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渡/苦難帶來的力量─921地震20周年祭
◆ 王健壯/柯文哲該讓家人遠離政治
◆ 陳立恆/匠心,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治國精神
◆ 嚴震生/我對不起很多碩博士生
◆ 盛治仁/看不見的文化 決定看得見的行為
◆ 施振榮/智慧醫療 台灣優先 放眼全球
◆ 方祖涵/二十一世紀鴉片戰爭
◆ 黃介正/川普選戰考量與台灣
◆ 薛承泰/今年會是「生不如死」元年?
◆ 王正方/賺大陸消費者的錢不易
◆ 陳亮恭/九○後悶世代婚與生的難
◆ 葉銀華/國際政經動盪下 金融業的發展機會
◆ 楊志良/「恐嚇取財」救健保
◆ 洪蘭/大腦是可能改變的
◆ 王文華/你的「東北航道」在哪?
◆ 王健壯/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司法作為
◆ 周行一/文昌國小力除教育機會不均等
◆ 馬凱/猛打萬禍之源-高房價
◆ 謝哲青/機會 並不總是你認識的模樣
◆ 盛治仁/自律才有真自由
◆ 方祖涵/炸雞漢堡的政治口味
◆ 嚴震生/美國金恩議員為何未被掃地出門?
◆ 黃介正/哪裡來的「芒果乾」?
楊渡/苦難帶來的力量─921地震20周年祭
2019-09-22 23:20 聯合報 楊渡(作者為作家)
九二一地震過了廿年,但我們從防災意識到制度面的建立仍有許多缺漏,需要政府與民間一起去努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七十周年,也是九二一大地震廿周年。當初地震震央就在集集,八十五公里的地震斷層劃過台灣省政府所在地─南投中興新村。那時李登輝「凍省」,導致宋楚瑜決裂出馬競選,三足鼎立之戰,終使政權首度輪替,結束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南投的大地震,竟有著預言般的示警意義。
從大歷史視野看,七十年、五十年與廿年之間,彷彿有一些內在的因果,與意義上的連貫,因此有待進一步思索。
廿年了,我依然無法遺忘在南投災區所見,山體移動,山脈裂斷,黃土表層披露。翠綠的農田裡,秧苗依舊,地層卻上下斷錯,高達一層樓房高。斷層之嚴重,讓人感受到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人的脆弱與渺小,卑微與無力。更悲哀的毋寧是,一些建於一九七○年代的房子。由於經濟起飛,房價飛漲,一日數變,建商為了超時趕工,偷工減料,一遇強震承受不住,整層倒塌,住戶死傷慘重。
那些倒塌的房屋,有如台灣經濟成長過程諸種病徵的總體檢,一個悲劇的見證。所謂經濟奇蹟的背後,竟是唯利是圖、表象華麗而內在脆危。
然而,九二一地震也震醒了許多人。在災難中,那些華麗的金錢股票、都會的高樓大廈、花天酒地,又有什麼用?大地震來時,所有文明的假象,一夕之間化為烏有。什麼是人存在的意義?什麼是人應該擁有的生活?什麼才是人世間真正的價值?
九二一地震,帶給台灣最大的意義,或許正是在此。因為從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開始,台灣人只問生存,只求經濟成長,卻不曾問過生存真正的「價值」。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來台的一代人,能在台灣生存下來都很不容易,更不必說尋求更好的發展。從五○年代開始,台灣連停下來思考都未曾有過,就跟著現代化腳步,向亞洲四小龍前進。付出的代價也非常明顯,農村沒落,環境汙染,勞工健康受損。但更重要的毋寧是,整個價值觀的扭曲,一切以利益為導向。當時流行語有一句「台灣錢淹腳目」,就是一個病徵。
然而,正是在這種時刻,出現了九二一大地震。它用徹底的災難,讓人重新省視生存的本質,生命的意義。
那一年,許多懷抱著理想主義的青年,南下中部去參與救災,參與災後重建。許多人的生命因此改變了。建築師謝英俊即是一例。他設計出一套可以防震的鋼材結構,以最便宜的價格,結合當地傳統建材,重建災區的房子。這一套工法,成為後來無數災區重建的參考,幫助了包括汶川地震在內的災民。
許多青年因為太投入工作,落地生根,在災區開啟新的人生。他們有新的活力,現代網路連結,為老化的農村注入活力。日月潭紅茶、新品鳳梨酥、古坑咖啡、集集火車,以及許多漂亮的鄉村民宿等等,都是因九二一大地震而重生。
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之後的唯經濟論,終於面對徹底的反省。公益助人、保護弱勢、保護環境生態、協助貧困鄉村等價值觀,逐漸取代利益導向,台灣社會開始轉變了。廿周年的此刻回顧,這些轉折的力量,顯得更加鮮明。
九二一有如震天撼地的棒喝,叫醒了沉醉的台灣,召喚出人文價值的「百劫回歸」。苦難的九二一,也是浴火重生,讓台灣走向下一個千禧年的開始。苦難帶來記憶,記憶帶來力量。九二一,是苦難,也是力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