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瘟疫、油崩與股災\星期透視/國民黨應以集體領導重設計

◆  大屋頂下/當國民黨、民進黨在「華獨」相遇
◆  星期透視/國民黨應以集體領導重設計
◆  名家縱論/瘟疫、油崩與股災
◆  鬆散防疫比隱匿疫情可怕
◆  國際合作防疫正能量 台灣別缺席
◆  防疫雙重標準 反撲旅外台人
◆  漫畫/疫情陰影下的奧運
◆  新冠病毒的防疫新破口
◆  畫中有話/千億紓困能成及時雨?
◆  畫中有話/疫情長夜何時盡 全民合作等曙光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瘟疫、油崩與股災


2020-03-21 23:46 聯合報 /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國際油價狂跌、美股期貨崩跌,台股本益比已經比十年均值還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新冠肺炎油價崩跌,造成投資人信心潰堤,二月十二日至三月十九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大跌卅二%,幾乎回到川普上任時價位。其他主要國家股市也同步大跌,如英國(卅一.六三%)、德國(卅七.三八%)、法國(卅六.八四%)、日本(卅.六三%),台灣則下跌廿六.二七%。惟新冠疫情及油價崩跌屬短期重大事件,其對經濟及股市的影響也將會是短期的。

首先談新冠肺炎,致死率雖不高,但傳染率前所未見。自一月底在武漢爆發以來,已蔓延全世界一百六十餘國,至今造成廿七萬餘人確診,一萬一千餘人死亡。但中國大陸在採用封城作法後,大獲改善,目前大陸各地(含武漢)已逐步復工。一月底迄今,不過一個半月。歐美及其他國家也陸續採取類似封城甚至封國作法,相信也會有類似的效果。再參考過去SARS、H1N1、禽流感、MERS等瘟疫,都不長久。

次談油價,此次油價崩跌源於三月六日OPEC+減產協議因俄羅斯反對而破局,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大幅增產並降價,發起油價戰。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由三月四日每桶四十六.七三美元,下跌至十八日最低每桶廿.四三美元,跌幅達五成六,創下民國91年(二○○二年)二月以來最低價格。

俄羅斯反對減產係認為,減產保價徒增美國頁岩油市占率。普亭曾在OPEC+開會前宣稱,即使布倫特油價跌到每桶四十一美元,俄羅斯也能忍受,當時布倫特油價尚在每桶五十一美元;十八日跌到每桶廿四.九二美元,創民國91年(○二年)二月以來最低價。民國105年(一六年)二月九日油價為每桶卅.四一美元時,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石油出口國開始和OPEC合作減產,並成立OPEC+。因此,筆者認為俄羅斯近期會有所讓步可能性頗大。若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均不讓步,就意味著OPEC+要消滅美國頁岩油業。惟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都要付出慘重代價,且美國政府勢必不讓此情況發生而介入,因此油價短期間將止跌反彈。

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約為每桶五十美元,遠高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每桶五美元及俄羅斯的每桶卅美元,根據報載川普政府於三月十九日已考慮介入沙烏地與俄羅斯油價戰,透過外交施壓沙國減產,並威脅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恢復油價穩定。因此短期內應可見沙烏地、俄羅斯、美國三國協議。

回到市場基本面,石油庫存增減可了解市場屬供過於求(石油庫存增)或供不應求(石油庫存減)。以美國為例,二月初到三月十三日原油庫存確呈遞增趨勢,共增一一三百萬桶。但同期原油加成品油的庫存則反呈遞減趨勢,共減少三○.一六百萬桶。主要是因應油價超跌,煉油商減少成品油煉製結果

觀察原油加成本油庫存變動,比看原油庫存變動更能看出實際石油供需情勢及較長期走勢,換言之,儘管新冠肺炎影響石油需求,但因供給也減少,目前美國油市尚未發生供過於求,這會讓油價終獲支撐。








星期透視/國民黨應以集體領導重設計


2020-03-22 00:01 聯合報 /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所教授
國民黨新任主席江啟臣(右二)首度主持中常會,受到中常委鼓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江啟臣參與黨主席補選時,提出的口號為「KMT Redesign」(國民黨重設計),獲得近七成票數支持。無論任何民主程序,七成支持度意味著選民對當選人參選口號高度認同,黨意等於授予當選人「尚方寶劍」(mandate),讓當選人放手實現競選承諾。但江在十七日公布黨內新人事案後,外界似乎普遍認為嗅不到「重設計」味道。

畢竟這次選舉只是補選,任期只到明年八月,江或許盤算避免造成波瀾,影響明年選情。故有些觀察者認為,江當選後人事布局,著重於解決眼前立即威脅,如化解罷韓危機傅崐萁回復黨籍爭議。因此,主要幹部大多皆由嫻熟地方事務人士出任,除不聘副主席,絲毫顯現不出「重設計」企圖心。

然而,若黨不能顯現再出發氣勢與決心,組織微調恐怕不可能在一年內帶給民眾不同感受,屆時黨主席改選,恐怕還是依循派系整合老路子,所謂「重設計」只能成空話。展現再出發氣勢與決心,關鍵其實正是江主席不願碰觸的副主席人選。

國民黨在兩蔣時期設置卅餘位中常委,由於兩蔣在黨政軍特大權獨攬,所有中常委去留全憑主席一念之間,中常會只能扮演橡皮圖章角色,故而肥大並不影響黨整體運作。等到李登輝將各方勢力引進中常會,加上黨內民主化訴求,中常委迄今全由黨代表選舉產生,成員複雜性不在話下。這樣一個卅餘人組合,當然無法扮演有效決策機構功能,遑論上下一心共同為決策負責。黨如果贏得政權,主席還勉強可以透過行政資源羈縻各山頭中常委,但利益交換之也腐蝕著黨形象,埋下往後敗選伏筆;黨若在野,除非天時地利人和,期待這類中常會轉化為勝選隊伍,多少得靠運氣。

解決之道,便是由主席基於黨發展需求,提名四至五位副主席,經中常會認可後,形成黨真正決策團隊。江主席不願提名副主席,因這職位常帶有酬庸性質,容易成為惡質競爭火苗。但副主席如果能定位在黨發展需求上,以專業導向為考量,這些顧慮自然可降低許多。尤其,以專業考量設置副主席,也可明白宣示黨的重點政策,除幫主席分憂並可發揮類似影子內閣功能,增強選民對國民黨政策預期。

就當前客觀情勢言,國民黨可就兩岸、美國、企業、友黨、青年等層面,選擇設置專職副主席負責溝通及發言。透過議題選擇,主席等同宣示黨未來關注焦點,並以此團結意志避免備多力分。有些人或許認為,目前幾位副秘書長與一級主管已足夠擔負這些功能;但高階主管在體制上畢竟是中常會下執行單位,就算主席力挺也矮中常委一截,賦予副主席身分則能提升至主席團隊,對外發言與聯繫更能動見觀瞻。但必須再次強調,分領議題的副主席,必須證明有足夠資歷與識見服人,否則職務安排難免又被譏為酬庸。

國民黨要「重設計」,只有走向集體領導一途。但政治學研究早揭示,多於十位成員團隊,集體領導往往淪為形式。江主席追求改革,似乎不宜自廢武功放棄副主席布局。









大屋頂下/當國民黨、民進黨在「華獨」相遇


2020-03-21 23:52 聯合報 /   黃年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江啟臣未收到中共賀電,被外界解讀國共關係生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京壓制「一中各表」,民進黨占據「華獨」位置。

國民黨兩岸操作正遭中共與民進黨夾擊進退維谷

國民黨兩岸戰略主軸是「華獨」。如今,蔡英文倡「中華民國台灣」,賴清德說「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蔡其昌說「中華民國已被民進黨接手」。於是塑造「台獨與華獨混合體」,民進黨占上「華獨」位置。

都是華獨,但國民黨與民進黨不同。《大屋頂下》曾論及,補述如下:

民進黨華獨,建立在「台獨捍衛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捍衛台獨」思維上。留住「中華民國」(台獨捍衛中華民國),對內卸下正名制憲包袱、對外堵住武統藉口,「借殼上市」(中華民國捍衛台獨)。且,民進黨在台獨與華獨間有自主性,進可華獨,退可台獨。

國民黨華獨,建立在「憲法一中」及「一中各表」上。此架構,必須北京認同或默契始能運作。但,北京始終持「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甚至如九二共識原有一中各表元素亦遭壓制。由於自主性弱,使國民黨進不能一中各表,退不能主張台獨,進退維谷

國民黨只能做不能說;但民進黨明白說出。民進黨華獨反對一中原則、視統一為叛國;但國民黨華獨丟不掉一中、甩不掉統一。於是,兩岸形成「台獨不消滅中華民國(民進黨訴求)vs.統一要消滅中華民國(國民黨風險)」弔詭架構

當國民黨與民進黨在華獨相遇民進黨進退自如國民黨進退兩難

短中程情勢對民進黨有利。一、國際間為遏阻中國崛起,愈來愈傾向以台制中。二、美國認同民進黨「台獨與華獨混合體」戰略。三、在台獨及北京「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衝擊下,台灣主體民意出現不易回逆的世代遞嬗。四、正名制憲的台獨基本教義派漸成過去式。五、由於十九大後呈現左傾冒進主義,「一中架構」在台更失人心。六、因此,「台獨與華獨混合體」漸成主體民意。

相對言,此發展趨勢,對國民黨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進退兩難。

先說退。大選慘敗,國民黨檢討兩岸政策,有人主張改稱「台灣國民黨」或「國民黨」、建立「反統一」論述、丟掉九二共識、不再一中各表,及「若大陸不承認中華民國,可考慮切斷三通」等。此處不一一議論,但若走到「反統一/斷三通」地步,這是退,或自取滅亡?

退無門,進也無路。民進黨華獨,不必為一中及統一辯護,因「中華民國台灣論/中華民國新生論/中華民國接手論」。但,國民黨卻必須解釋「一中是一中各表/統一不是一國兩制」等。然而,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下,多數台人即使理念上理解國民黨思維,但現實上乏人相信做得到。因一中各表做不到,現今民意明顯漸逆轉為鄙視一中各表。多數民眾認為華獨為台獨為台灣生存戰略,國民黨就沒出路

許多人說,兩岸「藍綠紅」結束,已成「紅綠角力」。兩岸是:民進黨台獨不消滅中華民國vs.中共統一要消滅中華民國。國民黨邊緣化。

因此,北京面對課題已不是台獨,而是「台獨與華獨混合體」。

在此趨勢下,倘若中共仍只狂斥台獨「玩火自焚」或「自食惡果」,這只是罵街及詛咒。

台獨之能發展至今日,主因之一就在中共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中共政治體制不被台人接受,又以消滅中華民國目標,使台人反共反中

何況,民進黨從台獨消滅中華民國,成功變身為台獨捍衛中華民國。試問:台灣人民要與民進黨一起捍衛中華民國?還是與北京一起消滅中華民國?

借箸代籌。當民進黨借殼中華民國,中共應做的不是詛咒台獨,而是設法維持「原真中華民國」,亦即否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無論台灣內部及兩岸間,皆進入「借殼中華民國vs.原真中華民國」角力。

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使中華民國重創。就中華民族言,北京應體認「中華民國是兩岸定海神針」真義:一、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二、應肯定自兩蔣以來中國論述,中共不能為台獨「一九一二年的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背書。三、在大屋頂中國概念下,接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互視為不是外國的國家」,或「互視為不是外國政府的分治政府」。四、也必須否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視兩岸分治為「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若欲亡羊補牢,以上或許是中共應深刻思考課題。雖然一切看來皆為時已晚,但似唯有如此,始能將台灣從借殼中華民國,轉回原真中華民國,進入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對中共言,也就是要在民進黨式華獨與國民黨式華獨間抉擇。

種種跡象顯示中共正在搶救九二共識」。一方面斥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一方面力阻國民黨放棄九二共識。但是,如「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統一就是一國兩制」,中華民國仍「已滅亡」,那麼中共就繼續自欺欺人、自彈自唱吧。

九二共識非過時」,只因北京毀了它

必須等北京醒來,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先回一中各表,兩岸才有出路。這是國民黨困局,卻也是北京若要挽回局面就必須醒來的理由

國民黨不是沒有尾巴搖狗能力,蔣經國解嚴探親及馬英九一中各表,皆成尾巴搖狗。因此,國民黨在兩岸操作關鍵,仍在引領中共醒覺。欲使中共醒覺,就要大聲告訴世界、十四億中國人及中共:

國民黨不接受沒有一中各表的一中原則因此也不同意一國兩制

這是負面表列,看起來十分蒼白。僅此當然不夠,但國共兩黨可試先從這兩點起步。北京若不願見借殼中華民國,自當珍惜原真中華民國。這是解鈴還須繫鈴人。

川普電賀蔡英文,習近平未電賀江啟臣。國民黨處境的確悲觀,但中共兩岸操作尤其失敗。且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畫中有話/千億紓困能成及時雨?


2020-03-22 00:12 聯合報 /   林澔一
圖/林澔一



西門町一家食品業者貼出告示,準備結束營業。國內原本因蔡政府政治操作,兩岸關係雪崩,來台陸客如懸崖般陡降;如今加上新冠疫情如滾雪球般,衝擊兩岸與全世界,封城鎖國也如骨牌般不知伊於胡底。

面對經濟與企業困境,加上鎖國讓地球村崩解,蔡政府雖提六百億、甚至上千億的紓困政策,可會是及時滋潤萬物春雨嗎?










畫中有話/疫情長夜何時盡 全民合作等曙光


2020-03-22 00:09 聯合報 /   潘俊宏
圖/潘俊宏


夜幕低垂,信義區上班族戴著口罩下班返家,面對看不見的病毒對生命造成危害,與經濟的衝擊,大家點滴在心頭。

面對陳時中部長預告的「全球第二波疫情攻勢」,台灣也祭出境管,世界各國都以封城、關閉邊境等措施,嚴防病毒擴散;這兩天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大增,也出現沒有旅遊史病史案例,讓人擔心是否會出現社區傳播

只是阻絕人口移動,相對也限縮、影響經濟的生產面與消費端,長夜何時將盡、露出曙光,有待全民的合作與正確的防疫政策。










鬆散防疫比隱匿疫情可怕


2020-03-22 00:37 聯合報 /   沈政男/醫師
近日通報量大增,衛福部疾管署通知,即日起症狀輕微者,可不用二次採檢及住院隔離,可於第一次採檢後返家繼續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記者鄭超文/攝影


台灣這幾天暴增數十名新冠肺炎病例,絕大多數是境外移入,其中有部分是旅遊歐美、土耳其與埃及的台灣人,而如果提早七到十天,在三月上旬對這些區域發布旅遊禁令,其實可以避免他們將病毒帶回台灣。

台灣一月下旬,當中國湖北與浙江相繼封城後,隨即對中國大陸發布旅遊禁令就因台灣社會普遍對中國大陸不信任。對比下,台灣對歐美實在太過放心,殊不知鬆散防疫,比隱匿疫情更可怕從這波防疫漏洞必須警惕,防疫必須秉持客觀科學態度,切勿被意識形態扭曲現實判斷

指揮中心開始回溯檢疫所有三月上旬以後回台旅客,這是亡羊補牢的第一步。令人擔心的是,其中有多達三千人回台後曾就醫,如果出現陽性病例,代表已放任病毒在社區繁殖三到四個周期,每個病例最多可傳染給廿多人。在這波疫情裡,有幾個本土病例還找不到感染源,很可能就來自這些病例。

因為歐美疫情失控,台灣目前在外七萬多留學生可能都會返台,這些人全都必須接受居家檢疫,對疫情追蹤系統造成極大負擔,很可能影響隔離品質

日前有位必須自主健康管理高中生,竟然外出幫忙家裡賣麵,就是警訊。

此外,本來對疑似病例須住院且兩次檢測陰性,現因境外移入病例太多,輕症者改成一次陰性就能返家,而偽陰性率其實不低,也可能錯放敵人。

中國武漢染病率為一.二%左右,換算台灣境外移入病例可能高達七百;台灣目前負壓隔離病房只剩四百張空床,能否支應所有境外移入病例是一大問號。所幸留學生幾乎都是年輕人,輕症比率高,且幾乎不會致命,或可考慮收治於一般單人病房。

有人建議,台灣應仿效南韓「普篩」,也就是對所有入境者檢測病毒,目前實無必要。主要原因台灣檢測量能還不夠大,應審慎利用,況且無症狀者即使染病,病毒量也低,「普篩」容易造成大量偽陰性。

台灣要守住第二波境外移入訣竅還是三口」,也就是港口門口口鼻都要守住,確實做好境外阻絕境內隔離防疫衛生。目前台灣口罩產量已提升,應逐步放寬配給量,讓所有人都能有乾淨口罩可戴。

這幾天超市出現搶購潮,南部有診所因網路謠傳診治境外移入病例而被迫休診,都是社會出現恐慌的徵兆。

新冠病毒雖然造成全球大流行主因乃是歐美國家掉以輕心浪費中國大陸嚴格防疫帶來的一個多月緩衝期新加坡、港澳與台灣,因為審慎防疫,早就降低病毒傳染力

台灣只要在第一波防疫成功基礎上,繼續把第二波的每個可能病例守住,就不至於步上歐美疫情失控的後塵。











國際合作防疫正能量 台灣別缺席


2020-03-22 00:40 聯合報 /   陳柏同/厚生基金會執行長(台北市)
美國福音教派非政府組織捐助之下,義大利米蘭市郊設立野戰醫院,治療不斷增加的新冠肺炎患者。(法新社)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球旅遊疫情升至第三級:警告應避免所有非必要之出國旅遊,值此非常時期,各國邊境管制的限制如歐盟禁止入境卅天,美國與加拿大關閉邊境,澳洲、紐西蘭也都限制入境。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至今已超過廿七萬人確診,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一千人且持續上升中。目前最嚴重的除了中國大陸外,就屬義大利。義國衛生部長宣布,今年醫學院畢業生不必國考直接投入第一線,代表目前醫療已臨近崩潰。更有國外媒體報導指出。義大利有些醫師已面臨選擇是否將醫療資源優先救治存活率較高的病人。

台灣公共衛生、臨床醫療水準佳,雖因為政治因素被排擠在世界衛生組織之外,全民健保民眾可親性醫療人員優秀能力行政效率極高。這次防疫也深受各國肯定;每個區塊表現都是幾十年來各領域的努力不懈,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但幾十年前台灣也曾是醫療被幫助國。熟悉台灣醫療史的人都不會對何義士、白寶珠、蘭大弼、羅慧夫、呂道南、馬仁光、薄柔蘭等醫療奉獻獎得主名字感到陌生。他們在台灣貧困年代來台從事醫療工作,除投身醫療專業外,更長期跟母國親友募款幫助台灣人民;其中幾位義大利籍神父修士終老於台灣,並長眠於這塊深愛土地澎湖居民感念大鬍子醫師何義士奉獻,在澎湖馬公大愛公園立銅像宜蘭羅東聖母醫院也以馬仁光修士之名,命名紀念醫療大樓

台灣人常把吃人一口,還人一斗掛在嘴邊,今天義大利等國深受疫情其害,我國政府特別是外交部應結集台灣醫療產官學研及民間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忙這些國家度過難關。

此刻或許台灣疫情尚未穩定,國內醫療依舊處於備戰狀態,但國際上的往來從來不是零或一,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盡一分國際上的力量。讓國際上彼此幫助的力量生生不息的正循環留下美好的紀錄。












防疫雙重標準 反撲旅外台人


2020-03-22 00:38 聯合報 /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新冠肺炎全球延燒,近日台灣新增確診案例有多起在桃園機場篩檢出來,各地的部立醫院醫護人員輪流值班,穿著全套防護設備,在採檢站內透過壓克力防護罩採撿喉嚨的檢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月中旬,武漢受新冠狀病毒肆虐,有台商因心中糾結,找耆老為中國疫情卜卦,得姤卦,筮者言:天風姤,乾為天,巽為風,意謂天下要起風了,這陣風要吹遍天下。蓋民者,輒循於積習,而不知自拔,執政者為政牧民,命誥,在以曉諭、戒惕,而化民,當今命令必須具公開性、透明性、公平性、可行性、合法性等原則。

第一波疫情,對武漢台胞及公主號郵輪遊客處理,猶如部隊管理,控管有節有度。反觀近日第二波疫情,從歐美掃回本國,不僅旅客因故轉機數國,且入國門通關不順,人潮湧擠,猶如身處集市,感染風險徒增,造成檢疫黑數,處理難度不容樂觀。

無奈第一線陳指揮官,尚拘泥於「社區感染」定義及條件,不願公開提前部署,始終停留決戰境外模式;先是宣布全面入境管制,引發旅外台人緊張,更引發輿論對旅外人士批評。昔日因仇中反中,對台胞不理性的情緒病毒,如今反撲在旅外台人身上。

各國防疫不惜鎖國留學生急著回台,面對龐大人流返台,為何沒有「留學生模式」?甚至留學生連基本防疫物資口罩亦不可得。試想昔日規定出境尚可帶二百五十片口罩,自從能日產千萬片口罩國家隊成立,何忍置台灣子弟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