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樂為良專欄】中國核能電廠進軍國際 美國下核技術禁令

【樂為良專欄】中國核能電廠進軍國際 美國下核技術禁令



2019-09-20 12:00 專欄作家  樂為良
歷經過去30多年的經營與深耕,大陸已從仰賴核能設備與人才的進口,蛻變為位居全球核能產業的龍頭,開花結果,來之不易。圖/路透
深圳大亞灣核電站的興建過程十分艱辛,沒錢、沒技術、沒外匯,還被百萬香港市民反對。圖為2006年的資料照。圖/美聯社
嶺澳核電站一期的工程,由中方承包施工,並參考大亞灣的技術;將自製率從1%提高至30%。圖/新華社
大陸第三代核電技術借鑒福島核事故做出改進,因決定進軍國際而取名「Hua-long Pressurized Reactor」,簡稱HPR1000。圖為HPR1000的模型。圖/路透
英國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核電廠由中方負責主要的建造從錢向英國借、設備向英法買、技術空白的最底層,到32年後英國請大陸施工,大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圖/路透
在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市附近,大陸華龍一號的海外首個核電工程,早已施工數年。圖為華龍一號的模型。圖/路透


中國大陸核電事業發展迅速國際能源總署IEA署長畢羅Fatih Birol去年2月預測,未來20年,大陸核能發電量將翻倍成長,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核能國目前,大陸正在運行核電機組有47台,11台正在建造,並大力向國際進軍
幾個月之後,美國能源部便對中國下達核能技術禁令,嚴格限制民用核能技術、設備、材料輸出給大陸。接著在今年8月中旬,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大陸最大的中廣核電集團以及旗下的三家公司,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軌跡明確,當美國要被超越時,就以國安為由,不需具體證據即以政府之力,無情打擊他國或外企。1980年代美國修理日本(當時叫做Japan bash),日本毫無反擊之力,經濟為之停滯10幾年的前車之鑑,全球記憶猶新。大陸不一樣,迅速於9月3日發佈《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予以正面還擊。
大陸官方並公開指責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不僅傷害大陸企業,也不利全球核能事業的發展。白皮書強調,大陸發展核電乃基於自身的電力與環保需求,同時促進全球核能的和平利用。白皮書稱,大陸核電廠的安全指標位居世界前列。
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ES)將核事故分成七級,發生在民國75年(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與民國100年(2011年)日本福島的兩次核事故是僅有的兩次七級,民國68年(1979年)美國的三哩島核事故被列為五級。大陸只發生過一次一級事件,在民國99年(2010年)的大亞灣核電廠,半年出現三起核電站運行事件,一宗列為一級運行事件,兩宗評定為非等級(或稱為零級)。INES類似地震規模,每增加一級,代表嚴重性增加十倍。
位於深圳的大亞灣核電站,興建的過程十分艱辛。沒錢、沒技術、沒外匯,還被百萬香港市民反對,因為他們信不過對岸的一切,當時還蔑稱大陸人為「阿燦」。民國68年(1979年),香港無線電視台拍了一部叫《網中人》的影集,劇中大陸新移民程燦,性格愚昧、急於求成。之後就被一些港人用來貶抑大陸人,現在港人反被一些大陸人叫為「港燦」。
30多年過去了,從最初的慘澹經營,到現在位居全球核能產業的龍頭,開花結果,來之不易。
大亞灣電站引進法國核島和英國常規島的技術和設備,並由一家美國公司監測品質。從核心設備,到鋼筋、水泥、電話、時鐘、地磚到螺絲釘,樣樣要進口。建造過程中,大陸工人和工程師可以接觸先進設備,但無法理解更關鍵、更高層的營運和管理模式。
在捉襟見肘的年代,為了補上know-how這個缺塊,中方不惜老本,以每人100萬美元的巨資,送出100名專才前往法、英兩國接受系統培訓。這100位「金人」後來成了大陸核電事業突飛猛進堅實基礎。100萬美元黃金的重量等同一般人的體重,這100人故而被稱為「金人」。
大陸的核電發展,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也建造了三代的核電廠。自製率從1%提高到86.7%,設備從進口到出口,技術從學徒到傳授。

學習的第一代 1%到30%的自製率

深圳特區民國69年(1980年)成立,快速的發展加深電力不足的問題。廣東省委書記王全國民國70年(1981年)求辭「一把手」,請纓專職籌建總投資40億美元的大亞灣核電站。而那年,大陸進出口總額為206.4億美元,外匯存底僅1.67億美元。(註:民國107年(2018年)大陸進出口總值4.62兆美元,今年8月底的外匯存底為31,071.76億美元。)
當時的反對聲浪之大可想而知,幾經折騰、激辯、拖延,最後在民國72年(1983年)由鄧小平拍板定案。民國74年(1985年)2月成立中國廣東核電公司簡稱中廣核),辦了場盛大的開業典禮。不料第二年發生車諾比核事故,大批香港市民集會反對在深圳建核電廠,延遲了開工。
由於廣東嚴重缺電,總算在民國76年(1987年)動土。安裝的兩台90萬瓩發電機組,於民國83年(1994年)完工發電。英方出資建廠,並取得25%的股權,合營期20年期間,核電站80%的電量輸送香港,提供香港四分之一的電力需求。合約後延長至民國123年(2034年)。
民國83年(1994年)啟用時,中方便決定,在其附近興建第二座大型核電廠-嶺澳核電站,將營建4台百萬瓩級發電機組,分兩期施工。第一期的2台於民國86年(1997年)開工,民國92年(2003年)1月啟用。
嶺澳一期的工程,由中方承包施工,並參考大亞灣的技術;將自製率從1%提高至30%,並完成52項的技術改進安全水平和機組運行皆達國際標準,也更加穩定與高效
民國105年(2016)年4月6日,大亞灣核電站在巴黎,獲「能力因數」與「核安全」兩項第一名。今年初,其一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4,620天,在全球60多台同類型機組中排名第一。

追趕的第二代 30%到64%的自製率

嶺澳二期於民國94年(2005年)底開工,民國100年(2011年)8月7日啟用。這時,「中國製造」已覆蓋世界,核電廠設備的自製率已達64%,並研製造出反應堆中非常重要的「蒸汽發生器」,是大陸核電發展的一次躍進
此時,配合的大陸工廠已能成套供貨,包括核島的大型鍛件、核電泵閥、電氣設備,並於民國99年(2010年)研製出一種叫做和睦系統的核級數位化儀控平台,後來廣泛用於其他核電站。
第二代核電廠將改進的法國90萬瓩的三個冷卻迴路設計,使輸出功率突破百萬瓩、年限從40年延至60年。

超越的第三代 從64%到86.7%的自製率

第三代核電技術借鑒福島核事故做出改進。民國102年(2013年),大陸能源局出面協調,希望中廣核集團中核集團技術結盟,聯手開發最先進的核電技術,並取名為「華龍一號」。原無英文名,後因決定進軍國際取名「Hua-long Pressurized Reactor」,簡稱HPR1000
華龍一號配有「非能動系統」(passive safety system),就是可以不用電,而用重力、溫差、密度差的自然驅動力,促成流體的流動和傳熱華龍還安裝了行動電源和行動泵或幫浦),以便在最壞情況下仍可排出堆芯餘熱,全面阻斷類似福島事故的發生
民國104年(2015年)5月7日,全球首個華龍一號示範工程,選在福建的福清核電廠的5號核電機組,預計今年底前運行。而6號機組將在民國110年(2021年)啟動。福清核電6台機組全面投產後,年發電總量達450億瓩如果台灣的核四廠實際營運,福清核電廠年發電量是核四的2.42倍,或台灣四座核電廠總發電量的83%
華龍公司揚眉吐氣之作是配合法國電力集團EDF),奪得英國位於薩默塞特郡(Somerset)的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造價180億英鎊的核電廠標案,並由中方負責主要的建造
民國98年(2009年)開工的廣東台山核電1號機組,使用的是第三代的法國核電技術EPR),結果台山的進度超過法國同步在蓋的核電廠,並且率先處理了數項法方無解的難題,使得EPR三代核電組的首個反應堆在台山組成。法方明白自己多年的夥伴中廣核已技勝一籌。台山核電1號機組於去年6月底啟動,2號機組在今年9月7日投入商運。
因此英方針對欣克利角C要檢測的核電站,從法國移到了廣西防城港核二的3號機組,由它向英國示範如何建造華龍一號。民國104年(2015年)底開工的防城3號機組,於去年5月23日完成穹頂吊裝工程,也通過英方的檢驗
從錢向英國借、設備向英法買、技術空白的最底層,到32年後英國請中國大陸施工,還得派專人到華龍公司學習操作,大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核能電廠進軍全球

不僅是英國,阿根廷緊接著主動商請大陸代建總值60億美元核電廠。而英國之前,在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市附近,大陸華龍一號的海外首個核電工程,早已施工數年,核電4號機組於民國106年(2017年)9月12日竣工。
當地媒體稱,130萬瓩輸出功率的新電廠,足以緩解巴基斯坦電力緊缺困境,縮短城市和農村的停電時間,推動巴基斯坦國家經濟建設。
其他的專案也排滿行程中船重工將斥資人民幣約400億元,建造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台南沙島礁提供能源及淡水保障
目前國際上有70多國已經、或正在發展核電,中核集團預計民國119年(2030年)前,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造30台核電機組。
同時,巴西、埃及、南非、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及亞美尼亞多國,已和大陸簽署合作協議。看來核電廠已成中國製造」、「中國輸出新熱點
大陸愛國教育,外人輕言造成思想僵化,殊不知大陸在超級電腦、太空、高鐵、通訊、網路、電纜等眾多領域,從學習、追趕到超越,憑的就是這股為國拚搏的勁在核能電廠的發展路徑上尤其甚者
下一步要克服的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如何應對類似華為遭受美方全力攔阻的難關。


樂為良

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大陸新聞中心特派員、商業週刊出版社副總編輯,長期關注國際情勢,對國際社會發展有精闢理解,曾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講座。譯著超過30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數位神經系統》、《六標準差》等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