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翻轉南台灣經濟三大關鍵

名家觀點/翻轉南台灣經濟三大關鍵


2019-03-10 23:00 經濟日報  段家瑞(作者是工研院協理暨南分院執行長)

當前全球經濟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前景仍不明朗,國內產業面臨艱鉅的市場競爭,特別是以石化及重工業為主力的南台灣,如何透過基層結構性的產業改革來翻轉經濟,是當前刻不容緩的課題。若要翻轉南部經濟,可以扣合以下三個重要關鍵契機,在產官學研合作下,有可能徹底提振南部產業現況。
首先就是啟動傳統產業的數位轉型。不可諱言,全球當前的產業化熱點大多聚焦在AI人工智慧、智慧物聯網、自駕車、區塊鏈或大數據分析等新科技。為掌握這一波的轉型關鍵,我們看到已有傳統製造業者結合AI、雲端及物聯網趨勢,率先導入智慧工廠系統,從單機智慧化做起,逐步做到預兆診斷、加工優化;有的工廠已建立可視化的機台互聯網監控平台,藉由工廠機台與後台之間建立連線,全面掌握生產的運行狀況與流程,也提高少量、多樣及客製化等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生產比重。
當與南部在地產業溝通時,最常遇到的疑慮之一是業者對工業4.0或智慧工廠仍存有部分誤解,擔心導入智慧工廠會取代原有勞力。若以南部產業現況來看,許多傳統產業本來就面臨勞工不足的問題,智慧工廠剛好可填補這個缺口。
第二個促進南台灣發展的重點,則是發揮南台灣現有的在地產業優勢。農委會統計,南部區域在民國106年(2017年)的農林漁牧生產產值達到2,252億元,和中部同為台灣糧倉大本營,但農業生產更為多元,非常適合新農業和海洋產業的發展例如雲嘉南地區十分適合成為先進科技農業的重要發展基地而高屏地區在既有的生技及金屬產業基礎上,也很適合發展海洋生態產業
未來的農業發展可以運用群聚及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打群體戰;我們看到部分南部業者,開始利用物聯網及感測裝置,24小時進行水質或土地監測,再透過大數據分析,成功提高收成及獲利,上述以創新科技思維提高在地農漁業的附加價值。
而南部擁有良好日照時數,不僅提供農業發展優勢,近幾年也打下地方發展太陽光電的良好基礎。目前在南部的太陽光電產業鏈逐漸成形,包括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現已有產學研資源進駐,綠電產業有機會成為南台灣繼金屬、農業之後的在地優勢產業。
第三個發展重點則是吸引更多新創資源,在地方注入新活水。產業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人才,區域能否發揮對創新人才的吸引力未來將成為市場競爭力的決勝點,南部地區近幾年在打造新創生力軍已可見初步成效,透過中央的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開始鏈結政府與地方學研能量,將創新科技扎根並向外擴散。
產業要創造高附加價值、避免被淘汰,應該思考如何將資源投在刀口上,諾貝爾經濟學者羅莫(Paul M. Romer)已證實:科技創新是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工研院在南台灣的台南六甲、沙崙及南創園區三個駐點,將運用技術研發與專業輔導帶動產業群聚化,並結合扶植新創事業經驗,持續用科技為南台灣增添活力,以創新為南台灣翻轉經濟。


段家瑞

美國北達科塔州立大學物理博士、現任工研院協理暨南分院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