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陳立恆/同悲,更要共省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立恆/同悲,更要共省
◆  蘇蘅/5G的美麗與創新的哀愁
◆  朱宗慶/換張身分證就叫組織改造嗎?
◆  盛治仁/一起唱出新人生
◆  薛承泰/瘋股市會影響生育嗎
◆  方祖涵/全民疫苗運動的挑戰






陳立恆/同悲,更要共省


2021-04-24 03:08  聯合報 /   陳立恆(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台鐵發生太魯閣號重大事故,導致49死200餘傷。圖/報系資料照片


四月初,我應邀到國家戲劇院觀賞好朋友賴聲川導演的新作《江/雲.之/間》,無論是江濱柳與雲之凡橫跨卅五年的情難了、意難平,還是胡德夫悠揚歌聲裡時空變幻的九宮場景,我們都可以感受到賴先生對於這部新作的剖析,它確實是關於「衝撞、干擾、拼貼、留白」的《暗戀桃花源》之後的留白故事,然而留白不是空白,留白是為了記下我們對往日來時的敬意感念,也是對去路前程的期許承擔!

此外,九宮格式的舞台演繹了台北城過去半個世紀的滄海桑田,觸動了我內心的感慨,近代台灣的歷史痕跡,莫不是一場「衝撞、干擾、拼貼、留白」,只是我們整個社會氛圍漸漸對往日來時少了敬意感念,所以對去路前程也慢慢難有期許承擔。

其實在走進戲劇院之前,因為太魯閣號事件的緣故,我當時懷著相當悲傷甚至些許憤慨的情緒,隨著故事聲光的延遞流轉,才緩緩平靜下來,這場帶走四十九條人命的太魯閣號事件就是一個台灣社會缺少期許承擔的可怕後果之一,它讓最美人間四月天的台灣不再是華枝春滿,而是一瞬之間的哀毀骨立。這場驚天人禍已經發生了超過二十天,花東縱谷的長風悲鳴猶在,受難者及其家屬們最需要的真相與正義卻還如同縱谷的林間雲霧,沉默而模糊。我相信極大機率這件事會像普悠瑪及近年來其他重大公共事件一樣,在「衝撞、干擾」之後,卻沒有拼貼出令人信服的反省與進步,當然也沒有留白的空間,可以正確安放受難者與納稅人的悲傷與無奈。

正是台灣社會缺少期許承擔,我們的主事機關自然而然不需要努力達成期許或是承擔後果,所以不只是天外飛來的意外,也有許多坐以待斃的人禍。二周前中部某些地區已經開始啟動「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如果天公再不疼惜一下咱台灣人,恐怕新竹、嘉南、高雄也要開始限水,有人辯稱因為今年是五十年不遇的大旱,可是台灣水資源浪費嚴重、管理失衡早就不是新聞,至少自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起就被工商界反覆公開提出,而我們的抗旱計畫卻如同鐵路改革一樣,永遠是一片空白的「超前部署」,永遠在忽視、永遠在遺憾、從來不承擔。

目前水庫乾枯影響中部人的生活品質,也影響了全台電力部署,據悉大甲溪沿線電廠已接近全數停擺,所以又重新啟動中火三號,既然用愛發電不能救台灣,就只能繼續用中部人的肺來救台灣。一旦天氣轉暖、雨若遲遲不來,哀哉中部人恐怕要等到颱風季節才能恢復正常生活。此外,缺水缺電在內的五缺六失對於農工商業的損害早已罄竹難書。

「衝撞、干擾、拼貼、留白」屬於一個戲劇創作者對於近代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感知,誠然,衝撞與干擾本來就是社會常態,而能夠決定人間悲歡成敗的,還是要依靠是否能拼貼出一個誠實面對的過往,才能在留白裡寫下一個值得託付的未來。今天的這些人禍,其實是台灣社會集體集期性縱容主事者們不用對過去心懷敬意、不用對未來肩負承擔,所以從這個悽楚四月天起,我們悲傷與共,也要反省與共,不能原諒、不能放過、不能遺忘,否則悲之而不改之,台灣的未來,依然走不出這場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