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即時短評】交通部當防疫模範生 結果「公親變事主」

◆  【重磅快評】天地不容法官容 慎防殺警無罪的社會效應
◆  【即時短評】殺警無罪能交保 直接挑戰社會安全網?
◆  【即時短評】交通部當防疫模範生 結果「公親變事主」

◆  【重磅快評】黃偉哲的酸功 激起林佳龍的「鄉愁」?
◆  【即時短評】太陽花縱使抗爭有理 不等於搗亂無罪
◆  【即時短評】交通部警示如「狼來了」 民眾能相信嗎?
◆  【重磅快評】從林飛帆到魏揚 霸凌公權力應到此為止
◆  【重磅快評】太陽花攻佔政院有罪 回歸司法本質
◆  【即時短評】攻佔政院有罪 法官替抗爭設下底線
◆  【即時短評】綠營撒出「國防布」 真正想遮蓋是....自己?
◆  【重磅快評】防疫「逆時中」 換來黃偉哲的舊恨加新仇?
◆  【重磅快評】把命交給官員與業者 錢櫃大火怎麼結案?






【即時短評】交通部當防疫模範生 結果「公親變事主」


2020-04-30 08:30 聯合報 /   記者雷光涵/台北即時報導
交通部高公局1968App新增人潮示警。圖/取自1968App


政府在第一波防疫工作上,成功結合衛福部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做為預購口罩的介面,讓推廣多年的App爆紅同樣的手法卻讓交通部高速公路1968App吃了大悶虧,公親變事主

五一連假的防疫戰線,交通部原本扮演的角色是監控車潮,如今因1968App被植入人潮監控功能,一夕之間,矛頭都指向了交通部。同黨地方首長開砲,連綠委都建議他們別接這個燙手山芋,下架為宜。

由於搭接在交通部的平台,當台南市長黃偉哲點名交通部觀光局,大家似乎覺得順理成章。觀光局雖出面澄清賣場、夜市、老街等非其管轄也不是他們建議的熱點,但台南有幾處是觀光局提報,數字一改再改,削弱了辯駁力度至今仍有民意代表認為這些景點是觀光局設定

其次,提供示警訊息的中華電信神神祕祕,非但不接受媒體正式採訪,也從未公開說明以何種基準來判讀數據,自始至終皆由交通部擋子彈。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不是什麼公親變事主,因為政府是團隊」,不過日前的臉書發文提及,交通部「樂意擔任指揮中心與各界的橋梁,找出原因」,確實透露委屈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時,交通部是反應最快的部會之一,讓台灣的武漢團、接著是所有大陸團提前離境;大家憂心返國民眾有染疫風險,交通部扛起機場防疫車隊、防疫旅館的建置,對觀光產業紓困也跑在最前。不難想像行政院要求藉1968呈現人潮資訊,交通部不想壞了防疫模範生的形象而吞下。

然而中華電信提供驗證不足的數據時,交通部不該忘記其肩負振興觀光任務,應該比任何部會都更積極去理解數據演算的邏輯,挑出盲點,而非單純讓外人「搭版」砸掉苦心建立的招牌,扯觀光業的後腿,顯思慮不周。









【即時短評】殺警無罪能交保 直接挑戰社會安全網?


2020-04-30 14:47 聯合報 /   本報記者李承穎
李承翰母親得知判決後,心酸地看著他生前的照片。記者李承穎/攝影


嘉義地院今天判處刺死鐵路警察李承翰的鄭姓被告無罪,交保50萬元,施以監護宣告5年,與論一片譁然,但案件尚未定讞,鄭交保後,還是無法進醫院施以監護就醫,成了一段「空窗期」,若鄭的病症仍發作,又不能辨識行為能力犯案,我們的社會安全網能否即時補救悲劇?

雖然法院稱依刑法第19條,鄭男犯案時不能辨識其行為能力,可免除其刑,也已通知台南市府社會局列管鄭男,交保後,地方政府會隨時觀察鄭男狀況。

這判決後續有兩大問題,第一是根據精神衛生法,一旦鄭的病症發作,警方判斷下能直接將他強制就醫,但問題是突然其來的犯案,警方也不可能24小時守在鄭男身邊,且第一線警察、社工並無判斷精神疾病的專業,這棘手難題將丟給第一線人員。

第二問題是,若最後定讞,鄭入醫院治療,5年後疾病仍未痊癒,因監護宣告最長是5年,只能讓他復歸社會,同樣的壓力又回歸到社工、警察等,屆時社會安全網又要再度被挑戰,民眾再度陷於恐慌。

衍生的效應還有,警察對這道判決普遍失望,在第一線面對情緒激動民眾犯案時,是否擔憂司法無法作為後盾,執法的強度大減,再者民眾對判決失望下,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恐怕更加劇。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下重大刑案時有所聞,但多數通常都判決無期徒刑,包括小燈泡案、北投國小割頸案等,因後續延續羈押,還不會有「趴趴走」的狀況,但這次無罪落差太大,莫怪輿論抨擊不斷。

政府該做的是,可以修法直接讓類似個案在判處無罪後,先強制就醫,持續治療,司法審判進度也同步進行,減少社會的恐慌,就像李承翰母親不斷說的「不期待判處死刑,但只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害...」。










【重磅快評】天地不容法官容 慎防殺警無罪的社會效應


2020-04-30 17:03聯合報 / 主筆室
鄭姓男子逃票殺害鐵路警察案今一審宣判,鄭因患有有思覺失調症、致無法辨識行為違法判鄭無罪,輿論譁然。圖為殉職鐵路警察李承翰。圖/記者魯永明翻攝


去年7月鐵路警察李承翰執勤時遭鄭姓男子刺死,今天嘉義地方法院一審以鄭男罹患精神疾病而宣判無罪,並裁定以50萬元交保,各界譁然。不但李承翰母親聽到判決腳都軟了,警政署長也表示憤怒,不能接受,基層員警更醞釀上街抗議,為李承翰討公道。

殺警無罪,交保獲釋;這樣的判決,法官可以找到完整的法律支撐,卻完全背離社會情感,不僅受害家屬難平、警察難服,後續社會效應更值得注意。

近年來已有多起社會重大刑案,嫌犯都稱罹犯精神疾病,以求脫罪。問題是,在司法審判過程中,精神鑑定可能出現反覆不一的情形,不同審級與不同法院的判決結果也可能有很大的出入。不少基層警察就說,小燈泡案的嫌犯至少還被判無期徒刑,鐵警案的嫌犯竟獲判無罪,讓人更難接受。

對受害家屬來說,不見天理昭彰;但李承翰母親更說,判決無罪,「代表殺人裝瘋就無罪,怎能保護社會,怎麼讓警察執法安心?」事實上,幾年前已有嫌犯自認「不會判死」而殺人,如今「殺警無罪」,對社會的衝擊更令人擔憂。不但民眾人心惶惶,精神障礙者恐怕也會遭受更大的汙名與歧視。

法務部長蔡清祥說,殺害警察行為「天地不容」,國人無法原諒,不會讓這樣的犯罪者以精神障礙為藉口逃避刑事責任。本案嘉義地檢署已表示將上訴,但天地容不容,卻不是檢方說了算,要看法官的心證與判決容不容!

上次聽到有些罪惡「天地不容」,是被蘇貞昌點名的二個嫌犯,其中「把自己的父母親及親人等六人燒死」的嫌犯,最近已經趁著疫情期間悄悄執行死刑;但另一個「當著人家媽媽面前把孩子的頭剁斷」的小燈泡案嫌犯,卻躲過死刑,獲判無期徒刑。

民進黨過去跟著喊廢死,騙取進步價值的冠冕執政後對於推動廢死的社會工程配套卻絲毫不見寸進,反而在社會反廢死的強大民意下,見風轉舵,甚至挑在大選前執行死刑,而被批評是用死刑騙選票,把死刑當政治工具至於最根本的社會安全網,包括精神醫療照護等,則放任破口繼續擴大

有些罪惡,天地不容法官容,民進黨則看風向決定容不容。但社會安全網越破越大洞,曾經立誓除暴安良,並以生命保護人民安全的李承翰,雖然已經佩戴一等楷模獎章入祀嘉義忠烈祠,又將如何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