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承泰/活著有尊嚴 以房養老是三明治世代最後防線
◆ 葉銀華/如何評估金融業的價值?
◆ 王健壯/許宗力的改革盲點
◆ 嚴震生/那些年一起讀夜間部的日子
◆ 林中斌/貿易爭戰 前景粗探
◆ 楊志良/韓流與階級
◆ 王正方/要向NBA多多學習
◆ 范疇/夢到一副對聯…媽祖告訴我的台灣總統條件
◆ 周行一/貿易戰陰影中的散戶生存之道
◆ 馬凱/百年爭霸 誰主沉浮?
◆ 王文華/你的「祕密醬料」是什麼?
◆ 洪蘭/親子共讀 可以改變孩子行為
◆ 陳亮恭/三明治世代老後的新貧危機
◆ 盛治仁/面對死別的勇氣與抉擇
◆ 黃介正/那年「六四」在華府
◆ 方祖涵/工會年費還是酒錢重要?
◆ 王健壯/台灣民主不是抗中燃料
◆ 劉維公/沒有贊助者,沒有達文西
薛承泰/活著有尊嚴 以房養老是三明治世代最後防線
2019-06-18 00:20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根據金管會統計,2015年底至今年3月底,各家銀行辦理以房養老逆向抵押貸款,核貸件數累計3362件、年增38.6%,核貸金額新台幣184.34億元、年增41.2%。其中女性申貸戶占比54.34%多過男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有父母須照顧,下有子女需培養,自己還在工作,夾在中間的這群人這就是三明治世代。其實多數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此狀況,只是時間長短不同。在台灣,當前五十五歲至六十五歲的人,很可能成為三明治的時間最長。這群人通常不到卅歲就成家有了小孩並開始照顧父母,經過了二、三十年,子女可能還賴在家裡,而父母已經年邁,更需要照顧。
很不幸,當他們才要步入老年,準備喘口氣時,政府卻要砍他們的退休金,還讓年輕人認為他們是機會的剝奪者,把低薪原因歸咎於退休金拿太多!也許他們並不期待子女和他們一樣,願意照顧父母;然而最不想面對的是,子女對他們惡言相向,毫不顧及養育之情!
最近看到衛福部的統計,近十年來老人遭家暴通報案件增加近四倍,施暴的家人許多是子女,要不是啃老族,就是有不良習性(酗酒吸毒等)或失業在家。加上每年都會有幾件弒父(母)的慘劇發生,真是不勝唏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到了今天社會,竟然會變成一句屁話!
這群三明治世代乃台灣的二次戰後嬰兒潮,曾協助父母脫離了貧困,也帶給了子女空前的機會與物質生活,數十年來心中懷著一個理想:要讓父母生活安定,要讓子女過更好日子。如今卻得誠惶誠恐,擔心落入「下流老人」!這個名詞原本是用來形容日本「團塊世代」(一九四五至一九五○年出生)成為老人的不堪晚景,如今在台灣也隱然若現。
儘管我國整體人口的貧窮率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相信嗎?台灣老人的貧窮率,正在步日本與韓國後塵,已明顯高過於OECD國家老人的平均。主要原因,就是所得下降;即使有些人每月有退休金可領,但不全是用於自己的生活所需,還須分一些給配偶、高齡父母,甚至是經濟尚未獨立的子女。
為了幫老人找尋經濟來源並減輕家人的照顧壓力,過去馬政府曾提出「以房養老」的措施。筆者曾分析,由於嬰兒潮世代不動產多是自己賺來的,他們子女少,將來照顧的能力與意願不如過去,「以房養老」最佳推動時機即是這群人步入老年,時間就是民國109年(二○二○年)之後。
「以房養老」正式名稱為「不動產逆向抵押」,於民國九十八年行政院通過作為關懷老人諸多方案之一,曾於一○二年推出「試辦」方案,但沒多久即喊停。原因一方面是因採「公益型」,對象必須是中低收入戶的獨老且不動產沒有繼承人,此資格甚嚴;另一方面,當時衛福部即將成立,可能是因該方案很難放入衛福部所屬單位而喊停。然而,外部效益卻因此而展開,幾個官股銀行接手並推出不同的「套餐」。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核貸金額已達一八四億元之多,此趨勢正在發展,乃因台灣住屋持有率約八十五%,世界少有的高,對於「窮得只剩下房子」或「不想將房子留給子女」的老人,若將房子抵押出去後,每個月可以拿到一筆錢且仍可住在自己的房子。若能配合「長照保險」,即可構成養老的最後一道防線。
簡言之,既然過去花了二、三十年打拚才擁有了房子,為何不能在退休後,讓房子來養自己二、三十年呢?尤其是當子女靠不住,政府又不可信任時,這是活著有尊嚴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