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APEC峰會 凸顯美中矛盾加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3836/web/

◆  聯合報社論╱選民可用公投票對偏頗的政策說「不」
◆  聯合報黑白集╱選舉別選到沒人性
◆  經濟日報社論/APEC峰會 凸顯美中矛盾加劇







經濟日報社論/APEC峰會 凸顯美中矛盾加劇


2018-11-19 00:5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暨領袖峰會昨天正式閉幕,這次APEC峰會美國由副總統潘斯代表川普總統出席,中國大陸則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美中雙方在這次會議過程中的較勁,不僅反映對亞太地區及全球貿易體系未來走向的尖銳矛盾,同時也凸顯雙方在區域影響力的競逐日趨白熱化。
今年APEC年會主辦國巴紐是南太平洋島國,也是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這次能成為地主國,除鄰國澳洲大力協助外,最主要是中國的龐大援助,讓貧窮的太平洋小國能躍登國際舞台。巴紐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重點國家,北京不僅在修築道路等基礎建設上金援巴紐,同時在16日APEC領袖峰會前舉辦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領袖峰會,習近平和七個已建交的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並宣示中國和這些國家關係將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美國對北京藉「一帶一路」計畫擴張全球影響力,早有強烈警戒心,而中國援助巴紐等南太平洋島國更觸動美國敏感神經,因而潘斯這次包括訪問日本、參加東協峰會及APEC峰會的亞洲行,一路上宣揚川普政府「印太戰略」,他在東協峰會致詞時表示,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承諾是堅定而持久,尋求合作而非控制;潘斯並要求區內所有國家尊重他國的主權及國際法秩序,並強調印太地區不接受帝國主義及侵略行為,其劍指中國的意圖非常明顯。
在17日APEC企業論壇上,習近平演講強調「一帶一路」是為世界經濟拓展新的增長空間,是開放的合作平台,沒有地緣政治目的,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也不是有人說的所謂「陷阱」。但潘斯隨後演講則將矛頭對準「一帶一路」,表示某些不透明貸款導致一些國家陷入危險的負債,呼籲印太國家不接受會侵害主權的債務;又指美國是民主國家,而中國則是專制國家,因此美國是更好的合作選項;美中針鋒相對,凸顯雙方在亞太地區競逐影響力的尖銳衝突。
民國83年(1994年)APEC印尼茂物峰會達成「茂物宣言」,楬櫫會員體在民國109年(2020年)達成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及便捷化目標;眼見民國109年(2020年)期限將屆,今年巴紐峰會理應就APEC「後民國109年(2020年)願景」凝聚基本共識,但中國大陸力推以「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作為替代「茂物宣言」的願景目標,但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強力主張以公平互惠的雙邊貿易協定,取代占美國便宜的區域及多邊貿易協定,因而美國反對北京主張,訴求重建全球貿易秩序,全面改革WTO體制,但這又明顯不符合中國大陸的根本利益。
習近平在企業論壇演講,嗆聲要對短視、不會成功的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說「不」,潘斯在演講中重申川普政府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立場,並強調在中國改變其行為之前,美國不會改變既定立場。美中貿易衝突延伸至APEC場域,使此一強調對話及凝聚合作共識的區域論壇,幾乎淪為各國合縱連橫的較勁場合。
今年我國由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代表蔡英文總統出席峰會,對應今年APEC主題「掌握包容性機會、擁抱數位未來」,以及當前美中貿易衝突的氛圍,由美國及北京皆推崇及尊重的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代表我國出席,凸顯我國在亞太經濟的關鍵地位及可作出的重要貢獻。
而潘斯副總統、日本安倍首相等皆安排和張忠謀雙邊會談彰顯台灣受重視程度的明顯提升尤其張忠謀和潘斯會談是歷來台美最高層級的雙邊會談,對台美實質關係提升,具有重要象徵意義,但台灣作為美中角力的槓桿,無論向那一方過度傾斜,都可能會有嚴重後遺症,這樣難解的三角習題,未來可能愈來愈多;「步步為營、謹慎應對」,才是符合台灣整體利益的最高準則。







聯合報黑白集╱選舉別選到沒人性


2018-11-18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為失言道歉。記者陳正興/攝影

前副總統呂秀蓮剛罵了認同韓流的選民都是「魯蛇」,另一位前副總統吳敦義又以「母豬」批評某位女性政治人物,引發爭議。這些曾經身居權力要津的政壇人物,為何如此心胸狹隘,為何出口就要貶損他人?
比呂秀蓮更糟的是,吳敦義是現任國民黨主席;他的責任原在帶領藍軍打一場逆勢反攻的聖戰,誰料他在最後關頭說出不堪的話。此舉,除了個人失格,嚴重的話更可能衝擊黨內選情。所幸,韓國瑜在造勢會上主動檢討,認為此說並不恰當,並將「高雄價值」定位為「包容」,鼓勵大家張開雙臂擁抱所有的人。吳敦義隨後也發出道歉聲明。
十二年前黃俊英因綠營操作「走路工事件」,而以一千多票落敗;吳敦義的原意是要提醒選民小心「奧步」,這點無可厚非。但他隨即以低俗的語詞醜化對手,這是一般有教養的人難以說出口的字眼,吳敦義卻口不擇言,這也暴露了他器識不足
每次選舉,朝野政黨都會不斷地掏糞,不斷地捕風捉影醜化對手,這是選民最難忍受之處。這次選舉,有些候選人像韓國瑜這樣堅持「不出惡言」,不作負面文宣。即使他一再遭到抹黑,依然選擇在造勢晚會演唱被網友霸凌的歌手詹雅雯之歌曲,藉此表達歉意與敬意,反而更能贏得選民刮目相看。如此,更有助台灣民主氣質的提升
選舉不要選到沒有人性用奧步竊取的勝利不會帶來光榮,召喚仇恨的政客將自食惡果







聯合報社論╱選民可用公投票對偏頗的政策說「不」


2018-11-18 23: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以核養綠」公投成案,提供人民審慎檢視國家能源政策的選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周六的選舉,除了選出地方公職人員,還有歷來最大規模的十個公投案要投。九合一選舉加上十項公投案,兩者的投票門檻不同,也帶來空前複雜的領票、開票作業。儘管多數民眾更在乎的是地方選舉的「選人」,但選舉其實只是「間接民主」,公投則是公民參與政策制定的「直接民主」,我們呼籲選民不要錯過利用公民投票直接對政府決策表態說「不」的機會,尤其要阻止偏頗的政策或法令造成國家發展困擾
今年的十件公投案中,四件屬於能源與環境議題,五件屬於同志婚姻與相關教育議題,另一案則涉及國家認同與正名議題,卻包裝成體育樣貌出現,可能立即影響我國選手參與東京奧運的權益。由於立法院去年底大幅修正調降公投案的過關門檻,造成今年公投提案數大爆炸,加上各提案團體動員能量不一,也讓最後的公投結果難以預測。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民眾掉以輕心不去投票,或者因為手忙腳亂投錯了票,極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結局。最壞的情況是,僅四分之一的少數民眾同意,即決定了影響重大的全國性政策,造成國家的意外危機或政策混亂兩年前,英國的「脫歐公投」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前首相卡麥隆任內輕率舉辦的公投,卻意外以小幅差距過關;更諷刺的是,堅決反對脫歐的執政黨卻要負責提出脫歐方案。至今,首相梅伊提出的脫歐協議草案仍無法說服國內,即可知當初錯誤的一步,影響多麼嚴重。
根據《公投法》第二條,全國性公投適用事項包括「法律之複決」、「立法原則之創制」、「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三類。今年的十案,多半屬於政策之創制或複決,僅第十四案「婚姻平權」主張以《民法》保障同性婚,屬民法立法原則;第十六案「以核養綠」主張廢除《電業法》九十五條之一,屬法律之複決從公投案通過後之效力看,僅第十六案有立即的效力。依據《公投法》第三十條規定,只要該案一通過,該《電業法》條文於公告起第三日起即失效。換言之,「以核養綠」公投等於對蔡政府能源政策的「不信任投票」,並有立即改變其政策的效果至於其他九案若通過,如何依通過之意旨修改相關政策或訂定法律,仍取決於行政或立法機關的態度而定
外界高度關注的,還有第十三案的「東奧正名」公投。此案要求以「台灣」為名參加東京奧運及其他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其目的,是希望凸顯台灣的「主體性」。問題在,我國以「中華台北」之名參加國際奧會活動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及國際現實,且簽訂了協議,並非我國可以片面改變。一旦這項公投案通過,可能的後果之一就是國際奧會不同意我國改名台灣,導致我青年好手無法參加東奧等國際賽事;後果之二,就是中華奧會向國際奧會交涉無效,我國仍須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前者,將造成台灣青年好手的大挫折;後者,則是白忙一場,一無所獲。
中選會這次處理公投案提案,處處表現出行政刁難與程序阻擋的不公態度,有失獨立機關的中立原則。包括最近它持續違法修改公投案已公告之行政院意見,遭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為違法後,仍拒絕改正,充分暴露其甘為執政黨「馬前卒」的心態而行政院明知道它修改意見的時間已過法定期限,卻仍執意要求中選會修改補充,更顯示了政府的踰越與霸道
照理說,任何國家推動公投,事先都要經過充分的宣傳和公共討論,才能協助民眾作出最理性的抉擇。然而,這次人們只看到蔡政府的虛與委蛇與渾水摸魚,卻看不到認真的討論或聆聽。正因為如此,不論是能源政策、國家正名或婚姻平權,人民更要踴躍投票以力挽狂瀾。