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國角力 掌握油價走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誰讓「政治檔案」見不了光?
◆  聯合報黑白集╱蔡賴版「政治逼婚」
◆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國角力 掌握油價走勢






經濟日報社論/從大國角力 掌握油價走勢


2019-04-27 01: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影響今年國際油價走勢最重大的因素之一,就是美國政府是否會澈底實施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答案已經揭曉白宮日前宣布將從5月3日起停止對台、中、印、日韓等八個進口國的豁免待遇也帶動布蘭特油價直逼每桶75美元,今年來累計漲幅已近40%,而國內汽油價格也逼近每公升30元大關
理論上國際油價當然是由國際石油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來決定,但事實上無論是油市的供給或需求,價格彈性都相對較小,油價主要是受外在因素影響。需求面比較單純,供給面則複雜得多因為國際油市屬於壟斷性競爭的形態,各主要供給國家及團體之間形成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態勢。「聯合」的力量愈強,油價便愈堅挺,反之亦然;而影響「聯合」與「鬥爭」強弱的因素,又不僅限於經濟面,還涵蓋地緣政治層面。今年的油價走勢,更特別適合從這種「統戰」的角度來分析及預測。
首先,今年油價上漲的首要利多是油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協議於上半年恢復減產,沙烏地阿拉伯每天更超額減產50萬桶,這也顯示「聯合」行動發揮效果。但問題在於下半年減產協定能否持續?目前最大的變數在於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多家石油公司已經投入巨資開發新油田,不願長期約束產量,油公司負責人又多與總統普亭關係密切;而且國際油價只要超過每桶55美元,俄國就能達成預算目標,但沙國需要油價漲到每桶70美元以上,這也是沙、俄之間的潛在矛盾點。一旦俄國「聯合」的立場鬆動,年底前油價反而可能回跌。
第二項因素是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的力度,及沙國的因應態度。川普既要對伊朗加強施壓,迫使伊朗與美國重新談判「核子協定」,但又生怕嚴厲制裁伊朗導致國內汽油價格大漲,阻礙他的連任之路,因而希望中東產油國能夠增產,來彌補制裁伊朗造成的供給缺口。由於伊朗是沙國的主要敵人,當然願意配合美國制裁伊朗的行動,於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增產,造成油價下跌。但去年11月美國雖開始制裁伊朗,卻對八個進口國給予「豁免」待遇,沙國被川普擺了一道,「聯合」陣線崩潰。日前美國又宣布取消「豁免」措施,並宣稱沙國及大公國將增產,但沙國則是上一次當,學一次乖,不見兔子不撒鷹,只有在看到伊朗產量的確減少後才會增產。
現在川普顯然已經吃了秤砣鐵了心,決定全力封鎖伊朗石油出口,接下來的問題就在於其他產油國是否有能力補足伊朗留下的供給缺口?事實上伊朗出口量不大可能當真減少到零,因為中國仍將用人民幣向伊朗買油,而且伊朗還能夠以走私或繞道的方式規避制裁,因此專家估計每天出口量可能減少約100萬桶。只要沙國不再超額減產,大公國、科威特及俄羅斯乘機增產,則川普新一波制裁行動並不會使油市供給出現太大的缺口。
但國際石油供給仍面臨其他不確定因素,包括委內瑞拉政經動盪導致產量持續下降,利比亞與奈及利亞國內衝突不斷也一再影響產量;美國頁岩石油業雖高度繁榮,但由於石油業投資者現在把獲利放在第一,約束資本支出,因此增產的速度將會減慢,這些供給面因素都對油價有利至於需求面,由於中國及美國已經出現景氣回春信號,美中貿易談判又可望近月內達成協議,全球經濟成長大幅減緩的風險下降,因此並不會扯油價的後腿。
基於目前油市供給面對油價有利,且又即將進入石油需求旺季,因此預料布蘭特油價將站上每桶75-80美元區間。不過OPEC+減產及美國制裁伊朗兩大利多因素,已經相當程度地反映在油價上,因此油價雖欲小不易,但要大漲也難。







聯合報黑白集╱蔡賴版「政治逼婚」


2019-04-26 23:5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清德(右)希望和蔡英文(左)來場「君子之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什麼時代了,台灣政壇還在上演「逼婚記」,讓人瞠目結舌!演出這種逼婚戲的政黨,還高談「進步價值」,到底說給誰聽?
賴清德要參加的是「初選」,希望和蔡英文來場「君子之爭」。不料,對手卻把比武擂台變成「招親」大會,說你來當我的副手會更好,「一加一大於二」。一推一託之下,原本扮演場邊裁判的人突然就搖身變成「媒婆」,拚命湊八字請媽祖撮合。於是,初選也延期了,非要「蔡賴配」不可。
在民主國家,能把總統初選寫成如此拉拉扯扯的求偶大戲,台灣也算獨樹一格了。最感人的一幕是,為了協助逼婚,「元配」識趣地宣布「下堂」求去,以便總統能笑納「新人」。接下來,各種軟的硬的手段分別登場,一面吹春風製造和親氣氛,一面吐劍光殺得你孤立無援。也因此,那廂有元老、資政、大院士發動連署,展開溫情攻勢勸和;這廂,則由旗下兵將暗箭廝殺,弄到台南市黨部都關門抗議
劇情的看點在,小英偏偏遇上了不解風情的阿德,這個親再怎麼左提右請、軟硬兼施,對方就是沒動情。賴桑說得直白,他要的不過是一場初選君子之爭,人家對於當副手不感興趣。男女主角已撕破臉了,各方勸進者仍不死心,非要演出本土劇的封建精髓。萬一賴清德最後就範和親了,接下來四年,他還有臉做人嗎?
民進黨要怎麼沒收初選都無所謂,但別用政治逼婚來謀殺賴清德的人格吧








聯合報社論╱誰讓「政治檔案」見不了光?


2019-04-26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立委批政院「政治檔案條例草案」是針對國民黨的「國民黨條例」,要求退回程序聯席審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政治檔案條例》草案,促轉會官員一番「林宅血案等廿一件檔案,只調到一件,其餘都被國安局列為永久機密」的談話,引發議論。外界不免狐疑政黨已輪替三次,何以這麼多敏感案件的調查內容仍無法公諸於世
在立院審查該法案後,總統府祕書長陳菊接受專訪表示,陳文成案和林宅血案是「謀殺案」,與其他政治案件不同;雖有未揭露的檔案,但國安局以國家機密保護法規定不願移轉。她還說,其間蔡總統「不斷與國安局溝通」,行政院也有協調會議,但均未得到答案。陳菊這番言論,大有將隱藏真相的責任指向國安局之意,也似在影射黨國餘毒依然作祟,阻擋真相解密
然而,依《國家機密保護法》規定,在該法施行前核定為國家機密的檔案,須在施行後兩年內重新核定機密等級。該法是在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公布施行,由此起算兩年到民國九十四年二月,都是在民進黨首度執政期間。換言之,無論林宅血案、陳文成案或美麗島案被核定為「永久機密」,全是在陳水扁總統任內
退一步言,就算當年被核定為「永久機密」,檔案也並非完全不能解密。依《國家機密保護法》規定,核定機密的機關或其直屬上級機關都有權解密;國安局的直屬上級機關是國安會,國安會又直屬總統。若真有必要解密,只要總統一聲令下即可,陳菊為何說「蔡總統不斷溝通協調」、「行政院跨部會協調無果」?
因此,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重大檔案見不了光?因為無論國安局基於什麼理由核定為「永久機密」,只要陳水扁或蔡英文認為有必要,皆有權命其解密。然而,前後兩任民進黨總統皆未完成,此中究竟是什麼玄機?
這樣的政治操作,是否又刻意與《政治檔案條例》的立法配套,也引起議論。原因是,《政治檔案條例》草案去年五月即已送出行政院院會,迄今已近一年;立法院此際突然排審,顯是想重啟「白色恐怖」、「威權時代」話題,作為選舉操作的相罵本。再看法案內容,該條例也是問題重重。先問何謂「政治檔案」?草案的定義包山包海,從抗日勝利到解嚴的所有檔案都可視為政治檔案,甚至連政黨、周邊組織和黨營事業握有的檔案都在強制徵集範圍內。該條例的假想敵是誰,當然也就可想而知。
另一個爭議問題是,該條例還規定,政治檔案的研究、出版、展示和教育推廣等,由文化部會同相關機關辦理。亦即,政府取得政治檔案後,還有權「篩選」其認為重要的內容拿來出版研究。從過去促轉會和不當黨產委員會的例子來看,文化部扮演另一個東廠」,選擇性地把蒐羅到手的政治檔案當政治文宣工具,也只是遲早的事。儘管該條例規定,開放政治檔案如涉爭議,得由檔案局邀集相關機關、團體代表、專家學者和社會公正人士共同審議。但從民進黨的諸多執政作為看即使真的邀集機關、學者、公正人士審議,也只會是特定意識形態的一言堂,為政府的決策背書而已,難有公正性可言這項條文,根本是具文
在《政治檔案條例》審議過程中,國發會自承已經蒐集不少資料。既然如此方便就能取得資料,那麼又何需特別立法?而且,真要解密機密檔案,只要由相關機關或總統下令即可,那麼訂定《政治檔案條例》豈非多此一舉?說穿了,民進黨只是想藉由立法過程再向對手扣一次反轉型正義的帽子,並多一項修理對手的武器罷了
封塵已久的政治檔案並非不能公開,但主持者要有開擴的胸襟與公開合法的過程,而不是因為選舉將屆,又拿著舊案呼喚往日的陰暗,一再政治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