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素養不該和入學制度掛勾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1434/web/

◆  美返氣候協定 台灣該如何
◆  佛系防疫保單 是福是禍?
◆  分散病人 比封院重要
◆  桃機三航廈延後 應有因應措施
◆  「冰箱」鑑別沒問題 真話是最好的修辭
◆  學測像鐘擺 學生賭運氣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素養不該和入學制度掛勾
◆  「大下課」救不了體育課共業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素養不該和入學制度掛勾


2021-01-26 04:35  聯合報 /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教育部應該好好思考,素養究竟和大學入學有什麼關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教改最響亮的口號是強調學生有沒有素養,教育部也就公布了素養的三面九項所謂三面,乃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所謂九項,乃是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畫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相信大家都認為這些素養是很偉大的,如果中學生有這些素養,實在是國家的福氣。可是我認為這些素養不能與入大學有任何關係

要知道,素養的一大問題乃是老師不可能教如何培養素養。一個老師如果要教配電系統,他一定是一位非常稱職的配電系統專家。一位老師要教游泳,他一定要自己會游泳。可是要教素養,有幾個老師可以說自己已經有這些素養了?比方說,什麼是系統思考,我想沒有一位老師可以自稱他思考時是絕對有系統的。即使這位老師的確有這種能力,試問,他如何教高中生呢?他又如何知道學生思考時有問題?

再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更加奇怪了。因為問題有分難易,如果要解決買不到火車票的問題應該不難,可是也不能由老師來教高中生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如果一架精密機械的精密度出了問題,哪一個老師有能力教高中生解決這種問題?如果要解決全世界的貧富不均問題,老師有這個能力嗎?老師都沒有這種能力,為何要要求學生要有這種能力?

再看大學端,大學教授也不見得具備教育部所說的素養。大學教授之所以能在大學教書,乃是因為他在專業上的能力。他不見得很會和人溝通,也不見得會和同仁互動。相當多著名的數學家往往是所謂孤獨的狼,也就是說,他是獨來獨往的,而且也不太能說清楚自己在想什麼。能夠懂這種數學家學問的人,相當之少。因此,我認為大多數的教授根本不可能判斷學生是否具備教育部所頒布的素養

即使有一位學生在三面九項的素養中,每一項都非常精通;也就是說,他向來都是自主行動,會與人溝通,也能和同學互動。他的道德修養也媲美歷史上的聖人。我的問題是,他如何表現出來的?不可能在教育部所規定的學習歷程檔案中表現他的道德修養。大學教授也不可能很有把握的說,某一位高中生的道德實踐公民意識相當傑出

教育部應該好好思考,素養究竟和大學入學有什麼關係。該如此折磨老師、家長和學生嗎?










「大下課」救不了體育課共業


2021-01-26 04:30  聯合報 /   文多斌/國小教師(桃園市)
北市教育局研擬將小學最長的下課時間由廿分鐘改為卅分鐘,希望透過延長下課時間,增加學生運動機會。記者潘才鉉/攝影


報載北市擬試辦增加一、二年級下課時數,開發大腦前額葉理由是零至六歲是幼童前額葉發展黃金期,刺激前額葉增可增強學習專注力、減少過動。但黃金期是學前時期,那麼為何不大力在學前推動,要放在小學?是亡羊補牢的意思嗎?還是在幼兒園無法推動呢?

首先,儘管有非常多的專家學者呼籲,運動對學業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小學課程中體育課的時數非常少,一星期只有二節。各科領域都覺得自己的時數少,在學校課程系統中,體育課仍是邊緣的學科。殊不知,體育課是加速學習引擎的催化劑,所以這是整個教育結構的問題。想要透過「大下課」來解決這種由來已久的歷史共業,仍然是未抓到關鍵核心問題。

其次,小學的體育課程有專任的體育教師授課,而幼兒園的教師全部都要自己授課,有些班級又是混齡上課,負擔與本職學能非常沉重。學前教育的課程自主性比較大,沒有特定的教材,正是規畫與設計學前體育教學、幼兒體適能教學的好時機。然而,早上的點心時間、午餐時間、午休時間,各式各樣的學童問題,早已經把幼兒園老師弄得精疲力竭了!因此,筆者以為,幼兒園應該設置專職的或鐘點的專業體適能教師,以因應此等學理研究的成果。

此外,小學方面,政策要能持久,必須考量學校整體結構:諸如學校行事、學校特色、場地、時間、設備等等,牽一髮而動全身。釜底抽薪的辦法,仍是要從課程著手,有計畫、有系統、有人力的面向規畫安排學童的活動時間,而課後運動社團的廣設與推廣也是一個好法。

只是讓學童下課自主遊戲,雖然立意甚佳,免不了又是高年級與中年級場地的爭奪,又是另一場衝突的開始,學務處將疲於奔命。再者,下課時間太長,教師必定得留下課業無法完成的學生做課業輔導,抑或是行為偏差的學生做個別諮商輔導。健康中心,護理師人手不足,每天受傷學生過多,應接不暇,不堪負荷。特別是這幾年各國小為因應公托的設立,所設的附設幼兒園,在場地有限下,小學與幼兒園無法獨立而共用之遊戲器材,造成彼此雙方互相干擾的困擾,也令學校相當頭痛。

總而言之,未經詳細評估,或是未聽從基層學校與教師的建議,或是只找幾位不敢違逆教育局的校長就當作沒有問題的政策,最後政策終將失敗,不了了之,船過水無痕罷了。










學測像鐘擺 學生賭運氣


2021-01-26 04:35  聯合報 /   林群/國中、高中補教老師(台北市)
學測落幕了,卻引發今年整體考題偏難的爭議,以數學科來說,今年是舊課綱史上最難。本報資料照片


一○八課綱新制學測明年登場,今年高三考生應試九十九課綱末代一一○學測,有著絕不能失敗的壓力,若成績不理想重考明年學測,不僅課程內容不同,升學制度也將大幅改變,全新未知狀況帶來不可預期的恐懼。

我們該如何界定一份試題難或簡單,以客觀量化的數據來看,如果考題拿到十五滿級分的人數多,可以說簡單,人數少則困難。以近十年數學滿級分的數據來看:九八年一,七四五人、九九年二,○五九人、一○○年五,八六九人、一○一年五,八六七人、一○二年二,八八一人、一○三年六,七四九、一○四年二,九八四人、一○五年二,八一五、一○六年一,七九一人、一○七年三,七○○人、一○八年七,七八二人、一○九年一四,四八九人。

以數據來說,九八學測數學是史上最難,一○九學測數學是史上最簡單。一○二至一一○年施測九九課綱,一○六學測數學最難,也是史上第二難。從一○六年開始,難度鐘擺似乎就一路由最難擺盪回去年的最簡單。由於去年學測數學題目過於簡單,甚至造大考中心主任的下台,外界也預期今年將擺盪回較難的命題,但卻沒想到會有這麼難。

事實上去年指考難度就已經大幅提升,數甲頂標第八十八百分位數僅有六十分,是近十年來最低,題目也是近十年來最難。但多年來指考數甲試題本來就設計較難,加上近年升大管道多以學測申請為主,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

今年學測數學,雖然客觀數據還沒出來,但外界已評為史上最難學測,難度比指考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有幾位去年考上台大的學生,在我這裡任職輔導老師,也直呼無法在時間內完成這份考卷,還好是去年考學測。在仔細看過今年題目並與一○六年的試題比較後,我的看法是今年學測數學確實是最難,我想錯三題都還有機會十五級分,而高分人數變少,也會使頂標分數降低,不是滿級分也都還有競爭力。

去年一萬四千多位數學滿級分,許多數學實力中等的同學也衝上滿級分,但也有些實力不錯的同學不小心失誤沒能滿級分,無法申請上自己理想的志願學校而只好選擇指考或甚至重考。面對這次學測難度鐘擺的大海嘯,來得太強太快也太誇張,只能祈禱學生的實力都能有充分發揮。如果真的沒能考好這次學測,而選擇指考,也期望大考中心高抬貴手,放九九課綱末代考生一馬,出一份難易較適中的試題。

心測中心主導的國中基測會考,每年試題難度雖說多少有些差異,但並不會有太大變化。然而大學學測、指考試題每年難易度的變化卻很大,學生在面對升大學的考試像是賭博一樣,運氣好遇到簡單的試題,運氣不好遇到超難的試題,無法評鑑出學生程度,反正大家考得都很爛。

說真的,考上哪一間高中的差異真的不大,但考上哪一間大學念哪一個科系,對人生絕對有關鍵影響。不要再動不動就要誰下台,但在升大學這一端是不是該好好建立一個難度平穩的命題機制,畢竟人生不能重來,有一個優質的測驗與升學制度絕對是非常重要的。









「冰箱」鑑別沒問題 真話是最好的修辭


2021-01-26 04:32  聯合報 /   林世奇/高中國文老師(台北市)
今年國寫題「冰箱」,引發許多批評。記者喻文玟/攝影


今年國寫題「冰箱」,引發許多批評。其實這個題目彈性很大,頗能反映出生活態度、價值觀和表達力,鑑別度不成問題。

這種淺裡帶深的題目若只是嚷嚷道理,自是空心蘿蔔;若只能瑣碎記帳,那是平庸尋常。若在淺的題材裡能表現出深的東西,那就是高手了。這就是鑑別點。

兩篇引文各有作用,前者是譬喻,後者是象徵

甲文是說:冰箱可以譬喻愛情或任何事物,只要生動傳神,不妨放開來想。我們打開冰箱時,一片暖黃;我們關上時,卻是一片黑暗和冰涼。這像什麼?這是鑑別情意向度,感覺敏銳、聯想豐富的,就能在此一展身手。

乙文是說:冰箱就是生活題材,就此寫生活、寫互動、寫態度或想法,就看有多少話可以說。這是測試考生對生活有多少感受力,能不能表現得出來。如果對生活沒感覺、沒想法、沒話說,不能怪題目不好,是自己不行。

不是要「素養導向」嗎?就是活用所學、全人發展,不能只停在記憶的知識層面,也不能只停在功能、技術的能力層面。那是什麼?其實是問「面對生活,你能拿出什麼」。

關於命題的思路,大致如此。接下來說說答題。

如果是我,不會選「譬喻」這條思路。不管是愛情還是什麼,把那麼複雜的東西比成冰箱,可不容易,如果想不到傳神的對應,切忌為文造情,矯情會適得其反。我會選後者,冰箱就是冰箱,寫生活。

冰箱是儲物之處,在物資匱乏年代,是「聖地」。冰箱一開,一定血脈賁張、興奮飢渴,不管放了什麼,很快就會掃光。後來到外地念書,宿舍若有個小冰箱,簡直近乎豪奢。和樓友共用冰箱時,只是這麼眼饞嘴涎,也能乾過癮窮快活。

但現非昔比。老家十口人,兩個巨無霸冰箱,一打開來黑壓壓的一片。東西買來就塞,誰也沒耐心整理,冰箱一開,總有人大聲嚷嚷,氣急敗壞,因為東西太多找不著。

我搬出來住以後,三口人住著,照理說冰箱裡應該小國寡民、簡薄有序。但很遺憾的,並不是。

東西一時不知要放哪兒的、捨不得扔的、沒時間整理的,都扔裡頭,不知不覺就過期了。它們最後的歸宿,不是肚子,而是廚餘桶。冰箱,有一半的功能是存放廢棄物

這個結論很驚人,但正好當作主旨文章以立意為先,不妨就此切入冰箱就像鏡子,清楚地反映出我們對生活的處理能力。這正如古代一本相書的名字:「冰鑑」。

如上,這個題材就在生活裡,並不艱澀,但有很多東西可想、可說,而且可以說得深。寫文章,應在這裡見功夫。作文,並不是掰謊大賽,修辭立其誠,把真話說好了,就是最好的修辭。










桃機三航廈延後 應有因應措施


2021-01-26 04:29  聯合報 /   周文軍/中正航空站前主任(台北市)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示意圖。 圖/桃機公司提供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航廈建築工程,因一名評選委員名字出現在廠商投標文件,依採購法相關規定需另招標,原規畫完工時程又將再延後。

桃園機場國際航線旅客量世界排名第十名,硬體設施大幅落後。一、二航廈旅客容量三千七百萬人次,前年旅客量四,八六九萬人次,超量一,一六九萬人次擁擠使用;有空橋侯機室卅八個,較倫敦希斯洛機場少近百個,僅達新加坡、首爾機場三成、香港、成田機場五成。

三航廈機坪已逐漸完工,建議二航廈南、北登機廊廳往三航廈延伸三、四個機坪,並於延伸一樓增設接駁侯機室。新增六至八個空橋侯機室便利機坪調度,減少拖機影響滑行道使用效率。旅客可經登機廊廳步行到新侯機室,雖步行距離較遠,較乘坐接駁車、使用樓梯車登機方便。新增駁侯機室,服務三航廈未有空橋機坪,減少由二航廈接駁時間、機坪交通道交通量。

為紓解航廈空間不足,增加報到、通關量,建議一航廈出境、二航廈大小客車停車場立體化,支援航廈運作。一航廈出境、二航廈小客車停車場與捷運車站連通,新增設報到、通關動線,供無托運行李入、出境或出境已辦理報到、托運行李旅客通關作業。旅客由新聯通廊道往來新通關區與登機廊廳。

二航廈大客車停車場立體化興建後,可將地下室小客車位移往高樓層,空間調整,增加行李處理場運作空間、容量。

建議趁疫情期盡速規畫建設,因應三航廈啓用前旅客、觀光、國籍航空公司發展需求。











分散病人 比封院重要


2021-01-26 04:28  聯合報 /   葉庭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系助理研究員(美國巴爾的摩)
最早爆發疫情的郵輪鑽石公主號郵輪去年2月停靠在日本橫濱港。美聯社


身為發表了三篇新冠肺炎文獻的科學家(包括高雄金巴黎舞廳的病人個案、第一個澳洲 SARS-CoV-2 病毒的序列分析,以及鑽石公主號的病毒演化),我對「封院」這個問題,答案是說不。

根據我對鑽石公主號的病毒序列演化的研究,發現在船上病人被封鎖下,若利用中硏院院士李文雄教授或是著名的 Tajima's D 的數學模型計算,病毒會因為承受演化的壓力,突變速度有加快的現象。若無法根絕互相傳染(基本上不是隔離在負壓病房就不可能根絕),這樣高人口密度的封鎖會讓病毒發生 RNA 互換的機會大增。基本上整個封鎖區反而會變成一個大型「培養皿」,讓病毒有機會試出一堆突變。

我在文章中對各國政府提出了警告。在有群聚感染時(如醫院、監獄、學校、遊輪、軍隊等),要做的應該是把病人分散,而非封鎖。很高興在第一時間內期刊主編連繫了 WHO,WHO 重視我的發現並成為決策過程中重要參考依據。而台灣政府有把部桃的病人分散,避免造成任何問題,這點值得肯定。

民國 92 年(二○○三年)時我剛到美國兩年,卻有同學及學弟林永祥醫師,因為 SARS 而不幸罹病或甚至過世。我去年寫該文章的目的,就是要釐清一個長久以來的問題:封鎖一個高人口密度的環境(比方説封院),是否對控制疫情有幫助?還是更糟?另外有兩個實驗室也在我之後,分別獨立發表了鑽石公主號的序列分析,他們的結論都和我的發現十分類似。

在民國 92 年(二○○三年) SARS 期間,當時沒有快速解病毒序列的方法,所以封院決策過程沒考慮到病毒演化可能性。因為分子解序方法及速度在這廿年來有大幅進步,所以我們在民國 109 年(二○二○年)才有機會探究「封鎖對病毒造成的影響」這個問題。

數學和序列不會騙人,沒有準備的封院,一旦在院內爆發,病毒的基因突變將產生不可預期的影響,這是在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當下,台灣決策者必須要努力避免的災難。







佛系防疫保單 是福是禍?


2021-01-26 04:26  聯合報 /   程仁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台灣產物保險推防疫保單,保費500元,如被列為居家隔離對象,理賠10萬元,昨為最後販售日,台北市館前路湧現400公尺排隊人潮。 記者曾原信/攝影


疫情延燒,衞福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擴大,讓台灣產險推出的防疫保單熱賣,就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張保單確實很誘人!但是投保就一定會獲得理賠嗎?台產會面臨很大風險嗎?消費者為獲得理賠,會成為防疫的破口嗎?

台灣產險去年底推出「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保險」,年繳保費只要五百元,不用等到確診,只要收到疾管署隔離通知書,被隔離就能立即領到十萬元保險金,被網友稱為是「佛系防疫保單」。尤其在指揮中心廿四日宣布擴大回溯醫院相關接觸者居家隔離措施,估計約有五千人要強制隔離,讓市場賣翻的防疫保單更受關注,消費者買了防疫保單是否一定可以獲得理賠?若消費者已收到隔離通知書再投保,或已申請投保但該公司尚未受理完成,就接到隔離通知書,依往例均無法獲得理賠。

消基會以往接獲許多保險商品的申訴,主要的類型有:保險容易理賠難、詐騙保險理賠案件;保險條件表面寬鬆,吸引消費者搶購,但是理賠時有許多除外條款,讓消費者看得到吃不到;另外也有消費者為了獲得保險理賠,以自殘方式申請理賠。

呼籲金管會正視台灣產險推出的防疫保單,屆時消費者依約提出理賠申請時,是否可以完全獲得理賠也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留意是否有消費者為了獲得防疫理賠,而成為防疫漏洞與破口









美返氣候協定 台灣該如何


2021-01-26 04:24  聯合報 /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教授(基隆市)
美國總統拜登就職當天,便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等。美聯社


拜登上台,首先讓美國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可謂讓美國從對氣候議題的自欺欺人,轉向誠實面對。

不久前的「民國 109 年(二○二○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排名全球倒數第三,美國墊底。台灣近幾年在氣候議題上感受不到國際壓力,主因之一便是美國不積極。川普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台灣更彷彿吃了定心丸。如今美國態度大轉變,對台灣實為響亮警鐘。

從拜登對抗氣候變遷的準備可看出,他正傾全行政團隊之力,從各個角度,以具策略性的整體方式進行。儘管多數電力公司認為太快,拜登的氣候計畫已設定民國 124 年(二○三五年)將源自電力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降至淨零。美國二氧化碳最大排放戶交通部門,將在短時間內轉離內燃機。其將擴充更多電動車及潔淨能源等零碳運輸。

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蔡政府上台,首先宣布要在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之前達成非核家園。只是從目前的進展和諸如太陽光電破壞農地爭議,離岸風電多花數千億卻無法建立本土供應鏈等困境看來,能源轉型極難達標。更嚴重的恐怕是接下來,台灣既無以透過能源轉型降低空氣汙染與溫室氣體排放,更難脫離嚴重的財務泥淖。尤其近年來諸多跨國企業陸續公開承諾,在民國 1398 年(二○五○年)前達百分百使用綠電的時程。因此台灣要面對的,恐怕不只是能不能成功達標和電夠不夠用的問題,而且還有淨零碳能源夠不夠分的問題。

政府在能源轉型上似乎唯有實現非核家園和兌現選舉支票,因此官員不顧一切衝高最被「看好」的離岸風電、太陽光電及天然氣發電量。實際上台灣擁有的再生能源潛力,豈只風、光。更多的太陽能,還包括太陽熱能和建築採光、保溫等被動式太陽能。而太陽光電,除了地面光電,也還有許多現成的屋頂太陽光電。至於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條件,節能與能源效率,更始終被忽略。

能源在經濟成長、社會正義及環境永續上,扮演環扣角色,而能源轉型追求的應是讓此三足鼎立更加穩固。

例如台灣每年有近萬人死於肺癌,其肇因與解答都在能源部門。因此,無論是顧及能源轉型或國人健康,探究能源、空氣汙染和健康之間的關係,應列為第一要務。這包括問題規模、成因與影響的詳情,以及從能源部門可以提供什麼解方。當台中火力電廠得以啟動兩部燃氣機組時,便當順勢淘汰老舊燃煤機組;當協和電廠得以從燃油改成燃氣發電,便該考慮採用更可行的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為接下來更多的燃氣發電鋪路。

此外,能源效率已被稱為頭號燃料」,能源轉型的核心。台灣實現永續發展,當務之急便在於針對工業、交通、住宅這三個主要耗能部門,進行能源效率評估。例如電,便涉及建築物怎麼蓋和搭配什麼設備,電如何饋入電網與交通系統,以及工業與農業部門如何配合轉型。其涉及法規、交易規則、政府採購及創新研發贊助。而其中各政府部門與層級之間的協調與整合,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