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葉銀華/避免漂綠 邁向永續發展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避免漂綠 邁向永續發展
◆  施振榮/看清民主政治的盲點
◆  周行一/理財規劃好處多多
◆  羅智成/雙重標準
◆  嚴震生/殘民者昌,佑民者殃?
◆  楊渡/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葉銀華/避免漂綠 邁向永續發展


2021-07-17 03:56  聯合報 /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福斯汽車。路透


近來愈來愈多的大型公司宣布致力於環境保護(E)、社會關懷(S)與公司治理(G),且將經營目標從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到永續發展。然而這些標榜永續發展的公司,真的有落實於經營管理?是否出現「漂綠」的現象?亦即外表是號稱依循ESG準則,但是並未落實,甚至反其道而行(說一套、做一套)。

福斯汽車從二○一○年宣布將投資開發混合動力汽車、二○一四年推出氫燃料電池概念車,一度成為汽油界環保領域的先行者。但是二○一四年有研究報告指出,與標準測試的車輛相比,某些福斯車輛的廢氣(氮氧化物)排放量,在道路測試時,存在顯著差異。接著,二○一五年美國環保署開展調查,發現在美出售的該公司部分柴油車(號稱清潔柴油引擎)上有一項軟體,可以自動識別出車輛正處於標準排放測試狀態,進而自動改善車輛的排放績效,藉以達到排放標準。然而在實際運行狀態,這種柴油車的廢氣排放量竟超標最高達四十倍。福斯汽車因此漂綠作為,股價大跌卅%;同時連同刑事罰款或賠償協議,福斯汽車總計支付二一○億美元。

再如,南韓第三大集團SK積極轉型為綠色企業,但今年六月宣布的澳洲大型液化天然氣開發案,被環保人士批評是漂綠行為。雖然SK集團表示會利用新興的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亦即此技術收集與埋藏二氧化碳,避免進入大氣層造成溫室效應,試圖削減開發天然氣造成的「幾乎所有」碳排放量;該集團也會購買碳權,確保該項目以低碳環保的方式進行。但是環保人士指出,上述「無碳」的言論嚴重誤導,該技術的效果尚未經證實,也缺乏經濟和科技的可行性;甚至認為SK集團在開採、處理、運送時,都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

有一項美國機構的調查,訪問四千六百名來自美國、法國、德國的獨立投資者,結果顯示雖然有七十%受訪者認同企業有責任向投資者證明他們符合永續發展的要求,可是多達九十%受訪者表示不會相信企業表面的聲明;亦有六十二%人認為,難以評估這些公司在環境和社會方面的表現是否優於同業。再者,從消費者角度,有一份調查顯示全球九十一%的消費者期望公司回應環境及社會議題,也有九十%的消費者表示若一家公司有不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便會杯葛它。

另外,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漂綠所可能帶來的較高利潤,都只會存在很短的時間;當人們發現一家公司為ESG形象進行漂綠,而非真正在乎永續發展,消費者將會杯葛該公司產品,短期的高利潤也會立即消失。並且公司不僅要證明自己在永續發展的努力,也要公開它們的綠色供應商,以贏取客戶信任。

因此,大型公司的永續發展,已經從過去「最好有」,提升到「必須有」,而且不僅自己要做到,還要擴及整個供應鏈。同時,重點在於落實執行(說到做到),若有漂綠行徑被發現,將被消費者、投資人制裁,也會被環保、社運團嚴厲批評。因此大型公司必須將永續經營的理念、作法變成治理公司的基因,董事會與高階管理團隊必須支持,並體現於產品或服務的提供,以及落實於績效考核與升遷制度,方能避免漂綠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