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美亮FTA底牌 台灣如何接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病毒的迫降:人性的極限考驗
◆  聯合報黑白集/大麻釋憲案的反毒破口
◆  經濟日報社論/美亮FTA底牌 台灣如何接招?








經濟日報社論/美亮FTA底牌 台灣如何接招?


2020-03-21 23:2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世界,對全球經濟帶來強烈衝擊。然而美中霸權角力,卻沒有因為疫情而暫停,為了反制中國在國際上打壓台灣,「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台北法案3月4日在美國眾議院以零反對票通過3月11日參議院認可眾議院版本,完成國會立法。這項法案在去年10月參議院通過的版本,具體提及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是走完眾議院審查,FTA的文字消失,這究竟代表美國國會何種心態,值得我們探討。

台北法案從去年5月參議員提案,參議院與眾議院先後通過後,因為參眾議院版本不同,最後再送參議院追認為最終版。

在這個長達十個月的審查過程中,出現過三個版本,不同版本意味著美國國內不同勢力對台美FTA的不同態度。

最早的議員提案版,並沒有提到台美FTA。當時美國國會因台灣連續失去邦交國而感到緊張,因此法案排上了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委員會審議期中,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又與我國斷交,這兩國對於美國的印太戰略極為重要,美國副總統彭斯甚至親自打電話遊說索國總理,但最後索國還是投入中國懷抱。此事令美國國會極為憤慨,委員會因而通過對台美FTA極為有利版本。

委員會版有一條款為「對台灣貿易談判的國會意見」。內文大意為美國應該展開與台灣的貿易談判,並且以達成能保障勞工、有利出口的「自由貿易協定為目標。雖然這一條款只是國會意見,不是強制性法律,但是美國國會向來對於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有影響力,此一條款的出現,勢必逼著USTR將台美FTA列入重要工作。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版本順利通過表決,送至眾議院之後,也順利通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審查,但因為內有FTA條文,因此再送負責稅收、貿易等事務的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但這一委員會大幅修正既有的台美FTA條文。

籌款委員會首先將條款名稱改為「對台灣貿易與經濟關係的國會意見」。拿走了貿易談判的文字,算是籌款委員會的下馬威,表示美國沒有一定要跟台灣貿易談判。條款下有三條文,分別表示三種意涵條件、支持、承諾

第一條文說,「美台之間有強健的經濟夥伴關係,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台灣為美國第11大貿易夥伴,並且是關鍵的美國農產品出口對象」。此一條文的言外之意是,台灣對於美國的貿易貢獻,只是中等程度的排名11,台美FTA有益美國的關鍵是農產品出口,大幅度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包括美豬)是美國國會提出的FTA條件。

第二條文說,「強大的美台經濟關係,對於促進雙方的就業與經濟成長都能帶來正面的刺激效果」。美國政治版圖中,重視工會選票的民主黨,向來對所有FTA都不感興趣。但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通過此條文是明顯呼應去年底161位跨黨派眾議員給USTR的公開信(呼籲美台FTA將為美國創造就業),並且將背書層級提升到整個眾議院。

日後台美FTA就算達成談判,其結果也是要各自送回國會審議,連不喜歡FTA的民主黨都明言「台美FTA有助美國就業與經濟」,這是國會的全面支持宣言。

第三條文說,「USTR必須與國會協商,尋找機會來強化美台雙邊貿易經濟關係」。這句話是國會對台美FTA的承諾。在參議院的版本中,條文是「美國政府」必須與台灣談FTA,但眾議院版本指名道姓USTR,換句話說,若是台灣達成了國會條件,美國還不跟台灣談FTA,那USTR就是國會要找麻煩的對象。

台北法案中關於台美FTA的條文變化,可以看到從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也就是從美國外交國安角度來看,台美勢必要簽FTA,但是從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修正條文(也是最終版)來看,從貿易利益來考量,台灣必須大幅開放美國農產品,才會有台美FTA。

美國國會已經亮出底牌了,台灣要怎麼接招?












聯合報黑白集/大麻釋憲案的反毒破口


2020-03-22 00:1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內種大麻不論多寡、用途,現行法定刑五年起跳,大法官昨宣告此一規定違憲。記者賴郁薇/翻攝


大法官會議做出釋字七九○號解釋,指毒品條例對栽種大麻者不分輕重一律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犯行輕微或顯可憫恕個案恐情輕法重」,違憲法比例原則宣告違憲。大法官解釋推翻「重刑阻斷源頭」的立法考量,也為反毒帶來待解難題。

大麻相較海洛因、嗎啡、古柯鹼、安非他命、快樂丸等一、二級毒品,看似危害或副作用輕些,因而有些國家可以合法吸食。像荷蘭,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首都阿姆斯特丹還出現搶購大麻人龍,連衛生部長都出面呼籲民眾不要囤積。在台灣,也漸傳大麻合法化呼聲。

但即使在荷蘭,私自種植、加工或製造大麻仍屬重罪。我國把大麻歸類為二級毒品,毒品條例無分栽種株數或面積,刑度一律五年起跳,雖「不分情節輕重」有欠周延,實則有以重刑「全面阻絕於境外」的立法考量;如今阻絕疫情之政策思維,也有著類同邏輯。

大法官點出「不符比例原則」問題,還親下指導棋,若逾期未修法,情節輕微者法院得減輕其法定刑至二分之一,若「顯可憫恕」將可緩刑。可想而知,犯罪成本驟降,未來藉口觀賞或宣稱不知大麻而種植者恐將大增,離吸食、加工、製造或販賣僅一步之遙。

蔡英文宣示反毒政府第一要務,陳建仁也強調對毒品零容忍,現在如何堵住大麻釋憲案打開的反毒破口,已經成為不容輕忽的嚴厲挑戰;除非,政府打算默許更多「麻瓜」在台灣。












聯合報社論/病毒的迫降:人性的極限考驗


2020-03-22 00:0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大家都戴上口罩防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封城、鎖國、禁航、無限期關閉。這些沉重字眼,近日以各種語言在全球播放;病房短缺、醫療能量崩盤的國度,決定放棄老人先救力壯者,以免浪費資源,廿一世紀的楢山節考醫療版,在新冠病毒肆虐下重現。這些恐慌與驚懼形塑了再真實不過的末日感,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從中國武漢、韓國大邱、義大利倫巴底到美國紐約,不到三個月,病毒已席捲一百七十多國或地區累計突破廿七萬確診個案。這隻病毒正建立它的日不落帝國。好萊塢明星、國家元首、部長,都無豁免。

如同歷史許多疫病大流行,對看不見的病毒的集體恐慌,總是轉化為仇外心理種族歧視,滋生戒懼和懷疑。這個病毒成了透視鏡,映照了人類在危機時的各種深層本性,或者因為資源有限、自保為先,於是快速區隔人我關係歧視病毒先行,比疫情更快占領全世界

由於疫情最早在中國武漢爆發,使得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普受排擠或歧視,其他華人、甚至亞洲人也受波及。這可能是原本隱藏的歧視或仇外心理,在疫情下借題發揮。這樣的排外與種族偏見把華人視為不文明的野蠻他者,是走動的危險病毒培養皿。於是,歐美同時發生多起對亞洲人的攻擊事件,新加坡華裔學生在倫敦街頭被打得鼻青臉腫,施暴者喊著:「我們不要你的病毒!」

我們排隊搶購的口罩,在西方也成為爭議的符碼。十七年前歷經SARS震撼教育的亞洲人早知道口罩防護重要性近年的嚴重空汙成功的公衛教育,讓我們知道防疫戴罩自保生病戴罩才是道德與禮貌。但在西方,戴上口罩就是有病,甚至成為驚懼來源。留學生戴口罩上課,竟被教授告誡,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在世衛組織終於說出那個字pandemic全球大流行之後,世人也看清,這場瘟疫是全人類的共同劫難,並不是只屬於武漢、中國或東亞病夫」。新冠病毒無差別地攻擊各國,只要有人的移動,就有病毒的遷移

將新病毒看做是中國落後文明的嘲笑,僅以禁航中國對待,加上對付「世界工廠」停擺的經濟努力大過疫情防堵及檢測的警覺,種種輕忽的心態與無為,造成全球疫情失控。

但美國總統川普為防疫失當卸責,堅持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無視種族歧視說法可能引發仇華仇亞的風暴加州州長紐森宣布全州居家避疫時,特別呼籲勿因疫情起於中國武漢而歧視華裔和亞裔,就是因為排外陰影已在蔓延。迄今堅稱「武漢肺炎」的蔡政府,或許樂與川普「歧視同盟」,但不只是陸生陸配在台灣受歧視,包括台灣人在內的華裔亞裔在美國都同樣遭殃

瘟疫蔓延時,偏見及歧視只會讓所有的人都更不安全。台灣先將來自對岸的人化約為「瘟疫」,阻絕於境外,導致如政大八位陸生原本寒假並未回鄉而是到他國旅行或交換,卻被無差別地「阻絕於境外」。教育部也要求早先入境的陸生集中隔離,當時疾管署規定只有湖北旅遊史的人要居家檢疫但對陸生卻全體適用,引起學界防疫包裝歧視的批評

再如因照顧病患的確診移工,在病房直播招致非議,但對比澳籍音樂家確診直播就被稱是「報平安」,輿論有兩套標準勞動部更一度加強查緝失聯移工,但陳時中說了實話無證看護都抓走,只會壓垮醫護

當疫情席捲世界,我們慶幸台灣的應對至今令人安心。若我們在防疫應對之外,還能由這次挑戰中學到什麼的話,那會是「烙印與歧視才是真正可怕病毒」,沒有疫苗,無藥可醫,只能靠著人性中的善意與同理心在醫學證據之後,審視內心的天平,對所有人—不論國籍與出身,在疫病之前,一律平等,我們才能像學者連署所期許的:一起打贏抗疫與人權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