飛碟電台主持人(台北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


前日陳長文律師投書昨天呂淑妤教授大作,筆者拜讀這些文章,願提供另一角度的柯文哲,請社會各界公評。

首先,柯文哲指控「請君入甕」,中央北市分別提出時間序,幾乎是各說各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有圖有真相的是,台北市政府採訪通知寫「記者會」,無論站著或坐著開會,當天在環南市場預定一場記者會,恐怕是中央北市唯一共識。

其次,單一選區制度下,林昶佐是萬華唯一立委,遭環南市場自治會長嗆而還不了嘴,林危機處理失敗,自不待言。試問,萬華被汙名化、萬華活動史、萬華茶藝館、萬華健保卡被註記、發送三次細胞簡訊,萬華到底怎麼了?中央跟北市難辭其咎,父母官(柯)與中央民代(林)的責任分擔,是不是應該更公平。

再者,柯接受趙少康專訪「捲起千堆雪」。柯批評的內容毫無新意,近乎拾人牙慧,各大政論節目討論月餘,綠委回應源自民進黨立院黨團例行線上記者會,如此而已

至於好心肝事件,柯文哲保住恩師衛生局長,但衛生局科長股長專員全遭調職,基層士氣可想而知。柯迄今沒公布好心肝特權名單,還拿總統府疫苗名單恐嚇中央,如此行徑值得稱許嗎?

長者疫苗開打第一天,烈日之下眾人排隊苦不堪言,柯視察時酸「早到是浪費時間」,絲毫沒有同理心。柯宣布所謂「特赦令逃逸移工篩檢可免刑責,明顯僭越總統特赦權環南市場染疫休市,柯下令每攤補助兩萬元,台北市民被迫一起埋單,其他行業與市場停業卻無任何補助,合理嗎?

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台北市長選舉得票率,姚文智十七%,丁守中四十%,柯文哲四十一%。民國 109 年 (二○二○年)總統大選台北市得票率,蔡英文五十四%,韓國瑜四十二%,宋楚瑜四%。筆者解讀,兩次大選藍軍基本盤沒變,民國 107 年(二○一八)綠支持者不願看丁當選,於是含淚保柯。

民眾黨支持度上揚,對民進黨、國民黨是當頭棒喝。柯曾批「垃圾不分藍綠」,筆者認為「垃圾不分藍綠白」,難道台灣民主只剩三個爛蘋果











封鎖古巴 拜登恐得不償失


2021-07-14 01:16  聯合報 /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台北市)
反共古巴裔移民12日在白宮前示威,表達支持古巴人民的抗議活動。(美聯社)


德國之音稱讚古巴的「奇蹟疫苗」,比美莫德納與 BNT;法新社報導古巴國產疫苗獲緊急使用授權,拉美第一。但這些好消息瞬間在十三日淹沒,外電紛紛指「抗疫不力 古巴爆發罕見示威…數十年最大規模」(聯合報標題)。

但「抗疫不力」背後,是因為古巴需要外匯,過早開放觀光,致使周末古巴的確診病例,突然暴漲至六千多位(依照人口比例,已經略高於同一天的英國三萬多確診規模),引爆了周日開始的示威。近日完成醫學博士學位,即將從哈瓦那返回內蒙的大陸朋友,前日來電,指這個新的情況,「確實嚇了我們一大跳,不敢相信。病例突增很可能是因…開放旅遊的關係,今天出了政策,入境…需要隔離十四天。」

古巴至大前天雖有二十四萬多人染疫,但致死率不到○.六五%,遠低於全球平均,確診人數因為觀光客入內而暴增,按理不至於引爆眾怒,問題因此還是出在經濟與政治。古巴因為美國封鎖,二○一九年損失約五十六億美元,去年因川普升高封鎖,增加至九十二億美元,使得古巴每年進口糧食所需的約二十億美元,更是捉襟見肘。

政治方面,BBC昨日訪談多位專家。有一位不斷說,美國法律規定,「我們就是要改變古巴這個政權」,放棄禁運,難道是要延長這個政權的生命?另一位來賓也持續不解,她問,「美國究竟在怕什麼,怕這個小國家,究竟是為什麼?」BBC也披露了古巴官方的調查,指近年來古巴網路通訊普及很多,這次跨島多個城市的同步活動,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在串連。這個指控能否取信於人,不得而知。但美國每年至少編列兩千萬美元,說要「民主化」古巴,並非秘密,國務院有總體帳目可查,也有不少記者斷續核對具體項目的資料,指證有哪些銀兩,經年累月進入哪些人或團體的手中。

古巴的經濟困難,無法完全由自己舒緩,拜登總統若能改善美國與古巴的關係,如同他的前任歐巴馬,會是利人利己之事。邁阿密戴德郡人口二七○萬、將近七成住民是拉丁裔,去年僅有百分之七投票給拜登,五年前尚有三成投給民主黨。歐巴馬第一次選總統僅得到三成五古巴裔選票,第二次增加至四成八,兩年後宣布將與古巴正常化,支持的人增加至將近五成四。拜登若要民主黨在明年期中選舉於邁阿密等地勝出,再不調整對古巴的政策,能夠如願嗎?













從食物外送員降低肇事死傷


2021-07-14 01:10  聯合報 /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食物外送業務蓬勃發展。示意圖。 本報系資料照/記者陳弘逸攝影


疫情以來,城際交通減少,尤其是五月三級警戒下,街頭人車鋭減,但車禍死傷人數仍然續增!原因為何?交通安全主管機關應該要主動說明,並提出改善作法。

細察這一兩年在大多數交通行為都不鼓勵下,還在成長,甚至急增易肇事者,就只有食物外送和重型機車。後者多為個人休閒,要有效降低不當駕駛的危險,從教育、車況和騎士身心都要努力,不見得短時間內改善。

但前者是營業行為,經營者可以也應該被要求參與共同管理送餐員工的行爲。甚至於經營者還要自我證明員工肇事不是為了搶單而競速而失控,有機會短期內見效。

食物外送業務蓬勃發展約在近三年,初期大家只享受網路時代的方便,並不清楚其營運架構。二○一九年國慶日有兩起車禍,肇致外送員工一死一重傷,才引起社會關注,政府為了到底平台媒合下的業務勞工屬性是「雇傭」或「承攬」難作決定。結果,外送員在虎口討生活的危險雖已亮紅燈,在體制面他們依然落在無法可管的狀況。

前年十月發生兩起憾事後,交通執法單位有區分外送人員的肇事紀錄,想和一般機車族肇事比例相比較。但因為沒有主管機關,欠缺行業資料,不知道執行外送業務的總車輛/員工數,沒有正式統計外送員的肇事率,但台北市交通局曾經初估外送服務機車肇事率是其他機車族的三倍!

再請注意,台灣機車普遍,使許多人機動參與送餐。幫助了就業和收入,也讓業者樂於得到機車效率帶來的高利潤。全世界多數城市外送都靠自行車,服務範圍和效率當然遠不如機車。歐美外送員多依訂餐總金額計運費,也常見另付小費的。據了稱台灣外送員多半依次計酬,單趟收入低於國外同業,只好多跑,也因而更暴露在台灣危險的街頭,肇事機率自然偏高。

以上對隨疫情飛速成長食物外送員的交通肇事高原因作了揣測,但是並沒有總車隊數量,也沒有外送員平均送餐次數,更不清楚和國外相比的合宜報酬與送餐數,就不知道所推定的原因對不對、偏差多大?沒有主管機關下,要從那裡著手?

疫情蔓延下,對於會經常可能接觸到客戶的外送員,政府優先注射疫苗。交通部公路總局也獲業者提供的造冊名單,共九千九百人。姑不論這個數字明顯偏低,究竟是政府照顧這行業的德意,業界得到這樣減少病毒威脅,可以持續營業,要有什麼回報嗎?個人認為最起碼也要協助政府了解執行外送的交安風險度吧?請提供總員工數,分列其每月/周工時;平均外送次數、外送範圍(時圈)的平均值;接單和遞送過程中交通肇事損失(含食物損毀、車禍損傷和違規罰鍰)的財務分攤;有那些具體作法可以減少員工搶單和超速違規行為等等。

這些數字談不上業務機密,純粹在用數據公私協力找出肇事緣由。對業者來說,能有效降低員工肇事,對內提高競爭力,對外改善社會形象。對政府而言,外送員無法有效控制其偏高肇事率,本來就十分為難。現在藉提前打疫苗德意,若能獲取業界共同改善頭痛問題,善既大焉,更是聰明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