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房地產稅的疑問與去向

名家觀點/房地產稅的疑問與去向


2019-03-11 23:20 經濟日報  李春

北京召開人大、政協兩會,會內出現最大關注、會外引動最激烈爭論的,是房地產稅。那既是因為會內會外,有這「產」字者居多,切身利益,怎能不關注;又是因為一個「稅」字,牽動利益去留和再分配,怎能不爭論。而在這關注和爭論,圍繞著三大問號,即這房地產稅因何而來、誰人得利、何時現身。
先講時間背景,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事都是先試驗後推開,房地產稅已一試八年,民國100年(2011年)開始的重慶、上海房產稅改革試驗,兩市都說成功,但中央未擴大試驗,也未能進入人大常委會預備審議立法項目日程。去年伴隨換屆,腳步突然加急,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穩妥推進,同時成為新一屆人大常委會認定條件比較成熟的立法項目,進入任期內立法規劃中,且是擬提請審議的第一類項目。
儘管如此,社會爭議仍極為劇烈,官方列出路線圖,有強推之意,民間指名道姓,列舉其弊。這場爭論持續但到去年9月,房地產稅突然消聲,相信跟中美貿易戰加劇、經濟下滑、房地產市道走低有關。於是,今次人大會議再調門(說話或唱歌的音調)突升,連經濟界人士都認為,房地產稅的立法調門提高是「超預期」的。
今次會上官方有關房地產稅,有三方面表述。一是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房地產稅立法,是「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房地產稅立法用「穩妥推進」,一字之變,情深意長;二是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集中力量,落實十餘項重大立法事項,都是「黨中央確立的重大立法事項」,其中包括房地產稅;三是人大官員表態,說按照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規劃,正研究起草房地產稅法的草案,已在穩步推進。
如此一來,房地產稅可以說是不管有沒有爭議,有多大爭議,都要上馬。因而關注點就大變,關注點變成是這部稅法是怎樣的內容,何時提交法定審議程序,何時開始實施,以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要看明白中共當局對立法如此的急切,要了解中國社會的如此關注,首先要讀懂這房地產稅所為何來。
中國社會反對房地產徵稅,用經濟學家的說法是中國土地公有,地價高昂,產權其實只是有限年度使用權,所以無徵稅正當性。但官方從來不會回應這點,官方力推的動因,只有兩點,一是房地產稅是地方稅,其立法的動機是擴大稅源,接濟因「土地財政」變得無米下鍋的地方政府,由之疏解中央集中財權後緊張的中央地方關係。當然中央也另有所思,即中央想完成新社會治理體係,透過徵收房地產稅,將搭建一個比美國社會保險和稅收更細密的網絡,將所有地方所有人員一網打盡,助力紅色江山萬年長。
這兩個深層動因,官方是不大宣之於口,民間是有些不知就裡,而房地產稅是眼看中美貿易戰有望平息,重新搭鞍上馬。
有關房地產稅的立法,目前贊彈(贊成及反對)兩派仍在交鋒,有關房地產稅何時會推出,也分兩大派。一派觀點,是以傳統程序看,說相信中央只是確立立法進程,排除過去紛爭,不意味著這項法律已具備推出條件。房地產稅立法要經過起草、公開徵求意見、專家評審、國務院常務會審議討論、人大常委會審議、全國人大大表決等多重關卡,目前說最快,也在起草階段,年內不可能出檯,最快是在明年3月的全國代表大會,最慢是在本屆結束任期前也即民國112年(2023年)3月。
但另一派較為現實,說現在的領導層完全有可能打破程序,想幹就會「擼起袖子」,以這次會議的外商投資法,可以如此加速以配合中美貿易談判,就可知加速立法,數月通過不在話下,最快年內就要審議通過。
現在的中共體制和理政手法看,其推出與否、推出早晚,已不看你贊他彈,而要外看中美是和是戰,內看經濟是起是落。以較可信的訊息,年內完成三讀程序,明年3月以「重大立法」的規格,提交人大全國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應是中南海的首選方案。

李春

李春現在是聯合報系的香港特派員,有20多年的媒體工作經驗,長期觀察中國大陸的政經情勢,見解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