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智慧城 翻轉產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1280/web/

◆  聯合報社論/「兩種母親」交迸出香港的民主悲憤
◆  聯合報黑白集/「英式民主」新解
◆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智慧城 翻轉產業








經濟日報社論/發展智慧城 翻轉產業


2019-06-18 00: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際組織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今年2月公布全球七大智慧城市名單,桃園市第四度獲選並在6月11-13日於美國紐約市舉辦的全球ICF高峰會中,成功擊退加拿大、美國與澳洲等其他六個城市,榮獲民國108年(2019)世界智慧城市首獎,亮眼成績,值得國人給予肯定
ICF多年來以評選及推動智慧城市為目標,每年自參賽城市中選出年度最佳國際智慧城市,評估項目包括寬頻、知識勞動力、創新、數位平等、行銷倡導及永續性等指標。ICF對於桃園市持續透過各級學校實施智慧教育、推動市民直接參與政府預算與施政、青年創新創業輔導及對於新住民、高齡人口無邊界數位關懷,翻轉桃園各種可能性的智慧城市發展多所讚譽
若觀察ICF每年評選的主題及獲選的城市名單,可以掌握全球智慧城市發展的脈絡。民國108年(2019)ICF評選主題為「Infinite Learning」(無限學習),係指城市可以透過機器學習的加速發展,建構更具智慧化的人工智慧系統,改變市民工作、生活型態與創造財富;市民不論時間、地點與年齡,也應該致力於持續學習新技能,以因應這股潮流。
相較於民國106、107年(2017、2018年)的城市網路Internet of City)、人性化資料Humanizing Data等主題,反映了智慧城市發展應有的進程,亦即政府應先完備城市的固網、行動與物聯網路等基礎建設,讓市民能透過多元的網路,接取各種市政資訊,之後政府也可藉由網路蒐集大量人流、物流與車流等等動態資料,設計更好的城市維運系統。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展,更應思考讓機器從這些浩瀚的資料中自己學習原則與判斷,進而自動地、即時地調整城市運作機能,以提升政府治理水準及民眾生活品質。
基本上,由於經濟、就業機會及醫療設施基礎等因素,全球人口有朝向都會移動的傾向。而預見城市在未來經濟發展將扮演重要角色,也希望透過智慧城市建設來凸顯國家社會的進步,各國紛紛投入相關的規劃,主題不一而足,如永續城市、數位城市、智慧城市或者創意城市等。不過,不論名稱如何,都是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規劃與設計,來打造一個獨特且基礎建設完善的空間,讓民眾能享有安適、安全及健康的都市生活。
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各地方政府對於智慧城市的規劃與推動可謂不遺餘力。事實上在桃園此次得獎之前,國內許多城市就已是ICF的常勝軍。台北市與台中市分別於民國95、102年(2006年、2013年)獲得年度智慧城市首獎,全台也有八個縣市曾入圍過Top7,如新北市、嘉義市、新竹市與台南市。由此可知,台灣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如何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更上層樓,以下是幾點建議
首先,發展智慧城市,不僅只是將各種智慧科技如智慧校園、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作孤島式的建置與堆疊,而是要回歸到使用者的需求,也就是市民、企業與政府三方的角度,從客戶價值出發,去規劃智慧化建設的方向。若能進一步連結台灣各城市相關的智慧系統,例如智慧交通,相信對於民眾的便利及相關建設與管理應更有助益。
其次,雖說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有其地域特殊需求的考量,但也有共通的部分尤其北中南都有ICF得獎城市,如何萃取這些都會成功的經驗,擴散並協助周邊預算較少的偏鄉地區,也能享有城市民眾已擁有的福祉,或者都會間的互補有無,建議中央政府應主動協助。
最後,台灣軟體與服務系統外銷較之硬體出口遜色頗多,既然有智慧城市實際應用的成效,而且獲得國際組織認證與肯定,建議場域實證機構與廠商能夠進一步與駐外單位合作,向全球城市行銷,除了提升台灣國際形象,更可藉此擴大軟體外銷的商機









聯合報黑白集/「英式民主」新解


2019-06-17 23:5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初選民調引發各界討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國作為老牌民主國家,其英式民主可以泛指代議民主,也可以指虛位元首內閣制民主。但自從蔡英文執政後,「英式民主」便有了全新的面貌。
新的英式民主大概可分成兩個重點:一、只有符合民進黨意識形態的,才是民主;二、若是違反民進黨價值,或危及民進黨政權的,都是反民主。國民黨首當其衝,慘遭蔡政府用黨產會及促轉會清算,還美其名為「轉型正義」。民進黨忘了,台灣的民主化是在國民黨手裡完成的
不只清算政黨,連教育也不能倖免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蔡政府發動國家機器先卡後拔,欲除之而後快。司法判決不利民進黨者,則動用監察權追殺公投結果不合民進黨之意時,找來黨員當中選會主委,把公投關進鐵籠言論不利政府者,則NCC伺候
英式民主除了殺敵,對自己人也毫不手軟。民進黨初選,黨內為保蔡英文寶座,一拖再拖還改制度,甚至做出學術圈形容為史上最黑暗的民調。蔡英文聲言捍衛民主,不知是誰的民主
英式民主的最新力作,是陸委會威脅國民黨:若赴陸參加海峽論壇,可能會遭到「解散」。看到蔡政府的豐功偉業」,加上英系大法官即將過三分之二的政黨解散宣告門檻,外界應該不會以為陸委會只是愛說笑」。
民進黨反共反中,但其英式民主卻帶有中共的專政氣味。「英式民主變成這副德性,著實諷刺










聯合報社論/「兩種母親」交迸出香港的民主悲憤


2019-06-17 23:5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向港人致歉。(路透)

短短半月,香港民眾連續上街為「反送中」示威,皆以超過百萬的人潮淹沒長街。能召喚出如此洶湧的群眾力量,恐怕已不只是因為逃犯條例修例引發港人恐慌而是香港民主長期遭到漠視與挫折,讓香港人積累已久的悲憤難以遏抑地爆發港府以催淚彈粗暴對付示威民眾,特首林鄭月娥面對百萬大軍冷漠悍然,中聯辦誤判形勢,都是民怨難消的主要原因
表面上看,《逃犯條例》的修訂,確能防堵港中台現有犯罪逃逸的漏洞。但實質上,港府貪功躁進的修法心態,一味討好北京,卻挖到了港人心中最恐懼的「兩制變一國」地雷。廿多年來,港人一直生活在「兩制」遭「一國」侵吞的陰影中:從民國92年(二○○三年)的反國安法廿三條運動,民國101年(二○一二年)的國教「反洗腦」運動,民國103年(二○一四年)爭特首「真普選」的占中運動,主要都在抗拒香港特區既有的制度遭到貶值與侵噬。沒想到,港人這條敏感神經,又被林鄭月娥大剌剌的逃犯條例撩動,一發不可收拾
香港的幾任特首皆有相同的問題作為行政長官,他們扮演承上的地方首長角色,皆大過自己領導香港的特首認知也因此,在北京與香港的利益歧異時,他們多半更趨向接受中央的意見,卻無法適切地代表香港民眾表達特區的立場和民意,並據理力爭過去幾次修例引發港人抗爭,特首都無法扮演潤滑及溝通角色,只能看中央臉色行事,因而失去因應先機,原因在此
這次「反送中」運動中最怵目驚心的,應該是港警對六一二包圍立法會的群眾鎮壓,催淚彈、塑膠子彈及警棍齊發,對付的是手無寸鐵的年輕人。對此,林鄭月娥以母親論哽咽地說,自己也是媽媽,「不能縱容孩子任性而不管教此話一出,立刻引來香港的媽媽們連署反嗆,「香港的孩子不要特首當他們的母親」,他們要你當一個負責的政府領導人
這顯示,以母親自居的林鄭月娥,完全無法在港府的暴力鎮壓中自圓其說她的母親論」,也是一個特首的錯誤角色認知。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立法會的警方暴力驅離現場,有一位學生的母親在最前線對執法的員警苦苦相勸。這個婦人連吃了數顆催淚彈卻仍不肯離去,她聲嘶力竭地請求鎮暴警察不要再打小孩,「我不希望這裡變成天安門廣場」。她也反身勸告示威群眾:「警察也是善良的,大家回去吧。」這段畫面,在網路上被反覆播送,感動了無數人;這樣大愛的母親形象,和林鄭月娥嚴峻的母親角色,交織出港人的悲哀與憤怒。
為了一樁犯罪案的引渡,卻把香港法律拖進破壞一國兩制的泥淖,這是林鄭月娥的不智她更大的錯誤,是把一場民主示威定調為動亂」,港警的執法過當嚴重傷害民心,她更難辭其咎。一個真正的「母親」,如何可能如此嚴苛對待和傷害自己的孩子?
除此之外,香港中聯辦在此事件中的因應是否妥當,也值得懷疑。回歸廿多年來,在經濟上,香港東方明珠的「櫥窗」角色已不比從前;在政治上,「港人治港」的自主權卻一再遭到蠶食,連特首直選的願望都遭到抹殺。占中運動失敗後,港人的民主挫折與心理上的失落,都達到了一個新低潮。在這種情況下,中聯辦非但沒有同情與疏導,卻還想利用逃犯條例送中為自己建功這樣的催逼壓榨,豈能不激出港人最悲絕的反抗
不論逃犯條例「送中」的主意是北京或香港發動,當事態惡化至今,港府恐怕只有撤回一途。否則,習近平本月下旬在日本大阪的G20峰會,將難以面對各國領袖。而且,如果北京還想販售「一國兩制」的設計,就必須讓港人好好享有它既有的制度,它的賣相才不會太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